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法治

是时候让核酸检测亭“再就业”了

2023-02-23 03:05:04

来源:新京报

  ■ 社论

  核酸检测亭“再就业”,也是一道城市治理考题。

  近日,各大城市街头被闲置的核酸检测亭,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曾经“星罗棋布”的核酸检测亭,有的闲置“吃灰”,有的“登上”二手交易平台被“甩卖”,价值不菲的核酸检测亭落得如此结局,无疑是一种资源浪费——既浪费城市道路空间资源,也影响市容市貌。如何让这些核酸检测亭实现“再就业”,也成为城市治理面临的“新问题”。

  过去三年,我国有效处置100多起聚集性疫情,有效应对5波全球疫情冲击,核酸检测亭作为筑牢疫情防控屏障的支撑保障,应该说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着我国对新冠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在较短时间内实现了疫情防控平稳转段,常态化核酸检测已经停止服务,曾经的核酸检测亭也完成了历史使命,是时候退出人们的视线了。

  核酸检测亭该如何有序退出?显然,“撤走”是最简单的一种方案,但也是最不经济的一种方案。从设施条件来说,绝大多数核酸检测亭都价格不菲,高峰时期可以卖到数万元一个,而且它们大都安装有空调,还有清洁、消毒等功能设施,如果完全弃置,是巨大的资源浪费。

  如何统筹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实现“物尽其用”,着实成为摆在地方政府面前的一道考题。

  其实,许多地方已经对此作出探索。如在苏州,率先将部分核酸检测亭改造为“发热诊疗站”之后,又改造成春节市集摊位,出售特产和当地小吃;在杭州,交通繁忙地区的170多个检测亭已被改造成“亚运青年V站”,为民众提供地图、观光手册甚至奶茶;在北京,不少社区将自己所有的核酸检测亭进行改造,有的变成暖心橙驿站,有的变成创城宣传亭、学雷锋志愿者岗亭、爱心书屋、环卫工人休息站,还有的变成新时代文明实践的宣传屋……

  这些探索,为曾经广布在城市大街小巷的核酸检测亭找到了归宿,实现了资源再利用。据第一财经报道,2022年5月,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四个一线城市核酸采样点数量最多的时候达到3万个左右,若将这一数字置于全国层面考虑,则实现核酸检测亭的“再就业”就不只是为避免资源浪费,更是公共治理层面所应遵循的价值取向。曾经设立核酸检测亭,与如今为其找到利用路径,都是落脚在为民众服务这一根本点上。

  由此看去,结合已有的探索案例,未来核酸检测亭的“出路”,还是应更多考虑其公益属性,考虑如何在便利民众生活方面做文章。

  知易行难,核酸检测亭“再就业”的道理简单直白,但为什么许多地方还没有跟进?一个比较现实的原因是,三年来核酸检测亭铺设进度较快,也导致了背后产权相对复杂。

  有些是政府部门自行采购,有些是社区居民为了就近做检测购买的,还有的是政府和企业签订合同后,由多个检测方联合设置的。这些问题处理起来相对棘手,也是不少地方持观望态度的主要原因。

  但闲置本身就是一种浪费,也容易产生相关方“不作为”的观感。盘活仍处于闲置状态的核酸检测亭,各地不宜久拖,不妨积极行动起来,多听听民众建议,因地制宜予以改造处理。比如,根据所在街道、社区实际科学规划,积极协调相关产权方,分类施策,让核酸检测亭继续发挥余热,或者由政府部门统筹,统一进行合理化改造等,这方面考验的是地方治理的智慧,体现的是为民服务的态度。

  当前,疫情防控已进入新阶段,大量的核酸检测亭如何“再就业”,理应尽快提上更多地方政府的日程表,转化为施工图。

  《新京报》2023年2月23日第A02版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四川迎来今年首个入境旅游团

      中新网成都2月23日电 (王利文 唐倩)搭乘澳门航空公司NX190航班的15名澳门游客,22日18时12分抵达成都双流国际机场,开启安逸四川之旅。这是2月6日内地与港澳人员往来全面恢复后,四川迎来的首个入境旅游团。  当晚,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成都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和澳门航空公司在机场为该首发团举行了欢...

    时间:02-23
  • 为民族复兴而读书,这种声音十分可贵

      日前,安徽合肥师范学院一位副教授在中学作主题演讲时,谈到学生为什么而学习的话题,说出“上学就是为了钱”“考大学可以出国”“改善基因”等内容,引起师生不满。一名学生上台抢走话筒,喊出“努力学习是为了什么?是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此事在网上曝光后受到多方关注,也引发一些争议。副教授的...

    时间:02-23
  • 中央气象台:弱冷空气将影响华北东北

      中新网2月23日电 据中央气象台网站消息,23-25日,受弱冷空气影响,西北地区东部、华北、东北、黄淮中东部、江淮、江南中东部、华南等地的部分地区将有4~6℃降温,局地降温8℃以上。此外,23日,西南地区东部、江汉、江淮、江南西部和北部、云贵高原等地有小雨,局地中雨。  弱冷空气将影响华北东北  23-2...

    时间:02-23
  • “摆拍式慈善”还要上演多久?

      据2月21日《华西都市报》报道,近日,在某短视频平台,一位自媒体博主展示了大凉山一名老人和小女孩的简陋生活环境,称女孩是老人捡来的孤儿,两人相依为命。不少网友看后,纷纷留言想要资助这个家庭。后经当地多名村民确认,此博主的多条视频内容均是“导演”的,其还曾向村里的老人借钱摆拍“发钱”的视频,博...

    时间:02-23
  • 北京今天最高气温升至12℃ 明日冷空气影响气温将“打折”

      中国天气网讯 今天(2月23日)是“八九”第一天,北京气温将攀升至12℃,昼夜温差大,夜间最低气温-1℃。明天在弱冷空气影响下,最高气温将“打折”降至7℃,不过短暂降温不能改变升温大趋势,周末开始气温又走入升温通道。  进入2月下旬,北京晴朗天气持续在线,气温有所上升,但昼夜温差大。像昨天早晨5时南郊...

    时间:02-23
  • 直面青年租房的“难事儿”

      直面青年租房的“难事儿”【——专访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聂晨】  编者按  近年来,青年租房问题备受社会关注。全国各地在建设青年发展型城市试点中,也都将解决青年租房问题作为重要工作之一。当前,租赁正成为新一轮住房改革关注的焦点。同时,青年已被界定为住房困难群体之一。20...

    时间:02-23
  • 游客遭猴子骚扰 峨眉山景区致歉

      不久前,某游客在网络平台吐槽,自己去峨眉山游玩,遭遇猴子抢东西还攻击人,自己用雨伞赶猴子好几次,妆都花了,并质疑峨眉山猴子攻击性强是否与景区过度保护有关?  对此,峨眉山林业管理所向游客深表歉意并回应称,景区为减少猴子伤人情况做了很多尝试,目前在清音阁猴区实行的“人猴分离”管理模式已初见成效...

    时间:02-23
  • 多地监管部门提示:经营贷置换房贷存风险

      本报记者 潘福达  “个人房贷转经营贷,利率低、期限长、放款快”“疫情后‘转贷潮’来了,我可以帮您省很多钱”“降低购房成本和还款压力”……近期,一些所谓的“贷款中介”宣称可以帮助购房者将房贷转为利率更低的经营贷,从而减少利息支出。虽然看上去颇有诱惑力,但其中暗藏风险。近期,银保监会和...

    时间:02-23
  • 2023北京消费季月底启动 今年力争引进约800家品牌首店

      本报讯(记者 马婧 杨天悦)首店经济升温、北京服务提质、商业模式重塑……北京的商业面貌日新月异。记者从2023北京商业品牌大会暨2022年度北京十大商业品牌揭晓活动获悉,本月底将启动2023北京消费季,引导市场主体创新开展促消费活动,活跃市场氛围,助力实现2023年总消费增长目标。  过去三年,虽然疫...

    时间:02-23
  • 服贸会“朋友圈”今年再扩大

      本报讯(记者 孙杰)服贸会“朋友圈”再扩大,市场化办会水平也将进一步提升。昨天,2023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简称“服贸会”)市场开发工作启动仪式在国家会议中心举办。记者获悉,今年服贸会将扩大市场开发范围,吸纳更多优质力量参与到服贸会筹办之中。启动仪式现场公开向全球品牌形象好、社会影...

    时间:02-23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