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法治

数字人民币红包成为中国春节喜庆新元素

2023-01-27 17:52:06

来源:新华网

  新华社天津1月27日电 题:数字人民币红包成为中国春节喜庆新元素

  新华社记者 梁姊 王井怀 李亭

  中国农历正月初一,天津市民李女士通过手机数字人民币App,为正在上中学的女儿发了200元的数字人民币红包。

  “这是我第一次用数字人民币发红包,操作很方便,到账也很快。”李女士说,“女儿也觉得新奇,还发了朋友圈。”

  这源于去年12月数字人民币App的一次版本更新——增加了“专属头像”“现金红包”两大功能。在兔年春节,发红包这一中国传统习俗正式成为数字人民币的应用场景之一。

  为增加红包发放的趣味性和满足公众的个性化需求,1月19日,数字人民币App在春节前的最后一次更新中,又增加了广受中国年轻人欢迎的“专属头像挂件”和“红包封面”功能。

  李女士为女儿选择了“拒绝蕉绿”的红包封面,配合数字人民币IP形象“圆圆”,显得十分活泼可爱。

  汉语里,“蕉绿”和“焦虑”读音相同。这个中国年轻人熟悉的“谐音梗”代表了李女士对女儿美好的祝愿。“希望她在新的一年能够轻松愉快。”李女士说。

  春节假期是中国传统的消费高峰。在疫情防控新阶段下的首个春节,中国多地密集发放各类消费券,以活跃消费市场,提振消费需求,其中就包括多个试点地区发放的数字人民币消费红包。

  1月中旬,天津在发放消费券的同时于京东等线上消费平台设立数字人民币消费券专区,消费者抢券后可用数字人民币核销;温州于1月15日起发放数字人民币消费红包;深圳也在春节期间发放200万个餐饮数字人民币红包,总值1亿元。

  中国建设银行天津分行数币推进办公室副主任沈剑表示,分行推出了观影、天津老字号商户年货采购、春节餐饮等消费领域数字人民币支付满减活动,“使用数字人民币支付,消费者单笔消费最多能省下一半钱。”

  中国消费者领取数字人民币消费红包热情高涨。作为数字人民币支付通道的支持平台,美团数据显示,1月17日,杭州市通过美团发放数字人民币消费券,9秒内即被抢完;截至1月下旬,天津发放的“火锅节”专项数字人民币消费红包,核销率也已达到70%以上。

  部分试点地区数字人民币通过消费红包无门槛直接抵扣的方式,让消费者感受到了真正的实惠。大年初三,来自深圳的秋秋看完电影后,通过使用28元数字人民币消费券,0元吃了一顿肯德基。“我们几个好朋友都抽到了数字人民币红包,大家都在讨论怎么用红包吃饭最划算。”

  值得注意的是,为对标纸币随时取用的便捷性,今年1月,数字人民币App还上线了“无网无电支付”功能——部分手机机型在关机时仍能通过“碰一碰”收款终端完成数字人民币支付。

  中国早在2014年便开始了数字人民币的研发和测试工作,并于2019年开始陆续推出试点。国际知名咨询机构普华永道此前发布报告称,中国走在数字货币应用前列。截至目前,数字人民币试点范围已覆盖数亿人。应用场景上,除了用于日常消费和支付交易,理财、公积金、工资发放、普惠贷款等应用也开始于各试点地区落地。

  “数字王府井 冰雪购物节”数字人民币红包试点活动在北京王府井大街进行(2021年2月12日摄)。新华社记者 张晨霖 摄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披露的数据,截至2022年8月底,数字人民币在试点地区累计交易笔数3.6亿笔,金额1000.4亿元。刚刚过去的2022年,数字人民币试点地区两度扩围。

  截至2023年1月,开通美团钱包快付功能的数字人民币钱包超过1600万个,累计产生近4000万笔数字人民币交易订单。“上美团用数字人民币,成为各试点地区居民的消费趋势之一。”美团数字人民币业务负责人李智渊说。

  今年1月召开的2023年中国人民银行工作会议提出,要有序推进数字人民币试点。天津财经大学教授高楠认为,春节对中国人意义非凡,作为真正意义上“全民参与”的节日,数字人民币与春节的深度融合,能够加速公众对数字人民币的认知和推广进程。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乡村旅游如何破解千村一面?

      随着疫情防控政策优化调整,乡村旅游成为春节假期的出行热点。浓浓的乡土味中饱含年味、家味,让越来越多的人愿意在假期离开城市、返乡归田,或是感受热闹的集会、画年画、贴春联,或是感受青山绿水、鸟鸣啾啾,原生态乡村游备受青睐。  据悉,近年来国家培育了一批乡村旅游目的地,6000多个省级、千余个国...

    时间:01-28
  • 2023届高校毕业生将达1158万人

      本报讯(实习记者 何蕊)2023届全国高校毕业生预计达到1158万人,同比增加82万人。教育部、科技部、人社部等七部门日前联合开展促就业“国聘行动”,面向2023届普通高校毕业生、2022届离校未就业毕业生等重点群体,集中发布优质就业岗位。  各部门明确,要严格招聘审核,多利用数字技术审查招聘单位资质...

    时间:01-28
  • 旅游市场交出3年来最亮眼成绩单

      疫情以来首个不用“就地过年”的春节落下帷幕,旅游市场交出了3年以来最亮眼成绩单。昨晚,文旅部发布统计数据,今年春节假期全国国内旅游出游3.08亿人次,同比增长23.1%,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88.6%;实现国内旅游收入3758.43亿元,同比增长30%,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73.1%。  据多家旅游平台同日发布的数据,今年...

    时间:01-28
  • 元宵夜将迎来年度最小满月 2月里这些天象值得期待

      本报讯(记者 牛伟坤)今年年度最小满月将出现在元宵节后半夜,即2月6日凌晨。北京天文馆专家表示,最大满月和最小满月直径相差约14%,亮度也有所不同,不过这个差别普通人通过肉眼很难察觉得到。  即将到来的2月,还有几场天象值得期待。2月15日将上演心宿二合月。天文馆专家介绍,心宿二靠近黄道,经常从月...

    时间:01-28
  • 从赤道海岸的酷暑到北极周边的严寒,“天鲸号”回家了

      阅读提示  5年里,船员们经历了赤道海岸的酷暑,体会了北极周边的冰冻严寒,从西非的海底硬岩到东欧的砂石鹅卵,他们克服了种种困难,带着对妻儿的牵挂、对父母的惦念,驾驭着“天鲸号”辗转于欧亚非大陆,穿梭于各大洋之间。  “‘天鲸号’回来啦!”伴随着阵阵呐喊声,一艘蓝色大船缓缓驶入海港。这是我国...

    时间:01-28
  • 科技让非遗有了新“玩法”

      本报讯(光明网记者李航)“没想到现在能在线上逛庙会、玩游戏,还可以在线下兑换春节福袋。”今年春节,不少像王科翔一样的北京市民,通过虚拟与现实相融合的形式,体验到了“厂甸庙会”这项国家级非遗的魅力。  厂甸庙会是北京市西城区首批入选国家级名录的非遗项目,与成都青羊宫庙会、南京夫子庙庙会...

    时间:01-28
  • 加强儿童、老人等重点人群新冠科普知识宣传

      【抗疫中 我们众志成城62】  儿童是新冠疫情防控的重点健康保障人群,但其自身对新冠病毒感染的基础知识普遍掌握不足,应当如何进一步加强宣传教育?中国疾控中心传防处研究员常昭瑞表示,这需要多部门、多渠道进行新冠科普知识宣传。一是在宣传对象方面,对儿童宣传防控知识的同时,要加强对老师、家长...

    时间:01-28
  • 同一家族8代人,山东一村庄拍摄2200多人“全村福”

      近日,一则山东村庄拍摄2200多村民“全村福”的消息引发网友热议。现场照片可以看到,大批村民站到架子上,由专业摄影师对大家进行拍摄。1月27日,拍摄了这张“全村福”的山东济宁邹城市后八里沟村的村干部曹敏告诉北京青年报记者,村里的人基本都属于宋姓家族,此次“全村福”从几个月大的婴儿到90多岁的...

    时间:01-28
  • 两款国产新冠口服药上市申请已经受理 药品种类不断上升

      随着新冠“乙类乙管”后的首个长假春节假期结束,作为新冠治疗药物关注焦点的小分子口服药,也将在春节结束后迎来上市竞速。  北京青年报记者了解到,今年春节前一周,就有两款新冠口服药提交了上市申请,并且已经被受理。  1月16日,先声药业宣布与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武汉病毒研究所联合开发...

    时间:01-28
  • “一天下来被扫十几次”,如何防止人脸识别技术滥用?

      打开手机,上海市民陈宽发现,每天需要进行人脸识别的App太多。“从手机银行App到购物软件,从化妆类App到游戏防沉迷……一天下来,脸要被扫十几次。”  对此,陈宽感到颇为担忧:“虽然有些App使用人脸识别是出于使用需求和安全考虑,但也并没给我们拒绝使用的权利,这是否属于人脸识别技术被滥用?随着人脸识...

    时间:01-28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