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法治

他的逆袭:从听障孩子到校园偶像

2023-02-14 02:29:41

来源:扬子晚报

  25岁小伙马涛出生时被确诊为先天性重度神经性耳聋,听力一级残疾的他并不服输,靠自己顽强的毅力一路逆袭,不仅考取了安徽工业大学,还连续6个学期专业课成绩第一,先后斩获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等众多大奖。2022年9月,他又成功保研至苏州大学集成电路工程专业。近日,他将自己的励志故事分享在学校新媒体平台上,感动全校师生,很多人点赞:“有梦想谁都了不起。”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联系到马涛,听他讲述了成长背后的故事。他目前处在本科生涯的最后一个学期,一方面紧张地准备毕业论文,另一方面备战6月的全国集成电路创新创业大赛。他坦言,希望将来能够投身于芯片设计领域,通过混合信号ADC等技术手段制造性价比更高、舒适感更强的助听器,能够帮助到更多听障人士。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闫春旭

  1、 听力一级残疾,6岁才能叫“妈妈”

  “五岁时,妈妈喊我,我听不到,到医院检查后才发现有听力问题。”1998年出生的马涛是安徽宿州人,自他懂事起世界就是一片寂静。他被确诊为先天性重度神经性耳聋,两耳听力损失达到90分贝。

  失去听力,给学习说话带来极大的困难。马涛清晰地记得读小学时经常往医院耳鼻喉科跑,治疗了很多次都没有效果。医生劝马涛的父母:“回去吧,再看下去也是徒劳,等大了就送到特殊学校学手语吧。”医生的话让马涛的父母很难过,但他们不愿意放弃,暗暗发誓:“一定要教会孩子说话。”

  回忆学发声的过程,马涛记忆犹新。他总是睁大眼睛看别人的口型,摸着母亲的喉咙感受声带的振动。他学习简单的音节然后对着河边大声喊,即使是一个最简单的音节,也需要上万次的练习、反馈和纠正。

  6岁时,马涛第一次喊出“妈妈”,母亲喜极而泣。8岁时,他佩戴了助听器,能模糊地听到外界的声音了,也能连贯表达了,“父亲还为此带着我到村头炫耀了一下,我能感受到他的自豪。”

  马涛说,由于身边都是从小玩到大的朋友,小时候并没有觉得自己和别人有什么不同。父母的执着与爱也深深感染了马涛,周围好友的关心温暖着马涛,他时刻提醒自己不能成为一个弱者。所以马涛上学时刻苦努力,各科成绩都很好,高考时,在他完全放弃英语听力的情况下,还是幸运地考上了大学,进入了安徽工业大学光源与照明专业学习。

  2、 考上大学,他成了“第一排钉子户”

  2019年10月,马涛入学后的第一个月,他感到迷茫,找到辅导员陈恳老师谈心。这次谈心中,陈恳知道了马涛的情况。陈恳说,大一课程多是高数、思政、计算机等基础性课程,每堂课都有一百多名学生。“人数比较多,老师不容易发现他。马涛上课时听得不是很清楚,因此担心考不了好成绩。”于是陈恳老师总会先细心地与其他授课老师沟通。

  陈老师得知马涛的英语成绩不好后,鼓励他:“你要想变得优秀,必须各个方面都要优秀,不仅是专业课,英语成绩也是如此。”在陈恳的鼓励下,马涛树立了信心。每次上课,马涛都会提前一二十分钟到教室,如果是高数等课程,他甚至会提前半小时到教室抢第一排的座位,被同学们笑称“第一排钉子户”。

  课堂人数多的情况下,马涛需要看老师的嘴型猜测讲课内容,“如果老师戴了口罩,这节课基本上是听不到东西的。”不过他也有自己的解决办法,把上课内容录下来,然后回到宿舍把手机放到耳边反复听,直到弄懂为止。

  功夫不负有心人,马涛的努力有了收获。马涛所在的专业共有80人,他连续6个学期的学分绩都是专业第一,平均学分绩达到92分,近一半的课程超过95分,而且比往届同专业学长学姐的学分绩还高,他不仅拿到了校内的各项奖学金,还拿到了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等。

  谈到取得优异成绩的原因,马涛笑着说:“课前预习,上课认真听,记笔记,课后多复习,重要的内容学三遍!”

  3、 研究芯片设计,整天泡在实验室里

  第一学期结束后,马涛想转到计算机专业。学院丁守军老师得知后主动劝说:“你不要转专业了,来我的课题组吧!”就这样,马涛加入了丁守军的光电功能晶体课题组。听力障碍无法阻挡马涛钻研的劲头,他选择了微电子方向,主要研究芯片设计。

  由于实验室设备启动后需要24小时运行,丁守军常常带着学生熬夜在单晶炉旁观察生长晶体,然后第二天再到教室上课。马涛看到丁老师努力的样子后深受触动,也跟着通宵做实验。

  马涛努力学习晶体的提拉生长,调试晶体的生长温度,参与晶体退火后的研磨抛光等实验,“有时候生长出的晶体不是我们想要的,我们就找各种原因,围绕容器气密性差、晶体内部应力等原因进行讨论,调试各种参数,经过几次失败,才有了满意的结果。”

  经过不懈努力,马涛连续斩获“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二等奖、安徽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金奖等多项大奖,还获得了“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安徽省优秀大学生”等荣誉。

  2022年暑假,马涛没有回家,而是待在实验室里学习。丁守军老师每天来实验室,都能看到马涛的身影。马涛在实验室里画电路图、看书、记笔记,很晚才回去。每天晚上10点后,学院楼的门卫大叔关门时,总能看到马涛的身影。门卫大叔很有“意见”,经常向丁守军反映:“你们天天忙到最后!”丁老师总会笑着说:“我也没办法。”

  丁守军也常常感慨:“他天天都是这个状态,我作为老师都觉得很难坚持下来,这个毅力不是一般人能够达到的。”

  4、 成功保研,未来想设计助听器

  因为本科成绩很好,所以马涛有了保研的想法,“不过保研面试时有英语口语问答,这个对我来说挺难的。还有就是我怕自己听不清老师提的问题,让老师重复好几遍的话,我觉得蛮不好意思的。尽管他们还会耐心地再说一次,但对我来说特别尴尬。”

  面试苏州大学时,马涛刚开始很紧张,害怕老师提到不熟悉的内容,但走进考场看到面试老师都很和蔼可亲,他的心态就渐渐放松了。加上马涛在面试前做了大量的准备,所以很多问题他都对答如流。

  2022年9月28日,他成功被保研至苏州大学电子信息学院集成电路工程专业。其实此前,他已经斩获了多所双一流院校的offer,“选择苏大,是因为我喜欢这个专业。”丁守军也很高兴:“他喜欢芯片,想往集成电路的方向发展,苏大是他最好的选择。选择了适合自己的专业,我觉得这是很开心的一件事情。”

  马涛告诉记者,新的学期他有了新的梦想,“因为不久前,我在打篮球时摔坏了助听器,不得不花一万多元换了新助听器,而且只能左耳戴,右耳佩戴会不舒服。我就忽然想到,我将要学习集成电路工程专业,希望未来我能投身于芯片设计领域,通过混合信号ADC等技术手段制造出性价比高的助听器,能够帮助更多听障人士。”

  马涛说:“我觉得大学里最重要的任务还是要认真学习。如果有足够的课余时间我会多参加一些比赛,锻炼自己的技能。”马涛同时想鼓励像自己一样的听障人士:“不要在意别人的眼光,如果你喜欢做什么事情,可以努力去做,不要放弃,相信最后一定能成功。”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人这一辈子,一定要去一趟杂多

    杂多为藏语译音,意为扎曲河源头。你或许会对这个名字感到陌生,但是它的“关键词”,总有一个让你心动。大美杂多。杂多县委宣传部 供图三江源国家公园、澜沧江发源地、长江南源、中国虫草第一县、最美星空摄影地、中国雪豹之乡、白垩纪丹霞地质景观、雪域牦牛文化发祥地……众多“关键词”,成就了“宝地...

    时间:02-14
  • 薅“羊毛”还录“教学视频”网售?被告人获刑七年

      不但自己薅电商平台“羊毛”还录制“教学视频”网上出售   被告人涉两罪获刑七年  本报讯(通讯员费璇)一些网络电商平台为了吸引新用户使用,会推出奖励机制,这在徐某的眼中成了“生财之道”。近日,经上海市普陀区检察院提起公诉,法院以诈骗罪判处被告人徐某有期徒刑四年十个月,并处罚金5万元;以传...

    时间:02-14
  • 把野蛮生长的电竞酒店管起来

      我国法律对电竞酒店并没有明确具体规定,在场所性质认定上仍存在争议,现有的监管方式不能有效堵塞漏洞,疏于对未成年人的社会保护和网络保护,存在安全隐患。实践中,一些地方的检察机关积极探索,推动相关职能部门共同发力——   把野蛮生长的电竞酒店管起来  一张狭窄的上下铺,两台宽大的曲面屏电脑,...

    时间:02-14
  • 冷空气影响华南地区 新疆西部山区有较强降雪

      中新网2月14日电 据中央气象台网站消息,14日,华南、云南以及青藏高原东部等地有4~8℃降温。预计18日至20日,将有弱冷空气影响我国中东部地区;14日至16日,新疆西部山区有中到大雪。  冷空气影响华南地区  14日,华南、云南以及青藏高原东部等地有4~8℃降温。  预计,18日至20日,将有弱冷空气影响我国中...

    时间:02-14
  • 不宜因经典作品的时代局限而因噎废食

      据澎湃新闻网报道,近日,有网民建议把《水浒》相关内容从中小学课文和课外读物中清除出去,引发了舆论持续热议。这位浙江网民列出的《水浒》主要“罪证”包括:“恶毒污蔑丑化女性”“情节极其不合逻辑”“无原则歌颂滥杀无辜”等问题,并称这是自己见过的“最毒小说”。  浙江省教育厅对于这些“罪证...

    时间:02-14
  • 北京今天“晴”歌继续高唱 微风不燥适宜外出活动

      中国天气网讯 昨天(2月13日),北京阳光在线,气温回升明显,今天又将是“晴”歌高唱的一天,风力不大,午间时段适宜外出活动和开窗通风,不过早晚气温依然较低,公众外出需做好保暖工作。  昨天,北京以晴间多云为主,暖阳高照,15时南郊观象台的实时气温达到5.8℃,较前一天明显回升,不过白天北风在线,大部地区风力...

    时间:02-14
  • 新婚夫妇回家过年 “不怕不怕”了

      南北差异?新旧风俗?被催生?关键看你怎么应对  新婚夫妇回家过年 “不怕不怕”了   今年春节,新婚的宋荷(化名)第一次去婆家过年。从甘肃兰州到重庆东北部的一座小镇,宋荷心里提前预设了很多“关卡”——吃不惯饭菜、听不懂方言、不熟悉另一半的亲朋好友……  一些...

    时间:02-14
  • 年纪轻轻为何会心力衰竭

      中日友好医院心脏科心衰中心曾接诊过一位年轻男性,他因为呼吸困难、夜间憋醒而来就诊。这位患者此前被诊断为高血压导致的心力衰竭。此外,他还有着当下年轻人常见的不良生活习惯,比如吸烟、饮酒和经常熬夜。此次发病过程中,该患者还发生了急性脑梗,病情严重,曾辗转多地求...

    时间:02-14
  • 生命教育成了“网红课”:成长不是思考题,而是实践题

      成长不是一道思考题,而是实践题  生命教育成了“网红课”  去年9月,刚进入同济大学学习的00后浦荷晶选到了一门“网红课”。  起初她是被课名“生命的省思——如何过好这一生”吸引,没想到在课上,她与“孤独”对话,摆脱了“玩乐焦虑”,还在自己的“墓志铭”作业中认真写下了“埋葬在这里的人曾...

    时间:02-14
  • 永定河 水清岸美展生机

      永定河 水清岸美展生机(美丽中国·我们的母亲河③)  核心阅读  永定河是京津冀晋地区重要的水源涵养区、生态屏障和生态廊道,更是北京的母亲河。  日前,永定河2023年春季生态补水全面启动。近年来,北京在永定河相关河段探索大流量脉冲泄水试验、科学实施生态补...

    时间:02-14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