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法治

毕业后,他们的经历有些特别

2023-02-15 06:53:32

来源:中国青年报

  孙塔在离职这天享受到了久违的冬日暖阳。从深圳科兴科技园区走到深圳大学地铁站大概要15分钟,以往她下班的时候天都黑了,而那天下午3点,缕缕阳光洒在她的身上,“柔柔的、细细的、暖暖的”,她体验到了久违的自由、轻松和舒畅。

  我觉得自己足够特别

  跟大多数校招生找工作的经历不一样,作为一名2022届校招生,从2021年8月开始,孙塔就以本科学历的身份先后进入两家公司工作,后来又相继被裁员。“我觉得自己足够特别,周围的同学都还没开始工作呢,我就已经被裁了两次了。”

  孙塔的两份工作机会都是通过实习时认识的前辈内推得到的。“我算得上是大家眼里很卷的那种人”,上大学期间孙塔一直一边上网课,一边在公司实习,快速积累了3年的工作经验。因此即便还没有拿到研究生毕业证,依然有公司愿意让她以社招的身份进入工作

  孙塔的第一份工作是在2021年11月转正的。3个月后的一天上午,孙塔刚到公司就收到了一条企业微信:“过来一起聊一下”,她没有多想,“以为只是一次正常的部门内的业务推进交流”。走进会议室之后,孙塔看到对面同时坐着人力资源同事和部门主管,她便预料到了此次谈话的内容。

  与孙塔的谈话只用了5分钟,但会议室被预约了整整一天,剩下的时间里,公司人力资源按照裁员名单分别约谈。公司很直接地告知了裁员结论和处理方案,虽然提供了内部转岗的方案,但是孙塔浏览了一下,并没有适合自己的岗位。“我还是拿赔偿走人吧”,孙塔很庆幸,“我的研究生毕业证还没拿到,拿到之后可以继续参加春招和秋招”。

  2022年2月正是深圳新冠疫情严重的时候,孙塔想要尽快离开深圳,因此提前一天来到公司办理离职。孙塔在公司的东西并不多,一个帆布包就能放得下。

  她想起自己在楼下咖啡店的会员卡里还有钱,转正的时候为了奖励自己,孙塔一次性充值了500元,“没想到人走了,钱还没花完”。她刷光了卡里所有的钱请同事吃了一顿零食“大餐”。

  孙塔休息了1个月入职了一家外企,“被裁还是给我留下了一点阴影,我没有选择互联网公司”。转正1个月后,孙塔所在的公司总部宣布她所在的整个部门员工全部在裁员名单里。

  在外企工作的那段时间都是居家办公,但是孙塔离职那天,部门同事都来到了公司。因为疫情原因没办法堂食,孙塔的部门领导叫了外卖到公司食堂。“真的很感动也很热闹,大家边吃边聊,突然看到新闻弹窗我们公司旁边有疫情高风险区,大家掏出手机来检查自己粤康码,发现全部变黄了,我们一起哈哈大笑。”

  吃完饭后孙塔和同事在会议室拍照留念。“就是被裁了呀,我们大家都很坦然面对和讨论。”孙塔后来还接受了公司提供的法律援助,在他们的帮助下,她拿到了更高的离职赔偿金。

  与孙塔相比,张森就没有这么好的运气,同样是应届生被裁员的他并没有拿到赔偿金。回忆起自己的秋招历程,张森用“一手好牌打得稀烂”来形容。张森热爱游戏,这份爱好也成了他的职业发展方向。大三那年夏天,他在知名互联网企业实习,“我每天晚上都从MSI(英雄联盟季中冠军赛)观赛现场下班,感觉生活很美好,唯一美中不足的是我喜欢的战队IG被TL打了个1∶3”。

  实习结束时,张森得到了转正的机会,但他拒绝了,毅然决定前往英国读研,“那时候觉得毕业的时候,我应该能进更好的公司工作。”

  研究生毕业后,张森在2021年秋招时拿到了8个offer,其中不乏知名大厂的offer。彼时,游戏行业的大好势头使得这个本身就热爱游戏的男孩子极其兴奋,他在拿到的众多offer中选择了入职这家游戏行业的头部公司。

  一切并没有张森想象中那么顺利,刚过了年关,游戏行业的寒意袭来,为了转正,他不得不跟着组里的大部分人卷起来,“我每天下班的时间渐渐从晚上9点变成凌晨两点”。在转正前的一个星期,张森还是被上级告知:试用期不通过,要么转外包,要么自己提离职。

  这不能否定我们个人的业绩和能力

  校招入职公司的第三个月,王茜茜被部门主管约谈。收拾东西办理离职那天,王茜茜看到“校招优秀雇主”的荣誉牌匾依然在公司走廊文化墙上闪闪发光。站在这块牌匾前,她回想起自己刚拿到这家公司offer时的心情,“太心动了,这可是行业内的头部公司”,从没去过上海的她一个人扛着30寸的行李箱“飞速”入职,而此刻,物是人非。

  平静下来后,她把手机上的各种招聘软件重新下载回来,“一切仿佛回到了一年前找工作时的状态”。她坚信自己还是能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当年秋招时,她先后参加了定向选调、电视台、广电集团和广告公司的招聘,都非常幸运地通过了笔试和面试,但她最后还是选择了去上海。

  和乔木同批进入部门的校招生有5个,2022年9月第一批裁员时,乔木已经隐约预料到自己的结果,但距离拿到上海户口还有两个月的时间,她不能主动离职寻找其他机会,只能默默等待自己被约谈的那天到来。

  11月,部门主管找到乔木,她很快就接受并消化了被裁这个结果,“我们校招生没有很多既往的成绩能够证明自己的能力,所以处在比较弱的位置上。这样的集体裁员并没有否定我们个人的业绩和能力,只是我们比较倒霉而已,刚入职就遇上这样的事情。”

  “被裁的决定一旦下达,根本无法挽回。”乔木对自己被裁这件事情非常理解和接受的原因是“薪资倒挂”,入职时间短、资历浅的员工收入高于入职时间长、资历深的员工,这种现象更容易出现在红利期的好赛道行业的高附加值岗位,比如互联网行业里的IT研发。拿乔木所在公司来说,校招生刚进来的待遇和工作一两年的老员工基本持平。“我们这批人校招拿到的薪资只是吃到了时代和行业的红利,可是老员工拥有的是业务能力上的优势,选择裁掉应届生也是公司的明智之举。”

  被裁员的经历,王茜茜并没有告诉父母,“我不想父母就此机会催我回家”。王茜茜总把“我是大龄毕业生”这句话挂在嘴边,“27岁的年纪在上海不算大,每个人忙着自己的事情,同事们来来往往,没人会在意你。在老家,27岁代表的是结婚生子,甚至是二孩三孩。”王茜茜的父母给她找了老家国企的工作,但是她不想回去,她想继续在上海寻求自己的事业发展。“如果当初要留在家里,我何必念这么多年书,费这么多努力?”

  继续在上海找工作对只有3个月工作经历的王茜茜来说,可能比回到老家更加艰难。不过,两个月的时间里,王茜茜还是得到了几家公司的面试机会,面试官总是问她同样的问题:“我看你的工作时间很短,你为什么这么快就离职?”王茜茜提前准备了几个回答,比如公司业务与自己职业规划不匹配,再比如希望去更好的公司锻炼自己,“但是我觉得面试官应该也心知肚明吧。”

  张森也面临着和王茜茜同样的情况,因为已经缴纳社保,所以无法再投递校招岗位,在社招里面,他的工作时间又太短,不具备竞争力。在家待业的3个月里,张森一直在思考自己该换哪个方向发展,很多公司都要求2年-3年工作经历,张森只能投递不要求工作经历的公司。他投递了8家公司,得到了3家公司的面试机会,最终拿到了1个offer。

  我还是决定在上海继续拼一拼

  乔木在社交平台发布了一篇名叫“应届生被裁指南”的帖子,用自己的被裁经历安慰和鼓励别人。在“校招裁员”的相关帖子下,也经常会发现她的留言,“工作只是实现个人价值的方式之一,并不是唯一,如果暂时没有,先放轻松,都会有的。”“社会和家庭都有需要你们的地方,任何人都有安身之所。”“世界很大,日子很长,大家都一样的有着无限可能。”

  离职之后,乔木并没有急于找工作。“有段重新思考职业规划的时间并不是件坏事”,从事互联网是乔木一直以来的梦想,读本科时,她就一直在互联网企业实习,“我觉得自己很幸运赶上了互联网最好的时候”,因此在研究生毕业时乔木延续了之前的职业规划。这段被裁员的经历,让她意识到“19岁开始的职业规划,在25岁这年可能需要再来一次”。是否继续做这个行业?是否继续从事这个职位?是否继续在上海?乔木需要一段时间自己想清楚,“肯定会找到工作,但是可能短时间内找不到满意的工作”。

  张森从小到大成绩拔尖,是典型的“别人家的孩子”,因为成绩优异,他通过自主招生进入一所985院校学习。他坦言自己是一个很害怕失败的人,没办法自如地跟朋友说起此事,“不想成为别人茶余饭后的谈资”。只是每当四下无人或者夜深人静时,张森总会陷入这样的沉思:“如果我当时选择了另一家公司,被裁的那个人还会是我吗?”

  虽然被裁后,顺利地找到了下一份工作,但是张森并没有入职。“我需要更多的时间去消化这件事情”,他打算给自己一段空窗期收拾心情。张森打算读个计算机专业的二硕或者博士,毕业后再继续找工作

  回家的几个月时间里,他做起了自媒体账号,做得还不错,“看吧,只要肯花时间下功夫,不管干什么都能成”。

  2022年6月拿到硕士毕业证之后,孙塔迅速投递简历,又迅速入职了一家新公司。经历了两次裁员的孙塔,从不避讳跟朋友聊起这些经历,“我没有觉得被裁是一件耻辱的事情,这是很多复杂因素造成的,甚至在这些因素里,个人因素只占很小的一部分”。孙塔甚至把这些当成很好玩的事情跟朋友们交流,缓解他们找工作时的焦虑。

  “过好当下的每一天。”孙塔不考虑后面等待她的是什么。“就像两条路摆在你面前,你是选择抱着对未来的担忧,心惊胆战地活下去,还是放下这份担忧潇洒随心走,你会选择哪一条?”在反复寻找工作的过程中,孙塔觉得自己收获的比失去的更多,她的职业规划和自我认知都越来越清晰。

  王茜茜的父母经常给她发一些老家的公务员和事业单位的招聘信息,被裁之后,她也筛选了一下2022年国考的岗位,符合她专业的岗位只有3个,其中还有两个只要应届生,她能报的岗位只有1个。王茜茜看了一下这个岗位的报录比,录取3人,报名的人数已经近1000人。

  她还是决定在上海继续拼一拼。去年12月,王茜茜已经入职了新公司,“一直向前走,想要的生活和答案都会有的”。2023年经济的复苏,让王茜茜看到了更多的工作机会。她相信随着自己工作经验的积累,未来会找到更好的工作

  (文中受访者均为化名)

  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陈晓 来源:中国青年报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体育中考中长跑项目去留引关注

      近期国内多地对体育中考项目做出调整,中长跑项目或被取消或变成选考——  体育中考中长跑项目去留引关注  近日,全国各地中小学迎来了新学期。随着国内新冠疫情防控政策持续优化,体育中考政策如何调整成为学生和家长关注的焦点。  《工人日报》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近期多地对体育中考项目做出...

    时间:02-15
  • 吉林村庄“依山傍雪” 村民走上教练岗位迎“冬忙”

      中新网吉林2月15日电 (记者 石洪宇)为了专心授课,37岁的滑雪教练董晓宇将手机放在雪场前台,身上只携带对讲机,必要时才与雪场、同事联络。  “我们踩着的雪板就像一条船,平举起来的手臂就是前进的‘指南针’。”在坡度很小的初级雪道上,8岁的新学员小依(化名)十分信赖眼前的教练,装卸雪板、牵引移动...

    时间:02-15
  • 上海:幼儿园老师身着兔子玩偶装送开学祝福

      中新网上海2月15日电 (记者 徐银 康玉湛)15日,上海市约165万名中小学生和53万名幼儿迎来春季新学期。记者从静安区、闵行区等多区的多所学校了解到,这些校园均提前进行了清洁、消毒工作,做好新学期各项准备工作。幼儿园老师身着兔子玩偶装送开学祝福。 徐银 摄  今年是兔年,不少学校也将校园装扮...

    时间:02-15
  • 非学科类培训不是教育“内卷”新赛道

      进入新学期,不少家长又开始考虑给孩子报班,五花八门的非学科类校外培训迅速升温。日前,教育部等十三部门印发了《关于规范面向中小学生的非学科类校外培训的意见》,系统部署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治理。记者调查发现,部分非学科类校外培训仍然存在收费乱、门槛低等问题。(《北京日报》2月13日)  从整体...

    时间:02-15
  • “农民工地图”让外出务工不迷路

      每年元宵节后,是不少农民工为找工作发愁的时节。江西南昌市新建区联圩镇退捕渔民涂继闯,往年也是其中一员。涂继闯祖上三代都是捕鱼人,“洗脚上岸”以来,虽懂点水电维修,但因年龄偏大、学历较低,只能常年在外地打零工谋生。  年前,当地干部找到涂继闯收集就业信息。没想到信息填报没几天,涂继闯就接到...

    时间:02-15
  • 《早安隆回》走红后的隆回县:从“拼流量”转型到“拼经济”

      流行歌曲《早安隆回》走红全国后,“湘中小城”——隆回县立刻成为网红旅游城市。  据隆回县文旅部门统计显示,2023年春节期间,该县境内游客人数同比增长56%,旅游收入同比增长61%。  “春节期间,我们家每天要接待200多人。”《早安隆回》演唱者、歌手袁树雄对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称。  一...

    时间:02-15
  • 【绿色中国】“太湖美”唱响第三年

      中新网2月15日电(韦香惠) 江南多鱼鲜。金秋9月,可谓是老饕们一年中最为期盼的时节之一。这个时候的太湖三白,每尝一口都称得上味蕾的极致享受。  富饶的长江哺育了鱼米之乡一代又一代,但“竭泽而渔”带来的后果也令人忧心。很长一段时间内,从三江源到巴蜀,从荆楚到吴越,长江流域生态系统警钟阵阵。2...

    时间:02-15
  •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首次面向社会公开征集载人航天飞行任务标识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近日,该办公室正式发布《2023年度载人航天飞行任务标识征集活动公告》,面向社会公开征集2023年度载人航天飞行任务标识。《公告》全文及条件要求等,可登录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网专题页面(http://www.cmse.gov.cn/hdjl/bszjhd/)进行查询。  自2003年神舟五号任务起,每次...

    时间:02-15
  • 中国科学家首次揭示针刺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的机制与原理

      中新网广州2月15日电 (许青青姚露露)广州中医药大学华南针灸研究中心许能贵教授团队14日介绍,该团队研究首次证实了电针刺激廉泉穴能有效治疗中风后的吞咽障碍。相关研究文章于13日在《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在线发表。  许能贵是中国“973计划”针灸项目首席科学家、中国针灸学...

    时间:02-15
  • 海南发布11条教育收费行为“禁令”

      中新网海口2月15日电 (记者 张茜翼)记者15日从海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获悉,该局与海南省教育厅近日发布《关于规范教育收费行为的提醒告诫书》(下称“告诫书”),在春季开学期间对海南省各高等院校,中等职业学校,中小学,幼儿园提出十一条教育收费行为“禁令”。  “告诫书”明确,严禁中小学校以信息化...

    时间:02-15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