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法治

古法榨糖涅槃重生 “甜蜜”产业助乡村振兴

2023-01-26 16:35:32

来源:中国新闻网

  (新春走基层)古法榨糖涅槃重生 “甜蜜”产业助乡村振兴

  中新网宁德1月26日电 (余汕康 陈容)新春佳节期间,福建省宁德市蕉城区赤溪镇黄田村里,合作社糖蔗种植基地和古法榨糖体验中心随处可见工人收割糖蔗、加工红糖的忙碌身影,空气中糖香四溢。

  在黄田村古法榨糖体验中心内,一架木制水车在水流带动下高速运转,并带动上下两个石碾转动碾压一根根新鲜甘蔗。随之,鲜甜蔗汁顺流而出,青绿色的蔗汁沉淀后,便被搬运到灶台进行煮糖。

村民采收甘蔗。 余汕康 摄

  煮糖灶,是一个巨大的土台子,上面排列着五口铁锅,前一后四。“根据糖水的饱和程度不同及灶腔内前后火力不同,依次调整不同铁锅中的糖汁。”煮糖师傅称,蔗水越煮越稠,水分蒸发殆尽,等到锅内糖浆含水量在十分之一以下时,便可起锅。

  起锅火候的掌握,最见功夫。只见煮糖师傅先将手浸于凉水中,赤手快速伸入锅中挖出一小团沸腾的糖浆,再迅速放入凉水中,在水中用手不断揉搓。片刻,一粒略带温热、糯润香甜的“糖蛋”便跃然手掌间。起锅后,师傅将红糖分装,再撒上花生和芝麻,一块块成品红糖便制作完成。

打包红糖。 余汕康 摄

  “平常春节买糖都认准来自黄田村的红糖,香味醇厚,甜而不腻,没想到榨糖工艺这么精细且复杂。”宁德市民吴女士春节期间带着孩子来到黄田村体验古法榨糖工艺后啧啧称奇,“与孩子一同榨糖不仅增进亲子感情,还能了解榨糖的传统工艺及历史,我觉得很有意义。”

  种蔗历史悠久的黄田村,所产手工古法红糖久负盛名。然而,在现代机械化制糖工艺的冲击下,工艺繁杂的黄田村古法榨糖产业也曾一度沉寂。

古法红糖成品。 余汕康 摄

  为振兴古法榨糖产业,黄田村建成集古法榨糖生产加工、手工体验、文化展示、旅游观光等功能于一体的古法榨糖体验中心,流转土地150余亩作为配套种植糖蔗区,实现了古法榨糖产业涅槃重生。

  “黄田村大力发展甘蔗、红糖等特色产业,每年12月至次年新春时节,糖蔗成熟,糖厂就开始热闹起来,我们边制作边销售。”黄田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黄郑为说,目前主要生产方块糖、姜糖、粉糖等多种手工红糖。

  除了线下批发零售外,黄田村还尝试线上直播销售,2022年共销售手工红糖逾12吨,总产值24万元,红糖全产业链产值预计为30万到40万元。

黄田村村貌。 余汕康 摄

  依托赤溪千亩高优农业示范园区,黄田村由党支部牵头与企业开展“村企共建”,通过村集体投资入股、打造“订单农业”等多种新营销模式,推动“企业发展、村财增收、村民致富”三方共赢。

  同时,黄田村党支部领班合作社提供蔗苗给村民种植,再向村民回收成熟作物,村民不再需要担心销路问题,充分调动了村民积极性,推动甘蔗、红糖特色产业发展

  “相比以前的单一产业结构,村子收入翻了几番。”黄郑为说,村子总收入从原来的一年十余万元,增长到如今的七十余万元,村民人均年收入达到两万多元。

散装古法红糖。 余汕康 摄

  乡村特色产业不仅让村民的钱袋子鼓了起来,村容村貌也日新月异。黄田村聚焦基础设施建设,实施河道清淤整治、旧街立面改造、房前屋后美化等一系列乡村治理措施,不断提升乡村“颜值”。

  “我们积极推动基础设施建设,探索农文旅融合发展新模式、新业态,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黄郑为说,如今的黄田村基础设施全面提升、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村民收入不断增长,实现了一个默默无闻的山区小村庄到省级乡村振兴试点村的华丽转变。(完)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20余年候鸟式育种:北疆麦田守望者的种子梦

      (新春走基层)20余年候鸟式育种:北疆麦田守望者的种子梦  中新网呼伦贝尔1月27日电 题:20余年候鸟式育种:北疆麦田守望者的种子梦  作者 张玮 刁宇来  春夏“北育”,秋冬“南繁”。20多年里,张春艳几乎没在家里过过春节,今年也不例外。  “年夜饭都是在育种基地吃的。”接受记者采访时,张春艳笑...

    时间:01-27
  • “中国最冷小镇”呼中:极寒天气里绽放绝美“冰花”

      中新网大兴安岭1月27日电(冯宏伟 记者姜辉)近期,受连续强冷空气影响,有着“中国最冷小镇”之称的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呼中区最低气温达到-51.8℃。极寒天气条件下,最冷小镇的雾凇美景更加冷艳动人,银枝玉挂,千姿百媚,玲珑剔透的雾凇衬着琉璃蓝的天色,让赏冰乐雪的游人们流连忘返。摄影爱好者拍摄雾凇美景...

    时间:01-27
  • 幸福花开又一春(新春走基层)

      新春到,年花俏。农历腊月二十八下午3点,云南昆明市民何秀珍专程到斗南花卉市场挑选年宵花,为春节增色添彩。每到春节,玫瑰、百合、冬青、蜡梅等年宵花都备受追捧。  “买点鲜花装扮家里,赏心悦目,讨个吉利。”刚走进花市没一会儿,何秀珍怀里就抱满鲜花。  斗南花卉市...

    时间:01-27
  • 金沙绿电送万家(新春走基层·特别报道)

      川滇交界的金沙江峡谷中,白鹤滩水电站巍峨耸立,滔滔江水被拦截于此,一湖澄碧映青山,蔚为壮观。  2023年春节,是白鹤滩水电站全面投产后的第一个春节。从紧锣密鼓的配套建设、高效运行的供电保障,到有条不紊的生态保护,白鹤滩的春节和平时一样,忙碌而有序。  浩荡江水...

    时间:01-27
  • 农旅融合游客多(新春走基层·乡村振兴一线见闻)

      大年初五,湖北省宜昌市兴山县水月寺镇安桥河村,海拔1300多米的三峡云栖谷国际滑雪场里,24岁的滑雪爱好者王宗燊踩着雪板,身体微微下蹲,脚下用力,沿着坡道滑了起来。“去年兴山通了高铁,从武汉过来滑雪只要3个多小时,很方便。”王宗燊说。  打扫卫生、换被子、开窗通风…...

    时间:01-27
  • 冰雪天地年味浓(新春走基层·乡村振兴一线见闻)

      长达512.6米的冰滑梯上,满是游人的欢笑声;400米长的雪雕墙面生动立体,雕琢了历史经典故事;园区中心39米高的冰雕塔顶,一只灵动可爱的玉兔和着乐声旋转不停……  夜幕下的吉林省长春市天定山旅游度假小镇冰雪新天地景区,灯光冰影,游人如织,年味儿浓浓。  红砖地、热炕头...

    时间:01-27
  • 2022年我国有效发明专利产业化率为36.7%

      本报北京1月26日电 (记者谷业凯)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的《2022年中国专利调查报告》显示,2022年,我国有效发明专利产业化率为36.7%,较上年提高1.3个百分点。其中,企业发明专利产业化率为48.1%,较上年提高1.3个百分点。  专利产业化率体现的是将专利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支...

    时间:01-27
  • 共同感受春节的味道(今日谈)

      北京前门大栅栏,游客在张灯结彩里感受喜庆气氛;广州越秀西湖花市,市民在芬芳四溢中流连忘返;山东威海西霞口旅游度假区,人们在舞龙舞狮、秧歌锣鼓等表演里重温传统年俗……大江南北、长城内外、线上线下,“欢欢喜喜过好年”的氛围,既是热火朝天的烟火味儿,也是绵延悠长的文...

    时间:01-27
  • 多彩文化庆新春 传统佳节韵味浓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多彩文化庆新春,传统佳节韵味浓。新春佳节,各地举办了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  新春伊始,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后旗乌兰牧骑的队员们驱车60公里,为当地牧民送去节日祝福和文艺演出。  在湖南长沙的千年老街——坡子街的古戏台上,花鼓戏正在上演...

    时间:01-27
  • 全国铁路今日预计发送旅客1210万人次,旅客列车仍超万列

      澎湃新闻记者从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获悉,1月26日,全国铁路发送旅客1028.8万人次,开行旅客列车10138列;1月27日,全国铁路预计发送旅客1210万人次,开行旅客列车10700列。  2023年春运自1月7日至2月15日,为期40天。其中,1月7日至21日,节前春运15天,全国铁路客运量大幅回升,累计发送旅客10954.3万人次,同...

    时间:01-27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