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法治

奋进的春天丨天津:新春新开局 奋战“开门红”

2023-02-22 13:12:44

来源:人民网

  津沽春来早,一刻不等闲。

  春节刚过,天津一批批重点项目或签约或动工,一个个政策红包精准送到企业手里,一幅幅乡村振兴的美丽画卷徐徐铺开……“分秒必争开新局,奋力实现‘开门红’”,已成为海河两岸涌动的热潮。

  开年抢跑 重大项目按下“快进键”

  春节期间,陈强在家里坐不住,时不时到河东区棉3创意街区溜上一圈。

  作为天津棉三创意企业管理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大年初七一上班,陈强就给大伙开了个会。“大家梳理一下手里的项目,咱们是棉3的运营方,今年一定要把棉3的发展规划做得再精细一些……”

  陈强口中的“棉3”是天津第三棉纺厂,也是天津轻纺工业的重要遗迹。不再生产后,这座老厂房一度被闲置,周边荒草丛生。直至2013年2月,提升改造工程“唤醒”了荒废的厂房。

  踩着滑板飞驰的少年、充满创意与张力的雕塑、丰富多彩的商业空间……如今,漫步在棉3创意街区,浓浓的工业韵味与洋溢的青春气息碰撞出奇妙的“化学反应”——老厂房不仅迎来了蜕变新生,还点亮了一座城市的工业记忆。

河东区棉3创意街区在保护传承利用工业遗产的同时,导入新业态,激发新动能,成为人们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人民网 孙翼飞摄

  今年,在天津城市更新的画卷上,棉3将再添浓重一笔。

  “棉3的老发电厂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是一座不可移动文物。去年,棉3发电厂项目通过了文物保护专家评审,今年3月份就要动工了,我们要对它进行改造、加固、装修……”陈强一边拿出棉3发电厂项目改造方案,一边介绍道:“预计今年年底这个项目完工,到时候大家不仅能在里面看到时尚餐饮和潮流品牌,还能看到展示空间和小剧场,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不一样的体验。”

  在河东区,像棉3这样的工业厂房有78处,总占地面积133.96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05.51万平方米。去年,全区各部门通力协作,实现新盘活老旧厂房3处:原建委大院成了二次方循环经济产业园,第一热电厂变身金茂汇商业综合体,再加上中国天津人力资源发展促进中心项目,建筑面积共计7.6万平方米。

  今年,河东区将继续加快推进老旧厂房开发盘活,除棉3创意街区六号楼发电厂外,还有天津第一机床厂、帅超科技园(东院)等项目尽快开发改造。持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推介蓝天牙膏厂、有色金属铸造厂、龙凤酒店等闲置老旧厂房,实现尽早盘活,助推河东区经济高质量发展

  棉3发电厂项目是天津奋力实现开门红的一个缩影。在津沽大地,还有更多的新项目在春节过后落地开花。

  2月3日,“‘津’彩共赢·以诚相‘雍’”天津·武清全国招商推介暨重点项目签约系列活动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举行。在活动现场,一阵阵掌声传递合作与共赢的信心决心,一帧帧画面记录抢跑与冲刺的“高光时刻”。

  走下签约台,东微电子集团董事长王永超难掩兴奋。“武清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桥头堡’‘主力军’,已成为国家北方投资兴业的热土。京滨工业园与河北廊坊、北京通州相连,交通四通八达,基础设施完善,营商环境优越,便于我们整合产业、技术、人才等资源。” 王永超说,在武清区委、区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公司将带动上下游资源向园区汇聚,引领京滨工业园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实现集群式发展

  此次北京之行,武清收获满满。260余家央企国企、重点民营企业和机构负责人相聚一堂,共谋发展大计。东微半导体、空天动力基地、国药药材、首儿中药等25个项目现场签约,总投资达114.3亿元,为武清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此次集中签约项目涉及大数据、智能制造、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等领域,超亿元项目11个,科技创新能力高、发展潜力大,延链补链强链效果明显。此次项目签约后,武清区高端产业链条更加完善、产业集群不断扩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逐渐成型成势,为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提供了有力支撑,不断汇聚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此外,在2月1日举办的天津市重点推介项目首期集中签约仪式上,总投资超过4500亿元的38个项目集中签约,涉及基础设施、产业提升、乡村振兴、城市更新、文化旅游、社会民生等多个方面。其中,百亿元以上项目占比74.95%,平均投资119亿元。

  主动问需 助企惠企连发“组合拳”

  “今年的‘春天’来得格外早,我们要在春招这个黄金时段抢人!”眼下,正忙着招人的中能建路桥工程有限公司副总政工师王景和,看着一沓沓优秀人才简历,从内心发出感慨。

  中能建路桥工程有限公司是中国能源建设集团下属的一家核心子公司,今年,企业在手的超亿元项目有十多个,这些项目像一张巨大的“图纸”深深印在王景和的脑海中。项目分解落到细处,还是需要人来完成。王景和介绍,公司目前急需补充包括前端、市场开发、投融资和工程技术等方面的高级人才,“有了和平区利好政策的帮忙,企业在新一年人才招聘时更有底气了。”

近日,中能建路桥工程有限公司领导班子成员与员工开会讨论,如何根据今年的项目招聘合适的优秀人才。 人民网 孙翼飞摄

  春节假期后上班头一天,和平区以一刻也不耽误的精神,争分夺秒拼经济、心无旁骛谋发展、全力以赴引项目。为助力招商工作,和平区配套出台高质量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每年设立专项五亿元资金池,重点用于企业落户、政策兑现、招才引智、销售奖励等,对于符合和平区产业发展导向而且有突出贡献的企业高端人才,直接给予本人每年几千到十万元不等的奖励。同时,依据现实情况解决人才各类需求,帮助企业吸引人才聚集。

春节一过,和平区就立即召开2023年大服务大招商暨“双万双服促发展”活动动员部署会,吹响招商引资“集结号”。 和平区委宣传部供图

  “和平区推出的惠企政策坚定了我们在天津发展的信心和决心,政策支持我们做强做大,我们反过来也将促进区域经济发展,这是一场双赢的奔赴。”王景和说。

  春节过后,天津各区不仅助企落户招才引智,还主动问需排忧解难。

  “节后复工进度如何?”“有哪些困难需要税务部门协调解决?”近日,静海区税务局业务骨干来到天津君诚金属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天津鑫润恒信新能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天津奥维斯乐器有限公司等5户企业走访调研,召开专题座谈会,了解企业复工复产情况,向企业详细介绍相关税费优惠政策的执行情况,围绕产业制造技术、营商环境、招商引资等关键问题开展多方面的研讨,认真征求企业对税务部门在落实优惠政策、优化纳税服务等方面的意见建议。

  在座企业代表纷纷表示,在疫情管控政策调整后,企业经营正在复苏,营业收入也在不断增加。同时,企业发展离不开政府和税务部门的大力支持,尤其是近三年来国家出台的一系列减税降费政策,让企业吃下了“定心丸”,收到了“红包雨”,有效提高了企业应对疫情影响的能力,作为企业经营者感受颇深,今后将尽己所能将企业做大做强,努力回馈社会。

  位于宝坻区的天津东皋膜技术有限公司内,锂电池隔膜生产线满负荷运转,企业一派繁忙景象。公司相关负责人说:“春节期间也一直没停工,加紧赶制比亚迪、瑞普、国轩等大型企业的生产订单,日产量达到了50万平方米,我们对公司未来的发展信心很足!”

  企业的底气来自于政府的诚意。春节后上班第一天,天津市宝坻区全体区级领导分为15组,分别深入区内重点企业和项目问需问计,精准服务,全力争取新一年经济工作“开门红”。今年,宝坻区将面向北京和珠三角、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资源富集区,着力引进龙头引领型、强链补链型项目,创新招商引资方式方法,当好企业的“服务员”。

  敬畏生态 用绿水青山绘就乡村振兴美丽画卷

  湿地中候鸟次第起落,鸣叫声不绝于耳……初春乍到,位于宁河区的七里海湿地从冬眠中苏醒,呈现出一派活力迸发的景致。

  春节后一上班,宁河区主要负责人率19个部门及相关企业、镇村、园区负责人汇聚距离七里海湿地不远处的冯台村,尽锐出征“七里海‘两山’理论实践创新基地示范项目”——“小七里海”,撬动“绿水镶金边儿”。

1月28日上午,宁河区七里海“两山”理论实践创新基地示范项目“小七里海”成功举行了开工仪式。 宁河区融媒体中心供图

  这是宁河区“十百千”(涵盖10大领域,119个项目,总投资1279亿元)重点工程之一,也是该区2023年重点项目,计划用5年时间建设芦苇洲公园、稻香美村、低碳绿坊三个板块。其中,芦苇洲公园将集郊野湿地公园、水畔乐园、帐篷营地、鸟屿博物苑、民宿、水上奥特莱斯等于一体;稻香美村将做强紫蟹、水稻IP,挖掘民俗文化和本土记忆;低碳绿坊将引入包括生态总部、飞地科研院、疗愈经济、公寓经济等新经济业态。

  七里海湿地是世界三大古海岸湿地之一。近年来,宁河区累计投入近200亿元,实施七里海湿地保护修复“十大工程”,湿地生态环境日益改善,栖息鸟类由182种增加至258种,水域覆盖面积增长50%以上,相关经验入选中央环保督察整改典型案例。

  在西青区辛口镇大杜庄村,村民孙国玉最近每天都去她的大棚里查看葫芦的长势。“这批葫芦从去年11月10号开始育苗,下个月底就能采摘了,这个棚有半亩地,一批葫芦能卖四五万元,像这样的葫芦棚我还有好几个。”

  “这不是普通的葫芦,这是文玩葫芦,成熟后一个葫芦的价格100元起步,上等品相的一个能卖好几万元。”西青区辛口镇大杜庄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毕红鸽介绍,几年前,这里还是一片到处遍布化工厂、面粉厂、家具厂等散乱污工厂的“污染村”,经过一系列整改,现在走上了绿色致富路。

西青区辛口镇大杜庄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毕红鸽介绍当下大棚里种植的造型奇特的文玩葫芦。 人民网 孙翼飞摄

  这几天,毕红鸽还给村两委班子成员开了个会,他拿着一份已经审批过的《大杜庄乡村振兴规划》给大家做开局动员:“今年一定要想办法让村里的山更青、水更绿,想办法让村民收入增加再增加……”

  今年,天津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发展之路,持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提升“871”重大生态工程(包括875平方公里湿地升级保护、736平方公里绿色生态屏障建设、153公里海岸线严格保护)“水库、粮库、钱库、碳库”功能,努力打造“一环十一园”植物园链,着力将天津建设成为水绿山青、海碧天蓝、草木葱茏、鸟语花香的生态城市。

  迈好开局第一步,跑出发展加速度。1400万海河儿女正凝心聚力、奋楫向前,以舍我其谁、苦干实干的新风貌,把党的二十大描绘的宏伟蓝图变为“施工图”和“实景图”,拼搏创造更加美好的明天。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甘肃武山“引水上山”旱地变粮仓 年增粮食蔬果逾600吨

      中新网兰州2月22日电 (崔琳 韦晨灿 赵岚)千百年来,地处甘肃省天水市武山县的东梁山流传着“穷北山,富南山,苦熬不过东梁山,担水磨面要下山,有女不嫁柏家山”的民谣。然而如今,东梁灌区却成为当地山区农业生产最发达、经济条件最好的区域。  这天翻地覆的变化得益于,1956年武山民众历时一年零三个月,把...

    时间:02-22
  • 功勋犬“莉塞之”:日常“爱玩是吃货” 工作“仔细又严谨”

      中新网兰州2月22日电 (艾庆龙 蒋洁 李谋龙)近日,国家移民管理局评定15只警犬为首批“功勋犬”。“莉塞之”是甘肃省唯一获此殊荣的警犬,它是甘肃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酒泉边境管理支队明水边境检查站缉毒犬。  明水边境检查站民警达永洋是“莉塞之”的训导员,达永洋介绍说,“莉塞之”是根据警犬父亲...

    时间:02-22
  • 甘肃去年飞机人工增雨(雪)作业面积近47万平方公里

      中新网兰州2月22日电 (记者 冯志军)2023年甘肃省飞机人工增雨(雪)工作协调会22日在兰州召开。会议披露,2022年甘肃使用新舟60国家高性能增雨作业飞机开展增雨作业,围绕农业抗旱、生态蓄水等重大需求,航程2万公里,作业面积46.9万平方公里,对促进该省粮食和经济作物稳产增收,改善水资源条件,优化生态环境...

    时间:02-22
  • 全国化工行业职工职业技能竞赛圆满结束

      中新网北京2月22日电 (记者 余湛奕)由中国能源化学地质工会、中国职工技术协会联合主办的全国化工行业职工职业技能竞赛决赛2月20日至22日在福建省泉州市举行。来自全国1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5家中央企业、26家地方企业的132名选手组成44个参赛队参加决赛。经过激烈角逐,何铃辉等15人获得个人...

    时间:02-22
  • 第六届海峡两岸文昌文化交流活动在四川梓潼举行

      中新网绵阳2月22日电 (杨勇 刘晓东)中华文昌情,两岸一家亲。2月22日,第六届海峡两岸文昌文化交流活动暨第二届大蜀道(梓潼)文化旅游发展大会在四川省绵阳市梓潼县举行,该活动以“中华文昌 弘德崇文”为主题,融纪念、文化、旅游、学术、经贸等活动于一体,彰显地方文化特色,突出两岸交流、融合发展,共有...

    时间:02-22
  • 北京城市副中心实施21项举措 强化交通安全综合治理

      中新网北京2月22日电 (记者 陈杭)开展城乡结合部等交通安全设施“大排查”、倡导机动车礼让斑马线等“六大文明交通行为”、因地制宜完善学校周边道路标志标线及交通安全设施、对重点交通运输企业开展“双随机”检查与全覆盖检查……北京城市副中心将实施交通综合治理21项举措,全面优化全域交通...

    时间:02-22
  • 京津冀打造协同发展示范区 大兴机场产业集聚效应显现

      中新社北京2月22日电 (记者 陈杭 徐婧)京津冀持续打造协同发展示范区,北京大兴国际机场(简称“大兴机场”)着力推动区港城协同发展,截至2022年12月底,大兴机场临空经济区(北京部分)内共注册企业4392家,累计完成291家注册资本5000万元(人民币,下同)及以上企业的注册工作,产业集聚效应初步显现。图为旅...

    时间:02-22
  • 内蒙古阿拉善左旗一煤矿发生事故

      记者从内蒙古应急管理厅获悉,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阿拉善左旗新井煤业有限公司一露天煤矿发生大面积坍塌。据反映,现场造成多名作业人员和车辆被掩埋,目前国家矿山安监局内蒙古局已启动事故救援一级响应,多支救援队正在赶往救援。  (总台记者 修治国)...

    时间:02-22
  • 广西“线上+线下”联动 鼓励民众“码”上义务植树

      中新网南宁2月22日电(韦鼎英 李刚)日前,广西壮族自治区绿化委员会办公室上线20个“互联网+全民义务植树”捐资项目。鼓励民众即使宅在家中,也能通过互联网履行植树义务。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发展,义务植树方式更新迭代。广西开展“互联网+全民义务植树”项目,逐渐成为植绿、护绿、爱绿新风尚。...

    时间:02-22
  • 区域联动聚合力 成都两会聚焦成都都市圈全面提速

      中新网成都2月22日电 (岳依桐 单鹏 尧欣雨 王利文)从连接成都市区和德阳市区的市域(郊)铁路全面开工建设在即,到成都、德阳、眉山、资阳四市共赴上海“组团”招商,近日,成都都市圈城市频频联动,这是成都都市圈建设全面提速的生动缩影。  正在举行的成都市两会上,加快成都都市圈建设受到代表委员广...

    时间:02-22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