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法治

健康故事汇:春天,我们向着健康出发

2023-02-24 10:12:43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春天,我们向着健康出发(健康故事汇)

  春天来了!

  天气渐暖,万物复苏,春潮澎湃,激荡万千气象。与大好春光相呼应的,是活力四射、精气神十足的中国人——大街小巷、公园广场人流如织,越来越多的人走出家门锻炼身体,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蔚然成风……朝气蓬勃、积极向上的中国人正在奋力迎接这个春天。

  来自星星的孩子“给我们搭了一座桥”

  早春,北京。

  清晨,乍暖还寒的空气微湿,春意已四处冒头——玉兰花苞鼓鼓的,草芽悄悄探出尖尖的脑袋,蓬勃的生机已经蓄力待发。

  来到奥林匹克森林公园,放眼望去,许多跑步爱好者已经开跑,还有人正在热身——弓步压腿、活动踝腕关节、原地高抬腿……塑胶跑道上,人们结队相伴,起跑出发,一道道矫健的身影一晃而过。

  在跑道一处拐弯口附近,出现一个补给点,矮矮的箱子上整整齐齐码着几排纸杯,一位身穿黑色羽绒服、头戴棕色帽子的大姐一手提着保温瓶,一手握着纸杯,热情地招呼一群跑步的人——

  “加油加油!喝点姜糖水吗?来!”

  跑步的人群中有人停下来,接过大姐递来的姜糖水:“谢谢王丽!”

  “您好,可以和您聊聊吗?”待记者表明来意,大姐打开了话匣子:“我们是一个跑团的,叫‘北京跑道’。每个周末大家都来这儿跑步,我是跑团的志愿者王丽,来给大家做好服务工作……”大姐一边聊着,一边留心招呼跑道上的团队成员。

  跑团里已经完成训练的队员见状,纷纷聚拢过来——

  “我们早上一般6点40就到这里开始跑了,丽姐5点左右就起来熬制这个姜糖水,很辛苦!”

  “她(王丽)人特好!我们跑起来就不冷了,她在这一站就是四五个小时,冬天冷,夏天热,她为大家服务,坚持到最后才走,风雨无阻,我们都很感谢她。”

  跑团的队员们对王丽赞不绝口,让人好奇——为什么她有这么大的热情来这里当志愿者?王丽揭开了谜底:“我的孩子同同有自闭症,他喜欢跑步,这个跑团接纳了他,给他平等参与的机会,陪着他一起跑步。跑团里从教练到队员,所有人对同同都很友好、很包容,我也想为大家做点什么,回馈大家的关爱。”

  “自闭症儿童总是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外界和他们沟通十分困难,所以他们常常被称为‘来自星星的孩子’。”王丽说,同同3岁开始出现相关症状,6岁时确诊自闭症,一家人度过了一段艰难的时光,但他们从未放弃努力。在家人的精心呵护下,同同逐渐成长为一名少年,青春期的他开始渴望伙伴,这时,跑步改变了他们的生活。

  2016年,16岁的同同在妈妈王丽的陪伴下开启了跑步之路。由于有自闭症,同同跑步时需要有人结伴同跑。慢慢地,王丽一家结识了一些公益组织和陪跑志愿者。“一次参加跑步活动时,一位跑友介绍我们认识了田玉桥教练,我们开始参加教练所在跑团的活动。”王丽说,“田教练心很细,他了解同同的情况后,特意叮嘱团队成员多关照同同。同同去了以后和大家一起跑步,特别开心,我们就坚持参加跑团的活动,到现在快5年了。”

  “跑步让同同变得更快乐、更愿意和人交流了。没参加跑团之前,别人和他说话,他像没有听到一样,基本上不理别人。现在在跑团,他见到队友会主动问好,别人问他今天跑了多少,他也会回应。在同同的影响下,同同爸爸也开始跑步了,现在他不仅完成了3个半程马拉松,而且成为了一名陪跑志愿者,去帮助和同同一样特殊的孩子。”王丽坦言,“作为家长,我们努力为孩子搭建一座和外界沟通的桥梁,让他有机会从自己的世界里走出来。同时,孩子也为我们搭了一座桥,正是因为同同的特殊,我们才能认识这么多善良的人——志愿者、家长、爱心团队……所以我经常说谢谢同同。”

  “现在疫情告一段落,一切都越来越好,新的一年我们也有了新目标。”聊起今年的计划,王丽的语气里有憧憬,“今年是我和同同爸爸结婚25周年,同同想去黄山旅游。我们一家人走到今天不容易,无论生活中有多少困难,都应该笑对人生,也满足孩子的心愿,我们计划在结婚纪念日的时候全家出去旅游,我相信一定能实现!”

  “不会骑马的滑雪爱好者不是一个好runner”

  2017年5月3日,家住北京的张丽丽对这个日子记忆犹新。

  “我从这天起开始跑步,从跑跑停停的3公里到一口气10公里,从半马再到全马,我用了一年时间。”张丽丽说,她2018年开始接触越野跑,一个人在山里进行越野训练,一抬脚就是2到3个小时,除了偶遇的“驴友”,几乎只有花草树木和风声的陪伴。

  马拉松、越野跑,都是对体能要求较高的运动,需要进行长时间的科学训练。在这么短的时间开始长跑训练,张丽丽是怎么做到的?

  “我学生时代就喜欢新奇、刺激的运动,骑马、滑雪样样在行,打下了比较好的底子。” 张丽丽说,随着工作生活日渐忙碌,灵活、方便的跑步成了她日常运动更好的选择,因此,她把朋友圈签名设置为“不会骑马的滑雪爱好者不是一个好runner”。

  2018年5月,张丽丽第一次参加马拉松——秦皇岛国际马拉松比赛。“当时没有经过系统训练,凭着一腔热情踏上了首马的赛道,后程几乎都在走,最终以5小时25分艰难完赛。”张丽丽回忆道,尽管成绩很不理想,但是完赛后的欣喜还是让她记忆深刻,“从那时起,我爱上了马拉松并坚持了下来。”

  此后,在教练的指导下,张丽丽开始了系统的马拉松训练。截至目前,她已经完成9场马拉松比赛,取得的个人最好成绩为3小时29分钟34秒,在非专业选手里,这个成绩已经相当不错。

  近年来,无论是传统的足球、篮球、排球,还是陆续兴起的马拉松、单车骑行等,丰富多彩、各具趣味的运动项目,吸引着越来越多追求健康与快乐的中国人参与其中。

  2019年国庆前夕,张丽丽去柏林参加马拉松比赛。“那是我第一次去国外比赛,于是随身带了一面国旗。”张丽丽说,“临近终点时,我的体力已经透支,但还是使出吃奶的力气把国旗展开冲线,然后我就哭了……虽然我只是个普通的跑者,但也算用自己的方式向国庆70周年献礼,感到很光荣。”

  “春暖花开,下个月,我将奔赴日本东京,参加今年的第一场马拉松比赛。”张丽丽说,由于疫情,赛事几度延期。在等待的日子里,她从未放弃训练,“最近我已经连续完成了6个30公里的长距离拉练,无论结果如何,都没有遗憾。”

  在张丽丽看来,长跑不仅锻炼身体,更磨炼意志,让她变得更自信、坚韧。“我想对那些想健身却还没有行动起来的小伙伴说,先系好鞋带,踏出第一步吧!”张丽丽说,“科学健身,不逞强、不跟风,注意营养搭配,调整作息,坚持7天,会有惊喜!”

  “舞出新面貌,越活越年轻”

  今年春天,对于31岁的北京市民小李有着特别的意义。

  “4月上旬,我要办婚礼啦!”小李喜悦之情溢于言表,“经历了疫情,我和家人不仅更重视健康,而且决定更加科学地去维护健康,我们准备用健康来迎接人生的新阶段。”

  “首先,我要把体重降下来,以更好的面貌迎接即将到来的婚礼。”小李说,他已经定好了健身计划,先减重,再开始力量训练,“生命在于运动,而运动需要科学。我在努力学习科学的健身知识,努力做到‘会健身’‘健好身’。”

  “同时,我在饮食上有了特别大的改变。”小李说,原来他吃东西只注重口味,爱吃什么就吃什么,经过这次疫情,他认识到合理膳食的重要性。为此,他调整了自己的饮食结构,在保证营养的基础上,适当增加蔬菜水果的摄入,控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

  在交谈的过程中,小李始终戴着口罩,和记者保持一定的距离。对此,他解释道:“对我来说,戴口罩已经成为自然而然的事情。在防控新冠疫情的过程中,一些好的做法应该被固化下来,像勤洗手、戴口罩、常通风、少聚集、用公筷、分餐制等良好的卫生习惯,应该长期保持下去。”

  健身,不仅是年轻人的潮流,更是老年人的刚需。数据显示,我国居民人均预期寿命由2020年的77.93岁提高到2021年的78.2岁;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提升到25.4%,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达37.2%;到2021年底,全国人均场地面积达到2.41平方米……放眼神州大地,从公园到运动场,从白天到夜晚,人们运动的身影遍布城市每个角落,越来越多的老年人也加入健康运动、快乐生活的行列。

  “抖空竹,莫着急,右手用力向上提,左手辅助别用力,两个杆头要对齐……”在北海公园,一群抖空竹爱好者聚在一起。他们操纵着手里的空竹,时而上下飞舞,时而左右旋转,时而举过头顶,空竹在空中划出一道道优美的曲线,吸引了不少路人驻足观看。

  “这是风摆杨柳,这是左右望月,这是高山流水……”已经退休的空竹爱好者蒋春敏一边说着,一边向记者展示抖空竹技艺。只见她步伐轻盈、身手协调灵活,挑、扔、背、跨、盘,小小的空竹在抖绳的拉扯下翻飞出漂亮的弧线。“抖空竹是我国传统的民间体育艺术活动,它是一项全身运动,能使上下肢关节、肌肉、韧带都得到锻炼。”蒋春敏说,抖空竹不仅帮助她保持身体健康,也让她结识了不少朋友,每天和抖友们一起互相交流、共同进步,大家心情非常愉悦,可以说“抖出了精气神”。

  “一二三四,注意右脚的动作……”在北海公园的蚕坛广场,一群阿姨手持彩伞翩翩起舞。领舞的石老师介绍,她们在这里跳了20多年,她也从最初的学习者变成了现在的领舞。“我在外面还上过舞蹈课,有一定的舞蹈基础,所以在网上发现好看的舞蹈,就先自学好了,再来教大家。”石老师说,舞蹈团的成员年龄最大的有80多岁,年龄最小的也有50岁了,她们还经常进社区演出,多次参加老年舞蹈大赛并获了奖,“希望舞蹈能让更多老年人的生活丰富起来、美起来!”

  “跳舞的时候心情特别好!”“舞出新面貌,越活越年轻!”“经历了这次疫情,大家更热爱生活了,我们要珍惜每一天的好日子。”在采访中,多名舞蹈成员表示,她们不仅锻炼了身体,收获了舞蹈知识,还收获了友情,舞蹈让她们的晚年生活变得多彩。

  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2023年的春天让人们格外欣喜。当我们度过非同寻常的3年,回首发现,越是寻常的健身场景,越生动展示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越是淡定面对一切困难,越生动彰显着中国人坚韧、乐观、豁达的品格。春天已至,正是百舸争流好时节,让我们带着健康,向新的征程进发!

  王美华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内蒙古通报露天煤矿坍塌事故救援进展:救援难度大 仍存在滑坡风险

      2月24日,内蒙古阿拉善左旗新井煤业有限公司露天煤矿大面积坍塌事故救援指挥部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会上通报,事故发生后,由于现场滑坡量巨大,且在22日傍晚6点多又发生了二次滑坡,救援难度非常大。自治区成立了应急处置指挥部,并在抢险救援组中成立了专家组。经过专家组现...

    时间:02-24
  • 我国地下基础设施监测技术实现新突破

      中新网武汉2月24日电 (张启山)据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铁四院”)24日消息,由该院主持,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大学、深圳地铁等15家单位共同完成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城市地下基础设施运行综合监测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顺利结题,标志着我国城市地下基础设施运行综合监测技术取得新...

    时间:02-24
  • 2022年江西新签约文旅项目359个 签约总金额2415.55亿元

      中新网南昌2月24日电 (记者 李韵涵)24日,2023年江西省文化和旅游工作会议在南昌召开。记者从会上获悉,2022年江西新签约文旅项目359个,签约总金额2415.55亿元。  据江西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厅长梅亦介绍,2022年江西省文旅厅推动出台《有效应对疫情支持文化和旅游企业纾困解难的若干措施》《...

    时间:02-24
  • 内蒙古露天煤矿坍塌事故救援进展:截至24日14时尚有失联人员47名

      2月24日,总台记者从内蒙古阿拉善左旗新井煤业有限公司露天煤矿大面积坍塌事故救援指挥部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目前已有23支抢险救援队伍共1155人在现场参与救援,其中国家专业救援力量7支255人,包括国家救援指挥中心、国家应急救援勘探队等,内蒙古自治区救援力量7支315人,地方救援力量9支585人。截...

    时间:02-24
  • “包容与凝聚——我在北京过藏历年”主题实践活动在西藏文化博物馆举行

      中新网北京2月24日电 (记者 李晗雪)中国藏学研究中心西藏文化博物馆24日举办“包容与凝聚——我在北京过藏历年”主题实践活动,邀请了北京本地的小朋友来到西藏文化博物馆,以文艺活动共度节日,感受西藏文化。图为活动当天知名画家吴茜向中国藏学研究中心西藏文化博物馆捐赠西藏主题作品。 中国藏...

    时间:02-24
  • 全国首个自然资源调查监测技术联盟将支撑“天空地网”综合监测体系构建

      中新网长沙2月24日电(向一鹏 刘泉子)23日,湖南省自然资源调查监测表彰暨技术联盟大会在长沙召开,会议为湖南省自然资源调查监测技术联盟的首批联盟成员单位举行了授牌仪式。据悉,该技术联盟为全国首个自然资源调查监测技术联盟,将支撑“天空地网”综合监测体系构建。  湖南省自然资源调查监测技术...

    时间:02-24
  • 293个项目(人)获2021年度湖南省科学技术奖 “辣椒院士”邹学校获杰出贡献奖

      中新网长沙2月24日电(向一鹏)湖南省科技创新奖励大会24日在长沙召开。会议表彰了2021年度湖南省科学技术奖,共有授奖项目(团队、人选)293项,其中杰出贡献奖1项、自然科学奖95项、技术发明奖25项、科技进步奖166项、创新团队奖5项、国际合作奖1项。“辣椒院士”邹学校获得杰出贡献奖。  据了解,本...

    时间:02-24
  • 抢抓造林黄金季 广东实施森林质量精准提升行动

      中新网广州2月24日电 (记者 程景伟)眼下正是植树造林的黄金季节,广东各地掀起了林业生态建设高潮。广东省林业局24日表示,2023年该省计划开展林分优化提升面积达200万亩,目前完成备耕超10万亩,各地正开展森林质量精准提升行动。  当日,在广东省韶关市始兴县太平镇水南村湘南枇杷园桉树改造人工造林...

    时间:02-24
  • 黑龙江:旅客违规携110张电话卡入境被海关查获

      中新网哈尔滨2月24日电 (记者 姜辉)24日,哈尔滨海关发布消息,近日,哈尔滨海关所属太平机场海关关员在对入境旅客行李物品进行监管时,发现1名旅客携带行李机检图像异常,经现场开箱查验,查获该旅客违规携带境外电话卡110张。太平机场海关查获110张境外电话卡。 哈尔滨海关供图  境外发行的电话卡在国...

    时间:02-24
  • 湖南祁阳“双季稻+紫云英”种植模式富民增收

      中新网永州2月24日电 (刘志军 陶冶)春日渐暖,中国农科院湖南祁阳红壤站试验田里的紫云英花开得正盛。祁阳红壤站副研究员黄晶博士正带着自己的绿肥团队在试验田里提取土样。  “通过测土,我们可以及时了解土壤主要养分的丰缺状况,从而提出科学合理的施肥建议,保障农业实现绿色、高效、可持续发展...

    时间:02-24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