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法治

乡村医生 走过疫情寒冬

2023-02-10 10:59:01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3年春节刚过,在河北省平泉市小寺沟镇黑山口社区南仓子村,52岁的村医林玉才正忙着在村里进行每个季度一次的慢性病重点人群走访。我国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以后,他的工作重心逐渐回到对村民的诊疗服务中。此前,他的工作很大一部分是为村民做核酸检测采样,为了配合一些村民早晨7点进大棚工作的时间,他经常需要凌晨5点出门。

  随着我国疫情防控政策的优化调整,新冠疫情防控工作的重心从防控转为医疗救治。乡村医生是最基层的卫生健康工作者,作为乡村“健康守门人”,面对近期汹涌来袭的新冠病毒,他们筑起了最前线的抗疫“哨点”。

  1月7日,刚过早晨7点,南仓子村的村卫生室就陆续来了人。村中300多户,1300多人,目前已实现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全覆盖,被林玉才重点关照的慢性病患者中,患高血压的约130人,患糖尿病的有40余人。“血压高了睡不好觉”“感染后一干活就觉得很累”,村民们围着林玉才,念叨着自己的症状,他耐心解答。每天早晨这一时间段,他都约部分患有慢性病的村民前来,免费为他们测量血压和空腹血糖,保证所有的慢性病患者都能管理到位。

  天光越过山丘照亮村庄,村卫生室门口的大喇叭响了起来,循环播放着疫情防护知识,村卫生室里更拥挤了,催促着林玉才的脚步越来越快——在诊室做了检查,又跑去药房配药,一边盯着锅中熬制的中草药,转而又奔入理疗室给患者针灸理疗。林玉才说,为了减轻新冠病毒感染症状,他根据不同体质,熬制了多种汤药,分装在专用的药剂袋中。患者来了,他会根据症状仔细甄别,再对症推荐。

  上午9点多,林玉才背着药箱、提溜着大号手提袋出门走访村户。64岁的李秀琴看到步履匆匆的医生,上前表达感谢。她发现自己“阳了”后发热到38.5℃,还伴有咳嗽,按照林医生的诊断喝了3天中药,后来病情很快好转,现在已经不影响正常生活。

  99岁的管恩臣坐在家中炕头,阳光下的他面色红润。他是前些日子林玉才在村中见到的第一个新冠病毒试剂盒检测结果“两道杠”的患者。感染前,老人还能骑自行车出门,常在家中用两枚磁壶锻炼身体。感染后,家属考虑老人年纪大了禁不起折腾,想在家治疗,林玉才采取中西医结合的方式,短短几天,老人逐渐恢复了精神头。96岁的林桂云摔了一跤,又感染了新冠病毒,目前仍然卧床不起。林玉才联系了小寺沟中心卫生院,两名家庭医生团队成员很快带来了便携式心电图机。确定老人各项指标基本正常,身体也在逐渐恢复,他才放下心来。如今,卫生院对辖区村卫生室进行“一体化”管理,卫生院医务人员和乡村医生的紧密联动,为乡村医疗增强了保障

  小寺沟中心卫生院院长李国安坦言,目前卫生院接诊压力很大,乡村医生在基层发挥了很大作用。“我们一直在为乡村医生进行培训。近期他们不仅对新政策、新指南等进行了学习,还根据当前情况调整乡村的防控措施。我们要求乡村医生加强对村中感染患者的随访,一旦有紧急情况及时反馈。”

  在湖北省黄冈市黄梅县孔垄镇邢圩村,村卫生室有两层楼。1月11日清晨7点刚过,各式小轿车、三轮车、电瓶车纷纷停在门前,很快这里就变成了全村最拥挤的地方。2022年12月下旬,由于附近的新冠病毒感染者增多,这儿的就诊高峰曾达到一日236人次。

  50岁的乡村医生邢锦辉和家人们一起撑起了村卫生室的高效运转。哥哥邢久红主要负责全科诊疗,近期他所在的一楼诊间常常水泄不通。女儿杨进文,外甥女陈瑛、王培负责辅助诊疗。在一楼的治疗室,堂弟媳王慧国小步快跑,发药、打针、输液、理疗都需要她。在二楼中药房,外甥女婿黄阿根按照规范管理中药材,并进行熬制、包装。村卫生室不收取挂号费、复诊费,患者半个月的煎药费仅需30元。

  黄梅县第二人民医院(孔垄镇卫生院)大内科主任杨盛权和邢锦辉是夫妻。午饭后利用休息时间,夫妻俩和女儿要去村中几个重点家庭巡诊。68岁的钱阿姨感染新冠病毒以后,始终觉得浑身乏力,去医院做了CT检查,发现肺结节后忧心忡忡,杨盛权来帮忙进行了会诊,消除了患者疑虑;85岁的沈大爷常年卧病在床,又感染了新冠病毒,目前正在恢复中,家人想让老人住院调养。近期医院床位紧张,杨盛权和老人家属交换了电话号码,约定下一步入院治疗的细节。

  春节前后,返乡的居民多起来了,要提前预备各类药物,保障乡亲们能够健康团圆。尤其是对老年人、儿童、孕妇等重点人群的关注,不能有一丝松懈……村医们就这样,和村民一起走过了这个冬天。

  孙韧 写文 来源:中国青年报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上海多措并举助云南永平患儿得到规范有效救治

      中新网上海2月10日电 (陈静 奚晓蕾)“陈翠贞儿童健康发展中心”以国家儿童医学中心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下称,复旦儿科)首任院长陈翠贞教授命名。  记者10日获悉,作为复旦大学定点帮扶云南省永平县的建设项目之一,自去年8月该中心在云永平揭牌成立首个示范点至今的半年里,复旦儿科已为近20名患儿...

    时间:02-10
  • 仁义咏春拳馆创办人袁知:用现代科学的方式传承发扬咏春是使命

      中新网广州2月10日电 题:仁义咏春拳馆创办人袁知:用现代科学的方式传承发扬咏春是使命  中新网记者 许青青  机缘巧合下将原本是业余爱好的咏春拳变成了“终身事业”,并创办了仁义咏春拳馆。 他就是叶问系咏春拳传人、德国华人袁知。袁知在欧洲咏春总会(EWTO)练习咏春拳三十六年,十多年前因工作...

    时间:02-10
  • 内蒙古新年开新局 致富有“良方”

    图为航拍整齐划一的养殖场。 胡立忠 摄  中新网呼和浩特2月10日电 题:内蒙古新年开新局 致富有“良方”  中新网记者 张林虎  早春时节,乍暖还寒。走进内蒙古自治区开鲁县吉日嘎郞吐镇金牧养殖场,10栋标准化圈舍一字排开,圈舍内外,成群的西门塔尔牛或立或卧,有的吃食、有的喝水、有的玩耍。  养...

    时间:02-10
  • 青年铁警的首个春运之约:从学生到民警成平安旅途新“警”色

      中新网太原2月10日电 题:青年铁警的首个春运之约:从学生到民警成平安旅途新“警”色  作者 李庭耀 李小朋  2023年春运正式开启首日,刚刚从警的孙镜斐在对太原铁路公安处太原车站派出所各岗位熟悉3天后,就奔赴自己的第一个春运之约,完成从学生到民警的角色转变。  “我要用实际行动展示青年铁...

    时间:02-10
  •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海南分院揭牌成立

      中新网海口2月10日电 (记者 王晓斌)2月10日,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海南分院(下称“中国环科院海南分院”)在海口揭牌成立。该分院由海南省生态环境厅和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依托海南省环境科学研究院合作共建,旨在探索生态环境保护科技攻关新型体制机制,着力打造支撑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海南)建设和自由...

    时间:02-10
  • 广西七旬乡村“爱迪生”助力“网红小吃”螺蛳粉推向海外

      中新网柳州2月10日电 题:广西七旬乡村“爱迪生”助力“网红小吃”螺蛳粉推向海外  作者 刘俊聪 韦国政  10日,在广西柳州市鱼峰区白沙镇石山脚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内,工人将腌制好的酸笋放入一台高速运作的切丝机内,将其切成均匀的酸笋条后,配送至预包装螺蛳粉企业。  作为海内外热销的...

    时间:02-10
  • 四川荣县:女孩与亲人失散24年 数据赋能圆寻亲梦

      中新网自贡2月10日电 (刘刚 杨俊 李泽熹)“结合双方DNA比对结果,并经公安部确认,四川自贡市荣县古文镇的林林(化名),即为杨某某和赵某某夫妇1999年失踪之女。”2月10日,四川自贡市荣县警方通报称,当贵州省遵义市红花岗公安分局民警说出确认的话,便打开了来自贵州省遵义市杨某某夫妇24年的心结。  当...

    时间:02-10
  • 广西强化自然保护区建设 庇护珍稀及濒危物种

      中新网南宁2月10日电 (黄令妍 韦晓)广西林业局10日介绍,当地强化以特有物种命名的自然保护区建设管理,使之成为野生动植物的最佳庇护所和复壮繁衍地,对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保护,维护生物多样性丰富度有着重要意义。  广西境内分布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332种。其中,观光木、金丝李、金花茶等近百...

    时间:02-10
  • 侨乡广东江门“天然影棚”助推文旅产业“狂飙”

      中新网江门2月10日电 (孙秋霞)最近热播的扫黑除恶题材剧《狂飙》,带火了剧中主要取景地广东江门,颇具侨乡特色的长堤历史文化街区、梅家大院等吸引不少游客打卡。  江门丰富的旅游资源、深厚的历史文化以及保存完好的华侨建筑,为众多影视剧的拍摄提供了丰富的场景,不同年代的元素在这里兼容并蓄,素...

    时间:02-10
  • 扬州瘦西湖以梅为媒 早春二月邀客探春赏梅

      中新网扬州2月10日电(记者 崔佳明)“探梅”“画梅”“唱梅”“舞梅”......春风十里,遇见“梅”好——2023扬州瘦西湖首届“梅花艺术节”开幕。扬州瘦西湖风景区管理处主任金川现场邀客:期望游客不负春光,来扬州开启一场踏春赏花和文化体验之旅。  金川告诉中新网记者,今年瘦西湖首次在早春时节推...

    时间:02-10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