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法治

山寨叶圣陶杯被封 中介仍有竞赛资源

2023-02-19 01:17:39

来源:北京青年报

   部分中介向家长推荐涉嫌违规、与钱挂钩的比赛 教育行业人士:学科类竞赛奖项几乎不影响录取

  山寨叶圣陶杯被封 中介仍有竞赛资源

  2月15日,教育部官方网站发文称,“叶圣陶杯”华人青少年作文大赛(以下简称“华人赛”)及“叶圣陶杯”语文素养大赛、数理大赛、英语大赛、编程创意大赛等系列赛事均为违规竞赛,教育部正会同相关方面作进一步处理。

  北京青年报记者调查发现,社会上存在着一些专门为部分违规竞赛提供报名、指导服务的中介,他们推荐的竞赛均需要缴纳不菲的报名费,有中介称其推荐的竞赛可以100%获奖。在“叶圣陶杯”华人青少年作文大赛被通报系违规竞赛后,竞赛中介称可以给家长推荐其他作文竞赛,用来美化学生简历,称有助于升学。不过,他们推荐的作文竞赛也不在教育部认可的竞赛名单中。

  一名曾多次参与招生工作的北京某初中原负责人表示,学校招生时并不会看重学科类竞赛的奖项,学生在学校的表现更重要。

  辟谣

  “正牌”比赛主办方称

  公益性赛事不收参赛费

  教育部官方网站2月15日通报了有关“叶圣陶杯”违规办赛一事。此后,有网友发文称所有“叶圣陶杯”系列竞赛均为违规竞赛,该消息引发网友热议。但北青报记者注意到,在教育部发布的《2022—2025学年面向中小学生的全国性竞赛活动名单》中,包括了叶圣陶杯全国中学生新作文大赛(以下简称“新作文”赛),主办单位为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

  2月16日,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校园文学委员会的唐老师告诉北青报记者,“新作文”赛与所谓的“华人赛”并非同一机构主办,由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主办的叶圣陶杯全国中学生新作文大赛是教育部竞赛活动名单认可的竞赛。“我们之前就在官方网站中发过声明,和‘华人赛’没有任何关系,我们只负责办好自己的比赛。”

  唐老师提到的声明中介绍,2021年叶圣陶杯全国中学生新作文大赛组委会收到有关部门来函反映,有社会机构假冒本大赛名义进行诈骗,宣称“缴纳一定费用即可获得叶圣陶杯大赛证书”。

  “新作文”赛组委会称,叶圣陶杯全国中学生新作文大赛是教育部批准、面向各地高中学生举办的公益性赛事,由学校集体组织参赛,不委托任何机构和个人代理,不会以任何名义收取参赛费用;所有通过缴费获取该大赛获奖证书的行为均属违法。

  “新作文”赛组委会方面2月16日表示,获得教育部认可的“叶圣陶杯”竞赛和所谓的叶圣陶杯华人青少年作文大赛有多个区别:一是“新作文”赛位列教育部审核通过的“白名单”,有据可查;二是“新作文”赛在教育部审核后仅面向高中学生,而“华人赛”则面向小学、初中学生;三是“新作文”赛通过学校初评、评委再行评选,从不像“华人赛”那样与培训机构合作;四是“新作文”赛是公益赛事,按照教育部的要求,不向学生收取任何费用。

  调查

  中介推荐“交钱拿奖”竞赛

  称可“美化”孩子简历

  北青报记者注意到,虽然2月15日教育部已经发布了关于违规竞赛的通知,但在社会上,还存在着一些为小学生、中学生提供竞赛服务的中介,有的中介甚至宣称部分竞赛的拿奖率为100%,但必须交钱。

  北青报记者以学生家长身份联系到了一名自称和多种竞赛都有合作的竞赛中介工作人员,他表示,家长之所以要给孩子牟取竞赛奖项,就是为了助力孩子升学,“避免孩子简历是空的,一个比赛奖项都没有。”该工作人员称,有些竞赛参与后拿奖率为100%,如果孩子无法拿到一等奖,孩子家长可以交上千元的指导费给中介,但实际上孩子不用上课,中介会将钱转给竞赛主办方,确保拿奖。

  不过中介坦言,之前会愿意给家长推荐很知名的叶圣陶杯“华人赛”,但暂时不能报名了,“这个赛事被举报了,官方网站也被封了,所以暂时不能报名。另有一个数学类的杯赛最近也被封了,暂时不能参加。”

  中介表示,为了避免引来举报,一些赛事他们不会发布在公司的家长群中,只会私下发给家长。但中介声称,虽然一部分竞赛涉嫌违规,但为了孩子的简历好看,还是极力鼓励家长为孩子报名。

  北青报记者联系到另一名竞赛中介工作人员,该工作人员表示,“叶圣陶杯”华人赛原定在今年3月份的竞赛已经取消了,因此推荐记者为孩子报名另一项作文竞赛,并表示这项作文竞赛在语文竞赛中收费“最便宜”,并称这项竞赛获奖后,学生除了证书还会获得一本作品集。

  他介绍,所有的这些竞赛几乎都需要交几百元到上千元不等的报名费。作为中介,给这些竞赛组委会每安排一个报名者,他们便会获得组委会返还的几十元钱。该竞赛中介坦言,他推荐的多个竞赛均不在教育部认可的竞赛名单内。

  北青报记者检索了两名竞赛中介推荐的上述多个作文竞赛和数学竞赛,这些竞赛均未出现在教育部公布的《2022—2025学年面向中小学生的全国性竞赛活动名单》中。

  亲历

  被忽悠参加山寨竞赛

  多次交报名费引发怀疑

  一名家长向北青报记者表示,他在2021年曾为孩子报名过叶圣陶杯“华人赛”的省级赛,“孩子当时读小学5年级,其实我本来不想给孩子报名这些竞赛,但看到身边有家长给孩子报了名,怕孩子输在升学竞争上,感觉200多元的报名费还能接受,就给孩子报名了”。

  该家长表示,那一年儿子获得了该比赛的二等奖,孩子在去年升学时也提交了这一竞赛奖项,“但这个奖项是否真的在升学中起到了作用,其实我并不清楚,而且身边也有没参加竞赛的孩子和我的孩子考上了同一所初中”。

  另一名在2022年参加过叶圣陶杯“华人赛”的学生付雅(化名)回忆说,此前学校老师曾介绍过“叶圣陶杯”竞赛,“后来想想,老师介绍的应该是教育部认可的‘叶圣陶杯新作文竞赛’。但我在网上搜索时,发现了这个‘华人赛’的网站,当时我看了网站对竞赛的介绍,觉得这个官方网站很完整,联系到竞赛负责人,最开始只收取了几百元报名费来参赛。”

  付雅说,当时初赛甚至没有设定作文题目,只要求交一份作文就行。接下来她参加了省赛,又被要求交报名费。省赛结束后竞赛方通知她获奖了,并介绍还可以参加下一级比赛。“可我看到继续参赛需要再交1000多元报名费,就觉得很可疑了,我还问竞赛方省赛获奖是否有证书,对方说有证书,我就没有再参加下一级比赛。”

  业内看法

  选拔学生主要看其在校的日常表现

  这些竞赛证书是否真能成为孩子升学的敲门砖呢?一名曾多次参与学校招生工作的北京某初中的退休负责人告诉北青报记者,在她参与的招生活动中,学科类竞赛奖项几乎不会在录取中产生影响。“在选拔学生的时候,我们主要关心的还是学生在学校的日常表现。一般来说,大家不会很关注学生学科类竞赛的成绩,尤其是那些教育部不认可的竞赛。此前有些学生虽然获得了这类竞赛的奖项,但实际入学后在相应学科上并没有表现出特别大的优势,因此学生参加这些没有含金量的竞赛并没有什么意义。相比之下,我们会关心一些学生的业余爱好,比如体育、文艺方面的特长,有些学校会有运动队、文艺团,每年都会针对这些团体招收一些学生,因此如果学生有这方面的特长,会更有机会被学校录取。”

  教育部也在2月15日发布的通报中提醒广大学生家长:参加面向中小学生的全国性竞赛活动务必认准教育部门户网站公布的《2022—2025学年面向中小学生的全国性竞赛活动名单》,不要参加违规竞赛,谨防上当受骗、遭受损失。

  教育部表示,当前,社会上出现的违规竞赛活动普遍存在收费高昂、管理混乱、质量低下、兜售奖项、牟取暴利等严重问题,不仅加重学生负担、破坏教育生态,而且隐藏诈骗风险、侵害群众利益。教育部将继续会同公安、市场监管等部门对各类违规竞赛活动进行坚决打击。欢迎全社会广泛参与监督,共同维护广大学生和家长利益。

  本组文/本报记者 屈畅

  实习生 侯翔宇 统筹/蒋朔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河北黄骅冬枣:燕赵千树枣 食之如朝露

      中新社河北沧州2月19日电 题:河北黄骅冬枣:燕赵千树枣 食之如朝露  作者 赵丹媚 王天译  “这才一个多月没吃冬枣吧,已经想得不行了。”正值枣树管护期,河北省黄骅市齐家务镇聚馆村村民迟永娟正忙着给有百年树龄的枣树剪枝。  迟永娟介绍说,“枣好吃最主要是树的品种好,我们的新树也是从古树上...

    时间:02-19
  • 探访广东汕头百年美食老街 品美食解乡愁

      中新社汕头2月19日电 题:探访广东汕头百年美食老街 品美食解乡愁  中新社记者 李怡青  古老的骑楼建筑,骑楼上形色各异的招牌,古风又潮汕特色的门面,记者19日走进汕头镇邦美食街看到,20多家具有潮汕特色的餐饮“老字号”顾客盈门,食客排着长队。走在这条百年商业老街上,让人们仿佛置身于20世纪30年...

    时间:02-19
  • 杭州一公寓住户发生燃气爆燃 楼下空地发现一男子已无生命体征

      新京报讯 据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官方微博消息,2月19日5时许,萧山区北干街道家联公寓某住户发生燃气爆燃事件,楼下空地发现一男子,经现场施救已无生命体征。目前,应急、公安等部门及有关专家正在现场处置,具体原因正在进一步调查中。(新京报网)...

    时间:02-19
  • 《中国摄影四十年》落地鼓浪屿 雕琢时光寻觅艺术气息

      中新网厦门2月19日电 (记者 李思源)春光明媚好时节,19日数万名市民游客踏波逐浪乘船来到世界遗产鼓浪屿,在这里与《中国摄影四十年》展览“不期而遇”。  历经5年学术研究、1000名中国摄影师建档追踪,通过严肃的评审工作,最终选取近四十位中国最具代表性摄影家的四百余幅摄影精品,《中国摄影四十年...

    时间:02-19
  • 湖北一女子打造油橄榄全产业链助农增收

      中新网十堰2月19日电 (张倩龙 李尚菲)“追寻‘一滴好油’是我毕生的梦想。”湖北省十堰市的油橄榄“新农人”朱瑾艳18日接受记者采访时如此说道。8年来,朱瑾艳深耕油橄榄产业,用一棵橄榄衍生出一条产业链,带动周边村民增收致富。  今年49岁的朱瑾艳,之前从事餐饮行业,多年的餐饮经验让她对“好油”...

    时间:02-19
  • 上海中环内圈发生单车事故,车辆翻落至地面驾驶员当场死亡

      澎湃新闻记者从上海浦东警方获悉,2月19日8时41分,中环内圈金科路下匝口发生一起单车交通事故。经初步调查,系一辆小型客车行驶至上址时,因操控不当,撞到下匝道分岔口防撞水箱,车辆侧翻起火并翻落至地面,驾驶员当场死亡。事故未造成其他人员受伤。目前,事故原因正在进一步调查中。(澎湃新闻 记者 巩汉语)...

    时间:02-19
  • 桂林阳朔渔翁黄全德离世 曾被称为“20元人民币老爷爷”

      中新网桂林2月19日电(蒋丰慧 欧惠兰)2月18日,广西桂林市阳朔县漓江景区管理有限公司抖音官方账号公布信息称,20元人民币上的渔夫原型黄全德老爷爷于18日凌晨4时离世,享年94岁。  “老爷爷是今天凌晨去世的,他有四个女儿两个儿子,会继续照顾老奶奶……”18日晚间,在阳朔县漓江景区抖音直播间,黄全德同...

    时间:02-19
  • 辽西木偶戏非遗传承人:50载痴守演绎人“偶”不了情

      中新社沈阳2月19日电 题:辽西木偶戏非遗传承人:50载痴守演绎人“偶”不了情  中新社记者 韩宏  “这种感情,只有你真正痴心于某样东西,才会懂。”辽西木偶戏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王娜在接受记者采访过程中,偶尔会与手中的木偶对望,眼神中流露出的喜爱,看似一瞬,实则一生。  木偶戏是中国传统艺...

    时间:02-19
  • 福州“浓情拗九节” 非遗闽剧进社区倡导孝文化

      中新网福州2月19日电 (记者 刘可耕)19日农历正月廿九,恰逢福州特有的传统民俗节日——拗九节,也称“孝顺节”。当天,惠风和畅,阳光明媚。来自福建省实验闽剧院的优秀青年演员为福州汤门社区居民表演传统闽剧《荔枝换绛桃·投荔》,尤其受到现场社区老人的喜爱,随后演员们还为老人们送上了甜甜的拗九粥...

    时间:02-19
  • 诗与远方触手可及 新疆湿地何以赋能"多彩之美 "

      中新网乌鲁木齐2月19日电 (陶拴科)作为中国陆地面积最大的省区,新疆孕育了近395万公顷湿地,位居西北之首。湿地保护面积不断增加,极大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湿地成为人与自然共享的绿色空间  立春过后,新疆南部城市库尔勒市处处弥漫着春天的气息,孔雀河上一只只野生天鹅在水面上遨游。这里被...

    时间:02-19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