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法治

(新春走基层)瞭望塔上夫妻哨:山上没着火是过去一年最难忘的事

2023-01-20 10:52:40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长治1月20日电 题:瞭望塔上夫妻哨:山上没着火是过去一年最难忘的事

  作者 李庭耀 白雪峰

  临近春节,天寒地冻。带着一副高倍望远镜、一个对讲机、一部老年手机去巡山,是李松贵12年来几乎每天都要做很多次的事。

  他是山西省长治市上党区南宋镇八仙岭山的护林员。南宋镇面积46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达47%。2011年,当地在八仙岭山修建了一座高近30米的瞭望塔。

  在当时,谁来驻守瞭望塔成了一大难题。这里的护林员必须24小时坚守岗位,而且工资不高,不仅年轻人不愿意当,附近村里的中年人只要有机会出去打工,也不愿意当。南宋镇南宋村村干部找到已年过六旬的李松贵,问他愿不愿意去山上看守瞭望塔。

  “我想都没想就答应了。”李松贵说,他是土生土长的南宋村人,知道这些树长成这样有多不容易,“我上山看守瞭望塔,当护林员巡逻,能为家乡树木生长出点力,觉得值得”。

担心李松贵独自一人在瞭望塔上生活不便,他的老伴毕宽心上山跟他做伴。 向峥 摄

  担心李松贵独自一人在瞭望塔上生活不便,他的老伴毕宽心上山跟他做伴。2011年6月,夫妻二人“乔迁新居”,从山脚搬到了山顶,小而简陋的瞭望塔成了他们的新家。

  12年来,李松贵夫妇洗菜、做饭的生活用水和米、面、油、菜等生活必需品都要从位于山脚的家里运上山。“她腿脚不好,以前要么我自己背上来,要么用自行车推上来。这几年好了,我买了一辆电动三轮车,往返一趟顶多用40分钟。”李松贵说。

  “冬天干燥风又大,可得多操心这些树呢。”护林员除了在瞭望塔上做好监测工作,还要走进山林进行巡逻,重复、机械的工作异常乏味。每天例行巡山,是李松贵对自己的要求。

回到瞭望塔,放下望远镜和对讲机,李松贵坐在火炉旁歇脚。 向峥 摄

  巡山完毕,回到瞭望塔,放下望远镜和对讲机,李松贵坐在火炉旁歇脚,毕宽心给他送上一杯用姜、红枣、葱须、荆芥穗熬制的汤水。吃些花生和瓜子,喝几口热水,李松贵又拿起望远镜朝塔楼顶层走去。

  12年来,每逢天干物燥时,李松贵一天就要上下塔楼20多趟,“这不算辛苦,再多跑几趟我也能行,只要不着火就好”。

12年来,每逢天干物燥时,李松贵一天就要上下塔楼20多趟。 向峥 摄

  一座瞭望塔,两人、三餐、四季。12年来,李松贵夫妇与大山为伍,与森林为伴,与家人聚少离多,下雨和下雪甚至成为他们的期盼。“因为下雨下雪,他就能歇歇,不用拿着望远镜爬上爬下地一直去看有没有着火点。”毕宽心告诉记者。

  “我能干一天就要在山上守一天。这么多年对这山这树都有感情了。干不动了,我再下山回家。”李松贵说。

一座瞭望塔,两人、三餐、四季。 向峥 摄

  山下,红灯笼挂满街头,新春气氛渐浓。山上,李松贵依然巡逻于山林中,毕宽心盘算着过年那天要吃顿肉馅儿饺子。

  太阳落下,八仙岭山逐渐被黑夜笼罩,唯有几处灯光从瞭望塔的窗户透出。回望过去一年,李松贵说:“山上没着火,就是最难忘的事。”(完)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陕西榆林:零下15度守护天然气输送的巡线人

      中新网西安1月20日电(阿琳娜 张肖锋 杨绍军)“我们巡线,最怕的是在野外迷路,得顺着标志桩走。”长庆采气二厂探井管理作业区工人郑艳军微眯着眼,仔细辨别着管线的走向。  临近春节,陕西省榆林市西部毛乌素沙地里的气温已接近零下15摄氏度。四名巡线工人冒着冬日里凌冽的寒风,向荒漠深处前进。图为...

    时间:01-20
  • “11朵金花”守护99046台继电器 奏响春运安全曲

      中新网西安1月20日电 (阿琳娜 魏科伦)在国铁西安局集团公司安康电务段综合检修车间,有一个由11名女子组成的继电器维修班组,她们负责着襄渝、阳安、西康、宝成四条铁路线上,107站的99046台继电器的维护、检修工作。  “继电器”是铁路联锁系统的“心脏”,它的每一次吸起、落下,关乎着铁路运输的安...

    时间:01-20
  • 陕西甘泉:农家小院年味浓 村民舞秧歌迎新春

      中新网西安1月20日电 (白腾 李一璠)新春将至,在铿锵有力的锣鼓声中,陕西省延安市甘泉县石门镇和平村秧歌队在农家小院内扭起了红火的秧歌,队员们时而交叉换列,时而整齐划一,欢快的鼓点激荡人心,现场洋溢着浓厚的新春氛围。  和平村的迎新春活动在喜庆的秧歌中拉开了序幕,写福字、贴春联、扫尘日、剪...

    时间:01-20
  • (新春走基层)“玉兔迎春”端上桌 创意年夜饭品出“团圆味”

      中新网石家庄1月20日电 题:“玉兔迎春”端上桌 创意年夜饭品出“团圆味”  作者 赵丹媚  “作为团圆的象征,一年中最重要的一餐,当然要吃点与众不同的。”第一次当除夕家宴“主厨”,25岁的姜蕊正在练习兔年年夜饭的重头菜“玉兔迎春”。  “‘兔耳’用的是煮熟的鹌鹑蛋蛋白,需要反复练习才能...

    时间:01-20
  • 古都今岁尽 灯影迎春来

      中新网西安1月20日电 题:古都今岁尽 灯影迎春来  作者 杨英琦  夜幕低垂,华灯初上。古都西安大雁塔景区步行街游人如织。抬眼望去,夜色中悬挂着串串“诗词”灯饰,灿若星河。穿过这条长街,春节前夕的光影也由此“点亮”,映照出一城年意。西安城墙新春灯会火树银花,璀璨夜空。 梅镱泷 摄  “一步...

    时间:01-20
  • 春运路上的“守夜人”

      中新网北京1月20日电 (邓有林)夜风吹散白天的热闹喧嚣,北京站广场少了匆匆赶路的脚步,多了一份静谧。  “小崔,你穿暖和点,屋里有热水,喝完就回来倒。”带着同事的关心,民警崔铭朗推开北京站派出所的大门,室外寒流扑面而来,深夜的困意一扫而空,整个人瞬间就精神了。北京铁警在站内巡视 北京铁路公安局...

    时间:01-20
  • 全球首只仿生大熊猫机器人“小川”在成都亮相

      中新网成都1月20日电 (记者 安源)记者20日从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以下简称:熊猫基地)获悉,熊猫基地大熊猫博物馆内于日前迎来了一位“新朋友”——仿生大熊猫机器人“小川”。此次展出的仿生大熊猫机器人属全球首只,极高的仿真外形吸引了大批游客驻足观看,游客们纷纷与“小川”互动对话,从中了解...

    时间:01-20
  • (新春走基层)“Z世代”铁路人接力春运:“她力量”护航平安路

      中新网杭州1月20日电(张煜欢)又是一年春运时。预计今年春运40天长三角铁路将发送旅客6000万人次,日均发送旅客150万人次,客流量或迎近三年来的新高。  在大客流背后,一群铁路人正为民众平安归家保驾护航,其中,不少“Z世代”铁路人迎来了他们工作中的首次春运。记者走进高铁站、列车以及检修车间,发...

    时间:01-20
  • (新春走基层)西藏米林:文艺汇演下基层 新春祝福送万家

      中新网拉萨1月20日电 (德吉 李苑明)新春佳节来临之际,为营造浓厚的节日氛围,近日,西藏林芝市米林县艺术团到米林镇红卫片区开展“迎春送福进万家,文艺演出年味浓”的文艺演出活动,丰富的文艺节目吸引了近70余名当地民众前来观看。图为文艺汇演现场。 李苑明 摄图为文艺汇演现场。 德吉 摄  文艺...

    时间:01-20
  • “福建民居第一村”入选全国“爱卫网红打卡点”

      中新网福建连城1月20日电 (黄水林 李晓芳)福建省龙岩市连城县爱卫办20日披露,在2022年度全国爱国卫生运动大会上揭晓的70个“爱卫网红打卡点”,有着“福建民居第一村”之称的连城县宣和镇培田村名列其中。这是此次龙岩市唯一入选的项目,福建与培田一起获此殊荣的还有南平市星村镇。  2022年是爱...

    时间:01-20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