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法治

埃及在华留学生的“寻瓷之旅”:想让更多人了解陶瓷文化

2023-02-25 12:03:47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江西景德镇2月25日电 题:埃及在华留学生的“寻瓷之旅”:想让更多人了解陶瓷文化

  记者李韵涵

  “这件青花瓷作品上的图案是阿拉伯文,意思是‘耐心就是最好的美德’,这两种文化的结合我觉得很美,希望烧出来的效果会好。”在江西景德镇,来自埃及的麦迪正等待着自己以阿拉伯文为创作灵感的青花瓷出窑。

  麦迪是江西省景德镇陶瓷大学的一名留学生,对陶瓷的历史与文化十分感兴趣的他,踏上了从尼罗河畔到“千年瓷都”的“寻瓷之旅”。

  “在阿拉伯地区,我们用‘苏麻离青’这种颜料装饰在墙上面,经过古丝绸之路,这种颜料与中国高温烧制的瓷器结合在了一起。”麦迪称,埃及与中国都是文明古国之一,在唐代就有阿拉伯人前来中国做生意。

图为麦迪创作的阿拉伯文青花作品,图案意思是“耐心就是最好的美德”。 受访者供图

  江西景德镇有着2000多年的冶陶史、1000多年的官窑史、600多年的御窑史。在千余年前,中国陶瓷就通过丝绸之路流向世界各地,阿拉伯地区的“苏麻离青”也来到中国,与中国瓷器结合成为了青花瓷。

  在景德镇陶瓷大学,麦迪主要攻读的是文物与博物馆学,主要研究方向是陶瓷历史,并不是陶瓷创作。但在周围老师和同学的影响下,麦迪也开始接触陶瓷绘画、陶瓷修复等技艺。

  “我在一些博物馆里所展出的青花瓷上面看到有阿拉伯文,所以我也想尝试用青花釉料在瓷器上画一些阿拉伯文。”麦迪称,自己经过学习发现,元代很多瓷器是外销瓷,所以部分元代青花瓷会有一些契合西亚地区生活方式与审美习惯的瓷器出现,现在自己所创作的作品,也是想通过自己的方式促进文化间的交流。

  “在我的家乡,总是习惯把图案画满,我们用餐时也是习惯用比较大的碗吃饭。”在麦迪看来,元代的青花瓷中也有一些比较大的器型,并且图案也都画得较满,这正是古时候两种文化相互交流的证明。

  在麦迪的作品中,阿拉伯文字演化成了各式各样的图案,一个个阿拉伯文变成了极具艺术感的图案,占满了整个瓷盘。麦迪的微信朋友圈内,几乎每天都会更新画好的带有阿拉伯文的青花瓷盘。

  今年已经是麦迪来中国的第四个年头,从最开始的不会中文,到现在能够顺畅地利用中文进行对话,在有着2000多年冶陶史的景德镇,随处可见的陶瓷艺术品以及手工艺人,也让麦迪对中国文化的理解更为深刻。

  “我希望能把我在这里学习到的知识以及陶瓷文化带回到我的家乡,让我国家的更多人了解中国的陶瓷文化。”麦迪表示,埃及与中国之间的文化交流从唐代就开始了,自己想把这种交流继续延续下去。(完)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给自己“打工” 灵活就业或成沪高校毕业生就业新机遇

      中新社上海2月25日电 (记者 许婧)“95后”姑娘张芷怡如今每天的工作便是从网络平台“接单”,在家给本土游戏做英文翻译。曾是一名朝九晚五外企打工人的她,毕业于上海外国语大学西班牙语专业,目前是一名中英笔译的自由职业者。  近年来,灵活就业已成为上海新增就业的重要渠道,越来越多的大学毕业生...

    时间:02-25
  • 河北廊坊至莫斯科中欧班列首发

      中新社廊坊2月25日电 (李晓伟 宋敏涛)随着汽笛长鸣,满载生活用品、轻化工产品、家具等货物的列车,25日从河北省廊坊市启程驶往俄罗斯首都莫斯科,廊坊首列中欧班列正式开通。  据介绍,此次首发班列共55个40英尺集装箱,经内蒙古二连浩特口岸出境,途经蒙古国,运往俄罗斯。全程约7800公里,预计运行时间约...

    时间:02-25
  • 焦点访谈:人勤春来早 万象“耕”新正当时

      央视网消息(焦点访谈):“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春耕备耕是全年粮食生产的首战,也是一年收成的基础。眼下,雨水刚过,惊蛰未至,全国各地的春季田管和春耕春种工作,已经热火朝天地开展起来。今天(2月24日),我们要去看看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他们的春耕春种进行得怎么样了呢?...

    时间:02-25
  • 消费信心回暖 2023年中国消费市场按下“快进键”

      央视网消息:春江水暖,小店率先感知到了中国经济的温度。随着一盏盏灯亮起,城市经济的毛细血管被重新打通。 每一个订单,每一个顾客,平凡生活中的每一笔生意都照亮了中国消费市场的信心。  记者 孟夏冰:万家灯火,总有一盏为你点亮。2022年,耐用消费品在家里点亮了一盏消费...

    时间:02-25
  • 交通物流网络总体畅通 保通保畅成果持续巩固

      央视网消息:专家表示,在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之下,物流产业地位不断提升,支撑作用被重新认识,现代物流发展也得到了空前重视。从投资来看,物流领域的相关投资稳步扩大。  2022年,国家政策支持引导力度持续强化,制度环境进一步改善。我国现代物流领域的第一个国...

    时间:02-25
  • 今年物流运行有望加快恢复 物流运行成本有望稳中有降

      央视网消息:2022年受到国际供应链不畅、国内疫情扰动等因素影响,物流运行成本有所上升,企业经营盈利依然承压。随着助企纾困等支持政策持续落地实施,物流企业经营压力有所缓解,物流服务在今年也有望快速回暖。   2022年,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为14.7%,同比提高0.1个...

    时间:02-25
  • 春耕备耕有序推进丨改善耕地资源 促进农业社会化服务

      央视网消息:要让粮食产量稳中求进,就要在耕地上下功夫。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要做好盐碱地等耕地后备资源综合开发利用试点,我们来看看各地的实践。  在吉林大安,为确保改良后的盐碱地能实现当年整地、当年种植,数十台大型设备穿梭在今年新改良的3万亩盐碱地...

    时间:02-25
  • 《赫章之路》出版研讨会在京举行 共话乡村振兴背景下教育帮扶模式

      中新网北京2月25日电 (朱贺)“乡村振兴背景下教育帮扶模式”暨《赫章之路——中国教育扶贫的经验与模式》(下称“《赫章之路》”)出版研讨会25日在北京举行,与会嘉宾围绕教育扶贫赫章典型经验展开交流。  赫章县位于贵州西北部的乌蒙山区,当地教育发展落后,曾是贵州省深度贫困县之一,是中央统战部...

    时间:02-25
  • (两会声音)城轨运营里程创新高 都市圈交通如何“无缝接轨”?

      中新网南京2月25日电 (记者 申冉)京津冀核心区“一小时交通圈”、轨道上的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一小时生活圈”……随着中国区域经济快速发展,城市群、都市圈高速扩容,民众对区域性交通需求的水涨船高。环超大、特大城市的网状城市轨道交通(以下简称“城轨交通”),运营里程持续创新高。  日前,...

    时间:02-25
  • 奋进的春天 | 物流需求规模再上新台阶 支撑经济强劲发力

      央视网消息: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24日公布2022年物流运行数据。2022年,在复杂的国际环境和国内疫情影响下,物流行业展现了较强韧性,物流需求规模再上新台阶。  2022年,全国社会物流总额为347.6万亿元,同比增长3.4%。从年内走势看,一季度物流运行实现平稳开局,二季度回落...

    时间:02-25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