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法治

高质量发展·蹲点日记丨“土特产”里的新“丰”景

2023-03-09 16:06:04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天津3月9日电 品一口老醋,传统工艺,唇齿留香;尝一口萝卜,脆甜多汁,久久回味;捧一束绢花,美丽“绽放”,娇艳欲滴。“土特产”体现着一个地域特有的风土,承载着当地百姓深深的眷恋。

  转型升级、做强品牌……在天津的田间地头、车间厂区,我们看到了一幅“土特产”绘就的乡村产业振兴新“丰”景。

  古镇“醋香浓”

  清晨,汽车沿着南运河缓缓行驶,穿过一片热闹的街镇,拐进一座古朴宽敞的大院,来到了天津市静海区独流镇一家历史悠久的制醋企业,一股浓郁的醋香便扑鼻而来。

  独流镇,一座历史悠久的古镇。当地盛产红高粱,水资源充沛,得天独厚的条件,让独流老醋成为当地家喻户晓的“土特产”。

  “开春以来,订单很火,我们正加紧生产,预计今年老醋产量将达10万吨。”天津市天立独流老醋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刘泽泉一边说着,一边将我们领向制醋车间。

  踏入制醋工艺传习作坊,混着酒曲、粮食气息的醋酸味更盛了。几十口大缸里装满了高粱、黄米等原料制成的正在发酵的酒醪和醋醅。翻、抖、搂、挑、扒,这些老手艺在制醋师傅手里被完整地保留下来。

独流老醋制醋师傅在工作。(受访者供图)

  露天院子里,几百口大缸盖着铁皮“帽子”依次排放。“这里面就是发酵后正在进行陈酿的醋醅子,经过三年日晒夜露,再经过淋醋环节,三年陈酿老醋便可问世。”刘泽泉说。

  传统工艺虽好,但耗时耗力,如何向生产要效益?刘泽泉想了不少办法:对内,提质增效,优化管理;对外,招揽人才,引进技术。

  “在当地政府支持下,我们和高校合作,不断优化工艺,推出新的产品。”刘泽泉说,仅改善发酵剂一项,便使粮食利用率提高了10%,每年增加上百万元收益。

  “现在,我们推出了100多种风味醋和功能醋,产量逐年攀升,还为当地提供了不少就业岗位。”尝到创新的甜头,刘泽泉干劲更足了。

  在津门,依托独有的乡土资源,不少“土特产”正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产业。“天津正积极创建、培育国家级和市级农业产业融合发展项目,目前已创建宁河、宝坻、滨海新区、武清4个国家级现代产业园,8个国家级农业产业强镇,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达到44个。”天津市农业农村委员会乡村产业发展处处长刘军说。

  “萝卜村”里滋味甜

  沿京沪高速一路向北,临近中午,汽车从廊良公路驶出。路两旁,一排排整齐的蔬菜大棚映入眼帘。这里便是当地小有名气的“萝卜村”武清区大良镇田水铺村了。

  “村里的沙土地适合种萝卜,但过去没大棚,卖不上价。”张立华边招呼记者,边打开了话匣子。

  张立华的父亲张书义是田水铺村党支部书记,他带领村民成立合作社搞大棚种植,一年一季的萝卜变成春、秋冬两茬轮作,种植面积逐渐从50亩增加到2000亩,亩产量从3000斤涨到了10000斤。

  大学毕业后在城里上班的张立华,在父亲的鼓励下,前往天津农学院进修,学成后返回家乡,也一头扎进了大棚。

  “沙土地水不能浇太多,藏到根茎缝隙里的虫子要特别注意,土地要休息、轮作……”懂技术的张立华不断改进种植方法。

张立华(右二)和村民在收萝卜。(受访者供图)

  然而,走向高端市场时,张立华却吃了“闭门羹”,“我们的萝卜个头不同、外形不一,送到超市和电商平台有一半被退了回来。”

  张立华意识到,要想打开销路,必须走品牌化、标准化的路子。

  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全新包装、统一标准的田水铺萝卜,迅速成为电商平台、大型商超的热销品。

  品牌响了,产业兴了,腰包也鼓了。武清区大良镇萝卜种植面积已达16000亩,带动1500余户村民参与种植,人均年收入提升5000至12000元。

  “天津因地制宜、找准路子,努力做强特色‘土特产’品牌,培育出了小站稻、七里海河蟹、田水铺萝卜、王口炒货等两百多个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津农精品’品牌。”天津市农业农村委员会市场与信息化处处长李洁说。

  “绢花之乡”产业旺

  离开“萝卜村”,记者驱车来到20多公里之外被誉为“绢花之乡”的武清区曹子里镇。在天津德怡科技股份公司的展厅内,看到品类繁多的绢花产品。

  商宗国正在整理绢花样品。新华社记者 王宁 摄

  绢花,是中国具有悠久历史的传统手工艺品之一,是用各种颜色的丝织品,通过凿瓣儿、染色、造型等一系列工序做成的仿制花卉。

  曹子里镇已有几百年的绢花生产历史。当地有年节戴花、窗棂插花的习俗,涌现出一批能工巧匠,绢花成为当地的“土特产”,曹子里绢花制作技艺被认定为天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从记事起,村里家家户户几乎都是做绢花的,从一根铁丝加布片捻成的油瓶花,到两根铜丝夹着绒纸扎成的绒花……每年一进腊月就拿去大集上卖。”谈起往事,天津德怡科技股份公司董事长商宗国记忆犹新。

  随着市场需求的变化,绢花品类也日新月异。从纱布、缎子到尼龙、塑胶布,通过不断改良材质、引入科技元素,绢花的仿真度越来越高。为了跟上时代,商宗国没少想辙。

  “2022年,我们销售收入3000多万元,今年收入预计还得大幅增加。”商宗国信心十足。

  曹子里镇副镇长刘庚提供的数据颇为喜人,截至目前,全镇共有绢花企业600多家,超1.5万人从事绢花生产,绢花产业年总产值超20亿元。

  “未来,我们将用好一方水土,把乡村资源优势转化为产品和产业优势,瞄准全链条、标准化、品牌化、智能化发展方向,构建以优势特色产业集群为引领的现代乡村产业发展格局,全力做好‘土特产’这篇大文章。”天津市农业农村委员会党委书记、主任金汇江说。

  监制:周宁、王建华、刘元旭

  统筹:于卫亚、邵香云、曹晓轩、安涛

  记者:邵香云、曹晓轩、王宁、王晖

  海报制作:方金洋

  新华社新媒体中心、新华社天津分社联合出品

  鸣谢:天津市武清区融媒体中心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今日辟谣(2023年3月9日)

      谣言:社保缴费满15年就可以不缴了?  真相:依法参加社会保险,是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应尽的义务,即使社保缴满了15年,只要存在劳动用工关系,就要依法参保。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规定:用人单位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三十日内为其职工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申请办理社会保险登记。用人单位应当自行申报...

    时间:03-09
  • 政协委员吴沛新:加大临床医学研究投入,加强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政协委员吴沛新。受访者供图  中新网北京3月9日电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对健康的需求不断提高,针对尚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开展临床研究的重要性日益凸显。2023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协和医院党委书记吴沛新建议,加大临床医学研究投入,加强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他指出,目前,医疗机...

    时间:03-09
  • 中国专家探索重度哮喘创新疗法 冷冻消融破坏迷走神经

      中新网上海3月9日电 (记者 陈静)近年来,中国哮喘防治和管理水平大幅提升,但依然有部分患者在接受规范化药物治疗后,症状仍无法得到良好控制,他们的生活质量显著下降,需要频繁就医或住院,造成了巨大的社会和经济负担。如何“破题”?  记者9日走访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简称:东方医院)获悉,该院呼吸介入...

    时间:03-09
  • 专家:大部分地区气温偏暖对农业生产利大于弊

      中新网北京3月9日电(韦香惠)近日,多地气温突破同期纪录,初春时节甚至热出了初夏的感觉。但是,随着一股强冷空气来袭,部分地区将迎来气温波动。当前,全国春耕春播正由南向北陆续展开,农业生产方面受到哪些影响?各地接下来需做好哪些准备?北京北海公园山桃花绽放引游客 中新社记者 富田 摄  部分地区气...

    时间:03-09
  • 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探索建立“五室一庭”行政执法保障机制

      破梗阻解难题  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探索建立“五室一庭”行政执法保障机制  让城管执法有尺度也有力度  “有了‘五室一庭’行政执法保障机制后,我们办理的每个案件,作出的处罚决定,都像是有了一把法律的尺子,执法更有底气了,城市管理水平提升了。”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城市综合执法局“五室一庭...

    时间:03-09
  • 西北大学团队揭示5.2亿年以来舌形贝演化奥秘

      中新网西安3月9日电 (阿琳娜 李琛)记者9日从西北大学获悉,该校古生物团队通过大数据整理分析和壳体形态解剖研究,得出舌形贝类穴居型生活方式早在奥陶纪时期就已建立,其壳体形态和生活方式多样性达到高峰。随后,穴居型和群居型生活类型在奥陶纪末和二叠纪末的生物大灭绝事件中被随机性地保留下来。...

    时间:03-09
  • 河北多地气温破3月上旬最高纪录 民众称“快进到夏天”

      中新社石家庄3月9日电 (李晓伟 赵丹媚)伴随近日升温浪潮,9日河北省多地气温冲破30℃大关,打破3月上旬最高纪录,此间民众直呼“快进到夏天”。  据河北省气象台消息,截至9日14时,河北沙河气温达到31.2℃,打破该省3月上旬最高纪录(原纪录为2013年3月9日河北峰峰30.5℃)。河北高邑、永年、邯郸分别为30...

    时间:03-09
  • 广西推进职业教育产教融合 培养适用型人才

      中新网柳州3月9日电 (林馨)3月9日,2023年广西职业教育工作会议暨产业学院建设现场推进会在广西柳州市召开。广西教育系统干部汇聚一堂,探讨进一步推进产教融合工作,为社会培养适用型人才。  广西教育厅党组副书记黄雄彪表示,职业学校毕业生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新生力量。在加工制造、高速铁路、现...

    时间:03-09
  • 盗版光盘销至海外涉案700余万元 天津发布法治营商环境典型案例

      中新网天津3月9日电 (周亚强)9日,天津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举行“司法服务保障法治化营商环境”主题新闻发布会,发布了一批典型案例。  据介绍,本次发布的典型案例涵盖民事、刑事、行政诉讼等多个类型,涉及黑恶势力犯罪、行政处罚、知识产权侵权、金融合同纠纷等多方面。  其中,被告珠海经济特区某...

    时间:03-09
  • (两会声音)在全国两会上亮“家底”的代表委员们

      中新网北京3月9日电 题:在全国两会上亮“家底”的代表委员们  记者 李爱平  第一次来北京参加全国两会的薛志龙,内心激动,但也有小小的“遗憾”,因为没把家乡的“卓资熏鸡”带到驻地。  作为全国人大代表,薛志龙从老家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卓资县黄旗滩村出发前,原打算带上家乡特产。  “但...

    时间:03-09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