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法治

(两会观察)应对“银发浪潮”,何解养老服务之“痛”?

2023-03-09 14:39:21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北京3月9日电 (记者 项菁)应对“银发浪潮”,“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已上升为国家战略。然而,备受关注的养老服务也面临着供需不平衡等问题,特别是对于失能失智老人、患疾病老人而言,养老挑战更为严峻。

  在养老服务供给中,何解老年人的生活“痛点”?2023年全国两会期间,多名全国人大代表关注养老服务话题,呼吁要打造更为精细、全面的“宜老服务圈”,让他们“老有所依”。

  为老旧小区加装电梯 解居家养老之难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末,中国60岁及以上人口约2.8亿,占全国人口19.8%,预计到2035年将突破4亿。

  居家养老是中国的主要养老方式。不过,老旧小区的上下楼问题难倒了不少老人。

  全国人大代表、湖州市长兴县煤山镇新川村党委书记张天任受访时说,大量建于2000年以前的多层老旧小区都有一个共同特点——没有电梯。随之而来的“爬梯之痛”,已成为老龄化社会的突出难题。

  在张天任看来,要尽早解决老人的“爬梯之痛”。他提到,要完善政策法规,进一步明确加装电梯事项的法律依据。在中央政府层面,尽快就老旧小区高层加装电梯进行立法,使既有住宅增设电梯有法可依;各地方政府也应针对区域发展现状,制定出台具体的指导意见或实施办法。

  “应鼓励技术创新,在增设电梯工程的标准化设计、预制装配化施工、电梯和井道一体化、电梯节能和电梯智能化等方面加强技术研发。”张天任举例说,政府在电梯新技术研发、设计、生产、推广过程中可给予一定政策优惠,为既有住宅增设电梯提供保障

  关注阿尔茨海默病患者 建设照护机构

  对养老服务的关注,是时代命题,更是民生呼唤。

  数据显示,在中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中,约有1500万痴呆患者,其中有1000万是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大量失能老人对健康老龄化带来挑战。

  “阿尔茨海默病导致失能比例高,患者对生活照料、医疗护理的需求旺盛。”全国人大代表、农工党嘉兴市委会副主委、嘉兴市第一医院内科主任兼内科学教研室主任张齐长期关注该领域,其受访时表示,目前针对阿尔茨海默病的养老服务照护体系还存在发展不均衡、覆盖范围不广的问题,医疗机构为照护机构和居家养老者提供健康服务的能力不高,照护服务供需矛盾突出。

  在张齐看来,要从专业照护人员队伍建设、专业照护机构设施建设、医疗康复照护相互融合等三方面,构建阿尔茨海默病的养老服务体系。

  “建议加强失能老人照护服务设施规划布局,优先保障接收失能老人的照护机构用地需求。同时要允许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用于照护机构建设,激发社会力量参与。”张齐还提到,从专业照护人员队伍建设上,要充分利用院校及培训机构资源,保障照护专业队伍的稳定性、长期性。

  培养专业人才让老年人有“医”靠

  在老龄化进程中,养老服务人才越来越成为业内所需。

  全国人大代表、温州医科大学校长李校堃坦言,当前中国老年健康服务人才队伍建设尚未形成良性发展,尤其是高素质专业人才仍存在数量短缺、专业能力不强、流失率较高等问题。他建议要加强顶层设计,加快推进高质量老年健康服务人才培养。

  作为来自医学院校的代表,李校堃认为要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创新人才一体化培养体系。比如高起点优化老年医学学科专业结构,本科阶段将老年医学列入一级学科专业招生,硕博阶段扩大老年医学专业招生规模;系统规划从“院校教育-规范化培训-继续教育”一体化贯通的专业化人才培养体系;结合市场需求,课程突出老年人以及老年病特色,高标准构建产学研一体的专业教育资源。

  的确,托起“银发族”稳稳的幸福,就要让老年人有“医”靠。在全国人大代表、衢州市中医医院副院长、九三学社衢州市委员会副主委陈玮看来,可以发挥中医药预防保健作用,比如构建市、县、乡、村四级治未病服务网络,将其融入基层健康管理、家庭医生签约等服务内容,建立覆盖全生命周期中医治未病服务体系。

  “建议将治未病服务和老年康养有效结合,推动老年康养机构覆盖治未病服务,同时大力普及中医药养生保健知识,包括太极拳、健身气功(如八段锦)等适合老年人的健康锻炼,切实维护老年人生命质量。”陈玮说。(完)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今日辟谣(2023年3月9日)

      谣言:社保缴费满15年就可以不缴了?  真相:依法参加社会保险,是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应尽的义务,即使社保缴满了15年,只要存在劳动用工关系,就要依法参保。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规定:用人单位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三十日内为其职工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申请办理社会保险登记。用人单位应当自行申报...

    时间:03-09
  • 政协委员吴沛新:加大临床医学研究投入,加强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政协委员吴沛新。受访者供图  中新网北京3月9日电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对健康的需求不断提高,针对尚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开展临床研究的重要性日益凸显。2023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协和医院党委书记吴沛新建议,加大临床医学研究投入,加强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他指出,目前,医疗机...

    时间:03-09
  • 中国专家探索重度哮喘创新疗法 冷冻消融破坏迷走神经

      中新网上海3月9日电 (记者 陈静)近年来,中国哮喘防治和管理水平大幅提升,但依然有部分患者在接受规范化药物治疗后,症状仍无法得到良好控制,他们的生活质量显著下降,需要频繁就医或住院,造成了巨大的社会和经济负担。如何“破题”?  记者9日走访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简称:东方医院)获悉,该院呼吸介入...

    时间:03-09
  • 专家:大部分地区气温偏暖对农业生产利大于弊

      中新网北京3月9日电(韦香惠)近日,多地气温突破同期纪录,初春时节甚至热出了初夏的感觉。但是,随着一股强冷空气来袭,部分地区将迎来气温波动。当前,全国春耕春播正由南向北陆续展开,农业生产方面受到哪些影响?各地接下来需做好哪些准备?北京北海公园山桃花绽放引游客 中新社记者 富田 摄  部分地区气...

    时间:03-09
  • 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探索建立“五室一庭”行政执法保障机制

      破梗阻解难题  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探索建立“五室一庭”行政执法保障机制  让城管执法有尺度也有力度  “有了‘五室一庭’行政执法保障机制后,我们办理的每个案件,作出的处罚决定,都像是有了一把法律的尺子,执法更有底气了,城市管理水平提升了。”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城市综合执法局“五室一庭...

    时间:03-09
  • 西北大学团队揭示5.2亿年以来舌形贝演化奥秘

      中新网西安3月9日电 (阿琳娜 李琛)记者9日从西北大学获悉,该校古生物团队通过大数据整理分析和壳体形态解剖研究,得出舌形贝类穴居型生活方式早在奥陶纪时期就已建立,其壳体形态和生活方式多样性达到高峰。随后,穴居型和群居型生活类型在奥陶纪末和二叠纪末的生物大灭绝事件中被随机性地保留下来。...

    时间:03-09
  • 河北多地气温破3月上旬最高纪录 民众称“快进到夏天”

      中新社石家庄3月9日电 (李晓伟 赵丹媚)伴随近日升温浪潮,9日河北省多地气温冲破30℃大关,打破3月上旬最高纪录,此间民众直呼“快进到夏天”。  据河北省气象台消息,截至9日14时,河北沙河气温达到31.2℃,打破该省3月上旬最高纪录(原纪录为2013年3月9日河北峰峰30.5℃)。河北高邑、永年、邯郸分别为30...

    时间:03-09
  • 广西推进职业教育产教融合 培养适用型人才

      中新网柳州3月9日电 (林馨)3月9日,2023年广西职业教育工作会议暨产业学院建设现场推进会在广西柳州市召开。广西教育系统干部汇聚一堂,探讨进一步推进产教融合工作,为社会培养适用型人才。  广西教育厅党组副书记黄雄彪表示,职业学校毕业生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新生力量。在加工制造、高速铁路、现...

    时间:03-09
  • 盗版光盘销至海外涉案700余万元 天津发布法治营商环境典型案例

      中新网天津3月9日电 (周亚强)9日,天津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举行“司法服务保障法治化营商环境”主题新闻发布会,发布了一批典型案例。  据介绍,本次发布的典型案例涵盖民事、刑事、行政诉讼等多个类型,涉及黑恶势力犯罪、行政处罚、知识产权侵权、金融合同纠纷等多方面。  其中,被告珠海经济特区某...

    时间:03-09
  • (两会声音)在全国两会上亮“家底”的代表委员们

      中新网北京3月9日电 题:在全国两会上亮“家底”的代表委员们  记者 李爱平  第一次来北京参加全国两会的薛志龙,内心激动,但也有小小的“遗憾”,因为没把家乡的“卓资熏鸡”带到驻地。  作为全国人大代表,薛志龙从老家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卓资县黄旗滩村出发前,原打算带上家乡特产。  “但...

    时间:03-09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