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法治

功能繁杂容易成瘾 儿童智能手表里或潜藏“大灰狼”

2023-02-15 03:25:08

来源:法治日报

  本用于定位却沦为社交神器 暗中诱导消费侵犯孩子隐私

  儿童智能手表里或潜藏“大灰狼”

  ● 儿童智能手表越来越社交化,对孩子来说弊大于利,孩子接触过多、过于成人化的网络信息,容易心理早熟,可能沉迷于虚拟网络社交

  ● 儿童智能手表收集的生物识别、行踪轨迹等儿童个人信息实际上均属于敏感个人信息,收集时应当坚持最小收集原则,必须取得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的同意,这是一条不得逾越的红线

  ● 家长应该筑牢第一道“防火墙”,多关注孩子的身心变化,提升孩子的社交沟通能力。企业在研发产品时也应该“做减法”,功能设计要符合儿童身心发展特点,满足其实际需要

  □ 本报记者 文丽娟

  “智能手表里暗藏‘大灰狼’!”这句话如今已成为北京市民刘维和女儿聊天时的口头禅。

  刘维的女儿今年8岁,沉迷于“表圈”(智能手表好友圈)近3年时间。往常,他放任女儿和好友互动,认为孩子有自己的社交圈很正常。直到刚刚过去的这个寒假,他偶然发现,女儿的智能手表里面竟然加了不少陌生人,其中有声音像中年男性的人频繁发来一些性暗示的语言,他这才警惕起来。

  近年来,儿童智能手表的功能不断延伸,除了定位、接打电话外,还可以微聊、视频通话、拍照发好友圈、留言评论等,甚至内置益智游戏,又有支付功能,俨然一部微型智能手机。

  多位接受《法治日报》记者采访的家长担心,孩子通过智能手表无限制添加好友存在安全隐患,本来有益于孩子的“定位手表”沦为“社交神器”;同时,智能手表功能繁杂,孩子容易沉迷其中,导致注意力不集中、视力降低、睡眠不足等健康问题;还可能暗藏诱导消费、暴露隐私和被不法利用的风险。

  儿童智能手表是否应该回归健康与安全核心功能?又该如何保护未成年人“手腕上的安全”?记者进行了调查采访。

  智能手表风靡一时

  功能繁杂容易成瘾

  由于功能实用、趣味性强,近年来,儿童智能手表从“满足家长”到“取悦孩子”,越来越受到未成年人的青睐。

  根据中国产业研究院《2022-2027年中国儿童智能手表行业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研究报告》,目前中国5岁至12岁的儿童数量约为1.7亿人,儿童智能手表的市场普及率约为30%,基本上3个孩子当中就有1个孩子有智能手表。其中智能手表在城市儿童的市场普及率至少过半。

  记者在某电商平台上搜索发现,儿童智能手表的价格从几十元至数千元不等,品牌包括小天才、华为、小米、360等。在产品详情介绍页面,记者看到,不少儿童智能手表都预装了聊天、音乐、作业、故事、钱包等多种应用程序,支持拍照摄像、身体监测及支付等功能。其中的聊天软件可以发语音、图片、表情包,或者视频通话,也有类似社交朋友圈的功能,手表好友可以互相点赞或评论。

  以小天才手表为例,起初主打“双向通话”,随后逐渐升级迭代增加了各种功能,价格从398元到1999元不等。豪华版的功能更加丰富,某电商平台上销量达2000+。

  刘维介绍,其女儿从幼儿园到三年级,用了两代智能手表,最初是为了随时了解孩子的位置,和孩子通话,如今这两项功能反而被弱化了,社交、娱乐、购物、拍照等功能越发突出,“像个集多重功能于一体的小型智能手机,孩子像着了迷一样,天天捧着手表玩儿。手表里的好几个陌生人,不知道是在什么情况下添加的”。

  发现问题后,刘维立即把女儿手表里的陌生人全删了,并赶紧设置了“加好友需家长同意”模式。

  广东中山某小学王老师告诉记者,其所在班级几乎人手一个智能手表,学生们特别喜欢聊天、拍照、朋友圈等玩法,上课都无法集中注意力,“为了不影响上课,只好采取集中保管的方式”。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李静思分析,智能手表在满足未成年人便捷生活需要的同时,也能满足他们的心理需求,如安全感、归属感及成就感,使其越来越受到孩子们的青睐。

  “他们在智能手表聊天群里随时可以得到‘有呼必应’的被重视的归属感,加上智能产品开发者挖空心思设计让孩子们上瘾的钓鱼式黏附机制,让没有足够认知能力的孩子认为,应用智能手表是一种能够阔步于浪尖潮流的炫酷体验,误以为智能手表有时候可以替代一些成长过程中的真实需求。”李静思说。

  沉迷虚拟社交网络

  弊大于利需要警惕

  “碰一碰手表,加个好友吧。”如今,这句话成了不少儿童社交时打招呼的见面语。记者随机采访北京、湖南等地10多个未成年人发现,智能手表中的社交功能最受孩子们欢迎。

  如7岁的北京女孩琳琳就特别喜欢和人加好友,“好玩”“随时聊天”是她加好友的动力。前不久,她加了一名刚认识的女孩为好友,隔三岔五便给对方发短视频或者视频聊天,分享自己的日常。12岁的湖南男孩康康热衷于加好友的理由是,发朋友圈后,看到好友为他点评赞,特别有成就感。

  对于此类现象,不少家长表示担忧:很多成年人都抵挡不住手机的诱惑,一刷就很难停下来,更何况孩子。还有家长经常看到孩子半夜躲在被窝里用手表聊天。

  “尤其是碰一碰就能加陌生人为好友,更可怕,不知道对方是什么人,更不知道加了好友后对方会和孩子产生什么联系,万一遇到坏人怎么办?”湖南长沙市民赵蕾吐槽道。

  赵蕾的孩子今年9岁,使用智能手表近1年时间,起初还老老实实地只用手表和她通电话,可不到1个月便自行学会了手表里各种应用程序的使用,如今只要看到同龄人,便会凑上去嚷嚷着加好友。

  在她看来,儿童智能手表越来越社交化,对孩子来说弊大于利,“通过智能手表,孩子会接触过多、过于成人化的网络信息,容易心理早熟,可能沉迷于虚拟网络社交,降低在现实世界与人交往的意愿”。

  李静思也提出,未成年人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期,自制力和自律性较弱,网络社交容易让他们产生获得感和满足感,痴迷于智能手表发圈、打卡可能会加剧网络依赖甚至导致网络成瘾。同时,智能手表的一些智能卖点,也会在无形中淡化孩子的主动思考能力,如遇到不会的字和词,问一句便可呈现答案。

  诱导消费涉嫌侵权

  泄露隐私触碰红线

  除了担心孩子沉迷网络社交外,赵蕾还提出一个问题:她为孩子购买的某品牌智能手表中,有软件诱导孩子消费,且该款软件在不使用支付密码的情况下也能扣款。

  记者注意到,在某第三方投诉平台上,有关儿童智能手表的投诉中,有不少与诱导消费有关。江苏省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也曾发文称,多名家长投诉反映,儿童智能手表绑定的家长端并未开启免密支付和支付确认,而小孩在手表端购买游戏服务却能直接从家长端扣款。

  另外,儿童智能手表中还存在部分游戏软件重复扣款、多次扣款等问题,孩子在使用时极易被广告推送或游戏内容吸引,甚至进行大额充值消费。

  “儿童手表的使用群体为3周岁至14周岁的未成年人,其属于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擅自支付行为无效,可由家长否认其效力。若因此给儿童或家长造成经济损失的,儿童和家长还可要求存在过错的商家承担赔偿责任。”北京市中闻律师事务所律师杜秀军说。

  他提出,儿童智能手表诱导消费不仅违反我国广告法“针对不满14周岁的未成年人的商品或者服务的广告不得含有劝诱其要求家长购买广告商品或者服务的内容”的规定,还违反未成年人保护法“网络服务提供者应当针对未成年人使用其服务设置相应的时间管理、权限管理、消费管理等功能”的规定,相关部门可依法查处。

  “若儿童智能手表厂家或服务提供者未与儿童和家长达成任何消费协议,未做任何提示或告知即自行扣费,属于盗窃行为,严重的可追究刑事责任。”杜秀军说。

  有的儿童智能手表还存在隐私暴露风险。记者注意到,一些版本和配置比较老旧的儿童智能手表没有相应的隐私设置,安装App无须用户授权便可开启多种权限,通过远程获得未成年人的人脸图像、位置和对话等隐私信息。

  “如果有不怀好意的人入侵手表,那么这款本来可以省心的产品就变成一款‘跟踪器’了,如何保障孩子的安全?”赵蕾不无担忧地说。

  根据江苏省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发布的儿童智能手表消费调查报告,17.11%的消费者表示遇到过儿童智能手表泄露个人信息的情况,32.89%的消费者表示希望可以针对儿童智能手表采取措施,进一步提高手表的信息安全性。

  此前,“3·15信息安全实验室”对电商平台一款销售量达“10万+”的儿童智能手表的测试结果显示,由于手表使用的操作系统过于老旧,没有任何权限管理要求,恶意程序可以在儿童和家长不知情的情况下轻松植入,并获取孩子的位置、人脸图像、录音等隐私信息。

  “儿童智能手表在收集信息方面的不合规现象亟须引起重视。”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少年儿童研究所负责人张晓冰说,儿童智能手表收集的生物识别、行踪轨迹等儿童个人信息实际上均属于敏感个人信息,收集时应当坚持最小收集原则,必须取得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的同意,这条红线不得逾越。

  张晓冰同时提醒,未成年人对网络风险的识别能力较弱,在使用智能手表的过程中容易泄露照片、视频、实时定位、个人情况、父母信息等个人信息,造成隐私泄露。在此基础上,可能被一些不良分子利用,他们通过手表伪装成孩子的同龄人,诱导其消费或者下载不良软件,甚至可能诱骗孩子违法犯罪。

  推强制性国家标准

  设计备案功能审核

  在儿童智能手表逐渐成为孩子“标配”电子产品的背景下,其存在的问题亟须引起重视。

  多名受访专家提出,教育部门、学校、家庭、社会应该形成合力,织密安全网。加强行业审核与监管,规范健康指引标准。可考虑将儿童接触社交媒体纳入监管范围,发布关于儿童智能产品的设计与推广指导规定,让企业在开发相关产品时有法可依。

  值得注意的是,2022年11月,国家标准GB/T41411-2022《儿童手表》正式实施。受访专家认为,落实国家标准有助于进一步保护儿童个人信息。该标准目前为推荐性国家标准,根据实施情况,如果有必要,可将其上升为强制性国家标准,要求厂家在儿童智能手表的设计、生产和销售等环节严格遵守相关标准,从源头上进行遏制。

  李静思提出,儿童电子产品的设计要与未成年人的成长阶段相契合,以促进孩子的健康发展为要旨。针对未成年人自控力较弱的特点,厂家在家长端的设置上应该更加精细化,根据未成年人的不同特点设定不同的使用规则。

  张晓冰从行业监管层面提出意见,她认为应该推动儿童智能手表行业自律,加强行业审核与监管,制定儿童智能手表行业安全标准,出台儿童智能手表模式规范,鼓励行业定期发布相关调查报告,披露行业发展趋势及未成年人保护状况等相关问题。

  “政府也要加强监管,对违反相关法律法规的企业或平台,一律严格追责,让全社会真正形成关爱儿童、尊重儿童的社会氛围和社会理念。着力推动《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出台,将儿童接触社交媒体纳入条例保护范围,加强儿童智能手表的设计备案和功能审核。”张晓冰说。

  杜秀军则建议,一方面,要定期开展儿童智能产品危害和心理健康教育课,举办学生和家长网络素养讲座,让学生增强自身抵御不良信息的能力;另一方面,家长和学校应当正确引导孩子通过丰富业余爱好、提升社交能力、增加趣味活动等,建立健康互动的交往关系,鼓励孩子线下“现实社交”。

  北京家长陈晨对此深有同感。他认为家长应该筑牢第一道“防火墙”,多关注孩子的身心变化,提升孩子的社交沟通能力。企业在研发产品时也应该“做减法”,功能设计要符合儿童身心发展特点,回归健康与安全核心功能,满足儿童实际需要,同时要加强信息安全保护,避免因为程序漏洞导致儿童的身心安全受到威胁。

  (文中刘维、赵蕾、陈晨均为化名)

  漫画/李晓军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早安隆回》走红后的隆回县:从“拼流量”转型到“拼经济”

      流行歌曲《早安隆回》走红全国后,“湘中小城”——隆回县立刻成为网红旅游城市。  据隆回县文旅部门统计显示,2023年春节期间,该县境内游客人数同比增长56%,旅游收入同比增长61%。  “春节期间,我们家每天要接待200多人。”《早安隆回》演唱者、歌手袁树雄对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称。  一...

    时间:02-15
  • 【绿色中国】“太湖美”唱响第三年

      中新网2月15日电(韦香惠) 江南多鱼鲜。金秋9月,可谓是老饕们一年中最为期盼的时节之一。这个时候的太湖三白,每尝一口都称得上味蕾的极致享受。  富饶的长江哺育了鱼米之乡一代又一代,但“竭泽而渔”带来的后果也令人忧心。很长一段时间内,从三江源到巴蜀,从荆楚到吴越,长江流域生态系统警钟阵阵。2...

    时间:02-15
  •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首次面向社会公开征集载人航天飞行任务标识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近日,该办公室正式发布《2023年度载人航天飞行任务标识征集活动公告》,面向社会公开征集2023年度载人航天飞行任务标识。《公告》全文及条件要求等,可登录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网专题页面(http://www.cmse.gov.cn/hdjl/bszjhd/)进行查询。  自2003年神舟五号任务起,每次...

    时间:02-15
  • 中国科学家首次揭示针刺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的机制与原理

      中新网广州2月15日电 (许青青姚露露)广州中医药大学华南针灸研究中心许能贵教授团队14日介绍,该团队研究首次证实了电针刺激廉泉穴能有效治疗中风后的吞咽障碍。相关研究文章于13日在《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在线发表。  许能贵是中国“973计划”针灸项目首席科学家、中国针灸学...

    时间:02-15
  • 海南发布11条教育收费行为“禁令”

      中新网海口2月15日电 (记者 张茜翼)记者15日从海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获悉,该局与海南省教育厅近日发布《关于规范教育收费行为的提醒告诫书》(下称“告诫书”),在春季开学期间对海南省各高等院校,中等职业学校,中小学,幼儿园提出十一条教育收费行为“禁令”。  “告诫书”明确,严禁中小学校以信息化...

    时间:02-15
  • 全国大部开启升温通道 江南多地周末将迎体验版春天

      中国天气网讯 随着冷空气影响趋于结束,昨天(2月14日)开始,我国北方地区率先开启升温模式,今天南方也将自北向南陆续加入升温大军,这股升温浪潮将一直持续到本周末。降水方面,南方持续阴雨模式终于按下“暂停键”,今天江南、华南等大部地区都将晴天在线,迎来久违的阳光,小伙伴们可抓紧晾晒。  长春沈阳...

    时间:02-15
  • 教人坐飞机、一个人看病 女孩拍“社会生存科普视频”涨粉百万

      如何坐地铁飞机如何坐网约车如何一个人看病  她拍“社会生存科普视频”涨粉百万  这位连云港女孩说:不是每个人都出生在城市,从小就有坐高铁飞机的机会  如何坐公交车、如何坐地铁、如何吃麦当劳、如何一个人去医院看病……近日,抖音短视频博主“打工仔小张”把这些看似大部分人都熟知的生活...

    时间:02-15
  • 新疆西部山区有降雪 中东部将有降温和雨雪天气

      中新网2月15日电 据中央气象台网站消息,15日至17日,新疆西部部分地区有中到大雪,局地暴雪。18日至20日,弱冷空气影响我国中东部地区,中东部将有降温和雨雪天气。  新疆西部山区有降雪  15日至17日,新疆西部部分地区有中到大雪,局地暴雪。  中东部将有降温和雨雪天气  18日至20日,将有弱冷空气影...

    时间:02-15
  • 对“刘学州案”,要关注的不止判决结果

      据《大河报》等媒体报道,刘学州去世一年以后,2月13日,北京互联网法院对刘学州被网暴致死案进行了网上审理。该案代理律师介绍,刘学州去世后,其在网络上提取了针对刘学州的2000多条网暴言论。据悉该案是由刘学州养家外祖父母提起的诉讼,“不是为了经济赔偿,也没有任何利益诉求……就是为了完成他的遗愿,...

    时间:02-15
  • “剧组虐猫”事件后 :办理个案并推动动物演员安全管理

      一只白猫引发的“风暴”   浙江东阳:办理个案并推动动物演员安全管理  “当时‘剧组虐猫事件’对我们公司影响确实很大,现在基本走出来了,公司逐渐恢复了正常经营……”近日,浙江省东阳市检察院第三检察部检察官金琤琤来到横店影视城某影视公司进行回访时,该公司相关负责人诚恳地说。  一只白...

    时间:02-15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