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法治

医院免去100多元,50年后他们带来10万元“报恩”

2023-02-23 10:37:54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50年前,福建省龙岩地区第一医院医护人员救治了他们的母亲,减免了医疗费;50年后,他们带着10万元找到当时的医院“报恩”;如今,他们把钱捐赠给慈善机构,用于帮扶家庭条件困难的医学生,让这份大爱继续传递下去……

  这是一场跨越50年的“大爱”接力。

  50年前,一场突如其来的重病,让他们险些成为“没妈的孩子”。在福建省龙岩地区第一医院医护人员的大爱之下,母亲痊愈,医疗费减免,他们感念于心;

  50年后,为了完成母亲的遗愿,他们带着10万元找到当时的医院“报恩”,让在场的医护人员动容不已,也让网民感慨“这是一场双向奔赴的温暖”;

  如今,这笔钱有了更大的价值:捐赠给慈善机构,用于帮扶家庭条件困难的医学生,让这段医患大爱故事继续传递下去……

  50年前的“种子”

  “50年前,我们的妈妈被你们救回了一条命。今天,我们是替已经去世的妈妈来感谢当年恩人的。”

  今年正月初七的早上,福建龙岩市第一医院总会计师钟云峰的办公室里,来了两位五六十岁的客人——卢先生和他的二哥。

  只见卢先生打开了一个随身带来的袋子,里面整整齐齐地码放着现金,一共有10万元,在场的医院工作人员都吓了一跳,赶忙摆手表示婉拒。

  这时,卢先生娓娓道出一段尘封50年的往事。

  上世纪70年代初,卢先生40来岁的母亲在永定(现为龙岩市永定区)老家劳动时,不小心被一根生锈的铁钉扎破了脚底。本以为没多大事,可没过多久就出现了严重的破伤风反应。当时医疗条件不如现在,普通的破伤风都可能致命。卢先生的父亲赶忙把母亲送到乡镇卫生院,被告知情况危重,有生命危险,需要立即转院到龙岩地区医院(现在的龙岩市第一医院)抢救。

  当时,卢先生一家只有父亲一个“顶梁柱”,3个哥哥姐姐刚成年,卢先生才七八岁,还有两个年幼的妹妹,家境十分贫寒。母亲入院后,龙岩地区第一医院给予了精心治疗,一段时间后,母亲转危为安。

  然而,当看到400多元的医疗费用账单时,一家人的喜悦又被犯愁取代了。当时,全家八口人仅靠父亲一人微薄的工分收入,根本无力负担这笔医疗费。卢先生的父亲借遍了亲戚,也只筹集了200元。

  这时,医院了解到卢先生一家的情况,让他的父亲找生产队开了一张家庭条件困难的证明,就把剩下的医疗费都减免了,并在出院的时候用救护车将卢先生的母亲送回了家。

  对此,卢先生的两个哥哥实在过意不去,主动提出自己正好学过木工,可以到医院帮忙修理坏了的木质病床和家具,折算成工钱来偿还欠医院的钱。“两个哥哥在医院做了1个月左右的木工,抵了几十元,还欠医院100来元。”卢先生回忆道。

  后来,医院的外科护士长吴少华找到兄弟俩说:“你们家里还有弟弟妹妹需要照顾,别再做了,赶紧回家给父母分担些事情吧。”

  卢先生动情地说:“医院的恩情,我们一家人记了大半辈子。30多年来,母亲一直叮咛我们,她的命是医院给的。2003年,70多岁的母亲离开人世,是医院让我们多享受了30年与妈妈在一起的幸福日子。”

  “报恩”心愿终于实现

  卢先生的心里早就种下了“报恩”的念头。

  母亲住院的时候,卢先生尚年幼,当时的记忆早已模糊,但自打那时起,母亲就反复跟孩子们念叨这件事。

  很快,兄弟姐妹陆续长大成家,为各自的生活奔忙。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加,卢先生心中“报恩”的意愿越发强烈。

  今年春节,卢先生的二哥回到家乡,两家人团聚一堂,其乐融融。在浓浓的过年氛围里,兄弟俩谈到过去的苦日子和如今儿孙满堂、越来越幸福的生活,不禁感慨万分。这时候,卢先生提出,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好了,更不能忘记50年前救了妈妈的龙岩市第一医院。

  “虽然医院在当时已经给我们减免了费用,但我们一直欠医院一个当面表达的谢意。更重要的是,我们一直都想找到当年参与救治并对我们十分照顾的吴少华护士长,当面表达感激。”卢先生说。

  兄弟俩商量之后,认为他们欠医院的100多元,在当年相当于一个普通人一年的收入,如今大家生活好了,多拿些钱是应该的。于是,兄弟俩决定拿出10万元钱,捐给医院。

  听完卢先生的讲述,龙岩市第一医院党委书记陈开红感动之余,明确提出:“当时,医院已经减免你们母亲的医疗费了。这对医院来说,只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你们兄弟俩把这件事惦记了50年,作为医院和医务人员,我们已经非常感动和感激了。你们的情谊,医院全体医务人员收下了,这10万元,我们坚决不能收。”

  卢先生和二哥反复表示,这笔钱是代表一家人,特别是已经去世的母亲来“还愿”的,无论如何一定要捐出来,他们一家人才会心安。

  最后,陈开红提出,龙岩市第一医院从这10万元中,象征性地收取999.99元,寓意患者家属和医院的情谊“天长地久”。剩下的钱,由医院协助卢先生和当地慈善机构对接,捐给更多有需要的人。

  兄弟俩一听,高兴地答应了。经现场讨论,卢先生决定,将剩下的9万多元捐献给龙岩市慈善总会,用定向捐赠的方式,资助在龙岩第一医院实习的家庭条件困难的医学生。卢先生还表示,今后如果自己还有能力,会继续往这个慈善项目中捐赠。

  为了完成卢先生一家人的另一个愿望——当面感谢吴少华护士长,龙岩市第一医院立即多方联系。由于年代久远,几经辗转了解到,吴少华在上世纪90年代已申请调回老家福建漳浦县医院工作。于是,卢先生在元宵节前又专程前往漳浦县,见到了当年的“恩人”。

  “当年护士长才30多岁,如今她已经88岁了,卧床多年,记忆力衰退严重,已经记不得当年的事情了。”回忆起和吴少华护士长见面的场景时,卢先生的眼眶湿润了:“我紧紧地握着她的手,一遍遍地喊她,‘护士长,当年的患者家属来感谢您了’,还在她的耳边告诉她,她的一个善举,成就了我们这些年的幸福生活。”

  “虽然吴护士长年事已高,但我们终于实现了50年来的一个心愿,这件事总算没有变成一个遗憾。”卢先生很欣慰。

  让大爱继续传递

  钟云峰说,当医院工作人员提出,要和卢先生兄弟俩合影纪念时,他连连摆手:“不要做宣传,也不要公开我的信息,我们这么做,绝对不是为了任何名利和噱头,我们只是完成自己多年的心愿而已。”

  联系采访时,卢先生一开始也婉拒了。“之所以报道您的善举,不是为了宣传您,而是为了让更多人受到感染,从而能够善待周围的人。”记者解释来意后,卢先生才接受了采访。

  这段跨越50年的“报恩故事”,经过医院公众号等渠道公开后,不少网民感动之余,纷纷留言:

  “一场双向奔赴的温暖。”

  “患者一家一定是善良的、懂得感恩的,并且有着良好的家风传承。这种发自内心的感恩和信任尤其珍贵。医院早已经免去了他们母亲的医疗费,他们还将这件事一直挂在心上50年,这是多么淳朴真挚的情感啊!”

  “当下,医疗资源发展还不均衡、不充分,医患之间还不能够做到时时互相理解、互相信任,我们更需要这样的故事来涤荡人心。”

  ……

  记者了解到,多年来,龙岩市第一医院一直延续当年的做法,对一些经济确实特别困难的患者,通过各种方式为他们申请减免医疗费。“来了医院,对医护人员而言,都是一视同仁的病人,只有病情的严重与否,没有家庭条件的好坏。”陈开红说。

  “这件事在医院职工中引起了很大反响。不少医护人员说,自己的职业自豪感被激发出来了。这样的故事,激励我们继续保持对患者的大爱精神。”陈开红告诉记者。

  目前,卢先生已经和慈善机构对接好,即将正式定向捐赠善款,用于资助家庭条件困难的医学生。

  “未来颁发每一笔捐助时,我们希望都能将这段延续50年的感人故事讲给受助者听。50年前,医院救死扶伤,种下了一颗种子。50年后,这颗种子已经生根发芽。”陈开红说。 (新华每日电讯 记者陈弘毅)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中国-东盟高等教育合作论坛在天津大学成功举办

      中新网天津2月23日电 (孙玲玲 尹伟 刘延俊)近日,由中国—东盟中心和天津大学共同举办的中国-东盟高等教育合作论坛在天津大学成功举办。中国—东盟中心秘书长史忠俊大使、印度尼西亚驻华大使周浩黎、马来西亚驻华大使拉惹·拿督·努西尔万、泰王国驻华大使阿塔育·习萨目、科技部外国专家服务司...

    时间:02-23
  • 万亿级产业如何谱新篇?成都两会聚焦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提速

      中新网成都2月23日电 (单鹏 岳依桐 尧欣雨 王利文)成都是全国重要的电子信息产业聚集地之一,产业体系覆盖软件研发、移动互联网应用等多个领域。今年成都市两会期间,多位代表、委员建议,要加强成渝协同发展、培育“链主”企业、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助力成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提速。  据了解,电子信息...

    时间:02-23
  • 探访中国轮椅冰壶队:“荣誉之师”在温情中前进

      中新网北京2月23日电 题:探访中国轮椅冰壶队:“荣誉之师”在温情中前进  中新网记者 郝凌宇  “13秒58!12秒41!”  这是中国轮椅冰壶队的队员正计算冰壶在冰面上的滑行时间,判断推出冰壶的力度是否合理。中国轮椅冰壶队是在平昌和北京连续两届摘得冬残奥金牌的“荣誉之师”,为备战3月在加拿大...

    时间:02-23
  • 【走进区域看发展】川渝携手跨界河流治理 共同守护一江清水

      中新网重庆2月23日电(王婷婷)两岸翠绿,江水清清,本周记者随“走进区域看发展·川渝奋楫谱新篇”网上主题宣传活动来到重庆市潼南区,从琼江潼南段幸福河流建设情况,看川渝两省市如何坚持“一盘棋”,携手跨界河流治理,共同守护一江清水。  川渝地区共处长江上游,水系同源、河流相通,是长江上游生态屏障...

    时间:02-23
  • 青海:加快省际联络、地区联通高速路网建设

      中新网西宁2月23日电 (记者 胡贵龙 张添福)2022年,12项基础性、枢纽性公路重点工程建成通车;2023年,实施项目21个,其中续建项目17个,新建湟源至西海、河南至玛沁等4个项目……  中新网记者23日从青海省交控集团获悉,青海省相关交通部门将加快省际联络、地区联通高速路网建设,促进省内大循环和各市州...

    时间:02-23
  • 上海:“生态警务”夯实世界级生态岛“法治屏障”

      中新网上海2月23日电 (记者 李姝徵)作为世界最大的河口冲积岛、中国第三大岛,崇明既是上海的“绿肺”,也是长三角“前厅”,更是全球生态网络的重要节点。  作为上海着意建设的世界级生态岛,崇明有着约70万居民的大型复杂人居系统。如何推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愿景?如何以法治助力世界级生...

    时间:02-23
  • 大连海关监管退运283.35吨固体废物

      中新网大连2月23日电 (记者 杨毅)记者23日从大连海关获悉,近日,在大连海关所属大窑湾海关现场监管下,283.35吨贝壳类固体废物在大窑湾港码头装船退运出境。  海关关员在现场查验时发现,两批申报品名为“扇贝壳”的货物,为大小不一、已去肉的扇状贝壳,破损明显,同时附着大量沙土,疑似为固体废物,随即进...

    时间:02-23
  • 桂林灵渠博物院加入内河航道国际组织

      中新网桂林2月23日电(赵琳露 肖帆)2月23日,记者从广西桂林市兴安县政府获悉,灵渠博物院近日成功加入内河航道国际组织。  据史料记载,灵渠建成于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沟通了湘江和漓江,使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在此连通。作为世界上最古老的人工运河之一,灵渠与四川都江堰、陕西郑国渠并称为秦...

    时间:02-23
  • 青海新版医保药品目录:新增121种药品,含10种民族药品

      中新网西宁2月23日电 (记者 张添福)中新网记者23日从相关部门获悉,青海省医保局、省人社厅等印发了《青海省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2023年)》,对药品目录进行了动态调整。  据悉,本次调整,新增了121种药品(含青海省增补的10种民族药品)、调出了7种药品,并调整了部分药品的限定...

    时间:02-23
  • (两会声音)“花木书记”的共富秘籍:特色产业让乡村“百花齐放”

      中新网绍兴2月23日电 (邵燕飞 项菁)二月,春兰绽放。走进“花木之乡”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漓渚镇棠棣村,兰农喜丰收,花香沁人心。连日来,全国人大代表,棠棣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主任刘建明忙着走访农户、倾听民意,希望将本村特色产业实践转化为可借鉴、可推广经验。  棠棣村地处兰渚山脉,95%劳动力从事花...

    时间:02-23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