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法治

构建智慧校园 让新疆和田地区中小学拥有“最强大脑”

2023-03-01 14:58:08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天津3月1日电 题:构建智慧校园 让新疆和田地区中小学拥有“最强大脑”

  作者:张少宣 王在御 陈则立 王耀强

  “上学期,我们开展了‘红领巾广播站’活动,选拔国家通用语言朗诵好的少先队员担任校园广播的小播音员。爸爸妈妈可以通过智慧校园小程序关注我们的活动情况和校园生活,我们都很开心。”新疆于田县第二小学的学生们说道。

  2022年,天津教育援疆在和田地区东三县(以下简称“东三县”)实施了智慧校园一期项目建设,投入援疆资金404.54万元,为策勒县、于田县、民丰县共23所学校定制开发智慧校园管理平台。

  2023年,智慧校园二期项目建设将继续开展,可实现教学点全覆盖,将智慧校园建设与科技特色环境建设进一步地融合,打造信息化的教师专业团队,以师生体验为基础,强化应用,真正为学校“减负增效”。

教师在智慧校园应用界面上进行操作。 天津援疆前指供图

  让东三县走上校园信息化快车道

  智慧校园构建之初,通过购置校园硬件设备终端,系统性解决了东三县地区学校长期存在的信息数据不完整、教学资源使用效率低、食堂传统管理不规范、信息化系统分散缺少统一的管控平台、缺少多样化的应用服务体系等问题。

  同时,通过网络技术,借助云计算、决策分析优化等技术对感知信息进行智能分析和处理,提高了和田地区学校教育的信息化水平。

  智慧平台将学生、老师、家长多方面连接在一起,将校园的教学交互、智慧教育、校园管理高效协同。也让孩子们的校园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建立起了一个技术先进,覆盖全面、应用深入,高效稳定、安全可靠的智慧校园体系,让东三县的校园信息化建设走上了快车道。

新疆和田地区东三县借助智慧校园,提高教学资源使用效率。 天津援疆前指供图

  五个智慧化打造一站式服务

  天津教育援疆在东三县的智慧校园项目首先聚焦的便是智慧教学。通过构建先进实用的网络教学平台,整合、丰富智慧教学资源,创造主动式、协同式、研究式的智慧学习环境,建立师生互动的新型教学模式。

  在智慧管理方面,构建起了覆盖全校工作流程、协同管理的信息体系,通过管理信息的同步与共享,畅通学校信息流,实现管理的科学化、自动化、精细化,突出以人为本的理念,既提高了管理效率,又降低了管理成本。

  通过构建综合教学管理的智慧环境,科学统一地配置教学资源,平台还上线有智慧教务版块。通过智慧教务,可提高教师、教室、实验室等教学资源的利用率,改革教学模式、手段与方法,丰富教学资源,提高教学效率与质量。

  保证学生在校期间的饮食安全,是每个学校工作中的重中之重。智慧食堂聚焦构建科学、合理的学校食堂管理系统,对学校的食材进库、出库进行信息化管理,针对食材的价格波动及时地对学生膳食进行科学调整。所有信息透明可见,也保证了学生在校期间的营养膳食和食品安全。

  为了打造智慧环境,系统有着一套结构合理、使用方便、高速稳定、安全保密的基础网络。在此基础上,还建立有高标准的数据共享中心和统一身份认证及授权中心,统一门户平台以及集成应用软件平台,为实现更加科学合理的智慧环境打下坚实基础。

  基于智慧校园的五大特点,实现了教职工和学生的管理、教学、学习、生活等主要活动的一站式服务。提高了对师生的服务水平和对校园的服务能力。校园信息化全面实现后,范围将得到自然扩展,使学校的教学和管理突破传统的概念,延伸其内涵。

电脑端智慧校园管理平台页面。 天津援疆前指供图

  高效协同提高校园管理水平

  通过建设东三县智慧校园,在提高学校教育信息化水平的同时,也有效促进了基于大数据模式下的教育管理与教育教学形式相结合,实现了学校与教育局的高效协同。

  一方面,学校依托智慧校园管理平台,优化了教育教学管理,提升了管理效率和质量。另一方面,学校的考勤管理、食堂食材管理、设备报修、工作安排、资料提交、工作沟通、档案管理等全部实现信息化、规范化,可让学校的教学管理更加简单便捷高效。

  “网络教研的研训新模式,满足了我们教师对教学问题随时探讨和及时了解教研信息的需求,也拓宽了校本教研途径,创新了校本教研形式,提高了教研覆盖面及成效。”智慧校园的受益者策勒县第二中学的教师们说道。

  目前,东三县学校运用信息化教学平台、多媒体技术的辅助教育教学学科比例已经达到100%,包括语文、数学、英语、信息技术、自然科学、社会学、美术、思想品德、音乐、综合实践等学科,电教覆盖率占总课时的85%以上。信息化在学科教学中的应用基本实现了普及与提高,采用信息化技术手段的课时比例平均达到90%以上。

  随着信息技术教育的开展,在为课堂教学注入了生机与活力的同时,也引发了学生校外学习方式的改变,学生具备了进行信息收集、整理、传输和表达的基本技能,逐步从单一的接受个体学习转变为独立自主与合作交流相结合的学习方式。

  可以说智慧校园将学校物理空间与虚拟空间有机融合,将学习环境场景化、学习过程数字化,使任何人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能便捷地获取资源和服务。

  智慧校园将人员从繁杂、简单的数据输入、传送、管理、检索等工作中解脱出来,通过智能化手段,降低了工作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和管理决策能力。

  2023年,天津教育援疆将进一步完善东三县智慧校园建设,为新疆和田地区开创学校信息化高效管理新局面。(完)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苏皖两地合作共建“两省一街”警务室

      中新网合肥3月1日电(刘明培)2月28日,位于安徽省马鞍山市博望区和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交界的“两省一街”丹阳警务室正式揭牌,标志着马鞍山、南京两地公安共建的“两省一街”警务室政务服务窗口正式运行,实现了“进一扇门,办两省事”。  目前,该警务室政务服务窗口已首批进驻包括户籍类、居住证类、...

    时间:03-01
  • 上海市船舶污染防治条例施行 “一江一河”保护力度升级

      中新社上海3月1日电(浦帆)《上海市船舶污染防治条例》(以下简称《条例》)3月1日起正式实施。根据《条例》,即使处理后达到国标《船舶水污染物排放控制标准》要求的生活污水,仍不能向黄浦江、苏州河排放。  《条例》规定了各类船舶污染物的排放要求和处置方式,要求船舶应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和减少污...

    时间:03-01
  • 你们的样子,就是雷锋的样子

      你们的样子,就是雷锋的样子  雷锋精神发祥地辽宁抚顺“百姓雷锋”追访记  躺在木板上28年的农民袁存泉写小说、开网店、助学助残、帮助村民打通外面的世界;干了20多年钳工的刁克剑,硬是靠着一股钻劲成为大国工匠、企业信息研发领头人;外卖小哥卢旭东为打通救火通道呼号,送外卖不忘背着急救箱随时...

    时间:03-01
  • 走近画家曹连兴的“几席山林”

      中新网烟台3月1日电 题:走近画家曹连兴的“几席山林”  作者 杨兵 杨胜武  早春二月,寻着淡淡的花香,在山东省烟台市芝罘区奇山小区一处街心花园,300余株腊梅恣意绽放,芬芳扑鼻。  这处以腊梅为主的小花园,是画家曹连兴一手打造的。他把住所附近一处垃圾场填土围篱,改造成花园,并搜罗移栽了600年...

    时间:03-01
  • 长江江豚数量回升 专家称极度濒危现状仍未改变

      中新社武汉3月1日电 (记者 马芙蓉)“这是有监测记录以来,长江江豚种群数量首次实现回升,是对长江大保护成果的直观反映。”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员王丁3月1日受访时表示。但他也指出,长江江豚种群数量依然较少,极度濒危现状依然未改变。  长江江豚是中国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长江特...

    时间:03-01
  • 探访上海中老年模特队 退休生活同样多彩

      中新网上海3月1日电 (李秋莹 李锦程)你认为一支模特队的平均年龄是多少?近日,一支平均年龄为63.5岁的中老年模特队吸引了网友们的目光。日前,记者前往模特队排练室实地探访。  模特队名叫“龙翔模特队”,创立于2014年。教练张建文介绍,“龙”,意味着要做龙头;“翔”,取自于“短跑飞人”刘翔,寓以永远飞...

    时间:03-01
  • “黑科技”加持 患者有望摘掉癫痫“紧箍咒”

      中新网福州3月1日电(叶秋云 苏萍)“较以前的神经调控办法,这种神经调控治疗方法更智能、更有效,针对性更强,效果也越好。”1日,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神经外科宋施委博士接受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由宋施委操刀的华南地区首例基于脑机接口的反应性神经刺激系统难治性癫痫手术,近日在福建医科大...

    时间:03-01
  • 上海新规生效:即使经处理达标,黄浦江也不能排放船舶生活污水

      中新网上海3月1日电(浦帆)记者从上海海事局获悉,为有效防治船舶污染水域环境、保护生态环境、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上海市船舶污染防治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于3月1日起正式实施。《条例》明确表示,即使处理后达到国标《船舶水污染排放控制标准》要求的生活污水,仍不能向黄浦江、苏州河排放。  ...

    时间:03-01
  • 湖北法院发布一批长江大保护典型案例

      中新网武汉3月1日电(武一力 蔡蕾)湖北省高级人民法院1日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了一批长江大保护典型案例。  据介绍,本次发布的典型案例涵盖民事、行政、公益诉讼等多个类型,涉及水安全和水环境安全、非法捕捞、非法采矿、土壤及地下水污染修复、行政机关不当履职等多方面。  其中,十堰市检察院诉...

    时间:03-01
  • 阿拉善荒漠草原“黑科技”:北斗卫星找骆驼、百公里外“蹭”wifi

      中新网阿拉善3月1日电 题:阿拉善荒漠草原“黑科技”:北斗卫星找骆驼、百公里外“蹭”wifi  作者 奥蓝  3月春回大地,阿拉善高原上陆续迎来小驼羔生产季,牧民都在紧张又兴奋地边期盼边做着准备,图门巴特尔家却显得有些与众不同。  他家的百余峰双峰驼如今正散布在阿拉善右旗雅布赖镇巴音笋布日...

    时间:03-01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