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法治

四川戒毒战线上的“她力量”:挽救被毒品侵蚀的人生

2023-03-08 14:39:06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成都3月8日电 题:四川戒毒战线上的“她力量”:挽救被毒品侵蚀的人生

  作者 单鹏 安源

  “钟警官,向您报个喜。”2022年岁末,四川省女子强制隔离戒毒所大队民警钟玥接到出所戒毒人员李某打来的电话。电话里,李某激动地说,因在疫情防控工作中表现突出,她获得由当地颁发的“疫情防控突出贡献志愿者”荣誉称号。

  近年来,四川深入推进毒品问题治理,越来越多的戒毒人员重获健康人生:她们有的成为了社会模范,有的成功创业……促成这些改变的,正是四川戒毒战线上的巾帼力量。虽是柔肩,却成为戒毒战线的精兵、扛起戒毒重任。四川司法行政戒毒女警展现了新时代女性爱岗敬业、勇担重担、奋发有为的精神风貌,展现了新时代基层一线女性的巾帼担当。

  从一名吸毒成瘾严重的戒毒人员,蜕变成抗疫青年志愿者、禁毒宣传志愿者,李某的改变还要追溯到2019年钟玥的一次例行回访。回访中,解除强制戒毒3个月的“二进宫”戒毒人员李某在电话里嚎啕大哭,对未来生活充满迷茫。

肖美君(右)指导戒毒人员绘画。 四川省戒毒管理局 供图

  为帮助李某找到生活方向,钟玥根据李某在日常戒治中表现出的善于交际、有亲和力等优点,鼓励李某参加美容美妆、美甲、酒店服务等职业教育活动。这些工作符合李某的长处,而且就业前景较好。受到鼓励后,李某报名参加美妆培训班,以优异的成绩结业,后来很快找到一份美妆行业工作工作和生活稳定后,李某积极参加各项社会公益活动,并且一直保持操守、未再复吸。2022年6月,李某注册成为“志愿四川”禁毒宣传志愿者。

  “开展符合戒毒人员实际的、具有良好就业前景的职业培训十分重要。”钟玥认为,在戒毒人员中开展职业技能培训,能让她们在回归社会后拥有一技之长,更好地融入社会、拥有正常社交,从而增强“拒毒”“防毒”勇气。

  戒治一名戒毒人员,就是拯救一个家庭。秉持这一信念,四川省女子强制隔离戒毒所二大队大队长杨莎自2008年8月参加工作以来,一直是戒毒人员的“知心人”。

  小梵是一个年仅17岁便开始吸食冰毒的叛逆女孩。被执行强制隔离戒毒后,小梵与集体戒治生活格格不入,不愿与人亲近、拒绝学习、抗拒劳动,甚至以绝食手段挑战管理秩序,教转工作一度陷入僵局。

  了解这一情况后,杨莎主动将自己调整为该员的专管民警。杨莎从细微处着手,得知小梵喜爱梵文、家中还养了一只小猫后,她通过一本小小的周记,逐渐打开小梵的“心门”。在周记的文字交流中,杨莎与小梵探讨梵学,分享养猫趣事,逐渐让其放开心理戒备;再借助认知教育、正念疗法、心理问卷调查和化境疗法,让小梵一步步褪去“盔甲”。40余篇周记批阅、30余次个别谈话、以心换心的交流沟通以及坦诚相见的思想疏导,让小梵脸上泛起微笑、消除心理障碍,最终戒除毒瘾出所,过上健康幸福的生活。

  作为四川省女子强制隔离戒毒所最年轻的大队长和“四川省三八红旗手”,杨莎坚信“有梦想就有希望,有信念就有力量”。她常自嘲地说:“我承受了我这个年纪不该承受的压力,却也积累了这个年纪不容易积累到的经验”。工作中,杨莎不放弃每一个强制隔离戒毒人员。回访数据调查显示,杨莎所在大队,解除戒毒人员操守保持率近三年提升2.7%。

  成为一名司法行政戒毒女警,不仅需要更多的责任和耐心,还需要更坚定的信心。“她们和孩子一样,只不过是大一点的孩子。”谈起戒毒人员教育矫治工作,四川省成都第二强制隔离戒毒所辅警肖美君表示,不仅要照顾她们的饮食起居、帮助戒毒人员戒除毒瘾,还要帮助她们培养健康身心、回归正途。

  肖美君曾是一名幼师,2年多的幼师经验让她在教育矫治工作上更得心应手。她善于揣摩戒毒人员心思、找到症结所在;她能歌善舞,用歌声和舞蹈引发戒毒人员共鸣,唤起她们对“真善美”的向往。“戒毒所是一所特殊的‘学校’,民辅警是特殊的‘教师’。”肖美君说,教育矫治戒毒人员,就要帮助她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让其重获新生、回归社会做一名守法公民。(完)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全国移民管理机构“好警嫂”廖静娜:爱他更要懂他

      中新网厦门3月8日电 (陈群 黄文兴)3月7日,在第113个“三八”国际妇女节即将到来之际,全国移民管理机构对成绩突出女民警、好警嫂予以通报表扬,厦门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肖厝边检站执勤二队副队长林辉煌妻子廖静娜获评“好警嫂”荣誉称号,是福建边检机关唯一获此殊荣的民警家属。  廖静娜,泉州市住房...

    时间:03-08
  • 固后方战“前线” 全国公安爱警母亲程舒敏的“拥警路”

      中新网福州3月8日电 (宋华龙 彭莉芳)294名爱警母亲在“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前夕获公安部、全国妇联联合通报表扬。来自福建的程舒敏位列其中。  “这些年的辛勤付出虽然无声,但被看到了。”程舒敏在福州的家中接受记者线上采访时表示,得知获评全国公安爱警母亲,唯一的想法是感激,“我代表了一批...

    时间:03-08
  • (两会声音)全国政协委员陈中红:发挥女性特长 精准推进乡村振兴

      中新网北京3月8日电 (周亚强)“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独特的‘她’力量正在农田释放!”全国政协委员陈中红8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建议发挥女性作用,精准推进乡村振兴产业高质量发展。图为全国政协委员陈中红。 受访者供图  “乡村振兴”“妇女权益保障”是陈中红关注的焦点。2018年当选全国政协委...

    时间:03-08
  • (两会声音)全国人大代表孙菊生:建议立法规范农村宅基地管理

      中新网北京3月8日电 (记者 吴鹏泉)“农村宅基地相关的很多概念不清晰,亟待法律理清和界定。”今年全国人代会上,全国人大代表、民建中央专职副主席、江西省政协副主席、民建江西省委员会主委孙菊生建议制定“农村宅基地管理法”,规范农村宅基地管理。  农村宅基地和农村住房是确保广大农民户有所...

    时间:03-08
  • 今日辟谣(2023年3月8日)

      谣言:阳过了就可以不戴口罩了?  真相: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有关专家解答,感染一次新冠病毒后,人体形成的免疫力会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但奥密克戎可能快速变异出新的亚分支,出现较强的免疫逃逸能力,康复者不能完全避免二次感染。  对于个人来说,疫情期间最好的办法仍是落实好防护措施,包括戴口罩、注...

    时间:03-08
  • (两会声音)全国政协委员蔡中平:把“砍树”变成“看树” 用好“绿色碳库”

      中新网北京3月8日电 (黄令妍)全国政协委员、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局局长蔡中平近日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表示,若充分利用森林景观资源,把“林家乐”搞起来,把“砍树”变成“看树”,“卖山”变成“卖生态”,“卖木材”变成“卖景观”,既保护了绿水青山,又赢得“金山银山”。  “碳达峰”“碳中和”是当...

    时间:03-08
  • “女科学家”的风华岁月:愿做创新发展“拓荒者”

      中新网杭州3月8日电(张煜欢)今年3月8日是第113个“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在科技创新各领域,都有奋进尽责、闪闪发光的“她”,凭着对事业的满腔热爱、耕耘奉献,勇于突破“无人区”,展现着各行各业的“女科学家”风采。  攻克脓毒症救治难题 造福更多患者  脓毒症是多年来横亘在世界医学领域面前...

    时间:03-08
  • 中国团队创新炎症性肠病治疗方案

      中新网广州3月8日电 (蔡敏婕 彭福祥)中国专家团队提出炎症性肠病治疗新方案,改善该病患者群体的长期生存质量。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8日发布消息称,由该院消化内科学科带头人陈旻湖牵头完成的研究,验证了一款中国国产1类创新药可有效治疗中重度溃疡性结肠炎,改善临床症状和促进黏膜愈合。  上述研...

    时间:03-08
  • (两会声音)全国人大代表程丽芬:以食育工作高质量发展助推健康中国建设

      中新网北京3月8日电 (朱莹)如何助推健康中国建设?今年全国人代会上,全国人大代表、南昌师范学院体育学院副院长程丽芬就以食育工作高质量发展助推健康中国建设谈了其看法。  程丽芬说,食育作为大卫生、大健康、全生命周期的教育,对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国家实施了一系列与食育相...

    时间:03-08
  • 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褐渔鸮在广西龙州放归大自然

      中新网广西龙州3月8日电(杨陈 黄华江 蒋子璇)8日,广西崇左市龙州县在逐卜乡弄岗村坡那屯观鸟基地将一只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褐渔鸮放归自然,同时开展放归活动线上直播,让广大网友了解自然,保护生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据了解,这只褐渔鸮于2月下旬在龙州县上金乡勤江村一处水库被爱心人士发现,当时...

    时间:03-08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