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法治

天津农民女书法家:以笔为犁,耕种中华文化之根

2023-03-08 17:52:40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天津3月8日电 题:天津农民女书法家:以笔为犁,耕种中华文化之根

  作者:庞喻文

  “草舍三阳开泰运,柴扉六吉兆丰年。这副对联我大概写了十几遍。”3月7日下午,在天津迎接“三八”国际妇女节举办的女书画家优秀作品展上,57岁的农民书法家刘智莉站在自己的作品前,脸上洋溢着满足的神情。

  参观的人,无不驻足观赏这娟秀端庄的小楷,但谁能想到这样的书法作品竟出自一位农村妇女之手。

刘智莉与师傅宁书纶。 受访者供图

  刘智莉是天津市静海区杨成庄乡人,从小在庄稼地里长大。那时的她,双手是用来种地的。她亲手种下种子,再亲眼看着它们变成小苗,苗慢慢长高,然后等待着春天开花,夏天结果,秋天收获,冬天枯萎……“我那会儿想啊,人的一生就是如此……”

  现在的她,会摊开一张大纸,拿起毛笔饱蘸浓墨,然后小心翼翼地从轻微处落笔,再以快剑砍阵的气势与行云流水般的节奏书写一撇一捺。每一个笔画,似乎都有着各自的生命,字里行间流露着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与女性独有的风韵。这些在大家看来已近乎完美的书法作品,则是刘智莉苦洒汗水近40载的成果。

  “书法之种”生根发芽

  时间退回到1983年,17岁的刘智莉高考失败,进入了乡里的一家服装厂工作。那时候的她作为一名缝纫工,每天要工作14个小时。

  两年后,一次偶然的机会,让刘智莉看到了王羲之的书法字体,她随即拿起父亲的毛笔,在废旧的报纸上临摹起来。于那时的她而言,“写大字”就像找到了一个篮子,盛装了她所有的疲倦和迷茫。“练书法的时候,我能感觉到前所未有的开心和平静。”于是,自那天起,挥毫点墨成为了她生活中最重要的消遣方式。

  求学之路饱经风霜

  渐渐的,刘智莉对书法的热爱越来越浓厚,她开始四处求学拜师。当听说南开大学有一个书法函授班时,她瞒着家人预支了大半年的工资去交学费,遭到了母亲的强烈反对。“因为我们一家8口人,5个妹妹弟弟还都在上学,而爸爸妈妈都在种地,全家就指着我这点工资了。所以我妈妈知道这件事之后,只要看见我练字,就把我的毛笔折断或者直接扔掉了。”

  在刘智莉的家人看来,练书法并不能换取更好的生活,然而这并没有阻挡她想学习书法的脚步。“这是我的追求,我必须迎难而上。”于是,她每到周末都凌晨四点起床,一个人骑车到70公里以外的南开大学上课,同时又兼顾平日里服装厂的工作,疲惫的她早已感受不到手指被缝纫机针头扎到的疼痛。

刘智莉在天津市静海区举办的“三.八国际妇女节”女书画家优秀作品展上与自己的作品合影。 受访者供图

  凭借着这股韧劲儿,刘智莉坚持了两年的书法班学习。在乡里老先生闫建勋和书法名家宁书纶的先后指导下,刘智莉的书法水平突飞猛进。在她看来,楷书是学习书法最基础却也是最难掌握的笔法:“写好楷书,必须要守住内心的安宁,耐得住几年甚至几十年的寂寞。”

  恪守初心,坚持不懈

  在后来的13年里,刘智莉坚持着每天白天做衣服,晚上练书法。1992年底,她走上集市开始卖起了自己写的春联。“我在静海的东方红路上,每到每年的腊月十六到腊月三十这半个月,我都是唯一一名站在春节农贸市场上卖春联的女人,整整十年。”说到这,刘智莉的眼睛里闪烁着些许泪光。

  这份善良执着的初心,终于在2003年为刘智莉的生活带来了转机。那年她摆摊卖春联的情景被媒体拍到,让这位农民女书法家走进了大众视野。与此同时,她给央视《半边天》节目组打了求助电话,想要帮助村里一位生活更困难的单亲母亲。“当时也没多想,就把她的困难给节目组做了反应,希望能报道她,没想到节目组反倒给我做了一期专访,然后我的字竟然上了电视。”于是,刘智莉的身份就发生的转化,她从一个书法业余爱好者,变成了一个书法职业工作者。

  2005年,刘智莉的书法作品在第二届天津书坛新人作品展上获奖,她本人也正式成为天津书法家协会会员。

  以笔为犁,耕种中华文化之根

  十几年来,刘智莉一直到学校义务教课,并用拍卖作品的钱为困难家庭筹集善款,每年至少捐出三分之一的作品用于公益事业。自2009年起,她先后在天津市静海区实验中学、静海镇第十三小学辅导学生学习书法,目前,她辅导过的学生已超3000人次。她说:“汉字是中华文化的根,教孩子们书法,就是引导他们从‘根’上学习传统文化。”

  她的这双手,耕种了庄稼,缝制了衣裳,推动了摇篮,练就了书法。现如今,刘智莉的小楷《心经》已能拍出一平尺1.5万元的高价,可她依然没有离开农村,而是一如既往地坚守写字育人。她说,是书法给予了她自信,现在她想让孩子们也能通过学习书法获得自信感。(完)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浙江千岛湖迎来新春首场“巨网捕鱼”

      中新网杭州3月9日电(钱晨菲)“2023年新春第一网开捕!”8日,随着千发集团捕捞一队队长叶志清一声令下,浙江千岛湖小金山水域的湖面上响起了嘹亮的捕鱼号子,千岛湖“巨网捕鱼”兔年第一网正式拉开帷幕。浙江千岛湖迎来新春首场“巨网捕鱼”。 王建才 摄杭州亚运会吉祥物现场助力。 王建才 摄  当...

    时间:03-09
  • 他们用无偿献血传递生命温暖,弘扬雷锋精神

      3月5日早8点,安徽省黄山市徽州区杨村村委委员蒋晓辉驱车50多分钟,来到离家38公里外的献血点,“人很多,排了快一个小时才轮到我。”蒋晓辉说。今年的3月5日是第60个“学雷锋纪念日”暨第24个“中国青年志愿者服务日”,徽州区红十字会联合团区委、妇联开展“学习雷锋好榜...

    时间:03-09
  • 从4人到226人 足球助力大凉山“云端小学”绽放梦想

      新华社成都3月8日电 题:从4人到226人 足球助力大凉山“云端小学”绽放梦想  新华社记者 李倩薇 陈地  冬春之交,在海拔2700米的大凉山深处,土黄色的群山中,一块崭新的绿茵场赫然映入眼帘。蓝天、白云、黄土、绿茵……四种颜色在这里交汇成一幅独特的画面。球场上,一...

    时间:03-09
  • 中央气象台:内蒙古等地有沙尘 湖南江西等地有大雾

      中新网3月9日电 据中央气象台网站消息,中央气象台6时继续发布沙尘暴蓝色预警,预计3月9日8时至10日8时,新疆北部和东部、甘肃西部、内蒙古中西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有扬沙或浮尘天气,其中,新疆东部、内蒙古西部局地有沙尘暴。此外,中央气象台6时继续发布大雾黄色预警,预计3月9日早晨至上午,湖北中东部、湖南...

    时间:03-09
  • 婚姻大事怎么甩掉高价彩礼包袱?少些攀比多些“清醒”

      婚姻大事怎么甩掉高价彩礼包袱【少一些互相攀比 多一些“人间清醒”】  “我走访调研发现,农村彩礼有的10万元、有的18万元,有的甚至30万元,比较高。农民主要靠打工种地获得收入,承受不了10万元以上的彩礼负担。”今年,一名来自华北地区农村的全国人大代表带来了一项关于治理高价彩礼的建议。  ...

    时间:03-09
  • 北京今明天持续升温最高温冲击23℃ 后天冷空气到场体验隔天换季

      中国天气网讯 今明两天(3月9日至10日),北京白天气温继续走高,明天最高气温或达23℃,但昼夜温差较大,早晚时段出行还需注意保暖。后天,新一股冷空气到场,降温实力强劲,最高气温将跌至13℃,公众需关注气温变化,及时添衣保暖,谨防感冒。  昨天14时,南郊观象台气温为19.5℃,暖意持续,下午南风逐渐加大,局地阵风...

    时间:03-09
  • 全国移民管理机构“好警嫂”廖静娜:爱他更要懂他

      中新网厦门3月8日电 (陈群 黄文兴)3月7日,在第113个“三八”国际妇女节即将到来之际,全国移民管理机构对成绩突出女民警、好警嫂予以通报表扬,厦门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肖厝边检站执勤二队副队长林辉煌妻子廖静娜获评“好警嫂”荣誉称号,是福建边检机关唯一获此殊荣的民警家属。  廖静娜,泉州市住房...

    时间:03-08
  • 固后方战“前线” 全国公安爱警母亲程舒敏的“拥警路”

      中新网福州3月8日电 (宋华龙 彭莉芳)294名爱警母亲在“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前夕获公安部、全国妇联联合通报表扬。来自福建的程舒敏位列其中。  “这些年的辛勤付出虽然无声,但被看到了。”程舒敏在福州的家中接受记者线上采访时表示,得知获评全国公安爱警母亲,唯一的想法是感激,“我代表了一批...

    时间:03-08
  • (两会声音)全国政协委员陈中红:发挥女性特长 精准推进乡村振兴

      中新网北京3月8日电 (周亚强)“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独特的‘她’力量正在农田释放!”全国政协委员陈中红8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建议发挥女性作用,精准推进乡村振兴产业高质量发展。图为全国政协委员陈中红。 受访者供图  “乡村振兴”“妇女权益保障”是陈中红关注的焦点。2018年当选全国政协委...

    时间:03-08
  • (两会声音)全国人大代表孙菊生:建议立法规范农村宅基地管理

      中新网北京3月8日电 (记者 吴鹏泉)“农村宅基地相关的很多概念不清晰,亟待法律理清和界定。”今年全国人代会上,全国人大代表、民建中央专职副主席、江西省政协副主席、民建江西省委员会主委孙菊生建议制定“农村宅基地管理法”,规范农村宅基地管理。  农村宅基地和农村住房是确保广大农民户有所...

    时间:03-08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