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法治

新疆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美”在何方?

2023-03-16 16:08:02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乌鲁木齐3月16日电 (陶拴科)阳春三月,新疆各地草长莺飞,处处散发着春天的气息。

  俗话说,人勤春更早。位于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的新疆若羌县的春天更是与众不同。

  早春的清晨,走进若羌县吾塔木乡库尔贵村,平坦的硬化公路贯通全村,路旁的树木吐出新芽,焕发着生机。村巷内,村民正在清理冬季花坛中凋零的花叶,一派充满浓郁的田园风光。在吾塔木乡各村,与库尔贵村相似的庭院不在少数,多个“美丽庭院”示范户成功挂牌,在示范户的带动引领下,吾塔木乡处处涌动着乡村振兴的热潮。

  若羌县位于天山南麓,气温较新疆北方偏高,村民忙着收拾庭院,迎接春天的到来,家家户户的房前屋后干净整洁与整个村庄相得益彰。

  位于新疆北部的昭苏县,旷野上冰雪渐渐融化,在群山中的昭苏县察汗乌苏乡,映入眼帘的是,干净整洁的村道,白墙青瓦的农家小院,袅袅炊烟,如画般的山村充满了“烟火气”。

新疆木垒哈萨克自治县英格堡乡月亮地村,村民文化休闲展示区。 陶拴科 摄

  2022年,察汗乌苏乡投入1000多万元开展乡村人居环境整治,文化广场、围栏、人行道等基础设施进行了建设,为老百姓的生活带来极大便利。村民胡完得克·木塔力甫说:“村里新建的文化广场就在家旁边。如今,村里的环境变好了,我们生活在这里特别幸福。”

  位于乌鲁木齐县水西沟镇平西梁村,过去有着穷、脏、乱的印记,如今成为红火的民宿体验休闲度假村。2014年平西梁村开始运作民宿产业,截至目前,各类民宿已经有60家,建筑设计装修时尚领先,与平西梁村的房屋建筑风格相得益彰,映射出高颜值的乡村风貌。

  近日,记者走进木垒哈萨克自治县英格堡乡月亮地村,掩映在山间的月亮地村,处处呈现出一幅田园风光,如诗如画的景象。2019年该村被评为中国传统村落。该村是当地传统拔廊房聚集地。位于山脚下的月亮地村大力提升乡村振兴,将传统村落与现代乡村振兴融合发展,蹚出了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新路子。

  月亮地村党支部书记闫向福告诉记者:“提起月亮地村的变化,我自己都不敢想象,6年前月亮地村曾经是一个山窝子,自然条件恶劣,地下无资源、地上无产业、集体无收入。如今村貌焕然一新,群众的‘精气神’足了,我们吃上了旅游饭,挣上了旅游钱。”

  春风化雨、久久为功,月亮地村把打造乡村旅游慢生活下的“沉浸式体验”作为发掘乡村旅游资源的突破口。这个仅有262户居民的村子,5年前人均收入不到1万元,而如今年平均收入过了3万元。2017年该村搭上了乡村振兴的快车,对拔廊房提升加固,在不改变传统元素的情况下,对每家的拔廊房进行了翻新和加固。

  “这几年返回村子的人越来越多,回来在村里创业,美丽乡村的关键是人,我们如何让农民就近获得就业机会,提高农民的收入着手,把农民留在乡村,让农民建设美丽乡村,才能实现乡村的可持续发展。”闫向福说。

  以全域旅游理念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有着“西部乌镇”之称的新疆克拉玛依市乌尔禾区,白墙黛瓦的江南风格民居、土墙平顶的沙漠特色聚落、黄蓝相间的地中海派别墅,以及美食街、步行街等镶嵌其间。“西部乌镇’融入了乡村振兴的5大要素,带动了1000余人就业,该区美丽乡村建设从“一枝独秀"到“百花齐放”的良好局面。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是富民的压舱石。在新疆玛纳斯县玛纳斯镇二工村2022年大力发展特色产业,该村投入1000多万元,盘活村里的闲置土地,新建13座石墨烯太阳能大棚,试种羊肚菌,带动村民共同致富,为乡村振兴再添新动力。不仅带动了当地村民就业收入,也增加了村集体收入。

  在吉木萨尔县大有镇,“一村一品”的产业布局初步形成,乡村产业正在向纵深发展。养羊育种、特色种植、绿色加工等产业换发活力,乡村振兴步伐坚定,农民获得感、幸福感显著增强。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深入推进,乡村产业逐步走向科学化、规模化、产业化发展方向。近年来,新疆哈密市把产业振兴和融合发展作为重要抓手,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强农业龙头企业培育,大力扶持农业产业优先发展,加强农业龙头企业培育,通过政策扶持、项目支持等办法,逐步建成“企业+基地+合作社+农户+技术”产业化体系。(完)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今日辟谣(2023年3月16日)

    2023年3月16日  谣言:湖南武冈挖出“龙身化石”?  真相:近日,在湖南省武冈市马坪乡石地村,修路施工人员作业过程中挖出一块形似“龙爪”的石头,表面似覆盖着“鳞片”。有网民猜测是“恐龙化石”“守护帝王墓穴的石兽龙”等。武冈市文物局工作人员赴现场鉴定,通过进一步扩大挖掘,初步鉴定石头“鳞片”为...

    时间:03-16
  • 包公故里文化园在合肥正式开园

      中新社合肥3月16日电 (记者 张俊)包公故里文化园16日在安徽省合肥市肥东县包公镇正式开园,这是中国首个互动体验情景式包公文化旅游园区。  包拯,北宋名臣,因其廉洁公正、铁面无私,故有“包青天”及“包公”之名。合肥是包公的桑梓地,20世纪90年代,台湾制作的电视连续剧《包青天》风靡两岸,掀起了一...

    时间:03-16
  • 江西一高校油菜花基地开出63种色彩油菜花

      中新网南昌3月16日电(熊锦阳)正值油菜花开的季节,在江西省田间地头,大片金黄的油菜花早已花开成海。3月16日,记者来到江西农业大学的彩色油菜花基地,多达63种色彩的油菜花在田间争相斗艳。  再添7色:彩色油菜花达到63色  据彩色油菜花项目负责人付东辉研究员介绍,今年新选育出了大红、暗极玫红、...

    时间:03-16
  • 天津法院审结全国首批嵌套式租赁+保证保险新型金融案件

      中新网天津3月16日电(周亚强)记者16日从天津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获悉,近日,该院审结全国首批共50起嵌套式租赁+保证保险合同纠纷,双方均息诉服判。  据悉,自2017年10月至2018年9月,A融资租赁公司与第三方融资租赁公司陆续签订67份《汽车融资租赁合同》,第三方融资租赁公司按照约定针对每份合同均向B...

    时间:03-16
  • 第六届成都国际诗歌周启幕 近百名中外诗人以诗会友

      中新网成都3月16日电(记者 岳依桐)以“终极关怀:人类的生命与生态”为主题的第六届成都国际诗歌周(以下简称诗歌周)16日晚启幕。来自中国、阿根廷、俄罗斯、罗马尼亚、法国等10余个国家的近百名诗人相聚四川成都,以诗会友。  据介绍,本届诗歌周将持续至19日。中外诗人将通过主题论坛、创作采风、...

    时间:03-16
  • 黄河封冻河段全线开通 开河日期较常年偏早9天

      中新网北京3月16日电 据应急管理部介绍,3月16日,黄河内蒙古封冻河段全线开通,2022-2023年度黄河防凌工作顺利结束,未发生重大凌汛灾害。  据介绍,国家防总办公室、应急管理部提前发出通知安排本年度防凌工作,加强同宁夏、内蒙古、山东等省份的沟通联系,指导督促沿黄各级防指强化底线思维和极限思维,落...

    时间:03-16
  • 西藏林芝防火宣传进乡村

      中新网拉萨3月16日电(西绕拉翁 索朗旺久)为进一步提高驻地民众森林草原防火意识,营造“森林防火,人人有责”的良好氛围,3月16日,西藏林芝市森林消防支队巴宜区中队积极开展防火宣传活动,有效提升全民森林草原防火意识。林芝市森林消防支队消防员正在进行洒水增湿作业。 西绕拉翁 摄  针对驻地防火...

    时间:03-16
  • 记录茶叶抽芽到采摘全过程 “古茶树慢直播”走进潮州

      中新网广州3月16日电 (记者 程景伟)春天在群山中苏醒,阳光正好打在古茶树刚冒出的芽头上;浩瀚星空下,古茶树遒劲挺拔,巍然屹立……3月16日零时,首个古茶树慢直播——“600年宋种茶树抽芽到采摘全过程”慢直播在“南方+”茶业频道开播,众多网友通过慢直播镜头,走进广东潮州市凤凰镇,打破时空限制在线“云...

    时间:03-16
  • 春雪兆丰年 拉萨河畔农牧民举行传统春耕仪式

      中新社拉萨3月16日电 题:春雪兆丰年 拉萨河畔农牧民举行传统春耕仪式  中新社记者 江飞波  “瑞雪兆丰年,春耕下春雪,种青稞的地方雨水好、长虫草的地方有好收成。今年肯定风调雨顺、庄稼丰收。”3月16日,拉萨市达孜区春耕仪式现场,唐嘎村村民索朗曲珍在春雪覆盖的青稞田里对中新社记者说。  3...

    时间:03-16
  • 探访江西南昌“孺子书房”:民众畅享15分钟阅读圈

      中新网南昌3月16日电 (记者 李韵涵)整齐划一的书本排列、舒适的桌椅、完善的借书设备……16日,中新网记者在南昌东湖区的孺子书房经纬分馆内看见,民众或临窗而坐读书,或在书架前挑选书籍。  南昌市自古就有“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美誉。在《滕王阁序》中,有着“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的典故。...

    时间:03-16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