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法治

13日开学日通勤通学需求叠加,北京发布今年首个交通出行预警

2023-02-12 11:27:06

来源:新京报

  新京报讯 据北京市交通运行监测调度中心官微消息,2月13日(周一),天气晴,机动车限行尾号5和0,北京中小学开学首日,全市近200万名中小学生返校开学,又恰逢周一常态早高峰,受通勤、通学出行叠加因素影响,路面车流量加大,城市路网运行将呈现交通压力突出,高峰时间提前,持续时间延长特点。为此,为保障好广大市民交通出行,特别是中小学生通学需求,市交通运行监测调度中心(TOCC)发布2023年首个交通出行预警。

  交通出行预警

  预计周一早晚高峰处于严重拥堵级别,路网指数峰值达到8.0以上,短时峰值8.3。早高峰提前30分钟,晚高峰延后25分钟,高峰时段拥堵时间明显增加。其中,7:30-9:00、17:30-19:30交通压力最为突出。

  建议广大市民合理规划出行时间和方式,避开高峰时段和拥堵路段,错峰出行。优先选择绿色出行、公共交通出行。

  交通运行预测

  时间上看,东城、西城地处核心城区,早晚高峰交通压力最为突出,严重拥堵持续1小时以上。


  朝阳、海淀单位学校密集,通勤、通学交通压力大,严重拥堵持续45分钟左右。


  空间上看,东城、西城核心区,史家学区、西长安街学区、德胜学区、中关村学区等重点学区周边高峰时段交通压力集中。城市主要环路、联络线和高速公路早晚高峰交通流将呈现“早进晚出”明显潮汐特征。严重拥堵路段和区域有所增加。


  重点区域总览

  重点区域详情




  保障措施

  针对周一“开学日”交通压力突出,交通、交管、教育、各区政府等多部门开展综合协同调度,实施“一校一策”,全力保障市民出行。

  1. 交通部门

  现场组织服务人员力量300余人次,对116个交通堵点进行现场监测调度和服务。

  轨道交通最大运力投入,地铁高峰时段主要线路发车间隔2分钟,早高峰延长运营时长1小时,重点线路加开临客38列,各线安排2组备车待命。

  地面公交全日增发9200余车次,早晚高峰增发5400余车次,重点区域囤车200部,保障各大居民区和学校周边公共交通运力充足,充分满足通学出行需求。

  出租汽车提高出车率,网约车加大向重点区域运力投放,服务市民个性化出行需求。

  共享单车围绕学校附近轨道交通站点加派专人值守,迅速补充共享单车运力,在学校周边加强单车清淤力度,保障市民出行安全顺畅。

  2. 公安交管部门

  加强警力部署、铁骑上路,做好校园周边道路停车引导,强化路面秩序疏导和事故快清快处。

  3. 教育部门

  组织学生错时到校,老师、民警、交警和志愿者“四类人员”上岗,在上学高峰时段加强校门口值班值守,引导学生即到即进、接送车辆即停即走,共同维护学校周边交通秩。

  4. 属地政府

  各区落实属地责任进行区域自治,对区内交通堵点开展针对性保障措施,确保区域交通平稳运行。

  综合协同调度

  市交通委、市交通运行监测调度中心(TOCC)与交管、教委、公交、地铁、高速等部门开展交通运行综合协同调度,全力保障城市交通运行平稳。同时,实时监测全市交通运行情况,第一时间通过1039交通广播、电视台及微博、微信、新媒体矩阵等渠道,为大家提供及时、准确、全面的交通出行信息,服务好市民出行。(新京报)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多地“捐精”倡议背后:捐献通过率到底是多少?

      近段时间以来,多地人类精子库陆续向社会发出“捐精”倡议书的话题备受舆论关注。据记者不完全梳理,从2月9日至今,已有包括云南、陕西、山东、北京等多省市对外发布“捐精”倡议书。  “捐精倡议发出,的确引来不少年轻人咨询,这两天电话都快打爆了。”陕西省人类精子库...

    时间:02-13
  • 微课:浓缩教学精华,助力高效学习

      微课适合学生用碎片化的时间进行自主学习,它像一个资源超市,学生们可以随时在其中获取知识。同时,微课又将大量知识浓缩在较短时间内,集中传达了制作者的思想和观点。  ——邢建平 山东大学创新创业学院执行院长  ◎本报记者 王延斌  近日,山东省教育厅官网公示了...

    时间:02-13
  • 开班会、办成人礼 花式开启新学期

      北京市中小学今日开学,返校日学校采取多种形式迎接学生  开班会、办成人礼 花式开启新学期   今天,北京市百万中小学生迎来春季新学期。这是新冠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后师生首次大规模集中返校,正常教育教学秩序即将全面恢复,充实而丰富的校园生活即刻“重启”...

    时间:02-13
  • 新学期如何帮学生适应线下学习生活?

      调整教学进度,将新知传授与补漏辅导相结合;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全面恢复正常校园生活秩序   新学期如何帮学生适应线下学习生活?  今日,北京市中小学新学期正式开启,正常教育教学秩序全面恢复。经历“漫长”的网课和寒假之后,学校在教学上如何衔接?如何帮孩子尽快适应线...

    时间:02-13
  • 卫生好习惯 新学期这样延续

      记者观察  卫生好习惯 新学期这样延续   站在“乙类乙管”后第一个新学期的起点,北京青年报记者发现,很多中小学、幼儿园不仅在积极地筹划未来的新计划,也在冷静地总结过去三年的防疫经验。那些严格的消杀,那些日复一日的洗手步骤,那些网课期间被老师一再强调的体育...

    时间:02-13
  • 乙类乙管后 学生如何走出教室?

      “新冠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后首个新学期开学”特别报道  乙类乙管后 学生如何走出教室?   今年春季学期,是新冠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后首个学期。疫情日趋平稳,为中小学生们丰富多彩的学习生活带来了多种可能,学习将不再被限制在家中、教室里。新学期,学生...

    时间:02-13
  • 今日开学典礼 蕴含哪些惊喜?

      “新冠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后首个新学期开学”特别报道   今日开学典礼 蕴含哪些惊喜?   今天,本市百万中小学生正式迎来春季学期开学,这也是新冠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后的首个新学期。为迎接同学们“回归”,北京青年报记者从本市部分学校了解到,各校提前...

    时间:02-13
  • “四小时睡眠法”科学吗?睡眠医学科医生回应

      中新网北京2月12日电(韦香惠)近日,搜狐创始人张朝阳在直播节目中再度谈及自己的“四小时睡眠法”,引发热议。此前,他就曾公开建议大家少睡,称能睡6个小时最好,4个小时就是完美。对此,有关专家表示,这并不是科学的睡眠方法,且会对身体健康造成损伤。  张朝阳再谈“四小时睡眠法”  据媒体报道,9日,张朝...

    时间:02-12
  • 论文都是科技与狠活?ChatGPT为何引教育界“封杀”?

      中新网北京2月12日电(记者 袁秀月)美国OpenAI公司去年推出的聊天机器人ChatGPT,近期成为全球瞩目的焦点。  人工智能将颠覆哪些行业,再次引发人们讨论。这其中,一个不常在此类话题出现的领域,率先感受到ChatGPT的影响——教育。  “也许这一次,对于知识型工作者来说,这就完全等于工业革命。”微软...

    时间:02-12
  • 山西革命老区左权县:挖掘乡村多元价值 激活乡村振兴动力

      中新网太原2月12日电(刘小红)被列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的山西省左权县,近年来以绿色发展、农业产业、美丽乡村为依托,打造出产业特色鲜明、基础设施完善、宜居宜业的乡村振兴左权模式。  据悉,左权县探索三产联动、城乡融合、生态和谐的科学发展道路,通过规划设计、建设施工、长效管理,推...

    时间:02-12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