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法治

“数据粮仓”守卫者:为了每一行代码的快速响应

2023-01-27 18:06:13

来源:中国新闻网

  (新春走基层)“数据粮仓”守卫者:为了每一行代码的快速响应

  中新网杭州1月27日电(奚金燕)不论生活或是工作,多数人的一天都是从打开手机或电脑开始的。你浏览的每个网页、发送的每条消息、下达的每个网购订单,数据从何而来,又在哪里运算、存储?走进位于浙江杭州的杭钢集团云计算中心,你或许可以在一排排灯光闪烁的机架中找到答案。

  正月初六,街头巷尾洋溢着浓郁的节日氛围。余石磊却同往常工作日一样,走过一道厚重的安全门,开始一天的机房巡检工作,检查交流不间断电源,查看电力监控、动力环境监控等系统……

  余石磊是杭州人,大学毕业后,于2010年投身IDC(Internet Date Center)行业。他正在巡检的杭钢云计算数据中心这间机房,终年恒温恒湿,厚重的安全门隔绝了外部声音,只有无数台闪烁各色指示灯的设备与他相伴。

  水有水库,粮有粮仓。近年来,随着云计算的发展,大数据中心开始升级为“云数据中心”,服务器、存储、网络、应用等高度虚拟化,用户可以按需调用各种资源。“云数据中心”渐渐成为云计算、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的“数据粮仓”。

  2018年,杭钢集团结合数字产业化趋势和企业转型需要,成立杭钢云计算数据中心,打造“杭钢云”等“数据粮仓”,为浙江数字经济高速发展提供有效支撑。

  杭钢云计算数据中心建于杭钢厂区原紫金棒材厂,保留了水塔、铁轨、厂房等工业元素,象征着杭钢精神的延续。这个浙江省单体最大的云计算数据中心,规划建设超1万个机柜,装载约12万台服务器,是服务浙江乃至全国的数据存储中心、容灾中心和处理中心。

  2019年,余石磊加入了这家年轻的公司,从事运维管理和设备维护工作。自此以来,他每年春节都坚守在岗位上,成了公司上下公认的“劳模”。

  每天上班,余石磊都要经过安检门,接受门卫严格的检查。机房存放着多家合作方的设备,汇聚了多个行业的信息资料。日常的工作不仅要严防这些机密数据泄露,还要确保设备仓库一年365天、每天24小时不断电,排除火灾、温湿度变化等安全隐患。

  余石磊说,巡检机房要查看4000多个机架的设备运行情况,走上一圈就是两个多小时。“温度要保持在23摄氏度正负两度之间,湿度要维持在30%~70%之间。如果室外气温太低,冷却水降温会出现霜冻情况;如果湿度太低,室内产生的静电易导致电子元器件故障。”

  余石磊记得很清楚,2022年最困难的时候是夏季,浙江气温最高达到40度以上,他与同事们不断调整室温,每天都担心机房环境变化影响到设备稳定和数据安全。等秋季的凉风吹来,余石磊和同事们才终于松了一口气。

  为了应对不同的紧急情况,杭钢云计算数据中心每个月都会进行两次故障模拟演练,基本涵盖了所有可能出现的故障场景。每一台计算器,每一个消防点,都牢牢印在了余石磊的脑海里。一旦出现告警,就要启动紧急处理预案,及时排除故障和隐患。

  2022年11月,在拥有“杭钢云”的基础上,杭钢集团的浙江云计算数据中心正式开服运营,未来将打造为国家级特大型数据中心、国家级超级计算中心和省级数字科技创新应用示范基地。

  “看着‘数字杭钢’版图不断扩大,作为新杭钢人我也感到高兴。”余石磊不仅这么说,还以实际行动为杭钢集团数字化改革添砖加瓦。2022年,他参加了杭钢“数字杯”浙江省数据中心运维工程师职业技能竞赛,在一众行业大咖中脱颖而出,获得了网络数据专业二等奖。

  春节前,余石磊一些朋友和同事都在作回家或是远行的打算,但数据中心全年无休,机房更是时刻都离不开人员维护。

  作为杭州人,余石磊主动选择留下。“我们运维人员平时工作强度就很大,我回家不需要舟车劳顿,春节期间我理应留下值班,让很久没回家的外省同事和家人过一个完整的春节。”

  在数据中心机房值班,余石磊和伙伴们为设备正常运转、数据安全无虞而日夜“站岗”。海量数据一刻不停地“奔跑”,只为了你的每一条指令能够得到快速响应。(完)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乡村旅游如何破解千村一面?

      随着疫情防控政策优化调整,乡村旅游成为春节假期的出行热点。浓浓的乡土味中饱含年味、家味,让越来越多的人愿意在假期离开城市、返乡归田,或是感受热闹的集会、画年画、贴春联,或是感受青山绿水、鸟鸣啾啾,原生态乡村游备受青睐。  据悉,近年来国家培育了一批乡村旅游目的地,6000多个省级、千余个国...

    时间:01-28
  • 2023届高校毕业生将达1158万人

      本报讯(实习记者 何蕊)2023届全国高校毕业生预计达到1158万人,同比增加82万人。教育部、科技部、人社部等七部门日前联合开展促就业“国聘行动”,面向2023届普通高校毕业生、2022届离校未就业毕业生等重点群体,集中发布优质就业岗位。  各部门明确,要严格招聘审核,多利用数字技术审查招聘单位资质...

    时间:01-28
  • 旅游市场交出3年来最亮眼成绩单

      疫情以来首个不用“就地过年”的春节落下帷幕,旅游市场交出了3年以来最亮眼成绩单。昨晚,文旅部发布统计数据,今年春节假期全国国内旅游出游3.08亿人次,同比增长23.1%,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88.6%;实现国内旅游收入3758.43亿元,同比增长30%,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73.1%。  据多家旅游平台同日发布的数据,今年...

    时间:01-28
  • 元宵夜将迎来年度最小满月 2月里这些天象值得期待

      本报讯(记者 牛伟坤)今年年度最小满月将出现在元宵节后半夜,即2月6日凌晨。北京天文馆专家表示,最大满月和最小满月直径相差约14%,亮度也有所不同,不过这个差别普通人通过肉眼很难察觉得到。  即将到来的2月,还有几场天象值得期待。2月15日将上演心宿二合月。天文馆专家介绍,心宿二靠近黄道,经常从月...

    时间:01-28
  • 从赤道海岸的酷暑到北极周边的严寒,“天鲸号”回家了

      阅读提示  5年里,船员们经历了赤道海岸的酷暑,体会了北极周边的冰冻严寒,从西非的海底硬岩到东欧的砂石鹅卵,他们克服了种种困难,带着对妻儿的牵挂、对父母的惦念,驾驭着“天鲸号”辗转于欧亚非大陆,穿梭于各大洋之间。  “‘天鲸号’回来啦!”伴随着阵阵呐喊声,一艘蓝色大船缓缓驶入海港。这是我国...

    时间:01-28
  • 科技让非遗有了新“玩法”

      本报讯(光明网记者李航)“没想到现在能在线上逛庙会、玩游戏,还可以在线下兑换春节福袋。”今年春节,不少像王科翔一样的北京市民,通过虚拟与现实相融合的形式,体验到了“厂甸庙会”这项国家级非遗的魅力。  厂甸庙会是北京市西城区首批入选国家级名录的非遗项目,与成都青羊宫庙会、南京夫子庙庙会...

    时间:01-28
  • 加强儿童、老人等重点人群新冠科普知识宣传

      【抗疫中 我们众志成城62】  儿童是新冠疫情防控的重点健康保障人群,但其自身对新冠病毒感染的基础知识普遍掌握不足,应当如何进一步加强宣传教育?中国疾控中心传防处研究员常昭瑞表示,这需要多部门、多渠道进行新冠科普知识宣传。一是在宣传对象方面,对儿童宣传防控知识的同时,要加强对老师、家长...

    时间:01-28
  • 同一家族8代人,山东一村庄拍摄2200多人“全村福”

      近日,一则山东村庄拍摄2200多村民“全村福”的消息引发网友热议。现场照片可以看到,大批村民站到架子上,由专业摄影师对大家进行拍摄。1月27日,拍摄了这张“全村福”的山东济宁邹城市后八里沟村的村干部曹敏告诉北京青年报记者,村里的人基本都属于宋姓家族,此次“全村福”从几个月大的婴儿到90多岁的...

    时间:01-28
  • 两款国产新冠口服药上市申请已经受理 药品种类不断上升

      随着新冠“乙类乙管”后的首个长假春节假期结束,作为新冠治疗药物关注焦点的小分子口服药,也将在春节结束后迎来上市竞速。  北京青年报记者了解到,今年春节前一周,就有两款新冠口服药提交了上市申请,并且已经被受理。  1月16日,先声药业宣布与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武汉病毒研究所联合开发...

    时间:01-28
  • “一天下来被扫十几次”,如何防止人脸识别技术滥用?

      打开手机,上海市民陈宽发现,每天需要进行人脸识别的App太多。“从手机银行App到购物软件,从化妆类App到游戏防沉迷……一天下来,脸要被扫十几次。”  对此,陈宽感到颇为担忧:“虽然有些App使用人脸识别是出于使用需求和安全考虑,但也并没给我们拒绝使用的权利,这是否属于人脸识别技术被滥用?随着人脸识...

    时间:01-28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