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法治

(两会声音)国家级非遗黄梅戏传承人杨俊:让老戏常演常新

2023-03-02 12:56:05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武汉3月2日电 题:国家级非遗黄梅戏传承人杨俊:让老戏常演常新

  中新社记者 马芙蓉

  全国人大代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黄梅戏传承人杨俊最近格外忙碌。她耗时4年打造的新创黄梅戏《舞衣裳》,正在进行最后排练、修改,预计4月搬上舞台。

  《舞衣裳》主要讲述唐朝贪官元载与妻子的故事。杨俊近日受访时介绍,《舞衣裳》聚焦反贪,虽是古装戏,但表达的却是时代主题;其文辞更为典雅,与传统黄梅戏通俗易懂风格有所区别。

  “老戏常演常新,这是我们不变的追求。”从艺40多年,杨俊致力于创作“好听好看”的黄梅戏。

  杨俊祖籍安徽,12岁考入安徽艺术学校(现为安徽艺术职业学院)学习黄梅戏,曾获中国戏剧表演艺术最高奖“梅花奖”、中国文化艺术政府奖“文华表演奖”等奖项。如今,她是湖北省演艺集团艺术总监、湖北省戏剧家协会主席。

  “黄梅戏由民间采茶调发展而来,唱腔像人说话一样自然,即使是普通人也能随口哼上两句。”杨俊说,唱腔是黄梅戏区别于其他剧种的最大特色,也是其成为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的重要原因。因此,求新求变过程中,她坚守纯正唱腔,在剧本思想性、艺术性及舞台样式上下功夫。

  她曾以湖北利川民歌《龙船调》为创作灵感,配以土家族服装、吊脚楼、摆手舞、“毛古斯”舞蹈及哭嫁等民俗风情,创作了黄梅戏《妹娃要过河》。该剧被业内人士誉为“鄂派黄梅戏的里程碑”,获文华奖“优秀剧目奖”等奖项。

  “时代在进步,戏曲要走深走远,离不开当代表达。”在杨俊看来,当代表达既包括现代创意技术、表现手法等外在形式,也包括当代价值观的注入。

  黄梅戏三大经典之一的《罗帕记》是在传统忠孝节义、“三从四德”道德体系基础上构建起来的。改编过程中,杨俊和主创们在保留故事内核及戏剧冲突基础上,重新梳理调整结构、唱词,并将大团圆结局改为开放式结局,彰显女性自省、自立、自强的现代意识。该剧首演后,同样收获好评。

  “黄梅戏是我生命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连任三届全国人大代表,杨俊多次从人才、资金保障等方面,为推动包括黄梅戏在内的地方戏曲发展鼓与呼。而随着戏曲进校园的深入推进、媒体报道力度的增加,喜爱戏曲的年轻人越来越多。

  杨俊表示,近年来,借助现代创意和科技,《唐宫夜宴》《只此青绿》等一批优秀传统文化节目频频出圈,吸粉无数。这让她看到了传统文化当代演绎的更多可能,也坚定了继续求新求变的信心。

  早在2016年时,她曾带领剧院同事跑遍湖北各地,挑选了158名“戏苗子”。如今,经过5年中专、2年大专的培养,这群孩子已在今年年初进入院团实习,成为湖北戏曲发展“后备军”。

  “从他们身上,我看到了对戏曲的热爱、敬仰,感受到了戏曲的春天。”杨俊期待,年轻力量能带给黄梅戏更多创新、更多关注。(完)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应对老龄化 海南探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养老机构“两院合一”

      中新网海口3月2日电(记者 张茜翼)海南省新闻办公室2日举办海南省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新闻发布会。记者从会上获悉,海南将促进医养康养融合,开展相关机构养老床位和医疗床位按需规范转换试点工作。探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养老机构“两院合一”或毗邻建设,推动医疗服...

    时间:03-02
  • 新疆“小馕饼”升级变身大产业

      中新网乌鲁木齐3月2日电(喇小飞 迪力夏提·艾力)擀馕饼、戳花纹……统一着装的工人们有条不紊地忙碌着,将手中捏制成型的馕胚整齐摆放在托盘中,送进早已预热好的烤箱中,不一会,白色的面胚泛起金黄。  近日,记者走进新疆和田地区洛浦县恰尔巴格镇巴格艾日克村和田众观食饮品发展有限公司的馕生产车...

    时间:03-02
  • 湖北省第七届残疾人职业技能大赛开赛

      中新网武汉3月2日电(李娟 白丽莎)“湖北工匠杯”技能大赛——湖北省第七届残疾人职业技能大赛2日在武汉开赛,来自该省17支代表队、206名残疾人技术能手展开比拼。  本届大赛由湖北省残联和湖北省人社厅共同主办,设置信息通信技术、美术专业、手工业、工业和服务等5大类25个竞赛项目。大赛同时举...

    时间:03-02
  • 上海金融法院:债券纠纷案件数量整体回落 违约风险有序释放

      中新网上海3月2日电(记者 李姝徵)上海金融法院2日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债券纠纷法律风险防范报告》(以下简称《报告》)。  《报告》对上海法院2018-2022年受理的债券纠纷案件进行统计分析,发现此类案件呈现以下特点:案件数量冲高回落,纠纷联动效应明显,案件数量于2019年达到高峰,近两年呈现整体回...

    时间:03-02
  • 撂荒地“活”起来 湖北荆门走出农民增收新路径

      中新网荆门3月2日电(张倩龙 吴淘淘)“之前很多土地荒废,现在通过流转都‘活’起来了。”湖北省荆门市沙洋县虾稻种养合作社负责人周长洪如此说道。近年来,荆门市加大高标准农田建设力度,将荒废的农田流转,化解了土地碎片化、机械耕作难、抛荒撂荒等问题,带动周边村民增收。  记者3月1日来到荆门市...

    时间:03-02
  • 追忆青海“诚信书记”包太燕:乡村能人带出“致富村”

      中新网西宁3月2日电 题:追忆青海“诚信书记”包太燕:乡村能人带出“致富村”  作者 旦正措 张添福  “太可惜了,他是那么好的一个书记啊!”  “他带着全村致富,我们日子越来越好,但他还没过上一天安稳日子呀!”  ……  村民们你一句、我一句,话中满是惋惜。  大家口中的“他”,是青海省都兰...

    时间:03-02
  • 上海又一区域启动“两旧一村”改造 项目超500个涉及投资258亿元

      中新网上海3月2日电(记者 殷立勤)3月1日,上海市浦东新区北蔡镇中界村“城中村”区域群众集中搬离旧宅,与此同时,2023年浦东新区“两旧一村”改造工作也正式打响发令枪,预计今年将启动“两旧一村”城中村项目超500个。  旧区改造、旧住房成套改造和“城中村”改造(简称“两旧一村”改造)是上海的重...

    时间:03-02
  • 内蒙古乡村领“鹿”人池敏:带村民走上致富路

      中新网通辽3月2日电 题:内蒙古乡村领“鹿”人池敏:带村民走上致富路  中新网记者 张林虎  “梅花鹿全身都是宝,鹿茸、鹿血、鹿尾、鹿肉等鹿副产品市场也很广阔,尤其是鹿茸,属于名贵中药材,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说起养殖梅花鹿的好处,池敏滔滔不绝。  初春时节,春寒料峭。走进内蒙古自治区通辽...

    时间:03-02
  • 恶意剪辑短视频污名化女性 网络“大V”承担侵权责任

      中新网重庆3月2日电 (梁钦卿 李俊冰)网络时代,部分人为获取流量红利,通过恶意剪辑视频等方式“搏出位”,从而导致网络名誉侵权事件。重庆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2日发布的妇女权益保护典型案例中,就有一件网络“大V”恶意剪辑短视频侵害女性合法权益的案例。  孙某系“新浪微博”用户,其账号拥有近200...

    时间:03-02
  • 贵州全力构建面向全国的算力保障基地

      新华社贵阳3月2日电(记者向定杰)自“东数西算”工程启动以来,贵州着力提升算力服务品质和利用效率,构建面向全国的算力保障基地。  贵州省大数据发展管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李刚介绍,目前,全省累计落地大型、超大型数据中心18个,服务器承载能力达到225万台,平均上架率达到56.5%。  下一步,当地将继...

    时间:03-02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