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法治

内蒙古“农民发明家”张朋:让外来农机具“服水土”、接地气

2023-02-21 14:21:23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通辽2月21日电 题:内蒙古“农民发明家”张朋:让外来农机具“服水土”、接地气

  中新网记者张林虎

  购肥、备种、犁地、播种……时下正是春耕备耕的好时节,内蒙古自治区各地拉开了全年农业生产的序幕,一幅春耕备耕的忙碌景象次第展开。

  田间地头“搞”发明

图为张朋在调试机器。 吕志敏 摄

  春寒料峭,而开鲁县双林村农户张朋的院里院外却是一派火热的景象。几十台崭新的跨池田灭茬旋耕机整齐地摆放着,前来购买农机的车辆排起了长队,而机器的发明者张朋和工人们备货装车,忙得不亦乐乎。

  开鲁县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西部,这里民风淳朴,农户以种植业为主。

  47岁的张朋是远近闻名的“农民发明家”,仅凭初中所学的文化知识和对机械设计制造的热爱,发明了“一机难求”的旋耕机,并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

  早期张朋一直从事农机维修。他发现大马力拖拉机在市场上很受欢迎,便购买了一台拖拉机从事旋耕作业,实现了从维修工到机车手的转变。

  旋耕机是与拖拉机配套完成耕、耙作业的耕耘机械。因具有碎土能力强、耕后地表平坦等特点,而得到了广泛应用。它“受宠”的原因是能够切碎埋在地表以下的根茬,便于播种机作业,为后期播种提供良好种床。

  张朋发现,当地使用的旋耕机大都来自南方,这些机器到北方后常常“水土不服”。“产品的工艺并不适应当地的种植模式,造成了很多农机户投资大但效益却不好的现象。”

  张朋深知农民常年在土地里“刨食”的辛苦劳累,于是萌发念头:发明一种让农民劳作时省时、省力的农具。“当时就想研制一款适合通辽地区耕作模式,而且能与大马力拖拉机相匹配的旋耕机。”张朋说。

  自筹资金“长”技能

图为张朋研制的旋耕机正在装车。 吕志敏 摄

  画图纸、制造样机、自筹资金……2012年起,张朋开始找书籍、查资料,走访农机用户,边学边动手尝试改装。

  “起初想法很简单,就尝试借鉴国内外设备和查询网上资料,但是设备运行起来比较复杂,涉及很多专业知识,需要不断地测试改进。”张朋说。

  一年后,张朋制造的旋耕机样机正式上市。但是,“当年卖出的机器,召回了一半,甚至都卖了废铁。”张朋回忆道。

  “只有不断受挫,才能更好地成长。”经历挫折的张朋并没有一蹶不振,而是更加刻苦地研究、学习,参加全国各地的展销会,四处求教。

  2014年,张朋最新研制的新型跨池灭茬旋耕机再次开上农田,还获得了国家实用新型专利,这也坚定了他在农机发明创造上闯出一片天地的想法。

  “这款旋耕机是根据通辽地区的种植模式研制的,属于通轴型,弥补了以往传统机器中间有盲区、漏耕的不足,它可以调出3种角度、3个倾角。轴承都是免维护轴承,材质是加焊加厚型,更结实耐用。”谈及自己发明的机器,张朋的言语中充满了自信。

  张朋研制的旋耕机投入市场以来,由于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大马力拖拉机的作用,节省了农民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深受农机用户的认可和好评,甚至一度远销山东、新疆。

  “我有两台车,两台旋耕机不够用,今天再买一台。这款旋耕机非常耐用,而且它比其他机器旋耕效果要好很多。”作为当地的农机大户,张威毫不吝啬地分享自己的使用经验。

  乡野田地“闯”名堂

图为旋耕机开上农田。 邱琦 摄

  旋耕机、扫地机、植树机……这些年,张朋边干活儿边研发,在农村的广阔天地中,找到了能让自己发挥聪明才智的天地。

  “每当看到有农民使用我发明的机械耕种,就有一种强烈的成就感,这大概是我持续研发的动力所在。”张朋研发的这些“土机器”,虽然不及市面上的农机具精美耐看,但制作成本低、实用性广,让农业生产的一些环节变得更轻松、更智慧,受到了农户的青睐。

  张朋说,自己就是农民,知道农民的辛苦,就想研发更多省力实用的农用机械,助力农业生产,让农民种地更轻松。

  “活到老学到老,只要农业生产需要,我会一直坚持搞创新。我还准备继续研发,继续去申请专利,让更多的发明走进田间地头。”张朋说。(完)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广西东兴口岸(一桥)恢复客运功能

      中新网防城港2月21日电(翟李强 曹晓玟 黄锦新 何深雅)2月21日,广西东兴口岸(一桥)恢复客运功能,出入境业务大厅迎来了久违的“热闹”,旅客们有序地通关。  越南籍的裴氏香是东兴口岸(一桥)恢复客运通关后,第一个办理出境通关手续的旅客,她走出出境人员通道时显得特别激动。“上一次回越南已经是前...

    时间:02-21
  • “二月二·龙抬头” 三峡库区秭归赛龙舟

      中新网湖北秭归2月21日电 (郭晓莹 邹媛 吴波)2月21日,农历二月初二,地处三峡库区的湖北省秭归县万古寺村举办赛龙舟等传统民俗活动,祈盼风调雨顺、五谷丰登。龙舟似蛟龙出水,劈波斩浪 郑家裕 摄  秭归是屈原故里,万古寺村相传是屈原祖籍居住地。该村有六成以上村民都姓屈,因而有“中华屈氏第一村”...

    时间:02-21
  • 对话“查拳”传承人:千年非遗倾囊相授盼“弘扬”

      中新网嘉兴2月21日电 (张雨滴)走进位于浙江省嘉兴市南湖区的爱尚武术跆拳馆,“嘿哈”声此起彼伏。“出拳要稳,动作收尾要利落……”66岁的嘉兴查拳第五代传承人韩忠祥正在耐心指导孩子们练习查拳基本功。虽然头发已是灰白相间,但韩忠祥鹤发童颜,神清体健,让人无法摸透其真实年龄。  查拳是中国武术...

    时间:02-21
  • 沈阳(和平)第八届龙抬头文化节启幕 老北市将打造24小时不夜城

      中新网沈阳2月21日电 (李晛)2月21日,农历二月初二,是中国传统的“龙抬头”,龙醒春生,来日可期。以“春龙醒运万象更新”为主题的沈阳(和平)第八届龙抬头文化节在老北市景区开启。图为开幕现场。 李晛 摄  龙抬头文化节开幕式现场设置了“公益服务区、文旅林宣传区、非遗体验区、电商直播区”四大...

    时间:02-21
  • 辽宁开展学校食堂全覆盖监督检查 保障师生饮食安全

      中新网沈阳2月21日电 (记者 韩宏)记者21日从辽宁省市场监督管理局获悉,春季开学在即,辽宁各级市场监管部门要会同教育等部门,在开学前后对辖区内学校食堂、校外供餐单位开展全覆盖监督检查。  为严防严管严控校园食品安全风险,辽宁省市场监管局联合辽宁省教育厅、辽宁省卫生健康委、辽宁省公安厅...

    时间:02-21
  • 浙江武义大曲酿造技艺传承人:守古法技艺延千年酒香

      中新网金华2月21日电(董易鑫 陶峰松)逢年过节拎上两瓶武义大曲,是浙江省金华市武义县民众走亲访友的标配。  “武义大曲是典型的浓香型白酒。”“浙江工匠”、武义大曲酿造技艺金华市级代表性传承人傅建茂介绍,武义大曲酿制技艺源于宋代,代代相传的过程中也曾面临“发展危机”。  2001年,武义国...

    时间:02-21
  • 厦门构建个体私营企业维权协同中心 共同护企助企

      中新网厦门2月21日电 (杨伏山 陈儒郁)厦门市市场监管综合执法支队、市公安局经侦支队、市个私协会21日共同签署《个体私营经济协同保护合作备忘录》,建立三方共同护企助企的协作机制。  今后,签约三方将以“服务优先、强化保护”为主线,持续健全“行政+司法+协会+个私企业”协同联动机制,构建“...

    时间:02-21
  • 山东民众二月初二“龙抬头”祈福 加码幸福生活

      中新网济南2月21日电 (李明芮)2月21日是农历二月初二,民间俗称“二月二,龙抬头”,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有万物复苏、龙降祥瑞之意。山东各地民众以各具特色的方式祈福幸福生活。日照市莒县夏庄镇小苗蒋村村民围着房子四周撒一圈灰,祈盼平平安安无病无灾。 陈光金 摄  在“二月二”这天,民间素有“...

    时间:02-21
  • 江苏洪泽湖“水陆空”“三位一体”严打非法捕捞

      中新网南京2月21日电 (李亚成 孙育球 徐珊珊)2月21日,江苏省洪泽湖渔政监督支队利用无人机在洪泽湖泗洪县洪成村水域查获1起300马力快艇非法捕捞案件。据了解,江苏洪泽湖水域通过无人机巡查、侦查、宣传、取证等手段,构建了“水陆空”“三位一体”的执法网络,实现1000多平方公里全天候可视化智能监...

    时间:02-21
  • “促马铃薯种业发展”新疆将建2000亩核心试验示范区

      中新网乌鲁木齐2月21日电 (记者 王小军)2月21日,新疆马铃薯产业提质增效关键技术研究项目启动暨实施方案讨论会在新疆农业科学院举行。  新疆将加快推进马铃薯种业技术攻关,建立马铃薯核心试验示范区2000亩,单产水平较原有品种及技术增产一成以上,进一步促进马铃薯种业高质量发展。  “这个项目...

    时间:02-21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