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法治

【热点思考】就业年龄歧视亟待制度性破解

2023-03-13 06:34:13

来源:工人日报

  观 点

  就业年龄歧视造成劳动给付与对价“天平”失衡。治理就业年龄歧视应以制度建设为基础,核心是规范劳动用工实践,将其作为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组成部分。

  随着我国人口结构的演变,劳动者平均年龄呈现不断上升趋势。在此背景下,与年龄相关的职场焦虑日益显著。全国总工会2022年的一项全国性调查显示,35岁~39岁年龄组职工中有54.1%担心失业,70.7%担心技能过时,94.8%感觉有压力,均是各年龄组中比例最高的。这种社会情绪的长时间累积,逐步在职场中形成了“35岁危机”的概念,进一步加剧了职场年龄焦虑。为此,今年两会期间,有代表委员提出“打破35岁职场门槛”的建议,让各年龄段劳动者享受公平的就业机会。

  所谓职场年龄焦虑,其本质是就业年龄歧视,是基于年龄所实施的差别待遇,在劳动领域存在于招聘、录用、考核、晋升以及解雇的各个环节。用人单位在劳动者筛选过程中,在正常的职业能力竞争以外,将年龄作为额外的劳动用工要求,目的是获得超出工作岗位本身的劳动贡献值,在劳动给付与对价关系中实现更多的劳动产出。劳动者在35岁前处于事业起步期,乐于在工作中投入更多时间精力,以期获得学习和成长机会,这就给一些用人单位提供了“掐尖”机会。

  这种劳动年龄的“掐尖”行为构成了一种不正当的用工“优势”。采取这种行为的用人单位往往表现出更优的劳动效率,形成了对其他同业者的成本竞争优势,而同业者为了弥补这种竞争“劣势”,只能采取类似的年龄筛选策略,这就使年龄歧视从局部用工实践演变为行业性用工惯例,继而从互联网等典型行业向其他行业扩散,乃至发展为普遍化的年龄歧视。不仅如此,这种做法已延伸到公共领域,一些城市的人才落户政策也要求35岁以下,将劳动者的行业竞争升级为人才服务的区域竞争,加剧了社会公共服务的不公平问题。

  就业年龄歧视的普遍化已经产生多种负面效果,其中最为显著的就是劳动者在35岁前的超负荷劳动与35岁后的劳动议价劣势。在“年龄红线”的压力下,劳动者被迫在35岁前以非正常的劳动强度积累人力资本,期望早日实现晋升或形成就业优势,以抵消因年龄产生的消极评价,由此,不难理解超时加班问题的久治不愈。然而,劳动者的技能提升和职业发展有其内在规律,“揠苗助长”式的职场成长氛围必然会造成劳动者身心健康的透支,也会导致“只重形式、不重实质”问题,在实践中转变为追求“流量”“热度”等短视效应。同时,劳动者在35岁后虽然形成了劳动技能的竞争力,但因年龄这一客观条件,在职场中丧失了部分议价权利,相对于用人单位处于更为劣势的合同地位,难以依据工作内容提出相应的待遇要求,往往通过牺牲部分合理诉求或接受不合理劳动条件以获得就业机会。

  可见,就业年龄歧视正反两方面的效果都是将部分用工成本包装为“年龄要求”,进而转变为劳动者的就业壁垒和职业负担,强化用人单位的优势地位,造成劳动给付与对价的“天平”更为失衡。

  就业年龄歧视之所以普遍存在,重要原因是缺乏明确、直接、有效的法律和政策依据,执法和监督部门难以开展有针对性的行动,使用人单位存在年龄歧视行为的违法成本极低。治理就业年龄歧视应以制度建设为基础,核心是规范劳动用工实践,将其作为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组成部分。

  为此,首先,应当在法律层面明确规定“年龄歧视”。我国现行劳动法、就业促进法都没有以列举方式规定年龄歧视,一般认为“年龄”属于就业促进法第三条第二款“劳动者就业,不因民族、种族、性别、宗教信仰等不同而受歧视”中的“等”字内涵,可依据法解释予以适用。但这一概括式立法方式已不适应日益突出的就业年龄歧视问题,应将“年龄”作为独立的歧视事项予以列举。

  其次,劳动法规、规章以及相关政策应当构建针对年龄歧视的规范体系,将现实中存在的各类年龄歧视行为予以类型化,明确规定年龄歧视的表现形式和构成要求,并根据歧视的严重程度设置相应的法律责任和规制措施,与劳动法律责任体系对接,使劳动者遭遇年龄歧视时知悉自己的权利和救济途径。

  最后,破解年龄歧视应实现多部门联动。工会应在维护劳动者“年龄权益”方面发挥更为积极主动的作用,及时发现年龄歧视问题并向用人单位提出改正意见。法院应及时发布年龄歧视典型案例,表明司法裁判立场,明确用人单位违法责任,产生示范效应。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卫星数据助力山西电网山火监测预警

      中新网太原3月13日电 (高雨晴)春季是山火易发期,一旦引发山火,必将危及电网安全稳定运行。记者13日从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下称“国网山西电科院”)获悉,该研究院自主研发的电网山火监测预警系统,有效融合卫星数据,创新提出山火风险等级预报等方法,在提高防火工作效率方面成果显著。  ...

    时间:03-13
  • 长沙理工大学环境/生态学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

      中新网长沙3月13日电 (陈杰)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 SM(基本科学指标,简称ESI)日前公布了2023年3月最新统计数据,长沙理工大学环境/生态学(Environment/Ecology)学科首次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  ESI是当今世界普遍用以评价大学和科研机构国际学术水平及影响的重要工具。拥有ESI前1%学科的...

    时间:03-13
  • 福建长乐海域渔船触礁 7名船员落水全部获救

      中新网福州3月13日电 (郑江洛 张琪)据福州海事局13日通报,12日,福州海上搜救中心成功处置一起渔船触礁、船员落水险情,历时近2小时紧急救援,船上7名船员全部安全获救。  据有关负责人介绍,12日18点30分,福州海上搜救中心接报,渔船“闽霞渔运05118”轮在福建省福州市长乐区松下镇人屿岛附近海域触礁,...

    时间:03-13
  • 新疆兵团:“90后”护林员坚守大漠边缘“守绿”

      中新网乌鲁木齐3月13日电 (戚亚平 李红 闫亚鹏)位于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中部北缘横着一道宽100到400米、长84公里的人工生态林,这条距离沙漠最近的“绿化带”拥有一个值得骄傲的名字——“359”生态林。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十一团“90后”护林员夏万林便是这片生态林的守护者之一。  “...

    时间:03-13
  • 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白鹤再度飞临河北衡水湖

      中新网衡水3月13日电 (崔志平 黄建)河北衡水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资源保护局13日透露,明媚的春光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白鹤自2020年后再度飞临享有“京津冀最美湿地”之称的衡水湖畔。  据衡水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资源保护局湿地生态监测科科长张余广介绍,衡水摄影家霍恒茂告诉他们在湖边拍到了...

    时间:03-13
  • 布达拉宫发布公告:3月16日起恢复淡季票价

      中新网拉萨3月13日电 (记者 赵朗)布达拉宫管理处13日发布公告称,布达拉宫于2023年3月15日结束此轮冬游西藏活动政策,2023年3月16日至4月30日执行100元/人淡季票价;2023年5月1日至10月31日执行200元/人旺季票价。  公告称,前来参观布达拉宫的游客,请提前三天登录“布达拉宫票务预订系统”微信小程序...

    时间:03-13
  • 世界自然遗产地三清山上的五旬挑夫:自创舞蹈 传递快乐

      中新网江西上饶3月13日电 题:世界自然遗产地三清山上的五旬挑夫:自创舞蹈传递快乐  中新网记者 姜涛  一根扁担、一路舞蹈、一串音乐、一脸微笑……时隔百余天,一个身着黄色马甲、挑着扁担与游客跳舞互动的身影又出现在上山下山的路上。  今年51岁的钟永雄,因为听力障碍选择在三清山从事挑夫...

    时间:03-13
  • 河南首届物流行业职业技能大赛展现代物流强省建设实力

      中新网郑州3月13日电 (经晓佳 王迪)拼理论知识综合素养,赛专业操作技能技巧,显物流人才英姿风貌,展河南现代物流实力,3月11至12日,河南省第一届物流行业职业技能大赛在河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开赛。12支企业代表队、24支学校代表队齐聚,分组竞技、赛场角逐。  据大赛组委会介绍,本次大赛以“新时代、新...

    时间:03-13
  • (两会声音)全国人大代表热议持续保障和改善民生

      中新网贵阳3月13日电 (记者 石小杰)正在此间举行的全国两会上,围绕“持续保障和改善民生”这一主题,贵州代表团举行“云连线”集中采访活动,代表们在北京接受中央驻黔媒体、贵州省内主要媒体视频连线采访。  贵州省毕节市曾是中国西部贫困地区。1988年6月,国务院批准建立毕节“开发扶贫、生态建设...

    时间:03-13
  • 北方多风气温骤起伏 南方少雨江南多晴日

      中新网3月13日电 据中央气象台网站消息,13日起北方地区回暖显著,14日~15日,受新一股冷空气影响,西北地区东部、华北等地部分地区降温幅度达到10℃左右。未来3天,南方除西南地区有弱降水外,其他大部地区以晴好天气为主。  昨日黑龙江东部出现中到大雪 南方及东北部分地区降温明显  昨08时至今06时,黑...

    时间:03-13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