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法治

加速高性能高分子研制 国内首个高分子材料基因平台在沪诞生

2023-03-09 15:20:38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上海3月9日电(记者 许婧)记者9日从华东理工大学获悉,由该校林嘉平教授团队开发的AI plus高分子软件平台在沪诞生。这也是国内首个高分子材料基因组研发平台。

  人工智能(AI)正以更加接地气的对话方式走进人们生活,并成为社交媒体的热点话题。而在高性能高分子及复合材料产业领域,AI plus高分子软件平台堪称高分子版的ChatGPT。

  在航天航空领域,先进树脂基复合材料获得越来越广泛的应用。近年来,碳纤维在国家重点支持下已取得突破,然而匹配高性能碳纤维的基体树脂发展缓慢,成为制约先进装备发展的关键瓶颈,亟需解决先进树脂基复合材料的高强度、耐高温、轻质化和功能化等难以兼具的难题。

林嘉平教授团队在进行高性能聚合物性能测试。 华东理工大学供图

  在林嘉平看来,开展以大数据技术为驱动、以AI为核心的高分子材料基因工程研究,可为解决这些难题提供有效手段,加速新材料的研发步伐。“我们建立的这个平台,通过对高分子材料研发中的结构性能进行数据挖掘,并集成机器学习性能预测、结构设计、配方及工艺参数优化等功能,加速高性能高分子的研发,推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为复合材料用高性能树脂产业赋能。”

  通过团队的现场演示,记者看到,用户在使用AI plus高分子软件平台进行高分子材料性能预测功能时,只需要通过点击“绘制结构”,分别将所绘制的环氧树脂和固化剂转化的字符串输入到对应的输入框中,再通过点击“开始预测”,短短几秒,页面就会返回后台计算出来的环氧树脂性能预测数据。这种虚拟设计、高通量预测的方法将大大提高其研发效率。

林嘉平教授(右二)在指导搭建数据库和软件平台。 华东理工大学供图

  自2011年,材料基因组工程被正式提出后,已成为目前材料研究前沿领域的重要方法论,新材料的研发也从科学家的经验“试错”时代跨入“智能制造”时代。林嘉平带领团队联合复合材料界著名高校和科研院所,在国内率先开展了高分子材料基因工程研究,并取得了系列成果。基因组合及筛选是材料基因工程的核心,团队目前已建立了针对耐高温树脂设计的高分子材料基因组新方法。运用该方法,团队研制了系列先进复合材料基体树脂。相关新型树脂已由多家航空航天院所开展复合材料及构件性能评价,解决了国家在高性能高分子领域的亟需。

AI plus高分子软件平台-结构设计截图。 华东理工大学供图

  事实上,AI plus高分子软件平台的诞生,是AI和数字化技术同高分子交叉领域的重要成果。而数据库,则是材料基因工程的基石。“我们这个平台相当于一个‘高分子虚拟实验室’”。林嘉平教授团队成员、华东理工大学特聘副研究员高梁介绍说,目前团队已建成了国内首个树脂结构性能数据库和基团间化学反应数据库,包含3万多种高分子的将近15万条性能数据、58516种基元反应模板的近140万条化学反应数据。这些数据主要依靠过去三年尤其是疫情期间团队数十名研究生和本科生整理录入,在培养学生文献阅读和科研素养的同时,以一条条规范存储的数据搭建起国内首个高分子专用数据库,成为科研育人的新实践。

AI plus高分子软件平台-配方优化截图。 华东理工大学供图

  基于数据库,团队创建了面向高分子十余种性能的机器学习预测模型,并构建了高分子材料基因组研发平台,具备数据检索、性能预测、配方优化等多个功能。目前,该平台已在上海华谊集团树脂厂、上海航天八院、晋飞碳纤科技和金山石化院等企业试用,将择机向社会公开使用。

  “希望同相关团队和企业开展更加深入的合作。”林嘉平表示,面向新一代先进复合材料基体树脂中的结构设计难题,团队将推进AI plus高分子研究范式向产业全链条发展,努力抓住当前数字化和人工智能对新材料产业的变革契机,以更快效率、更低成本研制出高性能高分子及其复合材料,实现高性能材料的原始创新和智能制造。(完)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今日辟谣(2023年3月9日)

      谣言:社保缴费满15年就可以不缴了?  真相:依法参加社会保险,是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应尽的义务,即使社保缴满了15年,只要存在劳动用工关系,就要依法参保。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规定:用人单位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三十日内为其职工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申请办理社会保险登记。用人单位应当自行申报...

    时间:03-09
  • 政协委员吴沛新:加大临床医学研究投入,加强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政协委员吴沛新。受访者供图  中新网北京3月9日电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对健康的需求不断提高,针对尚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开展临床研究的重要性日益凸显。2023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协和医院党委书记吴沛新建议,加大临床医学研究投入,加强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他指出,目前,医疗机...

    时间:03-09
  • 中国专家探索重度哮喘创新疗法 冷冻消融破坏迷走神经

      中新网上海3月9日电 (记者 陈静)近年来,中国哮喘防治和管理水平大幅提升,但依然有部分患者在接受规范化药物治疗后,症状仍无法得到良好控制,他们的生活质量显著下降,需要频繁就医或住院,造成了巨大的社会和经济负担。如何“破题”?  记者9日走访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简称:东方医院)获悉,该院呼吸介入...

    时间:03-09
  • 专家:大部分地区气温偏暖对农业生产利大于弊

      中新网北京3月9日电(韦香惠)近日,多地气温突破同期纪录,初春时节甚至热出了初夏的感觉。但是,随着一股强冷空气来袭,部分地区将迎来气温波动。当前,全国春耕春播正由南向北陆续展开,农业生产方面受到哪些影响?各地接下来需做好哪些准备?北京北海公园山桃花绽放引游客 中新社记者 富田 摄  部分地区气...

    时间:03-09
  • 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探索建立“五室一庭”行政执法保障机制

      破梗阻解难题  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探索建立“五室一庭”行政执法保障机制  让城管执法有尺度也有力度  “有了‘五室一庭’行政执法保障机制后,我们办理的每个案件,作出的处罚决定,都像是有了一把法律的尺子,执法更有底气了,城市管理水平提升了。”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城市综合执法局“五室一庭...

    时间:03-09
  • 西北大学团队揭示5.2亿年以来舌形贝演化奥秘

      中新网西安3月9日电 (阿琳娜 李琛)记者9日从西北大学获悉,该校古生物团队通过大数据整理分析和壳体形态解剖研究,得出舌形贝类穴居型生活方式早在奥陶纪时期就已建立,其壳体形态和生活方式多样性达到高峰。随后,穴居型和群居型生活类型在奥陶纪末和二叠纪末的生物大灭绝事件中被随机性地保留下来。...

    时间:03-09
  • 河北多地气温破3月上旬最高纪录 民众称“快进到夏天”

      中新社石家庄3月9日电 (李晓伟 赵丹媚)伴随近日升温浪潮,9日河北省多地气温冲破30℃大关,打破3月上旬最高纪录,此间民众直呼“快进到夏天”。  据河北省气象台消息,截至9日14时,河北沙河气温达到31.2℃,打破该省3月上旬最高纪录(原纪录为2013年3月9日河北峰峰30.5℃)。河北高邑、永年、邯郸分别为30...

    时间:03-09
  • 广西推进职业教育产教融合 培养适用型人才

      中新网柳州3月9日电 (林馨)3月9日,2023年广西职业教育工作会议暨产业学院建设现场推进会在广西柳州市召开。广西教育系统干部汇聚一堂,探讨进一步推进产教融合工作,为社会培养适用型人才。  广西教育厅党组副书记黄雄彪表示,职业学校毕业生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新生力量。在加工制造、高速铁路、现...

    时间:03-09
  • 盗版光盘销至海外涉案700余万元 天津发布法治营商环境典型案例

      中新网天津3月9日电 (周亚强)9日,天津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举行“司法服务保障法治化营商环境”主题新闻发布会,发布了一批典型案例。  据介绍,本次发布的典型案例涵盖民事、刑事、行政诉讼等多个类型,涉及黑恶势力犯罪、行政处罚、知识产权侵权、金融合同纠纷等多方面。  其中,被告珠海经济特区某...

    时间:03-09
  • (两会声音)在全国两会上亮“家底”的代表委员们

      中新网北京3月9日电 题:在全国两会上亮“家底”的代表委员们  记者 李爱平  第一次来北京参加全国两会的薛志龙,内心激动,但也有小小的“遗憾”,因为没把家乡的“卓资熏鸡”带到驻地。  作为全国人大代表,薛志龙从老家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卓资县黄旗滩村出发前,原打算带上家乡特产。  “但...

    时间:03-09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