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法治

令人犯难的就业问题 受访者首推就业歧视

2023-03-04 07:04:27

来源:中国青年报

  令人犯难的就业问题 受访者首推就业歧视

  延长毕业生应届身份提案备受关注

  就业是民生之本。每年全国两会上,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关于就业的议案提案都备受瞩目。今年全国两会,你关注就业领域的哪些问题?

  在全国两会召开前夕,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wenjuan.com),进行了一项题为“两会在即,你最关心哪些议题”的全国两会青年期待调查,共有2201人参与。调查显示,最令受访者犯难的就业问题是性别、年龄、学历等就业歧视依然存在。49.2%的受访者希望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助力应届生就业,56.7%的受访者期待开展就业技能培训和实践指导。

  徐萍是法学类专业的留学生,毕业回国后在上海求职。她吐槽,面试过的企业,有80%都问过她“有没有男朋友”“有没有结婚”一类的问题。这让她很反感,“婚育对女性求职者来说非常敏感,甚至有‘一票否决权’。我觉得很荒唐。”虽然不认可这样的企业文化,但一再错失工作机会,也使她感到很烦恼。

  36岁的二孩妈妈王佳,去年年中辞职至今一直在找工作,前不久刚经历了年龄和性别的双重歧视。在一次终面环节,她和企业CEO、副总谈得非常愉快,得到录用的答复。可第二天却接到了人事部门收回录用通知的消息。原因是她已是两个孩子的妈妈,担心她工作精力有限。“非常难过,觉得自己很难找到工作了。”

  在就业方面,哪些事情让大家犯难?调查显示,最令受访者犯难的就业问题是性别年龄学历等就业歧视依然存在,在选项中位列第一(47.5%)。

  李淼淼是杭州一所二本院校的应届毕业生,学的是市场营销专业。这一周,她和往常一样,在线上投递简历,线下面试。她坦言,找工作远没有自己想象中的顺利。“感觉自己缺乏明确的求职意向和职业规划,不清楚适合什么样的工作。”

  其他问题还有:就业能力与岗位需求难匹配(45.4%),灵活就业缺乏社会保障和配套政策支持(40.2%),符合期待的工作岗位较少(40.1%),个人缺乏清晰的职业规划(37.1%),就业渠道有限,获取的信息少(36.8%),存在虚假招聘、收取费用等陷阱(35.9%),“僧多粥少”,竞争激烈(35.7%)等。

  值得注意的是,仅有2.2%的受访者表示自己不存在就业问题,不犯难。

  王佳期待,能有更多有效手段保障求职者权益,对违规用人单位加强执法力度。同时畅通维权渠道,提高职场歧视案件办理速度,鼓励求职者依法维权。

  在就业方面,人们希望获得哪些支持?数据显示,49.2%的受访者希望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48.5%的受访者期待消除不合理的就业限制和歧视,45.5%的受访者建议加强职业技能培训,44.3%的受访者建议提供更多就业岗位,42.6%的受访者期待职业规划课程更接地气更实用,40.9%的受访者希望加强互联网求职平台监管。

  李淼淼感到,自身定位和职业目标不清晰是学生中比较常见的问题。“学校职业规划课的效果非常有限。课时不多,还往往是大课、选修课,学生重视不够,老师也难以进行针对性、个性化的指导。”她希望高校的职业规划课能结合专业量身打造,根据学生的个体情况,一对一精准帮助并追踪求职进度,对有困难的学生给予支持和辅导,做好就业托底服务。

  本科应届毕业生潘文静表示,每年来校招聘的企业都比较固定,并且大多青睐强势专业,这使其他学科的学生面临对口优质岗位少、就业渠道受限的困境。“特别希望高校能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开发更多实习机会、招聘岗位。”她还指出,不少同学都存在应聘技巧不足的问题,甚至在一些招聘环节中不知所措。“学校应结合专业内容,展开线上、线下求职技能辅导。”

  今年全国两会,民进中央拟提交《关于多措并举促进青年群体就业的提案》,建议适度延长保留应届毕业生资格时限。对于这一被热议的提案,潘文静表示非常支持。“这两年毕业的学生,就业受疫情影响大。如果能放宽对毕业时间的限制,适当保留应届生身份,能很大程度缓解毕业生的焦虑和压力。”

  助力应届生就业,56.7%的受访者期待开展就业技能培训和实践指导,54.0%的受访者希望多组织校园招聘,拓展求职渠道,52.1%的受访者建议开发更多见习岗位,增强就业能力。其他还有:健全毕业生基层就业支持体系(48.6%),提供更多面向应届生的岗位(41.8%),加大创业政策宣传和经费支持(33.1%),对就业困难学生提供帮扶(20.8%)。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杜园春 来源:中国青年报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中国科学院科学节·武汉专场启幕

      中新网武汉3月4日电 (陈长丽)了解深空深海大科学装置、与院士面对面、和卫星来一场“星际穿越”……“中国科学院科学节·武汉专场”4日在中科院武汉植物园拉开帷幕。在为期两天时间里,40余家机构带来60余个特色节目、展品和实践活动,让公众近距离感受科技魅力。孩子们动手体验科学实验。 江涛...

    时间:03-04
  • 云南人才资源总量达647万人

      中新网昆明3月4日电 (记者 缪超)中共云南省委宣传部官方微信公众号“云南发布”4日发布消息称,2012年至2021年,云南全省人才资源总量从357.15万人增长到647.51万人,年均增速6.83%;每万名劳动力中研发人员数量从7.6人增长到17.64人;高技能人才占技能劳动者比例从22.7%增长到29.95%;人才贡献率从16.89%...

    时间:03-04
  • 最高奖励3万元!昆明森警兑现举报森林草原犯罪奖励

      中新网昆明3月4日电 (记者 缪超)云南省昆明市公安局森林警察支队4日向媒体通报举报犯罪奖励实施情况,该支队近日为3名举报人颁发奖励金共计8万元,其中个人奖励最高金额为3万元。  2022年,昆明市公安局森林警察支队依法严厉打击破坏森林和野生动植物资源领域违法犯罪,共侦办刑事案件468起,抓获435人...

    时间:03-04
  • 团结奋斗 忠诚履职 | 加速“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双向转化

      央视网消息:2023年,新一届全国政协委员名单当中,新增了“环境资源界别”,由85名来自能源、化工、环保等领域全国政协委员组成。全国政协委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研究员谷树忠就是其中一员。如何让保护修复生态环境获得合理回报?如何提高社会各界参...

    时间:03-04
  • 我从基层来 | 村民过上好日子 “负债村”变为“亿元村”

      央视网消息:全国政协第十四届一次会议即将开幕,今年2000多名全国政协委员中,有很多是来自基层,他们发挥自己来自基层、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不断提升履职能力。  全国政协委员王传喜是一位农村基层党委书记。多年来,他带领村民做强产业、改善民生,变“负债村”为“亿元村...

    时间:03-04
  • 2023世界移动通信大会闭幕 中国科技力量受关注

      在西班牙巴塞罗那刚刚闭幕的2023世界移动通信大会上,来自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000多家参展企业重点就移动通信行业新趋势、新产品和新技术展开交流探讨,随着中国相关领域技术的不断发展,中国产品在此次展会上也吸引了众多观展者的目光。  世界移动通信大会是移...

    时间:03-04
  • 权威部门话开局丨紧盯“民之所盼” 落实落细惠民生、暖民心举措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我们要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紧紧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深入群众、深入基层,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举措,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增强均...

    时间:03-04
  • 广东惠州将“东江粮仓”打造成“文化粮仓” 计划今年10月开园

      中新网惠州3月4日电 (记者 宋秀杰 孙秋霞)记者4日从广东省惠州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获悉,惠州市博罗县园洲镇正在把粮仓旧址“东江粮仓”打造成“东江粮仓文化创意产业园”。该旧址修缮后,将成为东江流域地区历史文化旅游产业的一大亮点,该园计划在今年10月左右开园。  20世纪50年代,惠州一共兴...

    时间:03-04
  • 四川青川唐家河保护区:一对野生大熊猫“谈恋爱”被“偷拍”

      中新网广元3月4日电 (陶涛 苗志勇)位于四川省广元市青川县境内的大熊猫国家公园唐家河片区4日对外发布称,3月3日,该片区工作人员发现并拍摄到一对野生大熊猫“谈恋爱”的场面。四川青川唐家河保护区一对野生大熊猫“谈恋爱”被“偷拍”。 大熊猫国家公园唐家河片区 供图  据介绍,3月3日是“世界...

    时间:03-04
  • 黄喉貂频繁现身吉林天桥岭 狠劲堪比“平头哥”蜜獾

      中新网长春3月4日电 (谭伟旗 刘栋 延长才)4日,记者从吉林省天桥岭林业局和天桥岭森林公安分局获悉,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黄喉貂近日在该地区频繁出镜。  黄喉貂是肉食性动物,攻击性很强,甚至还被网友赐名“鼬科之狼”。  在一段红外相机拍摄的视频中,两只黄喉貂在雪地中一前一后,追逐嬉戏。而...

    时间:03-04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