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法治

江西传统木雕手艺人:以刻刀为笔 讲述动人故事

2023-02-12 15:18:26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南昌2月12日电 题:江西传统木雕手艺人:以刻刀为笔 讲述动人故事

  作者 刘玉洁

  “做木雕不仅是出作品,重要的是传递思想。”从事东湖木雕工作30多年的徐忠华认为,做木雕最重要的是“神形兼备”。“形”是在木材自然美的基础上加以修饰,难的是“神”,要做出有“灵魂”的艺术品很考验人的悟性。

  东湖木雕是江西省传统民间雕刻艺术,起源于清末,做工精细,极具实用、观赏和收藏价值,被列入南昌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工艺技巧有平面浮雕、透雕、圆雕、根雕等。

  徐忠华高中毕业后便开始学习木雕技法,师承多位名家,博采众家之长。走进徐忠华的工作室,木架上摆放着各种制作精美、造型各异、形象逼真的木雕作品,有大大小小的器物、动物、人物、山水等。

徐忠华正在雕刻大型摆件。 刘玉洁 摄

  坐在工作台前的徐忠华正手握刻刀,对一个山水作品进行精雕。“东湖木雕最大的特点是‘精微透雕’,有极强的表现力,这件作品大体结构已完成,细节的树木、房屋、水流等要再雕刻半年才可以完成。”徐忠华强调。

  徐忠华的工作室位于江南名楼滕王阁附近,每逢周末或节假日,来自全球各地的游客格外多。制作小件作品时,徐忠华会在工作室门口搭建一个临时工作台。“雕刻时,常常有不少游客停留观看,我会介绍木雕的设计及历史,想让更多人看到木雕、了解木雕。”

  “前几天有位澳大利亚的男青年看到我在雕刻,便站在旁边看了一个多小时,连连赞叹,最后提出想买一个刻刀细细研究。”徐忠华说,平时会有许多外国人对木雕很好奇、想要动手尝试,也会购买一些摆件带回去。

徐忠华雕刻的木雕作品。 刘玉洁 摄

  “半年前,有位美国游客购买了一个大型鸟语花香摆件带回去,不久前他又联系到我,说他的朋友很喜欢,想再订购一些作品。”徐忠华表示,这样的情况发生过很多次。

  近年来,徐忠华精湛的技艺被许多人熟知。有不少来自全球各地的人专程赶来,带着自己的故事和木材来找徐忠华雕刻。

  “他们会讲述想呈现在作品里的故事,由我来设计、制作,这样做出的作品有‘灵魂’,整个过程很有意义。”徐忠华回忆道,曾有位70多岁的老人为了纪念曾经救自己于险境的渔人,便找到他,想通过木雕来寄托感激之情。

  以雕刻刀为笔,在木材上写作,徐忠华用自己的方式讲述动人故事。多年来,无论是亲情爱情还是趣事故事,这样的作品他做过数百件。

  徐忠华认为,雕刻前的构思和设计是最为重要的,先构思、确定作品要表达的思想,在此过程中要考虑木材原本的造型、特点。随后,在保留其自然美的基础上设计具体造型,为其注入“灵魂”。

  绘图、打胚、精雕、抛光……东湖木雕另一特点是注重触觉上的感受,每件作品的细节部位可以直接用手触摸、盘玩。要做出一件好的作品,少则需要几个月、多则几年。

  谈及木雕技艺的传承,徐忠华说道,学习东湖木雕要有立体空间思维,并且要懂美学、有悟性、还要能静下心研究雕刻技法。“我很想把这门手艺传承下去,目前有三个徒弟,他们已经会做些简单的物件,也希望更多年轻人来探索这门技艺。”(完)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开学了 这些诈骗手法要警惕

      兰州晚报讯 近日,A学生母亲突然收到一条孩子班主任私发的收费信息,要求补交1000元补习费。学生母亲交费后才得知班主任账号被盗。2月12日,省公安厅发布一周典型电诈案件预警,同时提醒家长,收到交费消息时,不要急于汇款,一定要通过电话或视频等方式向班主任核实情况。  ...

    时间:02-13
  • 边城不“边”,淳朴依然

      【这些文化遗存现今的模样 】   “由四川过湖南去,靠东有一条官路。这官路将近湘西边境到了一个地方名为‘茶峒’的小山城时,有一小溪,溪边有座白色小塔,塔下住了一户单独的人家……”这是沈从文小说《边城》里的文字。  茶峒是湘西四大古镇之一。初春,踏进边城茶峒...

    时间:02-13
  • 四川甘孜州泸定县发生3.1级地震,震源深度12千米

      中新网2月13日电 据国家地震台网官方微博消息,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2月13日1时23分在四川甘孜州泸定县(北纬29.66度,东经102.01度)发生3.1级地震,震源深度12千米。图片来源:国家地震台网官方微博...

    时间:02-13
  • 多地“捐精”倡议背后:捐献通过率到底是多少?

      近段时间以来,多地人类精子库陆续向社会发出“捐精”倡议书的话题备受舆论关注。据记者不完全梳理,从2月9日至今,已有包括云南、陕西、山东、北京等多省市对外发布“捐精”倡议书。  “捐精倡议发出,的确引来不少年轻人咨询,这两天电话都快打爆了。”陕西省人类精子库...

    时间:02-13
  • 微课:浓缩教学精华,助力高效学习

      微课适合学生用碎片化的时间进行自主学习,它像一个资源超市,学生们可以随时在其中获取知识。同时,微课又将大量知识浓缩在较短时间内,集中传达了制作者的思想和观点。  ——邢建平 山东大学创新创业学院执行院长  ◎本报记者 王延斌  近日,山东省教育厅官网公示了...

    时间:02-13
  • 开班会、办成人礼 花式开启新学期

      北京市中小学今日开学,返校日学校采取多种形式迎接学生  开班会、办成人礼 花式开启新学期   今天,北京市百万中小学生迎来春季新学期。这是新冠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后师生首次大规模集中返校,正常教育教学秩序即将全面恢复,充实而丰富的校园生活即刻“重启”...

    时间:02-13
  • 新学期如何帮学生适应线下学习生活?

      调整教学进度,将新知传授与补漏辅导相结合;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全面恢复正常校园生活秩序   新学期如何帮学生适应线下学习生活?  今日,北京市中小学新学期正式开启,正常教育教学秩序全面恢复。经历“漫长”的网课和寒假之后,学校在教学上如何衔接?如何帮孩子尽快适应线...

    时间:02-13
  • 卫生好习惯 新学期这样延续

      记者观察  卫生好习惯 新学期这样延续   站在“乙类乙管”后第一个新学期的起点,北京青年报记者发现,很多中小学、幼儿园不仅在积极地筹划未来的新计划,也在冷静地总结过去三年的防疫经验。那些严格的消杀,那些日复一日的洗手步骤,那些网课期间被老师一再强调的体育...

    时间:02-13
  • 乙类乙管后 学生如何走出教室?

      “新冠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后首个新学期开学”特别报道  乙类乙管后 学生如何走出教室?   今年春季学期,是新冠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后首个学期。疫情日趋平稳,为中小学生们丰富多彩的学习生活带来了多种可能,学习将不再被限制在家中、教室里。新学期,学生...

    时间:02-13
  • 今日开学典礼 蕴含哪些惊喜?

      “新冠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后首个新学期开学”特别报道   今日开学典礼 蕴含哪些惊喜?   今天,本市百万中小学生正式迎来春季学期开学,这也是新冠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后的首个新学期。为迎接同学们“回归”,北京青年报记者从本市部分学校了解到,各校提前...

    时间:02-13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