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法治

中越边境“跨国上班族”重启“双城记”

2023-03-17 19:08:48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防城港3月17日电 题:中越边境“跨国上班族”重启“双城记”

  作者 翟李强

  每天一早,来自越南芒街市的范氏香通过中越友谊大桥走到一河之隔的广西防城港市东兴国门景区,向游客售卖她从越南带来的小商品,她这项已坚持十余年的跨国小生意暂停三年后,如今得以重新开启。

  单肩挎包几乎是范氏香和同行们的标配,女子戴着一顶圆锥形的帽子,男人们则戴一顶圆顶帽子,他们穿梭在人群中售卖越南小商品,构成中越边境上的一道独特风景线。

图为范氏香在东兴。 翟李强 摄

  “我刚从越南过来,请帮忙开个张。”范氏香用一口流利的中文力争早市“开门红”,并向记者展示她的边境通行证,她的单肩挎包里装有红木、黑檀、沉香等不同材质的手串,手上也戴着数串向游客展示。范氏香说,她恢复这项营生已经十来天,前一天赚了100多元(人民币,下同)利润。

  随着时间的推移,游客越来越多,有三五成群的小团,也有观光车载来的数十人的大团,范氏香和同行们更加忙碌了,他们不停地穿梭寻觅商机,笑脸相迎过往游客。

  作为边境“跨国上班族”,范氏小云也是这个行业的“老手”,过去三年没有机会到广西东兴,她就在越南芒街的商场帮忙卖衣服。近期恢复通关后,范氏小云辞去卖衣服的工作,每天早上赶到东兴“淘金”,晚上再返回芒街。“好卖的时候一天能赚两三百元,少的时候只有几十元,平均一个月可以赚到3000元左右,比我在芒街卖衣服的收入高一些,而且想迟一点来或者早一点回去都行。”范氏小云说。

  除游走在人群中的小商贩,在东兴口岸附近的商铺骑楼下,还有很多定点摆地摊的中越边民,他们成排成行凑在一起,摆卖白虎膏、活络油、香水、首饰项链、屈头蛋等各式越南特色商品。东兴官方还在中越界河——北仑河沿岸设置了一条一百多米长的商品街,供这些“跨国上班族”使用。

图为3月16日的东兴国门景区。 翟李强 摄

  东兴与芒街仅一河之隔,连接两城的中越友谊大桥桥长只有100多米。一直以来,两地从民间到官方的交往密切热络,在商贸、文旅、教育、卫生等多领域均有多层次交流合作,举办了20多届的中国东兴—越南芒街元宵节足球友谊赛在今年2月“重启”,意味着双方释放出恢复商贸、旅游、文化等领域正常交流合作的积极信号。

  3月15日起,中国试点恢复全国旅行社及在线旅游企业经营中国公民赴有关国家(第二批)出境团队旅游和“机票+酒店”业务,此次涉及的国家包括尼泊尔、文莱、越南等40个国家,同时调整了外国人来华签证及入境政策。当天,东兴和芒街的跨境旅游宣告恢复,东兴边境旅游办证大厅又排起办证“长龙”,中越两国的导游带着旅游团忙着在中越友谊大桥上对接。

  广西东兴边关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总经理黄小秋在中越友谊大桥上接到了越南导游黎琼英。“我们一个月前就在网上联系了。”黄小秋告诉记者,黎琼英此行共40人到东兴旅游,为了做好接待,她专门开展了实地调研,为越南朋友安排了篝火、打碟等丰富多彩的活动。

  “又可以来中国了,感觉非常兴奋。”黎琼英曾经在中国留学,待了六年。

图为“跨国上班族”向游客兜售越南商品。 翟李强 摄

  站在国界线上,东兴市文化广电体育和旅游局局长范国庆伸手一挥,越南芒街市文化通讯局局长范氏莺心领神会,从芒街口岸走过来,与老友相会。范氏莺表示,希望加强与中国东兴跨境旅游业务的沟通交流,共同推动越中跨境旅游越办越红火。

  广西东兴出入境边防检查站提供的数据显示,今年1月8日至3月15日,经东兴口岸出入境人员约6.3万人次,其中入境约3.2万人次,出境约3.1万人次。

  根据防城港市官方的部署,该市将大力推动与越南芒街市的全方位交流合作,开展联合考察、推介、招商,联合打造包括跨境旅游、跨境加工贸易、人文交流在内的中国—东盟合作先行区。(完)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流感每年都会季节性流行 不必自行囤药测抗原

      有媒体报道称,全国哨点医院流感样病例流感病毒阳性率连续六周攀升,已经达到41.6%。近日,羊城晚报记者走访也了解到,一些电商平台的甲流抗原检测试剂搜索量大增,部分抗流感药物销售量有所增加。  对此,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疑难感染病中心主任彭劼表示,流感几乎每年都会流行,医护人员有着丰富的流感治...

    时间:03-18
  • 满园美景令人神往 大学校门要否打开?

      羊城晚报记者 孙唯 实习生 唐梓丹  “春暖花开,微风不燥,我想去大学校园看看!”这是当下不少毕业校友、在校生的亲朋、观光游客由衷发出的感慨。  疫情让原本开放包容的大学竖起一道道无形的围墙。现如今,乌云逐渐褪去,不少人迫不及待地想到大学校园看看,并提出疑问——“大学校园开放”究竟何时...

    时间:03-18
  • 小城里的男青年,涌入相亲直播间

      傍晚不到5点,王孟阁的院子里就被围得水泄不通,十多名男青年搀扶着父母,坐在厢房外的板凳上等候。王孟阁身穿红棉背心,脖子上挂着大红围巾,拿着一瓶发胶喷雾,对着一排神情严肃、略显紧张的小伙子一顿倒腾。  王孟阁今年52岁,是临沂有名的相亲主播。作为北方的直播电商基地,临沂本地仅在某短视频平台做...

    时间:03-18
  • 大学和大学排行榜,谁成就了谁?

      淡化各类排名在大学发展指标体系中的影响,有助于高校将发展的目标更加聚焦到拔尖人才培养,聚焦到原始创新能力提升,聚焦到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发展,聚焦到构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体系建设上  ■李粤江  近期,美国知名大学的医学院、法学院纷纷宣布退出《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US News)的排名,至此,在...

    时间:03-18
  • 突破专业壁垒,文科生求职不必自我设限

      ■本报记者 吴金娇  在这个毕业季,文科生找工作难上加难?上海外国语大学高翻学院2023届硕士毕业生孙宜菲用能力证明:求职不必自我设限!  截至目前,她已收到5份来自“大厂”的录用通知,涉及汽车、半导体、人工智能等多个领域。具体岗位选择上,她还做了个另类的决定——放弃看似专业最对口的总经理助...

    时间:03-18
  • 网络短片描绘美丽中国

      近日,由中宣部新闻局、中宣部宣传舆情研究中心指导,“学习强国”学习平台主办,各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学习平台协助组织、共同实施的2022年全国县级融媒体中心优秀作品秋赛、冬赛结果揭晓。近600件优秀作品,120件获奖作品充分展现了全国县级融媒体中心以中华大地为画布,以时代发展为主题,以丰...

    时间:03-18
  • 2022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公布 它们缘何入选?

      祝融号巡视雷达揭秘火星乌托邦平原浅表分层结构,FAST精细刻画活跃重复快速射电暴……2022年,这10项重大科学进展从600余项推荐的科学研究进展中一路“过关斩将”,经两院院士、原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原973计划顾问组和咨询组专家及项目首席科学家、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有关重点专项总体专家组成员和项...

    时间:03-18
  • 特色工匠学院助产业工人提素升级

      本报讯 (记者彭冰 柳姗姗)近日,吉林省首家“六新产业”工匠学院——吉林省新能源工匠学院揭牌,同时首期培训班开班。这是吉林省总在工匠学院建设工作中迈出的重要一步。近来,吉林省总聚焦全省经济发展着力点,整合社会资源和力量,通过构建全周期的职工技能提升培训体系,推动落实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为...

    时间:03-18
  • 她们的故事“在路上”

      她,54岁,货车司机,单人单车往返新疆20年;  她,44岁,网约车司机,工作之余热心公益;  她,30岁,上班室内设计师,下班兼职外卖骑手,还拍短视频讲述骑手的工作……  妇女节刚刚过去不久,《工人日报》记者采访3位“有故事”的女性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倾听她们的故事。她们是孩子的妈妈、妈妈的女儿、家里的“半...

    时间:03-18
  • 春季生长黄金期,家长如何选对方法?

      阅读提示  人均身高持续增长,身高与职场竞争力、择偶标准,乃至个人魅力指数等挂钩的错误观点也在肆意增长,一些家长产生了“身高焦虑”。医生提醒,孩子身高有客观规律,家长应避免通过注射生长激素等方式“拔苗助长”。  春季,被不少家长视作“拔高干预黄金期”,有的家长通过调整饮食、增加运动、睡...

    时间:03-18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