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法治

口中尝百味 新疆调味香料非遗传承人破解“美食密码”

2023-02-17 11:38:21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乌鲁木齐2月17日电(潘琦)今年59岁的黄淑华,中等个子,留着干练的短发。

  她是一名调味香料制作师,也是乌鲁木齐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中调味香料制作技艺传承人。过去40多年,她凭借天赋、自律、努力与热情,让爱好成为事业,不断还原味道,解析美食密码。

  人称“小十三香”

黄淑华正在调配香料。 潘琦 摄

  从“舌尖”到“心尖”,源自黄淑华对香料的热爱。“我家祖辈就有调料配香的技艺,父亲也很热爱这门手艺。7岁那年,父亲将祖传的调料配香技艺传授给我。”黄淑华说,别的孩子抱着洋娃娃做游戏时,我已经站在小凳子上开始调料配香了。

  “小时候,看见父亲摆弄一个个香料,就很好奇它们都是什么味道,是苦、是辣还是麻。忍不住去咀嚼,有时候一天尝50多种香料,有的是臭味,有的是泥土味,哪怕是反胃恶心,我依旧日复一日地坚持着。”黄淑华说,16岁后,香料名都已烂熟于心,甚至花根、草茎都能叫上名字。那时,在调料配比方面黄淑华也小有心得,熟识她的人都亲切地称她为“小十三香”。

  为了保持嗅觉与味觉的敏锐,40余年来,黄淑华一直保持着极度自律的饮食习惯——不吃刺激性食物,不碰烟酒。

  25岁开始,因工作变动,黄淑华正式走上了香料制造之路。起初,她在市集支摊,逢年过节每天要赶两个集,推着、拉着车到处跑。2008年,黄淑华注册了如今的品牌,研发产品共18种,制作出上千种美食配方,涵盖所有的餐饮业。如今,她已成为了餐饮人眼中的香饽饽,顾客从四面八方涌来,想要打开美食的密码,赢得好生意。

  破解新疆美味“密码”

  黄淑华的店里有一股浓郁的香料味,一排排香料盒整齐摆放。无论是蒸、煮、炒、煎还是煲、焗、炸,黄淑华的调料“宝盒”仿佛都能满足。

  黄淑华说,民以食为天,食物讲究色、香、味俱全。成就新疆美味,自然少不了各种香料的奇妙搭配与丝滑交融。“近年,我不断走访各地,制作出了适合抓饭、烤包子、羊肉串、炒米粉、大盘鸡等的特色调料”。

  “所有美食,只要我尝一口就能破解其调味配方。”交谈中,她讲起一桩多年前的往事。为了研发一款凉皮子的配方,黄淑华苦思冥想总感觉差点味道。走路,吃饭都在脑中思索。“一晚,我带着疑虑睡去,两味香料突然出现在‘梦中’,我从没有那样期待过天亮,试验后,果真配方就这样成了!”

  采访现场,她还教记者配了一个大盘鸡的调料。“一只鸡的炖煮,需桂皮三克,八角两颗,白芷一片……可以来点花椒,辣皮做尾香。”教学中,记者手忙脚乱,而黄淑华闭着眼睛也能精准的分辨出各味香料。

  “我想要发扬新疆香料的特点,创作出新疆人喜欢的美味儿,并把新疆特色的美食的香料传递到全国各地。”黄淑华说。

  非遗有传承 香料才能飘四方

  对香料文化、技艺有着深厚感情的她,不忍看着传统手艺没了传承。“作为传承人,我的年龄也渐渐地大了起来,目前,我的传承人是我的儿子还有我的外孙女。”黄淑华说,家里的祖训是,配方里不得有任何添加剂,一日三餐,不但吃美味儿,还要吃安全。

  新疆博乐市一凉皮店老板吴艳君是黄淑华的学生之一,她对记者说,2019年一个偶然的机会认识了黄淑华并向她求学,制作调料时,因小葱价贵,故此想改用大葱,却遭到了黄老师的批评。她做事谨慎,精益求精的精神深深影响着我。

  如今,吴艳君的店三年好评如潮,口碑俱佳,有顾客连汤底都一起喝掉。

  除线下培训外,2019年开始,黄淑华开始在抖音上直播,讲解调香技术。“希望能找到喜欢学习的人来传承技艺,也希望能借此传播香料文化。”黄淑华说。(完)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18日北京将出现雨雪天气 夜间最低温降至-5℃

      中新网北京2月17日电 (记者 陈杭)记者从北京市气象部门获悉,预计18日早晨至入夜,北京将出现一次雨雪天气过程,伴随气温下降,能见度较低。  北京市气象台首席预报员张琳娜表示,18日北京市城区为雨或雨夹雪,基本无积雪;山区小到中雪。受冷空气影响,预计白天最高气温降至2℃左右,夜间最低气温降至-5℃左右...

    时间:02-17
  • 北京“南水”利用总量达85亿立方米 受益人口逾1500万

      中新社北京2月17日电 (记者 陈杭)记者17日从北京市水务局获悉,自2014年南水北调水进京以来,北京市优先将南水用于城市供水,建成13座以南水为水源的城市公共供水水厂,南水处理总规模达到470万立方米/日,南水利用总量达到85亿立方米。目前北京城市供水水源70%为南水,1500余万民众从中受益。  北京市近...

    时间:02-17
  • 流浪男子离家44年 内蒙古警方助力亲人团圆

      中新网赤峰2月17日电 题:流浪男子离家44年 内蒙古警方助力亲人团圆  中新网记者 张林虎  “我终于找到家了。”200多公里的距离,但郭某却走了44年。  17日,记者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公安局获悉,在公安机关的帮助下,流浪乞讨男子郭某终于回到了阔别44年的家。  2022年12月,赤峰市公安局松山区...

    时间:02-17
  • 2023年春运福建出入境客流量同比增长577%

      中新网厦门2月17日电 (黄秋雅 汪桢)厦门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相关人士17日称,今年春运期间(1月7日至2月15日),福建口岸出入境人员呈稳步增长、有序恢复态势,较去年春运增长577%。  今年春运期间,福建边检部门全力保障出入境旅客顺畅通关,有效维护福建口岸正常出入境秩序。据厦门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

    时间:02-17
  • 甘肃天水“空中课堂”:名师好课送进家 催生创新教育内容

      中新网兰州2月17日电 (崔琳 闫锁田)甘肃省天水市秦安县五营初级中学化学老师李斐,面对空无一人的教室舞动右手,一边大声讲着课,一边在黑板上写下要点,还时不时回头提醒上网课的学生们做笔记……视频中的李斐获赞无数。  时下,天水市三万多名中小学教师正通过“一根根网线、一块块屏幕、一个个线上...

    时间:02-17
  • 2023世界雷达博览会暨“雷达与未来”全球峰会4月在北京举办

      中新网北京2月17日电 (记者 孙自法)世界雷达博览会组委会2月17日在北京宣布,主题为“雷达融合世界,数智引领未来”的2023第十届世界雷达博览会,将于4月13日至15日在北京举行,2023第三届“雷达与未来”全球峰会同期举办。  本届世界雷达博览会由中国雷达行业协会、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中国...

    时间:02-17
  • 天津海关查获违规进境螳螂卵鞘

      中新网天津2月17日电 (记者 王君妍)日前,天津邮局海关查获违规进境螳螂虫卵300余头。  此前,天津邮局海关在对进境邮件进行机检审图时,发现一申报为“拖鞋”的邮件图像存在异常。经人工开拆查验,在拖鞋底部挖空暗格内查获用锡纸包裹的纸盒,纸盒内部的泡沫间夹藏卵鞘14个,共计虫卵300余头。后经天津...

    时间:02-17
  • 天津滨海机场至黄骅班线恢复运行

      中新网天津2月17日电 (记者 王君妍 通讯员 陈新颖 李翰春)记者17日从天津滨海机场获悉,自2月16日起,天津滨海机场客运站至黄骅市中捷客运站的地面班线恢复运行。  此前受疫情影响,客运站多条班线先后停止运行,随着国内疫情防控政策不断优化和调整,省际班线运行也随之放开。为满足广大旅客的出行需...

    时间:02-17
  • 内蒙古新生村迎新“春”:樱桃花开葡萄冒芽 特色种植富农家

      中新网兴安盟2月17日电题:内蒙古新生村迎新“春”:樱桃花开葡萄冒芽 特色种植富农家  作者 张玮 曾令刚  春回大地,暖阳浸心。内蒙古自治区突泉县的特色种植农户们迎来新一年的北国之“春”,无论是争奇斗艳的樱桃花,还是迎春发芽的葡萄树都努力生长着。  这几日,当地的特色蔬果产业开始进入繁忙...

    时间:02-17
  • 山东各地多领域齐发力 助推乡村产业多点“开花”

      中新网济南2月17日电 (记者 沙见龙)“我们抢抓农时,使用机器进行播种,省时省力种植整齐,能够保障稳产增收。”眼下,正值春耕春播黄金期,山东兰陵南桥镇蔬茂土地股份专业合作社社长李金者正在田间地头督导无人驾驶一体机播种土豆的进度。在岱岳区范镇,蔬菜大棚内村民操控手扶拖拉机耕地。 陈阳 摄  ...

    时间:02-17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