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法治

非学科类培训乱象频现 全国政协委员谈监管如何破局

2023-03-13 04:43:18

来源:新京报

  “大课包”、退费难、师资参差不齐……面对当下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乱象频现的问题,监管如何破局?

  3月12日下午,全国政协委员、国家督学、教育部校外教育培训监管专家委员会主任刘林,全国政协委员、全球音乐教育联盟主席、教育部校外教育培训监管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王黎光做客新京报“两会三人谈”直播间,探讨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监管问题。

  谈治理难点

  非学科类门类繁多涉及整体产业链

  谈到非学科类培训机构的监管与治理,刘林首先介绍了学科类培训机构和非学科类培训机构的区别。他表示,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针对的是家长的刚需,参加非学科类的校外培训更多是出于个人兴趣爱好、家长对孩子培养意愿,是非刚需性项目,有助于孩子的全面成长。

  “治理要从性质区别入手,对于学科类培训机构,初期目标是要压减,对非学科类培训则不是要禁止,更重要的是通过规范管理来促其健康发展。”刘林表示,这个目标实现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既要治理乱象,又要促进健康持续发展。”

  2022年底,教育部等十三部门印发《关于规范面向中小学生的非学科类校外培训的意见》,对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治理作出系统部署。在政策推进层面有何困难?如何执行落实?

  刘林指出,非学科类门类繁多,“全国非学科大的门类大概有190余个,小科目达1200多个,涉及这么多科类,如何用一个标准把它管起来确实很难。”刘林坦言,其中价格就很难统一。

  其次,非学科不仅是校外培训问题,涉及整体的产业链,比如装备、培训、考级、赛事,培训只是其中一个环节,“牵一发而动全身”。刘林表示,非学科校外培训机构的管理、治理需要综合的考虑,并追求综合效果。

  “双减”政策落实以来,学科类培训机构已经逐步走上正轨,其中哪些治理经验可作用于当下的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刘林介绍,全国各个省市都有一些经验,比如“北京经验”,亮点有“高位统筹、多方联动”“有工作能力和管理艺术双高的一支队伍”和“客观公正、监督有力的媒体舆论环境”这三个方面。

  当下,按照教育部等十三部门出台的上述“意见”,各部门都有相应的职责,刘林认为,首先需要有一个高层次的、专门部门统筹协调,实现基本标准、基本规定的相对统一。其次要在前期阶段,针对风险进行摸排预判。

  “总之要实现校外培训机构都有证有照,由专班统筹、审批部门发办学许可证,到民政或市场局办法人执照。这一点,北京的专班就在学科类培训机构的治理工作中有了突出的成效。”刘林表示。

  谈治理重点

  非学科类培训教师也要有从业资格证

  两位委员均认为,对于非学科类培训机构的治理,核心在于师资。

  “前一阶段的校外培训,确实存在商业化运作中的‘商’字跑得太快的问题。艺术净化心灵、塑造人格,但完全建立在商业化操作上,一定会产生乱象。”王黎光介绍,自己在全国各地出差、艺术采风中发现,一个临街的、简陋的门脸都可以开一个艺术培训机构。他认为首先应提高培训机构的准入门槛,其次要明确什么样的师资能够做艺术培训。

  什么样的人可以称为校外培训机构的老师?王黎光认为,音乐院校本科毕业以上的都具备资质。一些没有文凭、但长期在一线做艺术实践并有着丰富经验的教育人才,也可以作为标准的艺术培训的老师。

  “不是只有专业院校的师资才够条件,有着丰富的艺术教育积累的人是完全有资格做教师的。但必须有个评判标准,不能口头空讲。”王黎光认为,非学科类培训机构的教师也要有教师资格证,建立数据库,有资格的人入库,家长们能够查询到入库教师是种保障

  “我们说要培训懂得美的、专业的孩子,就要靠有能力教学的师资,才能够真正使我们的非学科类校外培训做起来。”王黎光表示。

  刘林补充表示,教育的核心问题就是“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和“谁来培养人”的问题”,培训机构许可证涉及师资、场地和运行制度三个主要方面,其首要条件就是师资问题,也是当下最大的难点。

  “前期调研发现,有的领域有类似教师资格认证制度,但更多的门类还没有。”刘林表示,专家委员会将就专门领域中的师资问题进行研究。“有没有资格证?通过什么办法认定师资条件?抓住了这一关键问题,就能从根本上解决当前校外非学科培训质量不高的问题。”

  谈专家委员会

  围绕监管中的重点、难点、热点深入调研

  2月15日,教育部公布全国校外教育培训监管专家委员会成员名单,两位全国政协委员便是其中主要成员。访谈中,刘林和王黎光谈到了该委员会的主要工作内容及接下来的工作重点。

  刘林介绍,校外教育培训监管专家委员会作为教育部成立的专业机构,汇集了一批在全国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公共政策、法律、经济、中小学学科和艺术、体育、科技等方面的代表性专业人士,旨在通过专长助力校外教育培训监管工作实现开门监管、开放治理、开拓服务。

  刘林进一步介绍,专家们主要有提供政策咨询、对教育培训内容进行鉴定以及做好宣传和解释的三个方面工作。具体来讲,专家委员们还将围绕当前校外培训监管中的一些重点、难点、热点问题进行深入调研,为科学的决策提供建议。

  王黎光坦言,目前,确实一些非学科类培训机构教师鱼龙混杂、牟利营销、无视质量,侵害了家长和孩子的学习权利。因此,教育部出台相应标准后,要在细节上把控以促其更加规范。

  “我们有了这样一个专业机构(专家委员会),一定要沉下来通过充分的调研,形成文件,将政策更好地落实下去。”王黎光表示,这虽然不一定能够通过一两年治理好,但至少能搞清楚。“作为全国政协委员,我们也‘咬定青山不放松’,每年都就这个问题提出提案,不断地去推进。”王黎光说道。

  有没有资格证?通过什么办法认定师资条件?抓住了这一关键问题,就能从根本上解决当前校外非学科培训质量不高的问题。——刘林

  非学科类培训机构的教师也要有教师资格证,建立数据库,有资格的人入库,家长们能够查询到入库教师是种保障。——王黎光

  新京报记者 刘洋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两会声音)全国人大代表热议持续保障和改善民生

      中新网贵阳3月13日电 (记者 石小杰)正在此间举行的全国两会上,围绕“持续保障和改善民生”这一主题,贵州代表团举行“云连线”集中采访活动,代表们在北京接受中央驻黔媒体、贵州省内主要媒体视频连线采访。  贵州省毕节市曾是中国西部贫困地区。1988年6月,国务院批准建立毕节“开发扶贫、生态建设...

    时间:03-13
  • 北方多风气温骤起伏 南方少雨江南多晴日

      中新网3月13日电 据中央气象台网站消息,13日起北方地区回暖显著,14日~15日,受新一股冷空气影响,西北地区东部、华北等地部分地区降温幅度达到10℃左右。未来3天,南方除西南地区有弱降水外,其他大部地区以晴好天气为主。  昨日黑龙江东部出现中到大雪 南方及东北部分地区降温明显  昨08时至今06时,黑...

    时间:03-13
  • 北京今日多云为主气温略回升 昼夜温差大出门请保暖

      中国天气网讯 刚刚过去的这个周日,北京气温下滑明显。今天(3月13日),北京多云为主,气温略有回升,预计白天的最高气温在14℃左右。不过,眼下正处于冬春交替时节,北京昼夜温差较大,公众早晚外出需注意添衣保暖。  昨天下午14时15分,北京南郊观象台的实时气温仅10.7℃,城区大部地区的气温也只有10~11℃之...

    时间:03-13
  • 如何治疗和预防甲流(服务窗·科学防疫)

      每年春季是甲流的高发季节,最近一些地方出现了散发病例。什么是甲流?有什么特点?如何治疗和预防?老年人和小孩需要注意什么?国家卫健委组织专家进行了解答。  “‘甲流’是甲型流感的简称,是由甲型流感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疾病科主任王贵强说,甲流主要通过空气飞...

    时间:03-13
  • 春天里的团山湖(逐梦)

      春风和煦,我行走在雷锋故乡。  这是一座正在崛起的新城:环顾四周,全是拔节生长的高楼大厦和崛起的现代化厂房。这里早已不再是数十年前偏僻的山村,而成了长沙“西引擎”“中国麓谷·创新谷”。  迂回曲折的八曲河从团山湖穿村而过。长沙市望城区团山湖村对岸的滨河路,一直是我从家前往县城、省城...

    时间:03-13
  • 整治短视频乱象,为未成年人营造清朗网络空间

      “有的农村孩子刷短视频已到‘走火入魔’的地步了。”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广元市苍溪县白驿镇岫云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李君在工作生活中接触了很多未成年人。  他发现,未成年人刷短视频时,经常遇到虚假和低俗信息,包括炫富、铺张浪费、躺平等。部分短视频创作者刻意设计一些不良内容,主要为...

    时间:03-13
  • 青年和城市在双向奔赴中“深融”

      从北京上海到广州深圳,从长三角的杭州苏州到珠三角的佛山东莞,经济比较发达的大中型城市正在进行一场大张旗鼓的抢人大战,而且不约而同,这场抢人大战瞄准的都是青年人。  经济发展和高质量增长要靠青年创新创造,人口质量和规模扩大要靠青年婚姻和生育,城市文明和风尚要靠青年素养提升,社会治理现代化...

    时间:03-13
  • 守护垂危新生儿的“白衣天使”

      “患儿的基因检测报告出来了,确诊希特林蛋白缺乏症。”2月13日晚,福州市第一医院儿科主任、福建省劳动模范严争给记者发来信息。这是她第二次与这种罕见病“狭路相逢”,相比十几年前的坎坷与艰难,这次的确诊过程堪称“顺利”。  严争出身于医学世家,1987年毕业后,由于喜爱孩子,她选择留在儿科,并于200...

    时间:03-13
  • 求职旺季,这些新“坑”要避开

      “公开招聘凶宅试睡员,日薪2000元,工作内容包括在凶宅试睡并勘察有无异常等。”近日,浙江杭州一公司开设岗位招聘“凶宅试睡员”,丰厚的报酬和轻松“躺赚”的工作内容引来不少关注。然而,有专业人士表示,这类招聘多为骗局,应聘者可能陷入购买对方设备、交家具家电押金等连环诈骗。  伴随着“金三银四...

    时间:03-13
  • 火热的“副业培训”套路重重 如何破除陷阱?

      阅读提示  配音、短视频制作、网店运营……近来,一些求职者被花样繁多的线上技能速成培训课程所吸引,这些课程打出低门槛、高回报的诱人广告招揽学员,但却存在课程内容质量低、诱导消费、退费难等问题。专家认为,破除“副业培训”陷阱,需要加大监管力度,同时帮助青年群体客观认识自身兴趣、需求、能...

    时间:03-13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