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法治

新华全媒+|一桌年夜饭:四海话团圆,味浓年更浓

2023-01-22 11:32:16

来源:新华社

  除夕,辞旧迎新,万家灯火闪耀,年夜饭如约而至。

  对中国人来说,没有比年夜饭更特殊的一顿餐了。

  美食上桌,家人叙聊,灯火可亲,新年可期。

  欢心:年的热闹劲

  华灯初上,在河北省邢台市南和区的一家生态园饭店内,几十个包间座无虚席。

  市民赵国强带着一家人早早来到这里。“今年过年我特别高兴,儿子从珠海回来,女儿、女婿、外孙也从北京回来了,80岁的老母亲身体也硬朗,四世同堂啊。一家人齐齐整整,这样的年夜饭吃起来才香。”

  一桌年夜饭,吃的是美味,品的是团圆。

  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后,迎来这个春节,虽然疫情还未终结,但熟悉的年味儿,已经在神州大地氤氲开来。

  据统计,今年春运客流总量预计约为20.95亿人次,较去年同期增长近一倍。其中,探亲流约占春运客流的55%。

  “小米煎饼、南和酥鱼,这是家乡的味道,是思念的味道。要吃鱼,表示年年有余;要吃红烧肉,表示红红火火;要吃年糕,表示一年更比一年好……”赵国强的女儿赵烁莹说。

  年夜饭,吃的是年的味道,品的是年的风俗。

  1月21日,贵州省遵义市正安县一户居民在家里吃年夜饭。新华社发(赵永章 摄)

  在四川一些地方,年夜饭又称团年饭,当地流行在中午或下午开席。

  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太平镇大河村木坪子聚居点,村民张华一大早就开始忙碌。中午时分,软炸蒸肉、清蒸排骨、粉蒸牛肉……本地传统“九大碗”一道道上桌。

  “九大碗”是指一般每席有九碗菜,当地视“九”为吉数,有“九九长寿”“九子登科”等说法。

  春节前夕,刚搬进新家的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太平镇大河村村民忙着将“九大碗”菜品端上桌。(芦山县委宣传部供图)

  “这是我们搬新家后的第一个春节,能在新家里过年,太‘巴适’了(四川方言:太好了)。”张华说,大河村是“6·1”芦山地震的震中,经过6个月的紧张施工,如今20栋新居拔地而起。“以后的日子一定会过得越来越红火,越来越有滋味。”

  不远处广场上,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芦山花灯正跳得欢快,花脸哥、幺妹子用诙谐有趣的地方方言唱着木坪子的重建故事……

  安心:岁的守护者

  18点41分,武昌开往深圳东的T95次列车,正徐徐驶出站台。

  列车贴上了精美的窗花、福字、对联,透着节日的喜庆,列车员还给旅客免费发放水果、糖果。

  “老乡们,有没吃晚饭的,餐车准备了饺子,大家一起来吃啊!”刚一开车,列车长姚怡热情地邀请旅客和工作人员一起吃饺子。

  “明天早上七点多才到深圳,本来想吃碗泡面凑合一下,没想到还能吃到饺子,年味一下就有了!”旅客王先生高兴地说。

  T95次列车上,旅客和工作人员一起吃年夜饭。(中国铁路武汉局集团有限公司武汉客运段供图)

  年夜饭是团圆饭。无论你在哪,总有人陪你吃,总有人守护你。

  44岁的姚怡记不清有多少次除夕没和家人团圆,但陪着旅客吃年夜饭、让旅客平安到家,看着他们满意的笑脸,他的内心感到十分满足。

  铁路、民航、客运、电力、抗疫一线、边疆哨所……每逢春节,这些坚守岗位的人,迎来不一样的年夜饭。

  巡逻,处理各种旅客求助、突发事件……在太原铁路公安局太原南站派出所,24岁的民警李尤和同事们值班间歇正在准备年夜饭。

  去年她刚从警校毕业参加工作,这是她第一个不在家吃的年夜饭。

  煎、炒、烹、炸……厨师提前加工过的食材在民警手里不一会就变成了佳肴。虽然相比家里简单了一些,但在这里和大家一起吃年夜饭,让她觉得仪式感十足。

  让她感动的是,越到节假日他们越忙,但总有家属“逆行”来所里陪着他们过年。

  他们守护大家,家人守护他们。

  在忙碌一整天之后,28岁的贾晨晨吃上了年夜饭。

  炒灌肠、小酥肉、羊肉锅……“大家伙儿一起吃年夜饭,热闹啊。”贾晨晨是中通快递山西管理中心太原迎泽桥东分部的一名快递员,除了少数快递员调休外,其余的除夕基本都在岗。

  “前几天可能因为过年大家寄东西多,我要跑到大晚上。今天还可以,大概想让我们吃个团圆饭。”他笑着说。

  除夕夜,贾晨晨(右一)和同事们一起吃年夜饭。(受访者供图)

  信心:梦的奋进者

  一盘红绿相间的清炒红菜薹,是中建三局机电工程师彭强三年来最想念的家乡味道。

  莲藕排骨汤、腊鱼、腊肉、腊肠……父母、妻子从早晨6点就开始备菜,看着满满当当一大桌家乡菜,彭强忍不住眼眶泛红。

  2019年10月,47岁的彭强前往马来西亚,参加海外项目建设。因为疫情和项目履约,一走就是38个月。当时女儿正读高二。

  “我和女儿一样,交出了一份不错的成绩单。”2022年11月,彭强负责的项目以高分通过当地质量评估。圆满完成工作任务后,彭强从吉隆坡登机辗转十几个小时,终于回到家乡湖北。女儿已是大二学生。

  “事非经过不知难。来,为了更好的明天,干杯!”

  年夜饭,见证一个家庭的坚韧,吃出一家人努力奋斗的信心。

  一个家如此,一个企业、行业更是如此。

  走进河北唐山美食体验地“唐山宴”,棋子烧饼、蜂蜜麻糖、花生酥糖等美食十分诱人。

  市民在“唐山宴”的小吃档口购买食物。(受访者供图)

  去年11月,“唐山宴”因疫情原因暂停营业。“唐山宴”副总经理魏永说:“停业这段时间,我们苦练内功,对员工进行培训,同时蓄积力量,为兔年春节专门布展,除了节日灯饰,还布设了大大小小5000多个兔子造型的毛绒玩偶,为服务员定制了兔子图案的红色卫衣,进一步提升服务水平。”

  如今,刚恢复营业整10天,人气已经恢复到疫情前的水平,93桌除夕“年夜饭”预订一空。

  随着消费回归,年货、年夜饭市场明显升温,各地餐饮业年夜饭订单火爆,线上平台的年夜饭、预制菜也逐渐受到人们青睐,到处一派红红火火的新年景象。

  “新春到来,餐饮消费市场也迎来了春天。我们非常有信心。”魏永说。

  为者常成,行者常至。

  夜色愈浓,看着春晚,吃着年夜饭,人们在家的港湾里停泊,为的是开启新的远航。(记者胡戈、侯文坤、孙亮全、刘桃熊、吴光于、阳娜、黄腾)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新春走基层)兔年大年初一 民众在中共一大纪念馆寻年味

      中新网上海1月22日电 (记者 许婧)22日农历兔年大年初一,上海红色文化地标之一的中共一大纪念馆里年味浓浓,红色文化气息扑面而来,让在这个中国传统节日前来参观的民众感叹“年味十足”。  “我们一直计划来,今天正好大年初一,就带着孩子,希望让孩子能体会到幸福生活来之不易。”“80后”家长周先生...

    时间:01-22
  • (新春走基层)京新高速公路上的“守夜人”

      中新网乌鲁木齐1月22日电 (陶拴科)22日是农历的大年初一,距离乌鲁木齐市大约30公里的京新高速甘泉堡立交桥下,交警王蔺翔站立在寒风中疏导交通,他从21日早上8时到今天上午12时,整整值守了28小时。  “这次大雪天刚好遇上回家过年高峰,大家回家的心情很迫切,交通不可能一刀切管制,为了民众安全返乡,我...

    时间:01-22
  • 成都:除夕夜坚守岗位的公交车司机收到乘客送的暖心水饺

      中新网成都1月22日电 (记者 张浪)21日22点10分左右,除夕夜,成都公交夜间7路驾驶员徐国非正在起点站等候发车,突然收到了一位乘客给他送来的热气腾腾的饺子和新春的祝福。  据了解,除夕当天,作为成都公交“夜行军”一员的夜间7路的驾驶员徐国非为了守护晚归市民平安回家,选择了坚守岗位,在车上度过这...

    时间:01-22
  • 大年初一京城地铁站内派发拜年红包促新春消费

      中新网北京1月22日电 新春佳节送温暖,潮逛朝阳庆新年。今天,朝阳区内新春消费加速回暖。  大年初一下午,北京市朝阳区商务局局长刘佳,京港地铁副总经理姜宜荣、王玉明和合生汇总经理邓敏姮、副总经理陈翠霞一同来到14号线九龙山站站厅内现场为地铁乘客派发“拜年红包”。红包内含有1张乘车兑换码...

    时间:01-22
  • 这个春节,在越剧小镇悟戏里人生

    有着“万年文化小黄山千年剡溪唐诗路百年越剧诞生地”之称的嵊州“新妆荡新波,光景两奇绝”这是一个九千年薪火相承的小镇九千多年前人类文明还处于蒙昧状态但是,剡溪江畔一个叫小黄山的地方已经开始了农耕生活和原始的艺术体验这便是越剧小镇的所在地小黄山小黄山文化比良渚文化早四千年比河姆渡文化...

    时间:01-22
  • (新春走基层)吉祥迎兔年 上海统一战线送“福”百万家

      中新网上海1月22日电(记者 范宇斌)“恭祝大家新春快乐,阖家平安,身体健康,福如东海。”1月22日(农历正月初一)一大早,位于上海奉贤的东海观音寺为前来新年祈福的市民游客送上吉祥的“福”字。来自江苏如皋的陈杰(化名)一家三口驱车2个多小时来到东海观音寺,收到了东海观音寺方丈慧之法师亲笔书写的“...

    时间:01-22
  • (新春见闻)周庄民众大年初一“打春牛” 盼“兔”飞猛进“牛”气足

      中新社苏州1月22日电 (记者 钟升)1月22日,农历大年初一。一早,在江南古镇周庄的古牌楼,处处张灯结彩、锣鼓喧天,四周龙舞狮跃、客流涌动。  接近10点,周庄“庄主”身着彩袍与贺春队伍缓步登场,由四名“家丁”抬着一头金灿灿的“春牛”紧随其后。周庄一年一度的新春“打春牛”祭祀祈福活动正式开始。...

    时间:01-22
  • 回家的礼物丨披星戴月 只为团圆

      在大年三十这一天,“中国年”一般会呈现出两种味道。一种是年俗的味道;另一种是回家的味道。过年回家是中国人一年最大的心愿,不管手里的行囊有多重,想到马上就可以见到家人了,瞬间觉得所有的辛苦,所有的赶路都值得。  路上的人盼着赶紧见到家里人,而家里的人自从知道亲人要回来,就开始准备吃的、穿的...

    时间:01-22
  • (新春走基层)缙云山中“孤独卫士”:守护山林万物春生

      中新网重庆1月22日电 题:缙云山中“孤独卫士”:守护山林万物春生  中新网记者刘相琳  癸卯年正月初一,天刚微亮,已经在岗41年的护林员郭守建带着砍刀、扩音器、宣传单,开始巡山,一如往常。不同的是,这将是他最后一个在巡山路上度过的春节。图为缙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歇马管护站护林员正在上...

    时间:01-22
  • 潢川火车站送“福”旅客

      春节前,河南省潢川县潢川火车站,联合潢川县艺术馆,为旅客开展送“福”活动。邓书贵 摄邓书贵 摄邓书贵 摄...

    时间:01-22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