首页 > 社会·法治

各民族手拉手,播撒慈善种子 青海藏传佛教活佛更登桑布慈善见闻

2023-03-18 20:19:59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青海黄南3月18日电 题:各民族手拉手,播撒慈善种子 青海藏传佛教活佛更登桑布慈善见闻

  中新网记者 张添福

  “这位藏传佛教活佛给我捐助过医药费”“给我家孩子也捐赠过衣服”……在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市,藏族、回族、汉族等民族的同胞,讲述着藏传佛教活佛更登桑布近二十年的慈善点滴瞬间。

图为黄南藏族自治州更登桑布慈善协会捐赠现场。 张添福 摄

  日前,青海省佛教协会副会长更登桑布活佛发起成立的黄南藏族自治州更登桑布慈善协会,在同仁市为黄南州1000户回族、藏族、汉族、土族、蒙古族、撒拉族等民族民众,捐赠棉被及米、油组成的爱心礼包。

  黄南州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州政协党组副书记吴树荣在捐赠现场表示,黄南州各民族历来拥有民族团结、守望相助的优良传统。每逢传统佳节,不同宗教界人士互送祝福、交流互鉴,成为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独特魅力。

  “长期以来,各族群众在柴米油盐的日常生活中不断积累延续了交往交流交融的意识。”吴树荣表示,特别是宗教界代表人士积极投身全州教育发展、社会救助、公益慈善等事业,对促进各民族交流交往交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重要意义。

  2007年,更登桑布发起成立黄南藏族自治州更登桑布慈善协会,号召有识之士开展捐资助学等慈善事业,至今惠及约十万人次,捐助金额超亿元。

  作为黄南藏族自治州更登桑布慈善协会会长,更登桑布说,“团结是力量。很多有能力的爱心人士将资金、物资捐给协会,希望通过协会捐赠给需要的群体。”

图为民众向黄南藏族自治州更登桑布慈善协会赠送锦旗。 张添福 摄

  “我们各民族同走一条路、同喝一条河里的水,理应手拉手,相互学习和尊重。”更登桑布表示。

  “佛教界人士讲究‘普度众生’,这与‘为人民服务’不谋而合。”更登桑布说,希望通过慈善行为,在更多人心里种下一颗慈善的“种子”,“希望将来开花结果,更多人能从事慈善事业,促进各民族交流交往交融,未来必定阳光灿烂。”

  如今,黄南州同仁市隆务清真大寺民管会主任韩海英与更登桑布很熟络,“隆务清真大寺是青海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我们新建大殿时,更登桑布为我们捐赠了十万元善款。”

  “但过去我们之间还不太了解。”韩海英说,“从这件事以后,我们隆务老街的回族、藏族、汉族等民族,关系更加和谐。每逢传统节日,我们互相拜访,有喜庆的事,我们也相互道贺。在这方面,更登桑布发挥的作用很大。”

  捐赠现场,很多少数民族同胞跟更登桑布热情打招呼,畅聊过去的人和事。“更登桑布做慈善,不分民族。他给我们这里有需要的人支付医疗费、捐赠物资,我们都很感动。”韩海英说。(完)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安全医美如何不踩坑?专家:务必注意这些细节

      中新网北京3月19日电 近日,有关把“妆字号”化妆品用于面部美容注射的违规行为被媒体曝光,爱美者在医美过程中如何保持冷静与清醒,去伪存真,安全变美?近日,北京协和医院整形美容外科医生给公众提出了“避坑”建议。  有证的执业医师就可以开展医美治疗吗?  无照行医,无疑是人们进行医美治疗时最担心...

    时间:03-19
  • 节令之美·春分丨21日5时24分春分:燕子来时春正好

      新华社天津3月19日电(记者周润健)“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来这里,我问燕子你为啥来,燕子说,这里的春天最美丽……”北京时间3月21日5时24分将迎来春分节气。  此时节,燕子从南方飞回北方。小小燕子南来北往,分出春与秋。在我国北方,尤其是黄河流域地区,燕子南飞时,就是秋...

    时间:03-19
  • 宁蓉铁路汉渝段推出定期票、计次票

      中新网武汉3月19日电 (秦涛 何耀)据中国铁路武汉局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武铁”)消息,3月20日起,宁(南京)蓉(成都)铁路武汉至重庆段推出30日定期票、20次计次票新型票制产品,以方便沿线商务差旅和通勤旅客出行。目前,武铁“高铁月票”已推广到汉十高铁、京广高铁京武段、武九客专、宁蓉铁路汉渝段...

    时间:03-19
  • 暖心服务不断线 多项政策促大学生就业

      央视网消息:除了积极开展招聘活动外,各地还通过多项政策和暖心服务帮助大学生更好就业。  近期,南宁市人社局印发了《关于做好应届高校毕业生交通补贴申报发放工作的通知》,其中明确,2022—2025年,广西区外、南宁市外广西区内的应届高校毕业生,在南宁市就业的最高可获一次性1000元的交通补贴。  按...

    时间:03-19
  • 产业数字化发展提速 招聘市场数字人才需求旺盛

      央视网消息:记者在采访中发现,随着各行各业数字化转型,用人单位对于数字化人才的要求和需求都在提升。  在重庆市联合成都市开展的2023年全国重点高校巡回引才活动现场,专门开设了“数字经济人才专区”。据介绍,2021年,重庆市经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批复设立了我国首家数字经济人才市场,旨在加快集聚数...

    时间:03-19
  • 世界最高海拔风电场安全稳定运行 西藏清洁能源建设再获突破

      央视网消息:今天(3月18日),世界最高海拔风电场——西藏措美哲古风电场正式宣布:自2021年底全面投产发电以来,累计发电量已经突破1亿千瓦时。  西藏措美哲古风电场位于喜马拉雅山北麓的山南市措美县哲古镇,是首个并入西藏主电网的风电项目,总装机22兆瓦,风机建设在海拔5000米至5200米之间。  三峡集...

    时间:03-19
  • 新华视点丨木棉花开“零碳村”

      阳春三月,川西南端的金沙江畔,木棉花如约绽放。攀枝花市是我国唯一一座以花命名的地级市。攀枝花,又名木棉花,一棵树上同时盛开数百朵火红的花朵,远远望去,犹如无数“火炬”,争相斗艳。  作为四川率先探路“零碳村”建设的试点和市级“低碳示范村”,龙华村利用充沛的光热资源,积极发展光伏产业,在种植上...

    时间:03-19
  • 贵州南庄:因“李”而美因“李”而富

      中新网贵州沿河3月19日电 题:贵州南庄:因“李”而美因“李”而富  作者 周燕玲  刚下过雨的南庄村雾气氤氲,云海缥缈。放眼望去,漫山遍野的李花犹如“雪山”。山脚下的七旬老人杨举昌正在李树下,招呼来往游客品尝自家的李子果酒,一阵微风拂过,花瓣轻盈地打着旋儿飘落游客杯中。  “入口清爽香甜,...

    时间:03-19
  • 科学采取措施 三千余尾搁浅江鱼被成功放归长江

      央视网消息:近日,在长江芜湖段,3000余尾江鱼因长江水位下落搁浅被困,在众人的努力救护下,这批被困江鱼被安全放归长江。  近日,在芜湖市鸠江区白茆镇的长江外滩,护鱼队在进行巡查时发现江滩的一处洼地有很多鱼被困,通过识别,鱼群中有4尾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长江胭脂鱼。  这个20多亩的江滩低洼地经长江...

    时间:03-19
  • 内蒙古多地水库湿地迎大批候鸟 万鸟翔集 和谐美丽

      央视网消息:随着天气逐渐回暖,内蒙古多地水库、湿地迎来了大批迁徙的候鸟,呈现出万鸟翔集的生态景观。  在赤峰阿鲁科尔沁旗境内的宝力格水库,数万只候鸟从南方迁徙而来。它们或在水中觅食,或结伴翱翔,从空中看去,宛若一幅和谐美丽的生态画卷。  呼和浩特托克托县境内的黄河湿地这段时间也陆续迎来...

    时间:03-19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