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法治

“上门代厨”,月入过万?

2023-02-03 11:50:53

来源:半月谈网

  “香辣鸡翅、红烧鱼、包菜……10个菜,口味微辣,总共169元。”头一天和客户谈好了菜品和价格,约定好时间。下午3点,湖南长沙市“95后”女孩“葵葵子”准备出发“上门代厨”。

  2022年以来,全国多地兴起一股“上门代厨”热潮。不少人在各类社交平台留言,可为附近用餐需求者提供“上门代厨”服务,并赚取一定费用。相关内容在多个平台的热度持续攀升。

  “上门代厨”为何流行?这一服务有什么特点?行业背后又隐藏着哪些风险?半月谈记者就此展开调查。

  “上门代厨”服务兴起

  “上门代厨”的“厨师”多是厨艺爱好者,消费与服务双方点对点联络达成共识,“厨师”上门烹饪,线上收取服务费。2022年以来,“上门代厨”现象在多地兴起。美团2022年10月至12月数据显示,“上门代厨”的搜索量环比上涨533%。

  两到三个菜58元,四到五个菜78元……半月谈记者在小红书、闲鱼、抖音等平台发现,北京、上海、武汉等多地的用户发布了提供不同菜系的个人“上门代厨”服务宣传广告。根据各地消费水平和菜品数量,“代厨”收费标准从几十元到上百元不等,如需代买菜、洗碗等则另外收费10元。

  2022年11月初,辞职在家的“葵葵子”偶然刷到“代厨”信息,平时就擅长做湘菜、川菜和西餐的她有了兴趣,当即比照着发布了一条。“没过多久,就有人私信咨询我。”“葵葵子”说,每天接单2至3次,一个月时间她收入1万多元。

  多名受访的“厨师”表示,目前各地“上门代厨”服务发展火爆,有的甚至成立了“上门代厨”公司。不少人都在考虑整合资源,未来形成团队化的“代厨”服务模式。

  火爆背后呈现新特点

  “找‘代厨’比找厨师便宜,还可以经常换菜系。”家住武汉的刘先生告诉半月谈记者,家里有老人和孩子,出于食品安全的顾虑,“代厨”更让人放心。

  他给半月谈记者算了一笔账,按6道菜的标准,一次花去88元服务费和120元的原材料费,比起出门就餐和找专业厨师,价格低,吃到的菜质量高。此外,“代厨”们直接晒出擅长的菜系,信息透明。

  半月谈记者梳理发现,时下盛行的“上门代厨”还呈现出诸多新特点。

  一是从业者更加广泛。受访人士分析,烹饪爱好者是“上门代厨”的主力。他们或兼职、或全职,将爱好变成工作。半月谈记者采访了解到,“上门厨师”不乏上班族、宝妈等群体,他们常利用空余时间为他人提供“上门代厨”服务。在某平台多个“代厨”宣传广告评论区,都有人留言“怎样做‘代厨’?”

  二是“上门厨师”和消费群体双年轻化。多位“代厨”告诉半月谈记者,“代厨”圈子多为“85后”“90后”,甚至“00后”,年轻群体喜欢尝试新鲜事物,其服务对象也以同龄人为主。

  一位互联网从业人员表示,“上门代厨”主要以网络社交平台为沟通媒介,且年轻群体是各类社交平台的主要用户,依托平台即时通讯的特点,双方相互交流更方便、高效。“客户大都是年轻人,通过‘上门代厨’,我还结交了不少朋友。”加入“代厨”队伍有一段时间的“90后”退伍军人大鹏说。

  三是消费需求更加多元化。半月谈记者采访发现,不少长期叫外卖、不会做饭或没有时间做饭的消费者对新鲜、特色的餐饮有需求,便寻求“代厨”服务。除了生日宴会、公司团建等常见类型,“代厨”们接到的用餐咨询还包括健康饮食、减脂轻食、月子餐等五花八门的需求种类。

  引导“上门代厨”健康发展

  多位受访者表示,“上门代厨”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可以促进灵活就业,带动消费,满足不同消费群体对餐饮的需求。但“上门代厨”准入门槛较低,也存在一定风险。

  湖北今天律师事务所律师胡俊杰表示,“代厨”过程属于食品生产环节,如何保障服务品质和食品安全,缺乏相应的规范。

  胡俊杰说,“上门代厨”主要依托社交平台私信建立联系,属于“你情我愿”的交易,对“上门厨师”和消费者双方缺乏人身安全保护。如,不排除某些人心思不正,抱有犯罪目的。此外,“上门厨师”在烹饪过程中一旦发生安全事故,纠纷如何解决尚无依据。

  半月谈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上门厨师”和消费者双方均对安全风险问题较为关注。不少消费者会提出查看“上门厨师”的健康证。“上门厨师”也会通过聊天的方式判断安全性,再决定是否“上门代厨”。

  湖北立丰律师事务所律师喻曦表示,“上门代厨”是一种新兴的服务关系,可能构成劳动关系,也可能构成劳务或雇佣关系,且不同情况下法律性质不一。此外,“上门代厨”多是私下通过微信或支付宝支付的方式支付服务费,如果金额巨大,可能还会涉及税金问题。

  对于目前尚存在的风险和争议,胡俊杰、喻曦等表示,“上门代厨”作为社会分工细化的新职业,具有一定的发展前景。相关部门应正面引导和规范该行业健康发展。如,参照网约车、家政等成熟的服务管理模式,确定行业准入门槛,完善支付方式、纠纷解决路径等事项,对整个服务过程量身定做质量评价和管理办法,从而全面完善和规范“上门代厨”行业。(半月谈网 记者:田中全 邓楠)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绘制人才地图 助力产业和人才协同进阶

      央视网消息:广东东莞是我国制造业大市,从正月初八开始,许多企业陆续开工。据东莞市人社局统计,今年东莞节后企业用工,对技术工人和管理人员需求同比上升近4%和超10%。当地人社部门采用大数据绘制人才地图、推动企业搭建技能大师工作室等措施,助力产业和人才协同进阶。  据东莞市人社局统计,今年东莞...

    时间:02-03
  • 招聘现场搭建数字平台 “云聘会”直播带岗供需双方高效对接

      央视网消息:眼下,全国春风行动暨就业援助月正在推进中,各地密集举办线上线下招聘活动,集中送政策、送岗位、送服务。全国已经累计举办各类招聘活动16000场,发布岗位1000万个,岗位覆盖多行业、多领域。  在河北邯郸的招聘会上,来自京津冀、江苏、安徽等地以及邯郸当地的1000多家企业带来了机械制造、...

    时间:02-03
  • 昆明探索网络直播协商议事 近12万人参与

      中新网昆明2月3日电 (陈静)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昆明市第十四届委员会第二次会议3日在昆明开幕。昆明市政协主席杨皕作工作报告时表示,五华区采用网络直播方式,开展蓝花楹文化艺术节协商议事活动,参与人数近12万人。  2022年,昆明市政协始终心系“市之要事”,深入协商议政,开展重点协商25项,有的转化...

    时间:02-03
  • 湖北来凤:祖孙三代接力守护金丝楠林

      (新春走基层)湖北来凤:祖孙三代接力守护金丝楠林  中新网湖北来凤2月3日电 题:湖北来凤:祖孙三代接力守护金丝楠林  记者 郭晓莹  在湖北来凤县百福司镇舍米湖村,这里的楠树错落叠翠,郁郁葱葱。3日上午10时,护林人陈代全拿起钩刀进山。虽已到了退休年纪,但他仍然每天坚持巡山。  “这棵树,我12...

    时间:02-03
  • 特写:马街书会再续前约:鼓乐喧腾上演千台戏

      中新网平顶山2月3日电 题:特写:马街书会再续前约:鼓乐喧腾上演千台戏  中新网记者 韩章云  正月的中原大地还在寒冬中眺望春天,而在河南平顶山宝丰县城南的马街村,传承七百多年的曲艺盛会——马街书会已火热开唱。  2月3日,正月十三,当日是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马街书会正会日子。...

    时间:02-03
  • 四川:上万名铁路建设者返岗复工 高铁建设稳步推进

      (新春走基层)四川:上万名铁路建设者返岗复工 高铁建设稳步推进  中新网成都2月3日电 (刘忠俊)2月3日,四川成自宜、成达万高铁以及成兰铁路等重点铁路项目工地上万名建设者返岗复工,工地上机器轰鸣,一派繁忙景象。  成都经达州至重庆万州高铁(下称:“成达万高铁”)是我国“八纵八横”高铁网沿江通...

    时间:02-03
  • 重庆丰都发挥“人才荟萃”优势 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力量”

      中新网重庆2月3日电(杨梦逸)新春伊始,重庆丰都县龙河镇洞庄坪村已经是一片繁忙的景象,村民们修缮农房、建造大棚,虽然辛苦,但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短短几年时间,这里如何从一个产业缺乏、年轻人流失的“空心村”实现乡村振兴?记者对此进行了探访。  “丰都县委统战部充分发挥统一战线人才荟萃、...

    时间:02-03
  • 西安首个“暖心智慧警务会客室”揭牌运行 促社会治理水平提升

      中新网西安2月3日电 (记者 张一辰)记者3日从西安市公安局高新分局获悉,西安首个“暖心智慧警务会客室”——缤纷南郡社区暖心警务会客室揭牌运行。  该会客室是目前西安市首家实现互联网、公安网“双网”接入的智慧社区警务室,依托智慧社区安防服务平台及公安“家门口”警务业务办理平台,打造“...

    时间:02-03
  • 西北社火压轴春节“大戏” 传统非遗竞逐“中国式狂欢”

      (新春见闻)西北社火压轴春节“大戏” 传统非遗竞逐“中国式狂欢”  中新社兰州2月3日电 题:西北社火压轴春节“大戏” 传统非遗竞逐“中国式狂欢”  中新社记者 冯志军  “不点花灯月不圆,不耍社火难过年。”随着元宵节临近,春节压轴“大戏”社火在西北地区的展演渐入佳境。尽遣传统非遗...

    时间:02-03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