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法治

广西特殊教育学校八旬校长:从帮助孩子成长到给家长以安慰

2023-03-08 17:47:12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柳州3月8日电 题:广西特殊教育学校八旬校长:从帮助孩子成长到给家长以安慰

  作者 李娇阳

  “阿婆、阿婆……”饭点时间,当81岁的胡惠月走进广西柳州市柳北区育才特教学校(以下简称育才特教学校)的一间教室,十余名孩子正在听着钢琴曲吃饭,他们齐齐回头看向胡惠月,兴奋地叫道。

  胡惠月是育才特教学校的校长,教书工作贯穿她的职业生涯。退休后,她投身特殊教育工作,至今已有25年。目前有近百名学生在该校接受特殊教育,当中以患自闭症的孩子居多。对于部分孩子而言,“阿婆”,是他们一生中开口说出的第一个词。

  “我是谁?见到我要叫什么?跟我说,‘阿婆’。”这是胡惠月与孩子们的日常对话。她表示,许多孩子在到校之初,几乎不会说话,语言技能的学习以“鹦鹉学舌”般的方式进行,“阿婆”一词因发音简单而成为他们“攀爬”语言阶梯的“第一级台阶”。此后便是发音更复杂的词语,意义简单的句子。在老师将某一词句重复多遍后,他们学会了复述,但仍然难以真正理解对话的含义。

图为《生活适应》课程的教学用书。 李娇阳 摄

  胡惠月表示,学会与外界建立沟通,是语言课程存在的根本意义。她拿起手边崭新的教科书,介绍道:“《生活适应》这门课程几乎仅在特殊教育学校开设,目的是帮助孩子们学会生活自理。理解事物的用途,表达自己的情绪与需求,掌握基本生活技能……一切都建立在他们能与外界进行沟通的基础上。”

  学校里,语言教学工作随时随地都在进行。因为孩子们无法理解抽象概念,实物教学是最常用的教学手段。与外界沟通的“桥梁”,以极其缓慢的速度搭建,为的是当他们从这里离开时,能够在社会上自食其力。

  “他们能通过工作谋生是家长最朴素的愿望。从学校毕业后,如果因未能找到工作而长时间待在家里,他们与外界的联系容易就此中断,将此前学会的技能‘还给’老师。”胡惠月表示,孩子毕业数年后,家长再次将其送回学校的情况并不少见。

图为胡惠月在写听课记录。 李娇阳 摄

  在胡惠月和学校里其他老师眼中,这些孩子单纯可爱,对手工、种田挖地等体力劳动充满热情,与普通孩子并无两样。只是他们难以明白,老师和家长对于他们的未来的忧虑。25年间,许多老师因为“心累”而选择离开。“他们对这些孩子抱有极大的同情,却深感无能为力。”胡惠月表示,面对无法选择离开的家长们,她看到的是悲哀与困境。

  “很多孩子都来自单亲家庭,有抑郁倾向的家长不在少数。学校不仅是让孩子成长,更是帮助家长,他们很需要我们。”提起办学初衷,她如此说道。在育才特教学校,老师以已婚女性居多,胡惠月表示,母亲、教师身份的叠加,让她们带着母爱面对孩子,同时能更深层地理解孩子家长。45岁的马有娟,令她十分欣赏。

  马有娟曾是一名幼师,去年进入育才特教学校,她的选择得到了她15岁的儿子的支持。“我儿子曾经在一个活动中,为接受特殊教育的孩子表演过诗朗诵。得知我的决定,他说:‘妈妈,你真伟大。’”马有娟笑道。

  在开始面对育才特教学校里的孩子时,马有娟曾感到不适应。“他们对教学内容容易遗忘,平时情绪多变。”她表示,通过观察每一个孩子的行为模式,她开始掌握“征服”他们的办法。当一个孩子能从随意走动到坐在座位上完整听完一节课,当他们能将一个句子完整复述……马有娟便在教学工作中看到了希望——通过教育,孩子能够开始理解规则、建立沟通,“特殊”就不再是困住他们的“围城”。

  如今,胡惠月的工作内容,更多的是进入课堂旁听,在教学方式、教学内容等方面,向老师们提出建议。她计划在另一个校区开辟一块田地,让从学校毕业的孩子能够从事体力方面的劳动,并从中获取一定收入。“自食其力是一种尊严。”她表示。

  81岁的胡惠月满头白发,她曾见证一个孩子4岁入学,从来时不会说话,到能够自己乘车回家。她曾悄悄跟在他身后,以确认他不会迷失在半路。也曾教过他,在公交车上不要和陌生人说话,不要露出校牌,以免遇上不够友好的目光。但她更希望,未来,他们能坦然告诉别人,尽管生来有障碍,但他们仍能担负起自己的人生。

  “阿婆再见!”如今13岁的少年,挥手同她道别,在傍晚时分,独自踏上回家的路。(完)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婚姻大事怎么甩掉高价彩礼包袱?少些攀比多些“清醒”

      婚姻大事怎么甩掉高价彩礼包袱【少一些互相攀比 多一些“人间清醒”】  “我走访调研发现,农村彩礼有的10万元、有的18万元,有的甚至30万元,比较高。农民主要靠打工种地获得收入,承受不了10万元以上的彩礼负担。”今年,一名来自华北地区农村的全国人大代表带来了一项关于治理高价彩礼的建议。  ...

    时间:03-09
  • 北京今明天持续升温最高温冲击23℃ 后天冷空气到场体验隔天换季

      中国天气网讯 今明两天(3月9日至10日),北京白天气温继续走高,明天最高气温或达23℃,但昼夜温差较大,早晚时段出行还需注意保暖。后天,新一股冷空气到场,降温实力强劲,最高气温将跌至13℃,公众需关注气温变化,及时添衣保暖,谨防感冒。  昨天14时,南郊观象台气温为19.5℃,暖意持续,下午南风逐渐加大,局地阵风...

    时间:03-09
  • 全国移民管理机构“好警嫂”廖静娜:爱他更要懂他

      中新网厦门3月8日电 (陈群 黄文兴)3月7日,在第113个“三八”国际妇女节即将到来之际,全国移民管理机构对成绩突出女民警、好警嫂予以通报表扬,厦门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肖厝边检站执勤二队副队长林辉煌妻子廖静娜获评“好警嫂”荣誉称号,是福建边检机关唯一获此殊荣的民警家属。  廖静娜,泉州市住房...

    时间:03-08
  • 固后方战“前线” 全国公安爱警母亲程舒敏的“拥警路”

      中新网福州3月8日电 (宋华龙 彭莉芳)294名爱警母亲在“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前夕获公安部、全国妇联联合通报表扬。来自福建的程舒敏位列其中。  “这些年的辛勤付出虽然无声,但被看到了。”程舒敏在福州的家中接受记者线上采访时表示,得知获评全国公安爱警母亲,唯一的想法是感激,“我代表了一批...

    时间:03-08
  • (两会声音)全国政协委员陈中红:发挥女性特长 精准推进乡村振兴

      中新网北京3月8日电 (周亚强)“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独特的‘她’力量正在农田释放!”全国政协委员陈中红8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建议发挥女性作用,精准推进乡村振兴产业高质量发展。图为全国政协委员陈中红。 受访者供图  “乡村振兴”“妇女权益保障”是陈中红关注的焦点。2018年当选全国政协委...

    时间:03-08
  • (两会声音)全国人大代表孙菊生:建议立法规范农村宅基地管理

      中新网北京3月8日电 (记者 吴鹏泉)“农村宅基地相关的很多概念不清晰,亟待法律理清和界定。”今年全国人代会上,全国人大代表、民建中央专职副主席、江西省政协副主席、民建江西省委员会主委孙菊生建议制定“农村宅基地管理法”,规范农村宅基地管理。  农村宅基地和农村住房是确保广大农民户有所...

    时间:03-08
  • 今日辟谣(2023年3月8日)

      谣言:阳过了就可以不戴口罩了?  真相: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有关专家解答,感染一次新冠病毒后,人体形成的免疫力会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但奥密克戎可能快速变异出新的亚分支,出现较强的免疫逃逸能力,康复者不能完全避免二次感染。  对于个人来说,疫情期间最好的办法仍是落实好防护措施,包括戴口罩、注...

    时间:03-08
  • (两会声音)全国政协委员蔡中平:把“砍树”变成“看树” 用好“绿色碳库”

      中新网北京3月8日电 (黄令妍)全国政协委员、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局局长蔡中平近日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表示,若充分利用森林景观资源,把“林家乐”搞起来,把“砍树”变成“看树”,“卖山”变成“卖生态”,“卖木材”变成“卖景观”,既保护了绿水青山,又赢得“金山银山”。  “碳达峰”“碳中和”是当...

    时间:03-08
  • “女科学家”的风华岁月:愿做创新发展“拓荒者”

      中新网杭州3月8日电(张煜欢)今年3月8日是第113个“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在科技创新各领域,都有奋进尽责、闪闪发光的“她”,凭着对事业的满腔热爱、耕耘奉献,勇于突破“无人区”,展现着各行各业的“女科学家”风采。  攻克脓毒症救治难题 造福更多患者  脓毒症是多年来横亘在世界医学领域面前...

    时间:03-08
  • 中国团队创新炎症性肠病治疗方案

      中新网广州3月8日电 (蔡敏婕 彭福祥)中国专家团队提出炎症性肠病治疗新方案,改善该病患者群体的长期生存质量。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8日发布消息称,由该院消化内科学科带头人陈旻湖牵头完成的研究,验证了一款中国国产1类创新药可有效治疗中重度溃疡性结肠炎,改善临床症状和促进黏膜愈合。  上述研...

    时间:03-08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