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法治

驻村台青话融“陆”:“这是我很宝贵的收获”

2023-02-25 11:38:33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厦门2月25日电 (记者 杨伏山)“我十分珍惜当下每个落地实施的规划机会,大胆想象美好愿景,细心规划每一步,这是我很宝贵的收获。”台湾青年蔡震岳刚从台湾过完春节假期返回大陆,又投入了紧张工作中。

  蔡震岳近日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说,虽然刚到大陆工作不久,但在这里,他看到了更多的风景和发展机会,“希望在这边能更多融入,获得更大提升。”

石铭村的中草药长廊规划建设成为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 杨伏山 摄

  近年来,福建省推出闽台乡建乡创项目,吸引更多的台湾设计团队与社区营造团队参与大陆乡村振兴进程。注册在厦门翔安的台资企业——福建缘来生态农林有限公司(下称“福建缘来”),就已在漳州市长泰区、平和县、华安县等地参与承接了多个乡建乡创规划设计咨询“陪护式”服务项目。

  去年9月,刚从台湾走出校门的青年设计师蔡震岳,接下福建缘来递出的橄榄枝,只身一人登陆发展,被派往漳州驻村。入户走访村民、实地拍照测量、优化设计方案,几乎是他每天必修的功课。

  “初到大陆,我就被这里的建设规模震撼到了!”那一刻,蔡震岳眼前仿佛再现当年第一次从南投老家到台北上大学时那种见世面的感觉。

  虽然早已司空见惯台北大都市的繁华,初来乍到大陆,蔡震岳还是受到很大的冲击,“感觉这里每个地方都很大,无论是港口的集装箱、好几车道的路面,还是高架桥下的景观规模,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等等,都让人惊叹不已。”

  “山下栖息着一个千年传统古村落,村里宽敞大道四通八达,一排排房屋都刷着白墙,绘上了一幅幅精美的图画……”蔡震岳告诉记者,一走进长泰区岩溪镇石铭村,他就仿佛置身在一幅美丽的乡村油画中。

千年传统古村落焕发勃勃生机。 杨伏山 摄

  石铭村,历史悠久,东汉建安神医董奉曾在此采药行医,留下许多美丽传说;物产丰饶,石铭芋、鲜切花远近闻名。近年来,这里不断优化乡村环境,并利用得天独厚的中草药资源优势,创建“翁婆峰”“翁婆情”品牌,开发系列中草药养生茶,打造致富“金药方”。

  作为闽台乡建乡创项目的台湾团队,福建缘来主要是帮石铭村做好规划设计。台湾农业乡村观光发展协会理事长、福建缘来生态农林有限公司董事长暨芊秀对记者说,乡建乡创项目旨在振兴乡村,更多的是要发展当地的产业;政府推出驻村模式,让台湾设计团队能更多地融入,了解当地的风土民情。

  “这对我们规划设计方向很有助益,因为除了环境提升,挖掘每个村的特色优势,找到产业提升之道也至关重要。”暨芊秀说。

  暨芊秀表示,石铭村的中草药长廊就是一个认识中华传统文化精粹之一的中草药的很好的教育基地,台湾团队在规划时希望凸显其传统优势,结合台湾户外教学理念,让台湾老师一起来共建共创。

  蔡震岳就这样在石铭等乡村扎下身子,希望通过自己更细致的“把脉”,为石铭村等乡村规划一条更加契合其产业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

  蔡震岳举例说道,石铭村的芋头闻名遐迩,但基本都停留在一产阶段,未有品牌,附加值也不高。经过调研,他们团队觉得可以借鉴台湾“芋泥波波奶茶”“大湖草莓酱”的做法,研发适合年轻族群的加工产品,也打造地标品牌。

  为此,蔡震岳所在的团队针对明朝贡品—石铭芋头设计了芋头文化中心,建议该村借鉴台湾芋头酥、芋头冰等方式提升产品附加值,将其石铭芋头从一产往二产、三产方向发展,增加农民收入。

  对于石铭村已有的中草药园,台湾团队正在考虑从研学角度加以规划。蔡震岳说,做研学项目,就得考虑互动体验项目,除了设计故事展览,还得考虑如何植入活动项目,增强体验性。

  “不能只是规划成一个很多中草药的植物园,还应结合文创活动,让园区中中医药文化长廊变得立体又有机,与村里的孔庙前广场及规划中的美食一条街形成观光带。”蔡震岳说。

  台湾团队的辛勤付出,获得了村里的认可。“阿岳真的很用心,他们团队是实实在在为村里做事。”石铭村党总支部书记陈海龙告诉记者,他们接触过很多团队,但像台湾团队这样统筹考虑村庄未来的整体发展,一遍遍深入发掘、优化方案的,真的不多。

  在日复一日、不断修改完善的规划设计之中,蔡震岳的驻村生活逐渐从最初枯燥单调转而体验到成就事业的乐趣与喜悦。他说,来到这边,很有家的感觉,村里的书记、村民都很关心他们的起居生活,让他们倍感温馨,一点不觉得背井离乡。

  “我们就是要想尽办法帮助当地村民,让产业做价值提升,从第一产业变成第二、三产业都结合起来,帮助村民把产业发展变得更好。”蔡震岳说,只有这样,他们台湾团队的价值也才能更好得到体现。(完)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给自己“打工” 灵活就业或成沪高校毕业生就业新机遇

      中新社上海2月25日电 (记者 许婧)“95后”姑娘张芷怡如今每天的工作便是从网络平台“接单”,在家给本土游戏做英文翻译。曾是一名朝九晚五外企打工人的她,毕业于上海外国语大学西班牙语专业,目前是一名中英笔译的自由职业者。  近年来,灵活就业已成为上海新增就业的重要渠道,越来越多的大学毕业生...

    时间:02-25
  • 河北廊坊至莫斯科中欧班列首发

      中新社廊坊2月25日电 (李晓伟 宋敏涛)随着汽笛长鸣,满载生活用品、轻化工产品、家具等货物的列车,25日从河北省廊坊市启程驶往俄罗斯首都莫斯科,廊坊首列中欧班列正式开通。  据介绍,此次首发班列共55个40英尺集装箱,经内蒙古二连浩特口岸出境,途经蒙古国,运往俄罗斯。全程约7800公里,预计运行时间约...

    时间:02-25
  • 焦点访谈:人勤春来早 万象“耕”新正当时

      央视网消息(焦点访谈):“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春耕备耕是全年粮食生产的首战,也是一年收成的基础。眼下,雨水刚过,惊蛰未至,全国各地的春季田管和春耕春种工作,已经热火朝天地开展起来。今天(2月24日),我们要去看看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他们的春耕春种进行得怎么样了呢?...

    时间:02-25
  • 消费信心回暖 2023年中国消费市场按下“快进键”

      央视网消息:春江水暖,小店率先感知到了中国经济的温度。随着一盏盏灯亮起,城市经济的毛细血管被重新打通。 每一个订单,每一个顾客,平凡生活中的每一笔生意都照亮了中国消费市场的信心。  记者 孟夏冰:万家灯火,总有一盏为你点亮。2022年,耐用消费品在家里点亮了一盏消费...

    时间:02-25
  • 交通物流网络总体畅通 保通保畅成果持续巩固

      央视网消息:专家表示,在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之下,物流产业地位不断提升,支撑作用被重新认识,现代物流发展也得到了空前重视。从投资来看,物流领域的相关投资稳步扩大。  2022年,国家政策支持引导力度持续强化,制度环境进一步改善。我国现代物流领域的第一个国...

    时间:02-25
  • 今年物流运行有望加快恢复 物流运行成本有望稳中有降

      央视网消息:2022年受到国际供应链不畅、国内疫情扰动等因素影响,物流运行成本有所上升,企业经营盈利依然承压。随着助企纾困等支持政策持续落地实施,物流企业经营压力有所缓解,物流服务在今年也有望快速回暖。   2022年,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为14.7%,同比提高0.1个...

    时间:02-25
  • 春耕备耕有序推进丨改善耕地资源 促进农业社会化服务

      央视网消息:要让粮食产量稳中求进,就要在耕地上下功夫。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要做好盐碱地等耕地后备资源综合开发利用试点,我们来看看各地的实践。  在吉林大安,为确保改良后的盐碱地能实现当年整地、当年种植,数十台大型设备穿梭在今年新改良的3万亩盐碱地...

    时间:02-25
  • 《赫章之路》出版研讨会在京举行 共话乡村振兴背景下教育帮扶模式

      中新网北京2月25日电 (朱贺)“乡村振兴背景下教育帮扶模式”暨《赫章之路——中国教育扶贫的经验与模式》(下称“《赫章之路》”)出版研讨会25日在北京举行,与会嘉宾围绕教育扶贫赫章典型经验展开交流。  赫章县位于贵州西北部的乌蒙山区,当地教育发展落后,曾是贵州省深度贫困县之一,是中央统战部...

    时间:02-25
  • (两会声音)城轨运营里程创新高 都市圈交通如何“无缝接轨”?

      中新网南京2月25日电 (记者 申冉)京津冀核心区“一小时交通圈”、轨道上的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一小时生活圈”……随着中国区域经济快速发展,城市群、都市圈高速扩容,民众对区域性交通需求的水涨船高。环超大、特大城市的网状城市轨道交通(以下简称“城轨交通”),运营里程持续创新高。  日前,...

    时间:02-25
  • 奋进的春天 | 物流需求规模再上新台阶 支撑经济强劲发力

      央视网消息: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24日公布2022年物流运行数据。2022年,在复杂的国际环境和国内疫情影响下,物流行业展现了较强韧性,物流需求规模再上新台阶。  2022年,全国社会物流总额为347.6万亿元,同比增长3.4%。从年内走势看,一季度物流运行实现平稳开局,二季度回落...

    时间:02-25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