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法治

广西柳州智能垃圾柜“吞”下垃圾“吐”出钱 鼓励民众垃圾分类

2023-02-16 20:12:33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柳州2月16日电(林馨)“每天在小区扔垃圾就能挣钱,别提有多好了。”广西柳州市华润凯旋门小区住户许静兰16日表示。

  该社区投放一批智能垃圾回收柜,其“吞下”民众投放垃圾后“吐”出钱返回民众,以此鼓励民众参与垃圾分类。

  2022年以来,柳州市鱼峰区率先在麒麟街道设置8个垃圾分类智能示范点,投放一批智能垃圾回收柜。

  与传统的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点不同,智能垃圾分类回收柜连接互联网且安装有摄像头。使用者微信扫码后,往里投递纸类、金属、塑料等废品,投递结束后回收柜进行称重计费,实时兑换钱给民众。

图为工作人员将智能垃圾回收柜内废品进行回收。 林馨 摄

  “一千克可回收物可以换一元钱,极大提升民众参与垃圾分类的热情。”柳州市鱼峰区分类办工作人员邬江介绍。

  在该套设备右侧还单独设有有害垃圾回收箱,帮民众免费处理有害垃圾。为给民众普及该套设施使用方法,开始时社区安排有督导员值守,指导居民操作设备、分类投放垃圾。

  负责该小区物业的工作人员经青娇表示,“以前,小区居民都将可以回收的垃圾堆积在楼梯道、走道,对环境造成影响。自从有智能垃圾回收柜,不仅方便民众投放可回收物,还鼓励民众参与垃圾分类,小区环境也越来越好。”每天,该小区有近百人参与垃圾分类,投递到智能垃圾回收柜内的可回收物达数百斤。

图为一民众出示分类投放垃圾获得的收益。 林馨 摄

  该社区只是柳州市鼓励垃圾分类的缩影之一。柳州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柳州市生活垃圾分类覆盖面大幅增长,共完成10个街道、60个社区、422个小区的垃圾分类覆盖任务。

  为实现到2025年柳州市生活垃圾分类全覆盖,下一步,该市将加大生活垃圾分类宣传力度,完善垃圾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和分类处置体系,推动生活垃圾分类示范街道、示范学校等示范区的建设,扩大垃圾分类工作覆盖面。(完)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把武术推向更广阔的世界舞台

      把武术推向更广阔的世界舞台(侨胞说·祖国在我心中(82))  春节刚过,新加坡青少年文化艺术中心主席胡刚就迫不及待地忙活起来了。他和团队成员正在积极筹备第五届新加坡国际武术文化艺术节。此前,受新冠疫情影响,原本两年一届的新加坡国际武术文化艺术节延迟至今年举...

    时间:02-17
  • 孩子生长迟缓?请看这份指南

      孩子生长迟缓?请看这份指南(健康直通车(第111站))  孩子比同龄人长得慢,个子长不高,体重偏轻……这些在孩子成长中遇到的问题困扰着不少家长。  孩子生长迟缓,如何通过“食养”来改善?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印发《儿童青少年生长迟缓食养指南(2023年版)》(以下简...

    时间:02-17
  • 面向务工人员子女提供课后陪伴等服务

      本报讯(记者邓崎凡)近日,共青团中央、全国少工委印发《关于加强共青团新时代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提出,要着力面向农村留守儿童、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等群体提供课业辅导、课后陪伴等服务。  《意见》提出,要聚焦思想引领、政策倡导、...

    时间:02-17
  • 冬游西藏“看最美的风景”

      春节期间,卓玛在“冬游西藏”活动上抢到了酒店住宿通用券、景区酒店消费通用券和餐饮优惠券,全家前往日喀则旅游省了不少钱。  从1月1日到3月15日,西藏开启了第五轮“冬游西藏”活动,通过景区“促销”、门票减免、酒店民宿优惠等文旅惠民措施,西藏旅游消费需求得到快...

    时间:02-17
  • 外卖能否进小区?

      近日,“外卖员能不能进入小区送餐到家”又一次在网上掀起讨论热潮,全国各地网友都加入其中。  事情起因是这样的——2月6日~15日,成都市金牛区中加水岸小区第二届业主委员会针对“外卖能否进入小区”发起全业主投票,以此来决定未来小区会不会放开,允许外卖员进小区。...

    时间:02-17
  • 热搜之下记者实地走访乐山油炸店 商家:菜现切现串、油每天换

      近日,有网友发帖认为乐山油炸食品大部分卫生不合格,且油炸食品是致癌物,建议有关部门取缔。此事经本报独家报道后,引起广大网友强烈关注与讨论,并登上当日微博热搜。  那么,乐山当地的油炸食品商家对此怎么看?他们的菜品是否真的有卫生保障?2月15日,记者实地走访了乐山多...

    时间:02-17
  • 职场女性遭遇隐性歧视问题再调查

      职场女性遭遇隐性歧视问题再调查  强制休育儿假 缩小用工成本性别差  □ 本报记者  赵丽  □ 本报实习生 胡淼  2月14日,本报法治经纬版刊发《女性求职被问是否愿意3年不生娃 记者调查职场女性遭遇隐性歧视问题》一文。稿件相关话题多次冲上微博热搜,本报微...

    时间:02-17
  • 家里囤的药根本用不完怎么办?转卖丢弃均不可取

      记者调查囤药后药品处理难题  家里囤的药根本用不完怎么办?  ● 药物都有保质期,存储也有一定的条件要求,家中囤药过多,保管不当容易变质,甚至引发小朋友误食;过多药物长期存放也会造成浪费;如果随意丢弃,还可能污染环境,对人和动植物造成危害  ● 已有多地出台居民家庭过期药品回收工作实施方案,建...

    时间:02-17
  • 河间“零彩礼”样本

      2021年4月至今年1月全市办理新婚登记4726对,近九成为“零彩礼”“低彩礼”  河间“零彩礼”样本   2月11日,河北省河间市西旧馆村村民王春相“嫁闺女”。  上午新娘在家换好婚纱,步行从家走到50米外的婚俗改革大礼堂。礼堂内已经坐满了人。  婚俗改革大礼堂由...

    时间:02-17
  • 2022年度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十大看点发布

      《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保护条例》施行、首届明文化论坛成功举办等上榜  2022年度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十大看点发布   2月16日,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委员会办公室、北京青年报社联合发布“2022年度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十大看点”,包括:《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保护条...

    时间:02-17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