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法治

云南民族街舞团:街舞碰撞“民族风” 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

2023-01-23 10:37:13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昆明1月23日电 题:云南民族街舞团:街舞碰撞“民族风” 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

  作者 罗婕

  “多年来,我们希望用‘舶来品’街舞艺术,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云南民族街舞团团长向东在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近日,2023年“春暖花开”中印柬蒙四国迎春文艺晚会在国内外互联网平台陆续播出。晚会上,云南民族街舞团的青年舞者们来到昆明具有唐人街风格的特色街区,上演了一场别具一格的“Battle(斗舞)”。

  云南民族街舞团自2008年在保山市成立,至今吸纳了50余名成员。舞团成立之初,由当地霹雳舞(Breaking,街舞舞种之一)爱好者组成,“那时街舞在中国还是小众爱好,我们靠四处演出和比赛谋生。”向东表示,因为拥有不少霹雳舞动作技巧,他们受邀跟随保山文化馆参与文化下乡演出,“也是在这时,我们与各民族文化‘亲密接触’。”

  位于中国西南边陲的云南省世居26个民族,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至广至深,创造出灿烂辉煌的多元民族文化。耳濡目染下,钻研编舞创新的向东产生了将民族、民俗元素与街舞结合创作的念头,没承想,这个念头成了后来团队越走越远的核心发展理念。

  作为“舶来品”,街舞自20世纪80年代登陆中国。最初中国舞者们学习的街舞从形式到内容都保持“原汁原味”。向东坦言,“因为与大多数街舞团格格不入的名字与风格,我们曾受到圈内许多不解。”

  尽管如此,舞团一直坚持并深信,民族文化能为街舞在中国发展出本土化特色风格注入新鲜血液。舞团机械舞领队马吉告诉记者,“目不暇接的舞蹈技巧动作能为观众带来震撼的观感,但我更想以街舞为媒,讲讲云南的故事。”和马吉一样,越来越多的舞者因为看好“街舞+民族”的发展方向,加入这个团队。

图为云南民族街舞团为2023年“春暖花开”中印柬蒙四国迎春文艺晚会彩排。 活动主办方供图

  在向东看来,“街舞+民族”并不是生搬硬套,每个作品的诞生都少不了去到民族聚居地采风,深挖民族历史文化,找到原生态舞蹈动作与街舞的巧妙结合点。“以‘三道弯’为标志姿态的傣族舞蹈大多婀娜多姿却外柔内刚,最适合以爵士舞呈现身体的流线型。而佤族舞蹈韵律感强、舞步幅度大,风格豪放粗犷又古朴浑厚,我就尝试用嘻哈(Hip hop,街舞舞种之一)和霹雳舞进行融合。”在摸索中,向东渐渐找到编舞创作的方向。

  《斑铜之舞》是舞团精心创作打磨的代表作之一。“妙在有斑,贵在浑厚。”斑铜是云南特有的特色传统工艺品之一,其制作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向东介绍,舞蹈加入打铜的动作,融合彝族舞蹈元素,“我们用音乐采样中的打铜声、吼叫声和通身涂染成金铜色的人物形象,展示出云南工匠的故事。”

  随着街舞在中国发展30多年,中国街舞舞者开始有意识地在创作中融入传统文化元素,一时间,“国风街舞”盛行。向东认为,舞蹈的本质是用肢体表达内心感受,“我们生长在这片土地上,就要传递民族文化的本与真”,而这也是中国舞者保持街舞“Keep Real”精神的方式。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中国舞者在世界性比赛中崭露头角,向东看到,“中国舞者在街舞的表达上已经从钻研技术演变为创造艺术。”而中国本土热门街舞综艺大热,也吸引了全世界的街舞爱好者来到中国,跨越国界演绎带有中国元素的街舞作品,“街舞成为一种世界通用的舞蹈语汇,打破语言隔阂,增进文化交流。”

  “这次参演四国迎春文艺晚会,是一个很好的契机,让我们通过街舞向世界展现云南的朝气、活力与能量。用去舞台化的表演带观众进入更原生态、真实的云南,看到各民族的艺术交融之美。”马吉说。

  “如今的成果,证明我们当初相信民族文化的选择是十分成功的。”向东表示,扎根本土,才能更好地走向世界,带着这份自信,云南民族街舞团将坚持以民族元素编创作品,碰撞出中西文化融汇的视觉盛宴。(完)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春节,多点“面对面”少做“低头族”

      辞旧迎新展宏“兔”·喜庆广州年  广言快评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又是一年新春。得益于生产力的高速发展和交通网络的畅达,流动的中国不再路远迢迢。然而,对不少归家团圆的人而言,空间距离是缩短了,心理距离却因着一方屏幕似乎相隔了万里之遥。  远离指尖喧哗,留住身边温暖。抢红包、集五福、刷...

    时间:01-24
  • 坚守国门,护航“不打烊”

    万家团圆的时刻,移民管理警察坚守着国门的安全。  新春佳节,当大街小巷都弥漫着新年的气息,当千家万户都沉浸在节日的欢乐中时,有那么一群人,安全守护不打烊。他们在码头驻点,严查细验,水上巡逻,隐患排查。他们头顶国徽,身着藏蓝警服。他们的春节随时待命。他们的坚守、奔波忙碌,只为让更多的人过上平安祥和...

    时间:01-24
  • 地标、夜景、美食,哪样是你心头好

      广州日报讯 (全媒体记者全杰)新春到广州,地标游、夜景游、美食游,通通都是市民和游客的最爱。还有外省旅行团专门“定制”广州游,让大家的出游意愿得到充分满足。其中,广之旅就接待了多个外省来粤的定制类团队,例如一个来自河北邯郸的团队,就将围绕广州市开展3天2晚的深度游玩行程,全程入住岭南商旅集...

    时间:01-24
  • “我们看到了祖国大地的新变化”

      本报记者 刘苏雅  在中国遥感卫星地面站北京本部的大厅里,一块屏幕播放着遥感卫星拍摄到的近实时快视数据。大年初二,中国遥感卫星地面站工程师孔筱雪正在岗位上检查着一幅幅“新鲜出炉”的遥感影像,这是在头顶数百公里上空运行的高分系列卫星刚刚回传的。“我是山西忻州人,你看,这就是五台山,我家...

    时间:01-24
  • 春节元素随处可见,北京环球度假区年味儿正浓

      本报讯(记者 潘福达)新春佳节来临,北京环球度假区迎来了大批游客。园区内外换上了农历新年主题装饰,随处可见喜气洋洋的灯笼和俏皮可爱的兔子,到主题公园过年成为很多市民游客的新年俗。  春节期间,在北京环球城市大道,五个高达六米并绘有标志性角色的巨型落地灯笼坐落在广场上,将浓郁的新春气氛传...

    时间:01-24
  • 航天城里的“星星点灯”:照亮中国人的飞天路

      排骨莲藕汤、江西炒米粉、辣椒炒肉……每道菜出锅,林时剑都会叫骆琦过来尝一尝。  “是家乡的味道!”每尝一道,骆琦都要给丈夫点个大大的“赞”。  除夕夜,屋内暖意融融,窗外却是滴水成冰。凛冽寒风呼啸着穿过远处高耸的发射塔架——这里是东风航天城,深藏于巴丹吉林沙漠腹地,也是这对小夫妻扎根奋...

    时间:01-24
  • 北京环球度假区迎大客流 周边保障志愿服务站启用

      1月23日,据北京通州区委宣传部官方微信消息,春节假期,北京环球度假区迎来大客流。环球度假区周边保障志愿服务站已经正式启用,为游客和过往行人提供信息咨询、行李寄存、应急物品供应等服务。  据了解,志愿服务站位于北京环球度假区地铁站C出口处,以蓝色为主色调,形状似礼盒,寓意“梦中的礼物”,与地铁...

    时间:01-24
  • 稻香村部分门店热销单品已断货 老字号半成品受追捧

      昨天是大年初二,按照老北京的习俗,这一天是已经出嫁的女儿带着女婿一起到娘家“回门”的日子。回娘家自是不能空手,“回门礼”中除了各式点心,很多人还带着半成品年货回娘家,以免父母操劳。  “京八件”升级销量大涨  初二一大早,北京稻香村各门店以及零号店、护国寺小吃、义利食品店都迎来一大拨...

    时间:01-24
  • 春节假期各地A级景区接待游客人数较去年同期明显增长

      1月23日是农历大年初二,国内多个省市发布的信息显示,各地景区迎来大批游客,文旅市场展现强劲复苏态势。  四川  当地近郊游迎来小高峰  据四川省文化和旅游产业领导小组办公室消息,截至23日15时,四川全省纳入统计的743家A级旅游景区,三天累计接待游客1053.7万人次(当日接待游客499.49万人次,实现...

    时间:01-24
  • 相约春节时刻,“中国红”折射美好世界

      本报特约评论员  今天的中国,是充满生机活力的中国,也是紧密联系世界的中国。世界各国人民喜爱中国年,在其中寄托对相聚、平安、和谐、安宁的希冀和追求。中国“春节时刻”带给世界喜庆,让世界再次感受到中国的开放姿态、合作诚意和包容胸怀,也在隆冬时节为低迷的全球经济送来阵阵暖意。欢庆中国新...

    时间:01-24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