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法治

江西“古色地标”成春节游客“打卡”地

2023-01-27 16:31:18

来源:中国新闻网

  (新春见闻)江西“古色地标”成春节游客“打卡”地

  中新社南昌1月27日电 题:江西“古色地标”成春节游客“打卡”地

  中新社记者 姜涛

  古色是中国中部省份江西的重要底色,江西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春节期间,江西的诸多古城、古村、古街成为不少游客的出游热地。

  始建于南宋,繁盛于明清的黎川古城,距今已有近千年历史。从大年三十(1月21日)到正月初六(1月27日),古城安排了民俗表演、杂技绝活、灯光秀等20多项“年味儿”大戏。

  徜徉于古城老街,此起彼伏的叫卖声不绝于耳。惟妙惟肖的糖人儿、香甜嘎脆的老式爆米花等传统小吃令人食指大动。长期在浙江温州工作的潘丞琳,时隔两年重回故乡,这些熟悉的场景与老味道让她回忆满满。

  “我们提前一个月就开始筹备春节活动,今年不仅结合了黎川本土文化特色,还加入了互动体验式项目,新增多个网红打卡点,希望让广大游客感受古城的文化魅力和浓浓年味。”黎川县文旅投资公司策划部负责人成小爱说。

  位于江西婺源的篁岭古村,特色民俗活动接连上演,载满儿时回忆的踩高跷、滚铁环等传统游戏,吸引游客参与其中。

  在晒工坊品尝晒秋大妈手工做的炸米脆、红薯脆,在祠堂广场来一个散发米香的爆米筒,众屋广场集市有现炸香酥可口的民俗小吃油煎灯……来自广东的几位游客在古村内大饱口福。

  正月初二(1月23日)开始,篁岭古村重启大型游动性观赏灯彩——板龙灯大戏。游客在领略非遗之美的同时,感受赣风徽韵独有的年味儿。

  作为老南昌的“年味儿担当”,集传统建筑风貌与豫章文化、餐饮娱乐与社交休闲为一体的万寿宫历史文化街区,迎春花市、舞狮表演等传统年俗精彩纷呈,各色美食及年货汇聚。

  春节期间,来自孟加拉国、乌兹别克斯坦、埃及等国家的六名江西高校留学生在中国同学的陪伴下来到这里,走街巷、品美食、赏年俗、购年货,感知别样“中国年”。

  “这是我在中国度过的第三个新年,这里很热闹,我很喜欢这种老街区的气氛,玩得很开心,感觉很温馨。”来自孟加拉国的Abir说。(完)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乡村旅游如何破解千村一面?

      随着疫情防控政策优化调整,乡村旅游成为春节假期的出行热点。浓浓的乡土味中饱含年味、家味,让越来越多的人愿意在假期离开城市、返乡归田,或是感受热闹的集会、画年画、贴春联,或是感受青山绿水、鸟鸣啾啾,原生态乡村游备受青睐。  据悉,近年来国家培育了一批乡村旅游目的地,6000多个省级、千余个国...

    时间:01-28
  • 2023届高校毕业生将达1158万人

      本报讯(实习记者 何蕊)2023届全国高校毕业生预计达到1158万人,同比增加82万人。教育部、科技部、人社部等七部门日前联合开展促就业“国聘行动”,面向2023届普通高校毕业生、2022届离校未就业毕业生等重点群体,集中发布优质就业岗位。  各部门明确,要严格招聘审核,多利用数字技术审查招聘单位资质...

    时间:01-28
  • 旅游市场交出3年来最亮眼成绩单

      疫情以来首个不用“就地过年”的春节落下帷幕,旅游市场交出了3年以来最亮眼成绩单。昨晚,文旅部发布统计数据,今年春节假期全国国内旅游出游3.08亿人次,同比增长23.1%,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88.6%;实现国内旅游收入3758.43亿元,同比增长30%,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73.1%。  据多家旅游平台同日发布的数据,今年...

    时间:01-28
  • 元宵夜将迎来年度最小满月 2月里这些天象值得期待

      本报讯(记者 牛伟坤)今年年度最小满月将出现在元宵节后半夜,即2月6日凌晨。北京天文馆专家表示,最大满月和最小满月直径相差约14%,亮度也有所不同,不过这个差别普通人通过肉眼很难察觉得到。  即将到来的2月,还有几场天象值得期待。2月15日将上演心宿二合月。天文馆专家介绍,心宿二靠近黄道,经常从月...

    时间:01-28
  • 从赤道海岸的酷暑到北极周边的严寒,“天鲸号”回家了

      阅读提示  5年里,船员们经历了赤道海岸的酷暑,体会了北极周边的冰冻严寒,从西非的海底硬岩到东欧的砂石鹅卵,他们克服了种种困难,带着对妻儿的牵挂、对父母的惦念,驾驭着“天鲸号”辗转于欧亚非大陆,穿梭于各大洋之间。  “‘天鲸号’回来啦!”伴随着阵阵呐喊声,一艘蓝色大船缓缓驶入海港。这是我国...

    时间:01-28
  • 科技让非遗有了新“玩法”

      本报讯(光明网记者李航)“没想到现在能在线上逛庙会、玩游戏,还可以在线下兑换春节福袋。”今年春节,不少像王科翔一样的北京市民,通过虚拟与现实相融合的形式,体验到了“厂甸庙会”这项国家级非遗的魅力。  厂甸庙会是北京市西城区首批入选国家级名录的非遗项目,与成都青羊宫庙会、南京夫子庙庙会...

    时间:01-28
  • 加强儿童、老人等重点人群新冠科普知识宣传

      【抗疫中 我们众志成城62】  儿童是新冠疫情防控的重点健康保障人群,但其自身对新冠病毒感染的基础知识普遍掌握不足,应当如何进一步加强宣传教育?中国疾控中心传防处研究员常昭瑞表示,这需要多部门、多渠道进行新冠科普知识宣传。一是在宣传对象方面,对儿童宣传防控知识的同时,要加强对老师、家长...

    时间:01-28
  • 同一家族8代人,山东一村庄拍摄2200多人“全村福”

      近日,一则山东村庄拍摄2200多村民“全村福”的消息引发网友热议。现场照片可以看到,大批村民站到架子上,由专业摄影师对大家进行拍摄。1月27日,拍摄了这张“全村福”的山东济宁邹城市后八里沟村的村干部曹敏告诉北京青年报记者,村里的人基本都属于宋姓家族,此次“全村福”从几个月大的婴儿到90多岁的...

    时间:01-28
  • 两款国产新冠口服药上市申请已经受理 药品种类不断上升

      随着新冠“乙类乙管”后的首个长假春节假期结束,作为新冠治疗药物关注焦点的小分子口服药,也将在春节结束后迎来上市竞速。  北京青年报记者了解到,今年春节前一周,就有两款新冠口服药提交了上市申请,并且已经被受理。  1月16日,先声药业宣布与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武汉病毒研究所联合开发...

    时间:01-28
  • “一天下来被扫十几次”,如何防止人脸识别技术滥用?

      打开手机,上海市民陈宽发现,每天需要进行人脸识别的App太多。“从手机银行App到购物软件,从化妆类App到游戏防沉迷……一天下来,脸要被扫十几次。”  对此,陈宽感到颇为担忧:“虽然有些App使用人脸识别是出于使用需求和安全考虑,但也并没给我们拒绝使用的权利,这是否属于人脸识别技术被滥用?随着人脸识...

    时间:01-28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