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法治

“穷窝窝”成了旅游打卡地 大凉山三河村诠释彝家生活

2023-01-28 05:03:50

来源:华西都市报

  当“彝家儿女喜迁新居,三河旧貌换新颜”的标语映入眼帘时,凉山州昭觉县三岔河镇三河村就到了。

  柏油路通到每一户村民的家门口,绵延起伏的山峰下,砖瓦房鳞次栉比地排列着,房前屋后粉刷一新的文化墙让人眼前一亮。很难想象,这里曾一度穷得“让人心疼”。

  2018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三河村,坐在火塘旁,与老乡们一同谈脱贫、聊家常,一起谋划精准脱贫之策。

  如今,5年过去,这里的泥巴路变成柏油路、土房子“变身”砖瓦房、小超市里各种商品琳琅满目……今年春节,昔日“穷窝窝”三河村已成为著名的旅游打卡地,还登上了1月24日晚的《新闻联播》。

  发展特色产业

  成为村民致富“金钥匙”

  2020年,脱贫攻坚收官在即,但三河村仍有贫困户148户792人。李凯“临危受命”,被任命为三河村第一书记。

  如何让三河村摘掉“穷帽子”?这个问题曾困扰了李凯很多个日夜。在不断摸索的过程中,三河村逐渐探索出了“短、中、长”结合的发展道路。

  “我们建起了‘短期+中期+长期’相结合的特色种植养殖模式,把发展产业作为发家致富的‘金钥匙’。”李凯说,短期内,当地村干部不断鼓励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让他们能有一技之长,2021年当地引导外出务工580人次,实现劳务收入1300余万元。

  同时依托独特自然条件,三河村引进西门塔尔牛、中华蜂等优质品种;田间地头,产值更高的云木香、花椒、冬桃等特色农产品不断出现。

  “三箭齐发”下,全村脱贫户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8年的4615.5元,提升至2021年的13678元,为乡村振兴打下了坚实基础。

  如今三河村里,群众出行难、饮水难等早已被解决,当地有了更加便利的生活设施。同时还在全村规划建设4处幼教点,90余名儿童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与城镇幼儿园一样的设施和师资。全村群众均实现签约医生服务,脱贫户医疗保障实现100%,彻底阻断了因病致贫。

  实施“雁阵工程”

  带领乡亲们走向富裕

  在脱贫攻坚战役取得胜利后,养牛、养猪成为当地不少乡亲拥有的产业之一。但规模小、种养殖条件不全面,让当地产业发展面临挑战。

  如何让当地的致富带头人和养殖大户帮助更多有条件的村民扩大西门塔尔牛的养殖规模?在不断地商量和讨论后,当地决定实施“雁阵工程”,以形成可复制的致富带头人培养模式。

  有了较为完善的扶持计划,“领头雁”该选谁?大家将目光落在了三河村党支部副书记、致富带头人洛古有格身上。

  作为“领头雁”,洛古有格的任务是培养和帮扶村里有一定基础的养殖户扩大规模,形成可复制的致富带头人培养机制。之后,再由“雁阵工程”批量培养的身边致富带头人影响和带领周边群众,形成共同致富的共富模式。

  通过走生态种植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加上订单农业来开拓市场,洛古有格对未来充满信心。他说,未来还要通过创建绿色品牌,让三河村发展得更好。

  实现旅游五环发展

  让老乡们的荷包鼓起来

  2020年,三河村入选四川省100个乡村旅游重点村名单,其旧村址也被增补为第九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并成为四川长征干部学院实践教学点之一。

  在和生态农企合作后,三河村的旅游发展逐渐走上正轨,游客接待能力不断提升。“我们要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把旧址、新居和村史馆串联起来,走出一条乡村振兴之路。”李凯说,目前,他们已经有了一些想法,彝族文化主题旅游路线将逐步开发,民宿、酒店、商铺等经营设施将不断在村里出现,能够提供更多就业岗位,让乡亲们能就近就地就业,让老乡们的荷包鼓起来。

  如今,三河村旅游体验中心已建成,脱贫攻坚的过程已成为村史馆里的“藏品”。目前,三河村正按照昭觉县打造文旅之城的建设目标,加快实现旅游五环发展

  其中,第一环是实现“党群服务中心-教育培训中心-村史馆”红色教育圈,讲好脱贫攻坚故事,传承好红色精神。

  第二环是通过旧址到新村的实景展示、“跨越路”等,让游客感受脱贫攻坚给彝区带来的翻天覆地变化。

  第三环是依托通村公路和防火通道建设的环三河运动圈,打造高山自行车赛和马拉松赛的绝佳场地。

  第四环是通过一条21公里的山地公路,把三河村和昭觉县解放沟镇火普村,串联成一条爱国主义教育路线。

  第五环是将三岔河镇的万亩草莓园、玫瑰园,以及谷克德湿地公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博什瓦黑岩画连通,打造为昭觉生态观光区。

  从2018年春节前夕到2023年春节,5年时间,三河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实现了一次又一次的新跨越。李凯说,吃水不忘挖井人,之后的乡村振兴道路上,还需要大家共同奋斗,“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我们当牢记嘱托,为实现共同富裕接续奋斗”。

  华西都市报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新春走基层)广西苗山深处的“归雁”:留得住人才是农村的希望

      中新网柳州1月28日电 题:广西苗山深处的“归雁”:留得住人才是农村的希望  作者 李娇阳 刘俊聪 韦国政  28日,大苗山的深处仍是一片绿色的海洋。这片曾经的特困地区,跳动着希望的色彩。  从广西柳州市的闹市区驱车抵达融水苗族自治县安陲乡江门村,大约需要3个小时。群山之间,清澈的泉水顺流而下...

    时间:01-28
  • 扩大文旅消费 江西庐山风景区面向全球游客免门票

      中新网南昌1月28日电(记者 李韵涵)28日,江西庐山风景区发布公告称,为进一步回馈广大游客,扩大文旅消费,出台向全球游客实行免收门票政策。  公告显示,免票时间为2023年2月1日至3月15日。庐山风景区对境内外全体游客免收庐山风景区、三叠泉景区、白鹿洞书院、碧龙潭景区、桃花源景区、秀峰景区、观...

    时间:01-28
  • 这个春节,在哈尔滨品尝冰雪年味儿

      “打出溜滑堆雪娃,  冰车一滑就不回家,  黏豆包得蘸白沙,  酸菜缸里开白花……”  “瑞雪兆丰年”,冰雪最能营造“氛围感年味儿”,哈尔滨拥有独特的冰雪年味儿。这儿的季节性特别明显,一到冬季冰天雪地、张灯结彩,过年仪式感轻松拉满。哈尔滨冰雪大世界烟火秀  家门外,看冰灯、堆雪人、赶大集...

    时间:01-28
  • “遇见未来”主题展在中国科技馆展出 融合科技文化艺术教育

      中新网北京1月28日电 (记者 孙自法)记者从中国科协科学技术传播中心获悉,该中心与中国科技馆联合主办的“遇见未来”主题展,已于兔年春节假期的大年初三起在中国科技馆正式展出,免费对公众开放。  “遇见未来”主题展布展面积2000平方米,以科技、文化、艺术、教育融合为策展理念,共有18个展项,旨在...

    时间:01-28
  • 节后首日全国大部回暖 南方多地或开启初春体验

      中新网北京1月28日电(韦香惠)28日是春节长假后上班第一天。据中国天气网消息,未来三天全国大部地区降水稀少,以晴或多云天气为主,但内蒙古东北部、东北地区仍有降雪天气,需警惕天气影响。此外,目前已进入五九,未来几天中东部大部将迎明显回暖。  全国大部地区天气晴好  未来三天全国大部地区降水...

    时间:01-28
  • 山西柳林康家沟村发生山体滑坡 致4人被困

      中新网太原1月28日电 (刘小红)记者向山西省吕梁市柳林县相关部门核实,2023年1月28日凌晨,柳林县康家沟村附近发生山体滑坡,造成部分建筑被掩埋,初步了解有4人被困,救援正在进行中。(完)...

    时间:01-28
  • (新春走基层)“世遗之城”泉州启动闽南美好生活嘉年华

      中新网泉州1月28日电 (孙虹吴冠标)攻城炮、跳火群、火鼎公婆、青狮表演……27日晚,世界遗产城市福建泉州启动2023年闽南美好生活嘉年华,围绕泉州古城和传统民俗节俗,进一步打响“宋元中国·海丝泉州”世遗文旅品牌、“泉州古城”文化标识,全面展示千年古城的独特韵味与魅力。  2021年,泉州以城市之...

    时间:01-28
  • 拒绝“鸡娃四件套”,该做哪些调整

      “鸡娃”你熟,但你听说过“鸡娃四件套”吗?这个新名词,指的是家有学生的“老母亲们”常在体检中发现有甲状腺结节、乳腺结节、肺部结节、子宫肌瘤这几种与情绪、压力高度相关的疾病。  尽管这只是一个笑中带泪的自嘲梗,但家长们的焦灼与疲惫却是“懂的都懂”。其实,当家长一旦为了伴学而踏上“二次...

    时间:01-28
  • 多姿多彩乐享假期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春节假期,各地旅游消费市场火热,人们的假日生活丰富多彩。  新春佳节,饱览美景、体验民俗。在江西宜春温汤古镇、江苏无锡梅里古镇,舞龙舞狮、地方戏曲、游船表演等一系列活动让人们感受到浓浓年味儿。在四川眉山洪雅县,人们漫步古街小巷,看大戏、赏美景。浙江宁波的新春庙会汇...

    时间:01-28
  • 传统非遗“打铁花” 流光溢彩贺新春

      春节期间,在山东淄博博山的红叶柿岩旅游区,传统非遗项目“打铁花”吸引了大批游客。  1600℃的铁水被匠人猛力击打后飞向天空,形成十几米高的铁花雨,在夜空中绚烂绽放火树银花。铁水砸落在冰面,又溅起遍地金花,一场冰与火的视觉盛宴让观众叹为观止。  (央视新闻客户端 总台记者 孙川)...

    时间:01-28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