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法治

(两会声音)“乌兰牧骑”代表何买拉苏:做好扎根农牧区、联接中外的“文化使者”

2023-03-03 17:28:49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兴安盟3月3日电 题:“乌兰牧骑”代表何买拉苏:做好扎根农牧区、联接中外的“文化使者”

  记者 张玮

  1982年出生的何买拉苏是全国人大代表、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扎赉特旗乌兰牧骑的副队长。接受记者采访时是他去北京参加两会的前夜,刚整理好议案的何买拉苏与记者聊起生长在草原上的“红色嫩芽”一步步成长的故事。

图为何买拉苏下乡演出。受访者供图

  乌兰牧骑,蒙语意为“红色的嫩芽”。新中国成立之初,内蒙古牧区交通不便、通讯落后,民众精神生活匮乏。1957年,内蒙古第一支乌兰牧骑在锡林郭勒盟苏尼特右旗成立,9名队员带着两块幕布、3盏煤油灯、5件乐器,举着红旗,甩着响鞭,坐着马车,向偏远的牧区进发。

  66年后的今天,这支来自草原上的“红色文艺轻骑兵”仍初心未变,扎根农牧区。

  从小对音乐充满兴趣的何买拉苏曾在北京马头琴乐团、马头琴学校工作,让他决定回到家乡乌兰牧骑的原因是,“我发现草原上值得传承的民间音乐特别多,就像宝藏一样吸引着我”。

  2010年,何买拉苏放弃北京的工作回到家乡。

  在何买拉苏看来,乌兰牧骑自成立以来就承担着传播先进文化、改善民众文化生活的重任。“我在乌兰牧骑工作13年,深切感受到广大农牧民对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生活的迫切需求。”

  何买拉苏记得去年冬天,刚下过雪,乌兰牧骑在音德尔镇其格吐嘎查演出后,一位大娘因老伴儿生病卧床不能来现场而感到遗憾。

  “为了满足大爷大娘的心愿,我和几名乌兰牧骑队员去他们家里,为老两口办了一场特殊的专场演出。”让何买拉苏感动的是,大爷跟着节奏拍着手,眼含热泪。

图为何买拉苏为农牧民宣讲。受访者供图

  66年来,乌兰牧骑成为草原上传播文化的主力军。“虽然时代、环境、条件都在变,但在草原上成长起来的乌兰牧骑仍然填补着农牧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短板,促进基层文化事业的发展。”

  在何买拉苏看来,老一辈乌兰牧骑的“一专多能”大多局限于声乐、舞蹈、器乐等表演形式,而新时代的乌兰牧骑则需在此基础上掌握媒体技术、音视频制作技术,甚至还要精通线上线下直播等技能。

  2022年以来,内蒙古各地乌兰牧骑打造出24小时不间断服务的“数字乌兰牧骑”队伍,“网上乌兰牧骑”平台累计上传优秀作品1000余部,访问量达数百万次。

  除了扎根农牧区,如今的乌兰牧骑也成长为对外文化交流的“使者”。

  何买拉苏曾在出国演出时被当地民众“点名”喜欢马头琴;也曾在美国芝加哥举办的世界音乐节上,“秀”陶布秀尔(蒙古族传统乐器)和马头琴、表演呼麦,与世界各地的民族音乐碰撞出火花。

  如今的何买拉苏是乌兰牧骑里的音乐制作担当,这些年,无论是去吉隆坡、东京,还是乌兰巴托,在一次次的对外文化交流过程中,中西方音乐交融逐渐体现在乌兰牧骑的作品中。

  “在守正创新的基础上,科尔沁蒙古族传统音乐制作也会加入电子乐、摇滚乐、管弦乐等世界音乐的元素。”何买拉苏认为,融合音乐是中外文化交流的具体体现。

  内蒙古现有75支乌兰牧骑、3590名队员,每年演出达8000场以上,乌兰牧骑每年新创作品达300多部。新时代乌兰牧骑的足迹不仅遍布中国各地,且已经走向世界2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国内外赢得赞誉,成为草原上一颗耀眼的明珠。

  在即将召开的全国两会上,何买拉苏将提交议案:建议加大对农村牧区的文化供给,推进乡村文化振兴。

  他认为,只有加强基础设施、人才输入等方面的建设,农牧民的幸福感才会不断提升,中华传统文化才能不断推陈出新。(完)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两会声音)全国人大代表李勇:独龙族正在奔向“更好的日子”

      中新网北京3月3日电 (熊佳欣)“如今,独龙族人种了草果、养了蜜蜂、开了电商,还忙着迎接络绎不绝的游客,生活比蜜还甜,正在努力奔向‘更好的日子’。”来自独龙族的全国人大代表,云南省怒江州贡山县委副书记、县长李勇日前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分享独龙江的新气象、新实践、新发展。  云南省怒江州贡...

    时间:03-03
  • 助力创新创业要素流动 西北大学科技成果转化平台落地秦创原

      中新网西安3月3日电(记者 阿琳娜)3日,西北大学科技成果转化平台签约仪式在西咸新区沣东新城秦创原立体联动孵化器总基地举行,平台致力于高校创新创业机制探索,打造“西北大学秦创原新型技术转移机构”,实现科学研究、技术孵化、产业对接等功能,助力创新创业要素流动和两链融合效益放大,提高科技成果转...

    时间:03-03
  • 福建省港澳青年同心交流基地在厦门揭牌

      中新社厦门3月3日电(记者 闫旭 李思源)福建省港澳青年同心交流基地3日在厦门揭牌成立,服务闽港澳青年交流交往、就业创业,进一步深化闽港澳交流合作。  据统计,目前近万名港澳青年在厦门就学、创业、就业、置业,港澳青年已成为促进厦门与港澳各领域交流合作的蓬勃力量,厦门亦成为港澳青年投身内地...

    时间:03-03
  • “我们等您!”为手掌断裂乘客天津航空一航班延误起飞(图)

      中新网乌鲁木齐3月3日电 (王小军 王琪玉 宋文婷)“别急,我们等您!”3月3日,天津航空GS7518航班延误15分钟起飞,为救治手掌断裂乘客开绿色通道,全力保障其赴乌鲁木齐就医。  3日,记者从天津航空新疆分公司获悉,该乘客3日凌晨,顺利抵达乌鲁木齐后及时就医。目前,手术顺利,处于观察期。天津航空保障受伤...

    时间:03-03
  • 广西深化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累计培养2.5万名临床医学人才

      中新网南宁3月3日电(林洁琪)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员会副主任李勇强3日在南宁介绍,广西自2014年启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以来,培训效果不断显现。截至2022年年底,广西已招收培养了2.5万名经过规范化培训的住院医师,源源不断地为各医疗机构输送新一代优秀临床医学人才。  3月2日至4日,第五届...

    时间:03-03
  • “生态环境部卫星环境应用中心—西安遥感应用基地”揭牌

      中新网西安3月3日电 (阿琳娜 王双瑾)3日,生态环境部卫星环境应用中心与陕西省西安市生态环境局合作协议签约暨“生态环境部卫星环境应用中心—西安遥感应用基地”揭牌仪式在西安举行。  据了解,为进一步加强西安市生态环境遥感监测与应用,生态环境部卫星环境应用中心与西安市生态环境局进行合作...

    时间:03-03
  • 湖南东安启动“千帆计划”选拔培养年轻干部

      中新网永州3月3日电 (蒋笃刚 严洁)3月3日,湖南永州市东安县启动“千帆计划”,以选拔和培养“90后”优秀年轻干部,为乡村振兴注入人才动力。  “创新实施‘千帆计划’,目的是形成优秀年轻干部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的生动局面。”东安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成宇介绍,东安将分批次开展该计划。  今年,东...

    时间:03-03
  • 新疆首例“换心人”健康生活20年

      中新网乌鲁木齐3月3日电 (陶拴科)3日上午,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以下简称新疆人民医院),医护人员为生活20年的“换心人”李庆仁庆祝“20岁”生日。  2003年3月4日,新疆人民医院为患有“扩张性心肌炎”的李庆仁成功实施了心脏移植手术。2009年,顺利度过六年“换心”生活后,李庆仁的儿子出生了...

    时间:03-03
  • 内蒙古东部小城传承雷锋精神:每10人中就有1名志愿者

      中新网兴安盟3月3日电 题:内蒙古东部小城传承雷锋精神:每10人中就有1名志愿者  中新网记者 张林虎  “开鲁常住人口约30万,共有1035支志愿服务队,3万余名志愿者,每10人中就有1名志愿者。”3月3日,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开鲁县新时代文明实践服务中心主任宣红才如是说。  开鲁县位于内蒙古东部,隶属...

    时间:03-03
  • 江苏全面启动智慧教育样板区建设 2025年年底前认定约30个

      中新网南京3月3日电 (徐珊珊)3月3日,江苏省教育厅召开“江苏省智慧教育样板区建设”新闻发布会。会上公布,“十四五”期间,江苏将遴选30个左右的县(市、区)培育建设省智慧教育样板区,2025年12月底前完成认定授牌。  此前,江苏省教育厅、省委网信办、省工信厅联合印发了《江苏省智慧教育样板区建设...

    时间:03-03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