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法治

本领过硬的雪场救援队:“超强耐力”守护滑雪客安全

2023-02-12 17:29:01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吉林2月12日电 (记者 石洪宇)周末的吉林市冰雪试验区北大湖雪场人头攒动,滑雪客在雪道上尽情驰骋。31岁的王琪踩着雪板在雪道边缘缓慢滑行,滑雪客速度过快、过慢都会引起他的警觉。

  “速度快,出现事故受伤会更严重;速度慢,滑雪技巧可能生疏,容易被人撞倒。”王琪解释说。穿着“RESCUER雪场救援”白十字标识的他和40多名同事是雪场的首道“防线”,他们不停在雪道巡逻、检查安全设施、第一时间处理险情,急救包、雪道救援船、滑行稳定器是他们的日常工具。

队员正在固定伤者 吉林市冰雪试验区供图

  吉林是冰雪旅游、冰雪运动重镇。近些年,当地不断推动冰雪经济发展,域内北大湖、万科松花湖是两大世界级雪场。滑雪以速度快、刺激感强烈著称,如何保障滑雪客的安全是雪场的“必修课”。

  王琪是一名退伍兵,服役时曾练就一身“雪地速滑”本领。在雪场工作的5个年头,他曾数十次处理事故,让滑雪客转危为安。“我们经受过医院、救援队的专业培训,需要拿到证件,还要经常参加考核。”王琪说。

  上个雪季,一名滑雪爱好者挑战野外滑雪致摔伤骨折。事发地没有信号,无法定位,同行人员求救当地职能部门。王琪和同事受邀出发,在山林里滑雪穿行多个小时才找到伤者。包扎、固定、转移,10分钟便处置完毕。

  王琪说,他和同事合作非常默契。一般情况下,他们在雪场送一名伤员下山只需要10分钟。雪场内驻守的医生、救护车会和他们有效衔接,让伤员迅速接受救治。

  这个雪季,吉林冰雪继续受到游客热捧。王琪每天6时从家出发,7时整带好救援装备上山巡逻。防护网、造雪机等附近的防护垫,雪道的平整度都是需要关注的重点。

  滑雪客们一批又一批飞驰而下,王琪和同事不间断地滑行巡视。他们每天要守护数万名滑雪客的安全,用呼喊提醒他们提前预判雪道上可能出现的险情。“我们每天滑行几十公里,都有超强耐力。”

  王琪说,他每天回家都会打开短视频APP,看到海内外滑雪客在雪场“打卡”便觉得自己的工作格外有意义。(完)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开学了 这些诈骗手法要警惕

      兰州晚报讯 近日,A学生母亲突然收到一条孩子班主任私发的收费信息,要求补交1000元补习费。学生母亲交费后才得知班主任账号被盗。2月12日,省公安厅发布一周典型电诈案件预警,同时提醒家长,收到交费消息时,不要急于汇款,一定要通过电话或视频等方式向班主任核实情况。  ...

    时间:02-13
  • 边城不“边”,淳朴依然

      【这些文化遗存现今的模样 】   “由四川过湖南去,靠东有一条官路。这官路将近湘西边境到了一个地方名为‘茶峒’的小山城时,有一小溪,溪边有座白色小塔,塔下住了一户单独的人家……”这是沈从文小说《边城》里的文字。  茶峒是湘西四大古镇之一。初春,踏进边城茶峒...

    时间:02-13
  • 四川甘孜州泸定县发生3.1级地震,震源深度12千米

      中新网2月13日电 据国家地震台网官方微博消息,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2月13日1时23分在四川甘孜州泸定县(北纬29.66度,东经102.01度)发生3.1级地震,震源深度12千米。图片来源:国家地震台网官方微博...

    时间:02-13
  • 多地“捐精”倡议背后:捐献通过率到底是多少?

      近段时间以来,多地人类精子库陆续向社会发出“捐精”倡议书的话题备受舆论关注。据记者不完全梳理,从2月9日至今,已有包括云南、陕西、山东、北京等多省市对外发布“捐精”倡议书。  “捐精倡议发出,的确引来不少年轻人咨询,这两天电话都快打爆了。”陕西省人类精子库...

    时间:02-13
  • 微课:浓缩教学精华,助力高效学习

      微课适合学生用碎片化的时间进行自主学习,它像一个资源超市,学生们可以随时在其中获取知识。同时,微课又将大量知识浓缩在较短时间内,集中传达了制作者的思想和观点。  ——邢建平 山东大学创新创业学院执行院长  ◎本报记者 王延斌  近日,山东省教育厅官网公示了...

    时间:02-13
  • 开班会、办成人礼 花式开启新学期

      北京市中小学今日开学,返校日学校采取多种形式迎接学生  开班会、办成人礼 花式开启新学期   今天,北京市百万中小学生迎来春季新学期。这是新冠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后师生首次大规模集中返校,正常教育教学秩序即将全面恢复,充实而丰富的校园生活即刻“重启”...

    时间:02-13
  • 新学期如何帮学生适应线下学习生活?

      调整教学进度,将新知传授与补漏辅导相结合;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全面恢复正常校园生活秩序   新学期如何帮学生适应线下学习生活?  今日,北京市中小学新学期正式开启,正常教育教学秩序全面恢复。经历“漫长”的网课和寒假之后,学校在教学上如何衔接?如何帮孩子尽快适应线...

    时间:02-13
  • 卫生好习惯 新学期这样延续

      记者观察  卫生好习惯 新学期这样延续   站在“乙类乙管”后第一个新学期的起点,北京青年报记者发现,很多中小学、幼儿园不仅在积极地筹划未来的新计划,也在冷静地总结过去三年的防疫经验。那些严格的消杀,那些日复一日的洗手步骤,那些网课期间被老师一再强调的体育...

    时间:02-13
  • 乙类乙管后 学生如何走出教室?

      “新冠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后首个新学期开学”特别报道  乙类乙管后 学生如何走出教室?   今年春季学期,是新冠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后首个学期。疫情日趋平稳,为中小学生们丰富多彩的学习生活带来了多种可能,学习将不再被限制在家中、教室里。新学期,学生...

    时间:02-13
  • 今日开学典礼 蕴含哪些惊喜?

      “新冠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后首个新学期开学”特别报道   今日开学典礼 蕴含哪些惊喜?   今天,本市百万中小学生正式迎来春季学期开学,这也是新冠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后的首个新学期。为迎接同学们“回归”,北京青年报记者从本市部分学校了解到,各校提前...

    时间:02-13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