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法治

大棚里的丰收年

2023-01-26 12:01:05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太原1月25日电(记者柴婷、魏飚)冬日里,位于山西省吕梁市离石区信义镇严村的温室大棚里,蔬菜水果长势正旺,一派绿意盎然的景象。走进草莓大棚,陆续成熟的草莓色泽红润,在绿叶映衬下,格外诱人。

  大棚的“主人”李兔云高兴地说,过年这两天尽管很忙,但感觉很幸福,一天下来能挣2000多元。同样种植草莓的李钱柱说,他种植的两个大棚的草莓,采摘每斤80元,这几天采摘、购买草莓的人络绎不绝,根本不愁卖。“这个春节不仅草莓迎来丰收,也带来了增收致富。”李钱柱说。

  严村是吕梁山区的一个小山村,村子两山夹一沟,山多地少,过去村民主要种植玉米、谷子,尽管能糊口,但是增收致富是个难题。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严村开始发展设施农业,如今村里建起了158个温室大棚,种植蔬菜、水果。“一个温室大棚年平均收入4万元左右,最高的能达到7万元。”严村党支部书记王海荣说,大棚带来的收益非常好,村民参与设施农业的积极性非常高。

  这些年,发展设施农业成了吕梁山区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之一。往年到了冬天在家“猫冬”的农民在温室大棚里忙着开展冬种及日常管护等工作

  这几天连续的降温,让孝义市力农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霍孝几乎每天围着大棚转。他每天都会逐个查看上百个大棚,叮嘱种植户寒潮来临要控制好大棚通风的时间,以防蔬菜受冻。孝义市东盘粮村党支部书记范忠说,过去的东盘粮村,以种植粮食作物为主,种植水平低,收益也不高。近年来,村里统一建棚、统一管理、统一技术,最开始尝试种植的农户赚了钱,让更多村民开始加入大棚种植的队伍。

  东盘粮村村民李孝忠承包了村里的3个蔬菜大棚,主要种植西红柿、黄瓜、西葫芦等。随着种植技术不断成熟,靠着大棚种植,李孝忠一家人的生活越过越红火。看着一包包成捆的蔬菜销售到市场中,李孝忠的心里乐开了花,也更加坚定了他种植大棚蔬菜的信心。“今年的蔬菜长势非常好,价格也很稳定,一个大棚一茬收入能达到两万多元。”李孝忠说。

  大棚还吸引来了年轻人,他们不仅敢于尝试种植新品种,还引入新的管理模式。2021年,“80后”农民范培科在吕梁山区尝试在大棚种植火龙果,没想第二年就有了不少的收获。“吕梁山区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使火龙果积累了更多的糖分,我种植的火龙果不仅个头大,果肉还甜,已经进入高端水果市场。”他说。

  今年40岁的冯毅在吕梁市离石区王营庄村承包了五个大棚。冯毅说,一个人管护这么多大棚全靠科技。

  去年,冯毅经过考察,引入了一套智慧化大棚管理系统。通过手机远程操控大棚里面温度、湿度、打药、通风等,大大减少了人力的消耗。有了科技的支持,他的五个大棚一个人就可以管得好,大大降低了大棚的运营成本。“科技带来了丰收,也带动了致富。”冯毅说。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除夕至初五北京烟花爆竹禁放成效持续向好

      本报讯(记者 张蕾)北京市烟花爆竹安全管理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昨晚通报,春节期间,全市各有关部门、各级政府不懈怠、不放松,坚定禁放目标,广大市民自觉遵守禁放规定,确保了今年除夕至初五禁放成效持续向好。  1月26日初五当日,全市继续开通市、区、街乡镇三级禁放看护指挥部,各区、各部门组织力量协同...

    时间:01-27
  • 留守娃娃的春节

      农历新年伊始,福建省福清市江阴镇家家户户张灯结彩,鞭炮声不绝于耳。  福清是著名侨乡,许多人远赴南非、阿根廷等地经商,有的人长达十年都漂泊在外。留守乡村的孩子一般由爷爷奶奶照顾,只能在周末时与“屏幕里的爸爸妈妈”聊上几句。  这个春节,随着入境政策调整,部分家长选择返乡过年。但几家过大...

    时间:01-27
  • 这场迟到的团圆饭,“老鄂”再也无法赴约

      “说好等你回家一起吃年饭的,你怎么就食言了……”  1月24日,抱着鄂红兵的遗像,付莉怎么也不愿相信,一向言而有信的丈夫,这次却失约了。撕心裂肺的哭声,刺痛着在场亲朋和战友的心。  3天前,55岁的武汉市公安局武昌区分局白沙洲街派出所一级警长、涂家沟社区民警鄂红兵在和家里人撂下一句“有行动”...

    时间:01-27
  • 长途旅行、亲友聚会……春节假期,警惕“假日综合征”

      正值春节假期,由于长途旅行和亲友聚会等因素,许多人可能出现劳累、寒冷、激动、饱餐和熬夜等问题。北京安贞医院常务副院长周玉杰提示,熬夜等可以使心血管发病风险增加2倍以上,容易诱发冠心病、心绞痛、血管痉挛、心律失常、心衰和高血压等疾病。因此,要警惕“假日综合征”,避免让自己和家人疲惫不堪,...

    时间:01-27
  • 春节期间“上门代厨”服务走俏 月嫂转职做临时厨娘

      年夜饭是中国春节的重头戏。近年来,一项新职业——上门厨师悄然兴起。一家政公司经理告诉北京青年报记者,年前招募的厨师早早都被预约,7天下来,每个厨师平均收益都能达到万元以上。  家政公司厨师档期全满  “我们公司三十多个厨师,新年时候都约满了,现在只能从外面请了。”北京一家家政公司的梁...

    时间:01-27
  • 北京公路、铁路陆续迎来返程高峰

      本报讯(记者 刘洋 王薇)从昨天开始,北京市公路、铁路陆续迎来返京高峰。公路方面,据北京市交通委预计,今天16时至20时,出京通道市界入口附近、进出城区主要通道进城方向部分路段将出现拥堵。铁路方面,据中国铁路北京局集团有限公司预计,昨日铁路到京旅客46万人次。针对返程客流高峰,北京局集团公司和北...

    时间:01-27
  • 北京地铁4号线、7号线延长运营

      据北京地铁公司消息,为做好节日期间火车站地区轨道交通运输接续保障工作,2023年1月26日(正月初五)至1月28日(正月初七),7号线运营时间延长1小时。京港地铁方面,1月26日至28日地铁4号线上行由公益西桥站开往安河桥北站的末班车由23:16延长至次日0:12,下行由安河桥北站开往公益西桥站的末班车由22:48延...

    时间:01-27
  • 中缅边境瑞丽口岸时隔1030天重迎客运出入境流量

      中新网云南瑞丽1月26日电 (陈泓辰 姜博怀)“我和妻子是跨国婚姻,三年了,终于能来到中国跟妻子孩子团聚,内心非常激动!”25日18时许,缅甸籍华侨丹吞温通过中缅边境瑞丽口岸顺利进入中国。他是该口岸时隔1030天后迎来的第一名入境旅客。  当瑞丽出入境边防检查站民警盖下近三年来第一枚入境验讫章,面...

    时间:01-26
  • 过年 | 坚守大山33年的“天梯信使” 见证山村巨变

      央视网消息:春节前夕,随着网购、邮寄年货的需求量剧增,“快递小哥”的配送压力也随之而来,特别是在一些偏远山区,人手少、路程远,投递员们就更加辛苦。在湖南石门县壶瓶山区的村子里,有一位坚守了33年的邮政投递员杜登文,他从不通公路翻山越岭送邮件,到现在公路村村通,开面包车投递,见证了这片大山的变迁。...

    时间:01-26
  • 广西开出全国首趟“点对点”返岗务工专列

      中新网桂林1月26日电(李育全 郑长贤)600名务工人员26日在桂林北站搭乘G2961次列车赴粤返岗复工,这是今年全国首趟“点对点”返岗务工专列,将有效缓解各大企业春节后用工短缺压力,促进民众就业增收,助力广西乡村振兴。  据了解,广西是劳务输出大省,每年有600多万人前往广东就业务工。特别是随着疫情...

    时间:01-26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