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法治

咋有几个小黑点?大风车“神龙摆尾”背后 | 相对论·两会你我他

2023-03-06 08:01:34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不久前,巨型风机叶片峭壁过弯的视频火了。网友称其为“神龙摆尾”,直呼“不敢呼吸”,“第一眼以为是动画特效!”

  仔细放大,你是否注意到车辆前后“凌波微步”的“小黑点”?他们是谁?干啥的?3月5日中午,总台融媒体节目《两会你我他》再次上线。节目中,央视新闻《相对论》庄胜春找到了“小黑点”之一。

  罗涛,2021年四川金阳风电项目的负责人。他回忆,当年从西昌运送风电叶片到工地,几乎都是山路,峭壁悬崖,还有上百个弯道。“刚开始,驾驶员说,给多少钱,都不愿意去做这个事情。”怎么办?负责人上。运输公司老总上阵开车,罗涛和同事们就跟车前前后后地照看、指挥。路不够宽,工人们就吊着安全绳开凿。

  10月到11月,山里经常出现塌方,罗涛压力大到常被噩梦惊醒。其实,我们看到视频中的“丝滑”过弯,是加速了10倍左右,并且已是多次运送后了。运送的实际情况是,大半天只能走上四五公里,走一趟要花费半个月。“我们还好,还能回到项目部,至少有个被窝。驾驶员们吃住都在车上”,罗涛说。

  当年建设,当年完工。如今,罗涛和部分同事依然守在平均海拔3500米的金阳风电场,负责日常维护。他曾带女儿看过这里的大风车,蓝天绿草,牛羊成群。“但我没敢带她去看我们走过的那段路。”

  有网友留言“所有的建设都是迎难而上的成功”,也有人好奇,既然如此难,为什么“非得安装在这样运输不便的地方?”《两会你我他》节目中,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副教授郝栋给出解答。(央视新闻客户端)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湖北当阳:老旧小区“蝶变” 市民争相“打卡”

      中新网宜昌3月6日电 (董晓斌 王涛 魏茜)临近中午,63岁的陈宏发来到湖北省当阳市联心小区幸福食堂——“信义小厨”餐厅,花费9元钱点了一荤一素两个菜。开业仅3个月,“信义小厨”就因环境舒适、价格实惠,成为“网红打卡地”。当阳老旧小区蝶变“打卡地” 董晓斌 摄  当阳地处鄂西山地向江汉平原过...

    时间:03-06
  • 湖北提供超2.5万个专属岗位 助退役军人就业

      中新网武汉3月6日电 (武一力 伍伟 常梦星)湖北省2023年促进退役军人就业创业“春风行动”专场招聘活动6日在武汉启动。本次活动由湖北省退役军人事务厅主办,面向全省有求职意愿的退役军人,提供专属岗位超2.5万个。  位于武汉市东湖高新区的景网技术有限公司是一家军创企业。此次招聘会上,该公司...

    时间:03-06
  • (两会声音)从“老代表”到“新委员” 张金涛再论“道”

      中新网北京3月6日电 (刘占昆 卢梦梦)“新时代背景下,积极开展道教文化对外交流交往,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传播,是道教中国化的重要命题。”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江西龙虎山嗣汉天师府主持张金涛接受中新网记者专访时说道。  作为宗教界人士,张金涛已在全国人大...

    时间:03-06
  • 常年惊蛰节气回暖地图出炉 看哪里气温大踏步上升

      中国天气网讯 今天(3月6日)进入惊蛰节气。“惊蛰节到闻雷声,震醒蛰伏越冬虫。”此时节,我国南方雷鸣增多,但北方初雷多在四五月份才出现,那惊醒百虫的到底是什么?或许,真正唤醒冬眠动物的,不是有声的惊雷,而是无声的温度。中国天气网特别推出常年惊蛰节气全国回暖地图,看看哪里气温“火箭式”上升。  ...

    时间:03-06
  • 国医大师李佃贵谈惊蛰节气与养生

      中新网天津3月6日电 题:国医大师李佃贵谈惊蛰节气与养生  作者 孙玲玲  北京时间3月6日迎来惊蛰节气,惊蛰是二十四个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是全年气温回升最快的节气。它反映的是自然生物受到节律变化影响而出现萌发生长的现象。惊蛰中的“蛰”是藏的意思,冬天到了,很多动物都藏起来冬眠,称之为“入...

    时间:03-06
  • 青年科学家竺淑佳:祖国很大,需要我们的建设

      中新网上海3月6日电 题:青年科学家竺淑佳:祖国很大,需要我们的建设  记者 郑莹莹  “我正在年末的北京,热闹、新鲜。祖国很大,需要我们的建设,等你‘赚’够资历,赶紧回来吧!”2013年,在法国留学的竺淑佳收到闺蜜的一张明信片,上面写着这么一段话。这张明信片如今贴在她上海办公室的墙上。  1984年出...

    时间:03-06
  • 神奇!福建建瓯人工林成了古森林博物馆

      中新网南平3月6日电 (张丽君 魏永青 唐玉英)近日,越来越多游客来到位于福建建瓯市房道镇境内的省级自然保护区——万木林,探访“古森林博物馆”的奥秘。  据史载,元代至正十四年(1354年),乡绅杨达卿在灾年以“植杉一株,偿粟一斗”的办法救济灾民,营造了这片人工杉木林,并以杨家“风水林”为名封禁保...

    时间:03-06
  • 黑土地上的女法官:将耐心爱心融入基层司法服务

      中新网吉林梨树3月6日电 (谭伟旗 刘栋)6日的吉林省梨树县暖意融融。春耕在即,当地农民纷纷开始着手备耕。最近几天,王鹤忙于为乡亲们普法,提醒他们通过正规渠道购买种子、化肥,并注意农机使用安全。  王鹤是梨树县人民法院郭家店法庭的一名员额法官,下乡普法、诉前调解、送达法律文书、开庭是她的...

    时间:03-06
  • 职业伴娘走俏婚庆市场:每次参与都是“幸福的客串”

      中新网福州3月6日电 (叶秋云)“在新人举行婚礼当天,伴娘相当于一个‘小管家’。”随着一对新人选定结婚的良辰吉日——3月8日临近,职业伴娘陈露西(化名)也加紧与新人沟通婚礼事宜,“职业伴娘在这方面更有经验。”  职业伴娘走俏婚庆市场  近年来,在年轻人中,结婚的仪式感变得越发重要。在一向被...

    时间:03-06
  • 山西民间公益应急救援车队:微光中献大爱 4年救助万余起

      中新网太原3月6日电 题:山西民间公益应急救援车队:微光中献大爱 4年救助万余起  作者 高雨晴  “您好,是107吗,我的车辆在路上亏电了,请求救援。”“应急救援车队队员已出发,请这位求助车友稍作等待,救援马上到位。”5日,从FM107太原交通广播传来这样一段对话。  今年3月5日,是第60个“学雷锋纪念...

    时间:03-06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