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法治

塔克拉玛干腹地这座天边小城如何向沙漠要效益?

2023-02-27 19:17:55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乌鲁木齐2月27日电 (记者 王小军)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毗邻世界第二大、中国第一大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的新疆且末县,背靠着浩瀚沙漠,如何向沙漠要效益?

  新疆且末县地处塔里木盆地东南部,昆仑山北麓,三面被浩瀚的沙漠包围,生态环境极其脆弱,天边小城的水源——车尔臣河曾经被沙漠侵袭而改道,年径流量达8亿立方米,是塔里木盆地东南部径流量最大的河流。由于流沙的堵塞,车尔臣河在历史上曾三次被迫改道,使闻名西域的且末古城两度被风沙吞噬。河东的沙漠仍以每年5至10米的速度自东向西推进,直接威胁县城的安全。且末县的存在与否,主要由车尔臣河同塔克拉玛干沙漠之间的胜负较量而决定。如果再不治沙绿化,脆弱的车尔臣河能否阻挡沙漠的“进攻”?

新疆且末县新宁农林科技有限公司在沙漠边梭梭林接种4.2万余亩肉苁蓉获丰收(资料图)。

  “构建沙漠绿色屏障”25年来当地民众持续开展植绿

  “一天三次土,白天不够晚上补……”一句话道出了新疆且末人被风沙侵袭的无奈。20多年前,新疆且末风沙危害十分严重。沙尘暴来时,先是狂风大作,随即黄沙被风裹挟着,如巨浪般瞬间压过来,铺天盖地。战风沙是且末人民共同的意愿,祖祖辈辈与之进行着不懈的抗争。1998年,且末县成立防风治沙工作站,同年3月启动了河东治沙工程。

当地民众为一株株梭梭树苗修枝剪叶(资料图)。 阿曼江·阿力甫 摄

  每年春节刚过,当地民众着手准备春季植树造林。2月中下旬开始,在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的且末县河东治沙基地,当地民众正忙着对防风治沙工作站的2万亩梭梭开展平杈工作,以便让治沙作物起到更好的防沙固沙效果。

  新疆巴州且末县防风治沙工作站站长阿巴斯·艾萨说:“为了让沙海中植被茁壮成长,2023年,我们实施的平杈项目总面积20000亩,目前我们已经实施完成了8300亩,剩下的11700亩计划在近期内完成。”

  目前,且末县已在车尔臣河东岸的沙海中“植”出了一条南北长23公里、东西宽1—7公里不等的生态长廊,为12.9万亩流动沙丘披上绿装,有效阻止了沙漠由东向西移动侵蚀绿洲,扭转了沙进人退的恶劣态势,形成了人进沙退的良好局面,区域的小气候和人居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靠沙“吃沙”当地走出一条具有沙漠特色的产业发展之路

  新疆且末县为了与风沙斗争,向沙漠要效益。自2003年起,利用丰富的沙漠资源,种植梭梭,并在其根部接种大芸,把沙漠化治理与经济发展有机结合起来,走出一条具有沙漠特色的产业发展之路,实现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

通过二十多年的红枣种植实践,且末县已成为中国公认的最优良的红枣生产基地之一(资料图)。 王小军 摄

  阿巴斯·艾萨说:“截至目前,且末县大芸接种面积达到了10.39万亩,其中河东治沙基地区域内接种大芸面积达到了6.7万亩。2022年,河东治沙基地区域内采收大芸种子可达6.1吨,采收新鲜大芸逾650吨。”

  据悉,新疆且末县除了在梭梭根部接种大芸外,还积极探索在防风固沙林中接种锁阳,套种文冠、板蓝根等经济作物。

  新疆且末沙产业吸引一些投资者。2013年,新疆且末县新宁农林科技有限公司与且末县林业局签订萨尔瓦镇315国道两侧宽分别为200米,长度60公里的国道绿化及防风治沙项目。公司累计投资资金1.1亿元,现建成长度为60公里,国道两侧宽为800米宽规模绿化防风通道。2023年,4.2万余亩梭梭林全部接种肉苁蓉。公司长期安置地方劳动力50人,短期300余人就业。2023年公司产值达4000万元,累计为当地农民支付工资300万余元。

  “且末县的植树造林走了一条很艰难的路子,但我们会继续抓好生态治沙工程,为且末县乡村振兴打通一条绿色通道。”阿巴斯·艾萨说。

  帕提古丽·亚森是新疆巴州且末县第一批防沙治沙女护林员之一,一干就是18年,因为她的坚守,民众都称之为她“钢铁姑娘”。

  “十几年前,这全是沙包,寸草不生,每年3到5米向县城移动。这也是最早开始防沙的地方,现在已经完全绿化了。”帕提古丽·亚森回忆称。

  走在且末县城的街道上,天蓝、树绿,河流穿城而过。“沙尘天气比以前少多了。不久的将来,生态且末、美丽且末、幸福且末的目标一定会实现。”帕提古丽·亚森说。

  新疆且末依靠防沙治沙的成果,发展种植业、养殖业。其中,新疆且末县通过二十多年的红枣种植实践,且末县已成为中国公认的最优良的红枣生产基地之一,先后被认证为“全国绿色食品原料(红枣)标准化基地”,“中国红枣之乡”。目前,且末县建设红枣有机示范园66个、有机红枣加工企业1家。且末县红枣种植面积近18万亩,其中有机红枣面积达到75500亩,红枣种植户达到8600户,占农业种植户九成以上,全县红枣总产达到59000吨(鲜),经济效益达到4亿元,农民人均红枣纯收入达到7000元,占当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的逾四成,红枣产业已名副其实的成为农民致富增收的支柱产业。

  当地开展特种旅游、培育旅游新业态

  靠沙漠就吃“沙漠”。近些年,新疆沙漠探险旅游具有新奇性、刺激性、深度体验性等特征,受到越来越多游客的关注和青睐。新疆沙漠面积占中国沙漠面积的六成,且末县沙漠面积占行政区划面积近四成,为当地开展特种旅游、培育旅游新业态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沙漠越野英雄会赛事在新疆且末举行,图为选手驾车在塔克拉玛干沙漠“魔鬼赛段”比赛(资料图)。 王小军 摄

  新疆且末沙漠越野赛、环塔拉力赛,吸引数万人围观,直接带动当地餐饮、酒店等消费。2月8日,由新疆文化和旅游厅联合中国探险协会共同举办的“引流百万游客打卡新疆沙漠、培训千名探险领队”活动启动仪式暨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仪式在乌鲁木齐举行。这意味着,新疆以沙漠探险旅游为代表的特种旅游产业将迈上一个新台阶,将对且末深入挖掘沙漠旅游资源,开发运动型、深度体验型沙漠和探险旅游项目,打造一批沙漠旅游精品目的地和线路等,产生积极影响。

  近年来,当地政府,借助赛事+旅游,推介沙漠探险游,吸引客流。新疆旅游协会户外探险(特种)旅游分会副会长张锋介绍,新疆沙漠探险资源丰富,举办赛事,能够吸引热爱体育运动和探险的人群来到沙漠,带动旅游消费。

  据悉,当地民众连续24年持续开展大型植树活动。近年来,新疆巴州且末县政府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方向,使得沙漠对且末县城的“侵袭”得到有效控制,当地显然已经学会如何向沙漠要效益。(完)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发烧注意!甲流、诺如病毒高发,和新冠有何区别?

    近日,甲流进入高发期,多地学校因学生患甲流而停课。中国国家流感中心发布的2023年第7周中国流感监测周报显示,近期甲型流感的来势最为凶猛。此前,多地疾控部门提醒:诺如病毒引起的急性感染性腹泻,已进入发病高峰期!医生表示,近期发烧乏力可能是“甲流 ”导致,可以去医院进行核酸检测,核酸检测同样能测出甲流病...

    时间:02-28
  • 异地就医备案办理哪些人适用?怎么办理?一文了解

      2022年6月30日,国家医保局会同财政部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基本医疗保险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工作的通知》(医保发〔2022〕22号,以下简称《通知》)。《通知》明确,跨省异地长期居住或跨省临时外出就医的参保人员,办理异地就医备案后,可以享受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服务。  为了给参保人提供更为便捷...

    时间:02-28
  • 走出“证明我妈是我妈”式困境,办法总比困难多

      【工人日报社评】  政策也好、改革也罢,越到基层越容易遇到复杂的具体问题,而现实显然没有“一招鲜”的解决办法。一切从实际出发,尽最大努力帮助百姓排忧解难,这样的服务意识应当成为职能部门的共识与追求。  据2月26日《南方都市报》报道,2月23日,吉林长春市一名网友发视频称,家人为了证明“我奶...

    时间:02-28
  • 今日北京北风劲吹蓝天重现 最高气温或升至15℃

      中国天气网讯 今天(2月28日)白天,北京北风劲吹,蓝天重现,阵风可达6至7级,大风蓝色预警信号生效中。与此同时,阳光上线,气温继续回升,最高气温将升至15℃,最低气温零下1℃,市民早出晚归仍需及时添衣保暖。  昨天,北京虽然阳光“缺席”,但暖意犹存。监测显示,昨天午后北京最高气温升至12℃。  今天,北风将...

    时间:02-28
  • 春暖花开,我们从“新”出发

      近日。旅游界的朋友圈被导游们分享的丰富精彩的境内外旅游产品及各类喜报战报刷屏,好不热闹。自2月6日我国团队出境游重启以来,大家的出游热情在春节假日后再次被点燃。走过3年的艰难岁月,文旅行业终于“守得云开见月明”。  经受3年的行业洗礼,不论是消费者还是旅游...

    时间:02-28
  • 一位乡村教师的“手机攻防战”

      手机可能藏在课桌上高高摞起的书本后,也可能藏在课桌边挂着的垃圾袋里。甚至有时候,学生就像变戏法一样,“能在几秒钟内把手机藏进自己鞋子里”。  在乡镇初中做了10年班主任的陈扬越发觉得,现在因为手机,要和学生开始“斗智斗勇”。  陈扬三番五次在班会上强调“不...

    时间:02-28
  • 手机沉迷催生乡村“新问题少年” 导致体质下滑等问题

      武汉大学一项针对农村留守儿童的万人调查显示:近七成孩子用手机看短视频,三分之一用来玩游戏  手机沉迷催生乡村“新问题少年”  春节刚过,青少年沉迷智能手机的话题再度引发关注。武汉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夏柱智副教授课题组将目光聚焦于农村留守儿童。不久前,该课题组对外发布的报告显示...

    时间:02-28
  • 一份运动员婚恋观调查报告背后的故事

      运动员对在役期间谈恋爱持什么态度?什么样的人是他们“理想的另一半”?他们面临的脱单困难有哪些?近日,知名体育公益机构冠军基金发布了《运动员婚恋观调查报告》,展现了运动员赛场拼搏背后的另一面。  “长期以来,我们更关注运动员退役之后的职业规划问题,但近几年发现...

    时间:02-28
  • 职场隐性就业歧视怎么破

      来自湖南的马安安(化名)今年28岁,前不久,她到一家互联网公司应聘做销售。简历上的婚姻状况一栏,她如实写上:未婚。没有想到,面试官上来问的第一个问题就是:“你近期有结婚的打算吗?”马安安如实回答:“有男朋友,但结婚还没有提上日程。”面试官马上又问她:“你以后准备生几个...

    时间:02-28
  • 如何让罕见病患者“粮食不断”

      每年2月的最后一天是国际罕见病日。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罕见病患者用药环境持续改善,但也面临着一系列挑战。  ——————————  每到2月,山东省济南市新生儿疾病筛查中心主任邹卉就在盼望着2月最后一天的到来。因为,这是属于罕见病医生和患者的特殊日子。 ...

    时间:02-28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