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法治

天车上的90后“空姐”

2023-03-09 09:50:54

来源:中国青年报

  日前,2022年“大国工匠年度人物”在南京揭晓。1990年出生的田得梅是10位大国工匠中唯一的女性,也是最年轻的一位。当单薄瘦削的她走上舞台,很多人睁大了眼睛:这就是大屏幕上那个技术精湛的天车司机?

  “天车”是在高架轨道上运行的一种桥架型起重机,来自中国水利水电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机电安装分局的田得梅,就是这庞然大物的驾驶员。工地上,驾驶天车的女工被亲切地称为“空姐”,田得梅的“空姐”生涯已15年。

  “在发电机组安装过程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1号机转子。直径16.198米,最大高度3.826米,要想把这个庞然大物精准吊入坑位内,难度可想而知”“此次吊装,转子与定子之间的最大间隙仅51毫米,操作必须一次成功”“2100吨,已超过单个桥机的承重上限,需要两个桥机并机操作。转子入机坑后的微调,误差必须控制在分毫之间,这对操作司机来说是最为艰难的时刻”……一组组数据、一个个场景,还原着这份工作的特殊和严苛。

  “就像开汽车一样,不同的司机给乘客带来的乘坐体验不同,开天车同理,不能简单认为只是把设备或材料从一个地方吊到另一个地方。”在师傅杨玲玲的启发下,如何把这些特殊的“乘客”平稳舒适地吊送至指定区域,成了田得梅探索追求的方向,不到两平方米的天车操作空间,在她眼中却有数不尽的“小门道”。每发现一个驾驶小窍门,田得梅都会不停摸索直至完全找到“手感”。日积月累,田得梅总结出了“眼看、耳听、脑想、心静、手动”的“人机一体”操纵技巧。

  在田得梅眼里,天车驾驶间就像自己的家,“我每次都会提前半个小时上桥机进行试车,对桥机状况进行全面检查,尤其是触电控制器、刹车片、行程限位、警报装置等设施的完好情况。机身、钢丝绳需要加油保养的,一点也不能含糊”。

  “桥机也有自己的脾气,你认真对待它,它也会好好对你。”田得梅深知,无论是吊1000斤还是上千吨的设备,都要怀着同样高度的警惕性和责任心,“因为设备一旦吊起,设备的安全、周边的安全就全部掌握在我手中,任何马虎都会带来无可弥补的严重后果。”

  天车的操作室在高空中,上下一次需要近20分钟,而吊装任务又十分繁重,司机到岗一坐就是4个小时,为了减少上厕所次数,基本是半天不喝水。为了提高工作效率,下班后田得梅专门跟着实验室部门的同事学习天车的日常维护和保养,她还特意买了毛线和十字绣磨性子,锻炼自己的耐心。

  15年过去,田得梅还记得第一次跟师傅上天车时的心慌腿抖。那是在开建仅1年的拉西瓦水电站,当时还没有修建专用的铁梯,需要攀爬凌空插入的脚手架。周围电焊机发出的尖锐蜂鸣声刺激着耳膜,透过昏暗的光线,空气中满是灰尘,根本不敢往下看,生怕一失手掉下去。

  从17岁毕业于青海水电高级技工学校(现青海水电技师学院),到今天凭借青春奋斗置身“国宝级”技工行列,田得梅一直奋战在水电工程建设一线,一根安全绳索,一顶安全帽,陪伴她先后参与了拉西瓦、龙江、向家坝、万家寨、葛洲坝等水电站建设及机组检修工作,直到2019年结缘白鹤滩。

  白鹤滩水电站是仅次于三峡水电站的世界第二大水电站。2020年8月18日11时整,随着地面指挥人员一声清脆的哨音,由我国自主研发制造、全球首台百万千瓦水轮发电机组转子开始吊装。作为水轮发电机组核心部件之一,转子是机组安装过程中重量最大的部件,起吊重量约2100吨,需由左岸地下厂房内部两台1300吨桥机配合完成吊装。在吊装过程中,两台桥机需要保持步调一致,以每分钟7米的速度前进。而转子和定子间隙仅有51毫米调节范围,即使出现1毫米的操作误差,都可能会给转子带来晃动,甚至与定子发生碰撞。

  机械线位并车、大钩起吊、匀速前进、转子落入机坑……田得梅和地面指挥完美配合,77分钟将转子顺利吊入1号机坑就位。22天后,白鹤滩水电站2号机组转轮实现成功吊装;2021年6月28日,白鹤滩水电站首批机组顺利投产发电。

  从举世瞩目百万千瓦机组首台转子成功吊装,到左岸8台百万千瓦水轮发电机组全部并网投产发电,在白鹤滩水电站的900多个日日夜夜,天车班里十几位平均年龄不到30岁的“空姐”,和班长田得梅一起,驾驶着桥机穿梭在施工厂房中,吊装着大大小小的物件,不断完成一个又一个重大节点的吊装任务。

  因为优异表现,这支“娘子军”2021年荣获“全国五一巾帼标兵岗”称号,田得梅个人也获得中国能源化学地质工会“大国工匠”等荣誉称号。在白鹤滩水电站,她们用热爱和汗水在左岸施工厂房里描绘出一道绚丽的巾帼风景。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吴晓东 来源:中国青年报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一文了解沙尘“黑”历史 掌握科学防御指南

      今年最强沙尘天气来袭!一文了解沙尘“黑”历史 掌握科学防御指南  中国天气网讯 3月8日傍晚,中央气象台发布了今年首个沙尘暴预警,这也意味着今年范围最大、强度最强的一次沙尘天气过程来了!截至今天(3月9日)16时,甘肃酒泉两个站点PM10浓度超500微克/立方米,达严重污染级别;新疆哈密、甘肃嘉峪关多站...

    时间:03-09
  • 顶尖杂技师魔术师将齐聚山东第十一届全国杂技展演大显身手

      中新网北京3月9日电 (记者 应妮)记者从文化和旅游部9日在京举行的发布会获悉,第十一届全国杂技展演将于3月16日至29日在山东省济南市、济宁市、德州市举办。  经专家认真遴选,47个杂技、魔术节目和6部杂技剧入选本届展演。同时参演的还有入选文化和旅游部“中国杂技艺术创新工程”2020、2021年...

    时间:03-09
  • 2023全国赏樱地图出炉 江南即将开启最美樱花季

      灿若云霞!2023全国赏樱地图出炉 江南即将开启最美樱花季  中国天气网讯 “三月雨声细,樱花疑杏花。”又到一年赏樱季,在我国,樱花种植遍布大江南北,南至华南、北至东北都能看到樱花的身影。由于我国幅员辽阔,樱花品种众多,各地赏樱季开启时间不一而同。中国天气网联合各省级气象部门特别推出2023年全...

    时间:03-09
  • 中国红基会等向快递外卖等新业态的女性从业者发放“暖心关爱包”

      中新网北京3月9日电 (侯力新 张素)记者9日从中国红十字基金会获悉,该基金会等日前向快递、外卖等新业态的女性从业者发放“暖心关爱包”,未来还将开展多项公益活动,为新业态从业者提供健康保障。  “三八”国际妇女节前夕,“汇思霖珑新业态从业者关爱行动”向在北京的快递、外卖等新业态的女性从...

    时间:03-09
  • 为什么蜜蜂会清理同伴的尸体?研究揭示背后机制

      中新网昆明3月9日电 (记者 胡远航)蜜蜂像人一样,也会“埋葬”死去的同类。甚至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生活的穴居蜜蜂中,还有特别的搬尸蜂负责搬尸行为。为何会有这样的现象?记者9日从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获悉,该园动植物关系研究组的一项最新研究,揭示蜜蜂快速诊断同伴死亡的机制。  据介绍,...

    时间:03-09
  • 青海海东:驻村书记铺就脑山乡村“致富路”

      中新网西宁3月9日电 题:青海海东:驻村书记铺就脑山乡村“致富路”  作者 马彩虹 李江宁  “现在路宽了,好走了,开着拖拉机走山路心里不犯怵,我自己都可以开车进城了。”晨曦微露,国网海东供电公司派驻杨家山村第一书记王仕浩正与村民们清扫进村的道路,正巧碰上了下山采购农具的杨家山村村民杨富英...

    时间:03-09
  • “最美公路”考察与传播活动再启 长白山助力发现“中国极致景观”

      中新网白山3月9日电 “2023最美公路暨中国极致景观”考察和传播活动日前拉开帷幕,启动仪式8日在长白山景区举行。在长白山下,主办方创意打造了以雪山、雪墙为基调,天池、温泉为背景的实景体验活动。  无论是骑雪地摩托登顶长白山观冰封天池、岳桦林间体验冰火温泉,还是雪踏林海、冰河漂流,都让人感...

    时间:03-09
  • 吉林省27县市突破高温纪录

      中新网长春3月9日电 (记者 郭佳)记者9日从吉林省气候中心获悉,3月以来,吉林省气温明显偏高,中东部27个县市日最高气温突破3月上旬历史同期纪录。  吉林省气候中心介绍,3月1日至8日,全省平均气温为1.3℃,较常年高6.6℃,排在历史同期气温偏高的第1位,全省平均降水仅为0.1毫米,较常年少97.5%,排在历史同期...

    时间:03-09
  • “土味儿”女法官从农村来到农村去:为乡亲们解忧

      中新网长春3月9日电 (谭伟旗 刘栋)东北大地春意盎然。“女法官国际日”前夕,朱万鹏按照排期计划,连日来奔走在乡村一线,为外出的乡亲们普法。  今年37岁的朱万鹏是吉林省农安县人民法院万金塔人民法庭法官。骨子里透着执着和朴实的她,被当地人称作“土味儿”法官。  农安县地处世界三大黄金玉米...

    时间:03-09
  • 大量国家一、二级野生动物现身内蒙古额尔古纳

      中新网呼伦贝尔3月9日电 (张玮 塔娜)9日,记者从内蒙古额尔古纳市室韦自然保护区管理局获悉,近日,大量国家一、二级野生动物现身该保护区内。  近日,内蒙古额尔古纳市室韦自然保护区监测发现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驼鹿(犴),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猞猁、棕熊、狼、雕、狍子、獾子等野生动物的踪迹。  室韦自...

    时间:03-09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