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法治

300多年过去了,“三体问题”有解了吗

2023-02-28 03:32:18

来源:科技日报

  编者按 岁末年初,《三体》《流浪地球2》等科幻影视作品中的行星发动机、太空电梯,引发了人们对科幻造梦、科学圆梦的讨论。

  科学与科幻“你来我往”、互为灵感并非新鲜事。有1000部科幻作品,就有1001个科学问题。今起本报推出“科幻开脑洞 科学找答案”栏目,以科幻为经、科学为纬,绘就人类在科学上钻研、在科幻上畅想的图景。

  【科幻开脑洞 科学找答案】

  ◎实习记者 骆香茹

  “它是三体纪念碑,也是一个墓碑。”

  “墓碑?谁的?”

  “一个努力的,一个延续了近二百个文明的努力,为解决三体问题的努力,寻找太阳运行规律的努力。”

  “这努力终结了吗?”

  “到现在为止,彻底终结了。”

  “已经确切地证明,三体问题无解。”

  ……

  在刘慈欣的小说《三体》里,“三体问题”作为“三体人”远征的原初动力,推动了小说的发展。确切地说,正是由于“三体问题无解”,“三体人”才不得不向地球出发。

  随着《三体》动画版及真人版相继播出,既古老又崭新的“三体问题”也再度进入大众视野。如今,“三体问题”已提出300多年,《三体》问世也十年有余,科幻在进步,科学家求解“三体问题”有哪些进展?

  “二体问题”解决了,然后呢?

  “三体问题”究竟是什么?它为何如此重要,让无数科学家为之着迷?

  在小说《三体》里,“三体人”生活在由三颗恒星组成的三体系统中,恒纪元与乱纪元毫无规律地交替出现。换句话说,在“三体人”的星球上,三颗太阳并不会“照常升起”,而是时有时无,不定时出现。无法破解“三体问题”奥秘的“三体人”只能不断脱水、浸泡,艰难生存。

  “三体人”的困境是“三体问题”的一个极端案例。从科学角度说,“三体问题”是天体力学中的基本力学模型。它是指三个质量、初始位置和初始速度都是任意的可视为质点的天体,在万有引力作用下运动的规律问题。

  想理解“三体问题”必须回到问题的起点,回到牛顿时代,回到更基础的“二体问题”——两个天体如何运动?有何规律?

  300多年前,据说因一颗苹果落地,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在万有引力定律、牛顿力学定律的基础上,牛顿解决了“二体问题”: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轨迹是一个能够用数学公式表示的椭圆轨道。

  “在牛顿之前,人们从几何学的角度理解行星的运动——只有图像,没有物理。通过天文观测,人们知道地球绕着太阳沿椭圆轨道运动,但无法解释它为什么沿着椭圆轨道运动。”南京大学天文与空间科学学院教授周礼勇表示,牛顿解决了两个天体沿椭圆轨道运动的问题,而约翰·伯努利则给出了两个天体在万有引力作用下的轨道形状:这类轨迹在数学上被称为圆锥曲线。

  解决了“二体问题”,“三体问题”乃至“N体问题”开始进入科学家的视野。

  一场长达数百年的探索正式拉开帷幕。

  “三体问题”无解,为什么?

  无论是“二体问题”,还是“三体问题”“N体问题”,原本都是天文学的问题,倘若将天体抽象为只有质量,没有大小、体积、形状的质点,这一问题就可以转化为数学问题。

  “根据抽象模型写出来的运动方程,完全可以脱离天文学的背景。如果我们去检索在‘三体问题’或者是‘N体问题’上有比较重要贡献的那些人,会发现他们基本上都是数学家。”周礼勇说,“所以其实它基本上就是一个数学问题。”

  周礼勇介绍,在数学上,“三体问题”被表达为一个常微分方程组。力学系统中常常有一些守恒量,如能量守恒、动量守恒等。这些守恒量对系统的运动构成特定的限制,当这些限制条件足够多时,系统的运动就能确定下来,换句话说,这个系统的运动就被“解出”了。这意味着,科学家可以用已知的函数显式地表达出任意时刻天体的位置和速度。

  对由N个常微分方程描述的力学系统,这样的限制条件被称为“首次积分”。1843年,数学家雅可比证明,只要找到N-2个首次积分,就可以完全解出N阶力学系统。

  而“三体问题”正是一个18阶的力学系统。为了寻找常微分方程组的首次积分,找到“三体问题”的解析解,一代代数学家使出“十八般武艺”,试图从不同途径靠近答案。

  1897年,瑞典与挪威的皇帝奥斯卡二世设立了奥斯卡二世大奖,列出了若干科学难题,其中一个就跟“三体问题”有关。该问题要求科学家给出“N体”中每个质点在任意时间上由已知函数构成的、一致收敛的级数解。

  今天,人们已经知道,“三体问题”不存在这样的解析解,或者说不存在一般意义上的通解,然而数学家庞加莱却凭借对“三体问题”的研究获得了奥斯卡二世大奖。

  “他获奖并不是因为找到了这个解,而是因为证明在绝大多数情况下,这样的解不存在。”周礼勇介绍,“获奖后,庞加莱还证明不存在更多的首次积分——此前已经有数学家找出了10个被称为‘经典积分’的首次积分。科学家都在思考‘三体问题’能不能解决,而庞加莱的答案是:不能解决。”

  庞加莱以否定的方式解决了问题,宣告“三体问题”在通常意义下没有解析解。

  1912年,芬兰数学家松德曼证明,除三体碰撞奇点的情况外,“三体问题”存在一个级数解。然而,这个级数解收敛太慢,如果想要应用它,需要写下10的800万次方项——这意味着,松德曼给出的级数解完全不可能实现实际应用。

  到庞加莱和松德曼的时代,“三体问题”似乎已经走到了终点,该告一段落了,但科学家不这么想。

  借助超级计算机找周期解,有用吗?

  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有时正是科学的一部分。

  数学家已经证明,“三体问题”没有解析形式的通解。但这并不意味着人们在这个问题上无路可走——迄今为止,科学家已经发现了成千上万族周期解。

  “三体问题”既不可解又可解。当它不可解时,宛如导向了科学的“死胡同”,当它可解时,又能“冒出”海量特解,这看上去似乎十分矛盾。其实,寻找通解和特解一直是“三体问题”的两个分支。通俗地说,通解是适用于所有条件的解,而特解则是在一个或多个条件下得到的解。

  周礼勇表示,“三体问题”的一类特解是周期解。所谓周期解是指天体运动的一种特殊轨道,在这样的轨道上任选一点,天体在经过一个周期后必然会以同样的速度再次通过这个点。

  最先找到“三体问题”周期解的是数学家欧拉。在三个天体总是处在一条直线上的条件下,他找到了3个周期解,它们被称为“欧拉解”。此后,数学家拉格朗日在三个天体呈等边三角形构型的条件下,找到了2个周期解,这一族周期解连同“欧拉解”被统称为“拉格朗日解”,而这5个特解所在的位置又叫作“拉格朗日点”。

  在寻找周期解的路上,庞大的计算量是绕不开的“拦路虎”,在用纸笔计算的年代,这项工作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进展缓慢。进入计算机时代后,周期解的数量开始大幅增加:

  2013年,塞尔维亚科学家利用计算机,成功找出了13族周期解。

  2017年,上海交通大学廖世俊教授团队利用超级计算机,发现了695族周期解。此后,该团队发现了更多周期解。2022年,他们提出了求解“三体问题”周期解的路线图。

  “超级计算机、机器学习、人工智能等工具会帮助‘三体问题’取得更多进展。”周礼勇表示,“人们求解‘三体问题’时,无非是要总结规律。这个规律在复杂的‘三体’系统里隐藏得很深,目前的人类大脑可能暂时无法找出这种规律。”

  “使用超级计算机或人工智能或许能够找到规律,但想要理解规律,彻底解决‘三体问题’,还需要人类的理性。”周礼勇补充说。

  找到更多周期解,探寻“三体”乃至“N体”的运动规律,对人类来说有用吗?

  周礼勇说,研究“三体问题”有助于人类理解大规模、长时间尺度下天体的运动,了解太阳系外行星系统的形成和演化。当然,三体问题还是混沌系统的绝佳范例。

  “实际上,‘三体问题’也是重要的数学问题,与拓扑学、几何学、动力系统等数学分支紧密相关。此外,也有人将‘三体问题’的概念拓展至量子系统等领域中。”周礼勇补充。

  回过头来看《三体》里的“三体纪念碑”,那不是一座墓碑,而是一座丰碑——标记着科学家携带着人类的无穷好奇心和无限想象力,去挑战未知所付出的一切努力。它将持续书写着关于“三体问题”的勇气与荣光,过去与未来。(科技日报)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冷空气难挡回暖大趋势 江南等地开启入春进程

      中国天气网讯 今天(2月28日),冷空气继续向东移动,降温将主要出现在华北北部到东北一带。冷空气影响过后,上述地区气温又会快速反弹,东北部分地区气温波动幅度可达10℃左右。此外,今天西部地区雨雪将短暂东扩,青海等地部分地区有大雪。  冷空气难挡回暖大趋势 东北地区气温波动幅度可达10℃左右  2...

    时间:02-28
  • 冷空气影响我国北方大部地区 局部降温幅度达10℃

      中新网2月28日电 据中央气象台网站消息,2月28日至3月1日,冷空气影响北方大部地区,内蒙古东南部、华北、黄淮、东北地区等地将有降温;青藏高原的部分地区有有小到中雪,局地大雪;西南地区东部等地有小雨,局地中雨。  冷空气影响我国北方大部地区  2月28日至3月1日,冷空气影响北方大部地区,内蒙古东南部...

    时间:02-28
  • 发烧注意!甲流、诺如病毒高发,和新冠有何区别?

    近日,甲流进入高发期,多地学校因学生患甲流而停课。中国国家流感中心发布的2023年第7周中国流感监测周报显示,近期甲型流感的来势最为凶猛。此前,多地疾控部门提醒:诺如病毒引起的急性感染性腹泻,已进入发病高峰期!医生表示,近期发烧乏力可能是“甲流 ”导致,可以去医院进行核酸检测,核酸检测同样能测出甲流病...

    时间:02-28
  • 异地就医备案办理哪些人适用?怎么办理?一文了解

      2022年6月30日,国家医保局会同财政部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基本医疗保险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工作的通知》(医保发〔2022〕22号,以下简称《通知》)。《通知》明确,跨省异地长期居住或跨省临时外出就医的参保人员,办理异地就医备案后,可以享受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服务。  为了给参保人提供更为便捷...

    时间:02-28
  • 走出“证明我妈是我妈”式困境,办法总比困难多

      【工人日报社评】  政策也好、改革也罢,越到基层越容易遇到复杂的具体问题,而现实显然没有“一招鲜”的解决办法。一切从实际出发,尽最大努力帮助百姓排忧解难,这样的服务意识应当成为职能部门的共识与追求。  据2月26日《南方都市报》报道,2月23日,吉林长春市一名网友发视频称,家人为了证明“我奶...

    时间:02-28
  • 今日北京北风劲吹蓝天重现 最高气温或升至15℃

      中国天气网讯 今天(2月28日)白天,北京北风劲吹,蓝天重现,阵风可达6至7级,大风蓝色预警信号生效中。与此同时,阳光上线,气温继续回升,最高气温将升至15℃,最低气温零下1℃,市民早出晚归仍需及时添衣保暖。  昨天,北京虽然阳光“缺席”,但暖意犹存。监测显示,昨天午后北京最高气温升至12℃。  今天,北风将...

    时间:02-28
  • 春暖花开,我们从“新”出发

      近日。旅游界的朋友圈被导游们分享的丰富精彩的境内外旅游产品及各类喜报战报刷屏,好不热闹。自2月6日我国团队出境游重启以来,大家的出游热情在春节假日后再次被点燃。走过3年的艰难岁月,文旅行业终于“守得云开见月明”。  经受3年的行业洗礼,不论是消费者还是旅游...

    时间:02-28
  • 一位乡村教师的“手机攻防战”

      手机可能藏在课桌上高高摞起的书本后,也可能藏在课桌边挂着的垃圾袋里。甚至有时候,学生就像变戏法一样,“能在几秒钟内把手机藏进自己鞋子里”。  在乡镇初中做了10年班主任的陈扬越发觉得,现在因为手机,要和学生开始“斗智斗勇”。  陈扬三番五次在班会上强调“不...

    时间:02-28
  • 手机沉迷催生乡村“新问题少年” 导致体质下滑等问题

      武汉大学一项针对农村留守儿童的万人调查显示:近七成孩子用手机看短视频,三分之一用来玩游戏  手机沉迷催生乡村“新问题少年”  春节刚过,青少年沉迷智能手机的话题再度引发关注。武汉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夏柱智副教授课题组将目光聚焦于农村留守儿童。不久前,该课题组对外发布的报告显示...

    时间:02-28
  • 一份运动员婚恋观调查报告背后的故事

      运动员对在役期间谈恋爱持什么态度?什么样的人是他们“理想的另一半”?他们面临的脱单困难有哪些?近日,知名体育公益机构冠军基金发布了《运动员婚恋观调查报告》,展现了运动员赛场拼搏背后的另一面。  “长期以来,我们更关注运动员退役之后的职业规划问题,但近几年发现...

    时间:02-28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