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法治

“死亡之海”变“雪海”,塔克拉玛干沙漠为何连年冬季迎降雪?

2023-01-17 20:29:55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乌鲁木齐1月17日电 (苟继鹏)继2021年冬季塔克拉玛干沙漠出现降雪后,今冬塔克拉玛干沙漠又迎降雪。1月12日至14日,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简称巴州)轮台县、且末县,以及阿克苏地区沙雅县周边的塔克拉玛干沙漠中纷纷迎来降雪,沙海换装变“雪海”。

  塔克拉玛干沙漠是我国第一大沙漠,位于塔里木盆地的中心地带,被称为“死亡之海”。其平均年降水不超过100毫米,最低只有四五毫米;而平均年蒸发量却高达2500毫米至3400毫米。

  生活在沙漠腹地的且末县居民温永利说,这么大规模的沙漠降雪不常见。

雪后的沙丘与胡杨、红柳相互映衬。 吐尔逊·吾斯曼 摄

  特强寒潮入侵沙漠迎降雪

  新疆气候中心气候预测首席专家陈颖在分析此次塔克拉玛干沙漠降雪原因时称,受1月10日至14日北疆特强寒潮,南疆局地暴雪天气过程的影响,新疆大部出现降雪,其中北疆西部、天山北坡、巴州北部、喀什地区等地出现中到大雪,伊犁州部分地区出现暴雪,塔克拉玛干沙漠也出现多处降雪。

  位于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的塔中气象监测站数据显示,1月12日21时左右降雪量0.3毫米,1月13日1时降雪0.3毫米,过程累计降雪量为0.6毫米。据陈颖介绍,0.6毫米的降雪量放在新疆其他地方或许不稀奇,但是对于平均蒸发量在2500毫米至3400毫米的塔克拉玛干沙漠而言,实属“稀客”。

  值得注意的是,这是塔克拉玛干沙漠连续第二个冬季迎来降雪。2021年冬季,塔克拉玛干沙漠亦迎来降雪天气。巴州尉犁县铁干里克气象站11月28日气象观测数据显示,当时降雪量为2.4毫米。

  “稀客”少见但并不罕见

  “受冷空气影响,配合适当的水汽条件,塔克拉玛干沙漠出现降雪并不少见,在最近的2021年冬季,位于新疆巴州的尉犁县境内的塔克拉玛干沙漠就出现过降雪;2008年初,我国自西北向东南遭受严重冰雪灾害,塔克拉玛干沙漠大部分也被冰雪覆盖。”陈颖说,塔克拉玛干沙漠降雪少见但并不罕见。

  以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的塔中站来说,自1998年塔中气象站建站以来,监测到冬季出现大于0.1毫米的降雪日数达40余次,大于1.0毫米的明显降雪日数达8次。此外,塔克拉玛干沙漠周边的气象台站冬季明显降雪日数在25天至50天不等。

  除了降雪,暴雨也偶尔造访塔克拉玛干沙漠。“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极端气象事件的发生趋于频繁,南疆盆地局地降水的极端性和频次显著增强,近年来,整个南疆的冬季平均降水量呈现增加趋势。”陈颖说,1991—2020年塔里木盆地冬季平均降雪量为5.7毫米,比1981—2010年冬季平均降雪量5.1毫米增加了0.6毫米,增加率为11.8%。

  不过,从整体来看,不只是南疆,北疆冬季降水也呈现增加趋势。1991—2020年北疆冬季平均降水量为35.2毫米,1981—2010年冬季降水量北疆32.7毫米,增加了2.5毫米,增加率为7.6%。

从空中俯瞰雪后的塔克拉玛干沙漠一角,宛若画卷。 吐尔逊·吾斯曼 摄

  塔克拉玛干沙漠气候在变湿润?

  从生态与地理的角度来说,一个区域的干湿状况一般取决于降水与蒸发的共同作用,对应的两个最直接因素就是降水与气温。21世纪初,就有专家学者提出我国西北地区存在“暖湿化”现象。目前的主流观点为,西北“暖湿化”的主要原因是温度升高、陆面蒸散发加强,导致水循环加快及降水增多。

  具体到塔克拉玛干沙漠,事实上,相关专家早已关注到塔克拉玛干沙漠出现降雪的情况,有研究表明,新疆降雨(雪)都有局地性特征,故沙漠腹地存在降雪和积雪等现象。陈颖也告诉记者,塔克拉玛干沙漠连续两年迎来降雪天气,并不能说明当地气候条件正在变得湿润。

  “从近10年的气候状况来看,南疆降水增加明显,但其年际变化较大。尤其是在沙漠区域,降水量与蒸发量相比,远未达到收支平衡的势态,并不足以改变干旱区气候的特点。”她说。(完)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山村学校,有了“玫瑰梦想球场”

      四川省凉山州昭觉县的瓦吾小学,地处海拔2700米的高山上,因其常年云雾缭绕,当地人称呼它为“云端小学”。近日,一座标有玫瑰图案的崭新足球场,在这所群山环抱的小学里正式落成启用。  “这个球场是我们全校师生一直以来的梦想,我们会比之前努力百倍千倍。”瓦吾小学校长...

    时间:01-18
  • “反向春运”:阖家团圆就是幸福年

      【春运进行时】  “明天开始我就不点外卖了。这张小餐桌终于能放一些父母做的美食了!”今年春节前夕,已经在北京工作6年的王冰柯终于如愿让父母答应从老家云南大理来北京过年。帮父母买完机票后,王冰柯就开始打电话约保洁,“平时工作比较忙,没好好收拾过家,过年前要来...

    时间:01-18
  • 疯狂接机艺人造成拥堵事件 如何引导合法、理性追星?

      疯狂粉丝接机艺人造成拥堵混乱事件频发 专家认为  粉丝不理性追星艺人也有责任   采访背景  近日,接连发生两起因粉丝接机艺人造成拥堵、导致现场秩序混乱的事件,一起事件还冲上了热搜榜,引发社会关注。  粉丝疯狂追星事件近年来屡见不鲜,从粉丝购买艺人手机号...

    时间:01-18
  • 对街上公众人物可以“随手拍”吗?专家:发生纠纷应当依法协商解决

      对街上公众人物可以“随手拍”吗?  专家:发生纠纷应当依法协商解决  ● 王某某在上海打人事件引发社会高度关注。不少人在谴责暴力的同时,也在深入探讨隐私权的问题——随着自媒体、短视频平台的兴起,日常生活中,“随手拍”、街拍现象已极为常见,不仅是公众人物,连普...

    时间:01-18
  • “中午饭前就能到家了!”——送滇中引水工程工人赴机场乘机返乡过年

      新华社昆明1月17日电 题:“中午饭前就能到家了!”——送滇中引水工程工人赴机场乘机返乡过年  新华社记者丁怡全  17日早上5点多,天色仍暗。云南昆明城郊的中铁一局滇中引水工程昆明2标项目部龙庆隧道1号支洞工区,作业队长贾平、电焊工张芝兵、装载机司机陈波就要...

    时间:01-18
  • (新春见闻)复兴号折叠时空 成都与大凉山“双向奔赴”

      中新社凉山1月17日电 题:复兴号折叠时空 成都与大凉山“双向奔赴”  中新社记者 王鹏  17日上午11点,经过3小时车程,一列复兴号动车缓缓停靠西昌西站,站台瞬间拥挤起来。成都游客姜亮一家四口走进阳光里,开始了春节度假。“我们就是来大凉山晒太阳的!”他笑着说。  1个多小时后,彝族青年拉冲坐上...

    时间:01-17
  • 山西沁河中游发现新石器与东周时期墓葬

      中新社太原1月17日电 (记者 李新锁 胡健)山西省考古研究院17日发布发掘简报,考古人员在山西沁河中游发现一处新石器与东周时期墓葬。  项目负责人赵辉介绍,八里坪遗址位于山西省晋城市沁水县郑庄镇八里村与庙坡村之间,分布面积约100万平方米。2020年,八里坪遗址被列入“考古中国·中原地区文明化...

    时间:01-17
  • 云南普洱:三头象妈妈带七头象宝宝“集体午睡”

      中新网普洱1月17日电 (郭元丰 杨国荣)近日,在云南省普洱市江城县境内,监测人员记录到3头象妈妈带着7头象宝宝活动的珍贵画面。图为云南普洱江城县,正在午睡的象群。 郭元丰 摄  在曼老江边的芦苇丛中,一个象群正在集体睡觉休息,3头小象被围在中间,小象卷着鼻子躺地睡觉的样子十分可爱。经专业人员...

    时间:01-17
  • 中缅边境云南保山连破两起毒品案 查获海洛因近百公斤

      中新网保山1月17日电 (张锦难 陈道霖 唐永杰)记者17日从云南保山边境管理支队获悉,该支队近日连续破获两起毒品案,共查获毒品海洛因98.6公斤。  2022年12月21日17时许,一辆载有水果的红色重型半挂车驶入保山边境管理支队芒颜边境检查站执勤口岸。移民管理警察对该车拉运货物面单信息进行研判时,发...

    时间:01-17
  • 北京市政协委员建言擦亮历史文化“金名片”

      中新网北京1月17日电 (记者 杜燕 刘文曦)今年北京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擦亮历史文化“金名片”。正在召开的北京市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上,委员们围绕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文化遗址保护、历史文化建筑管理等建言献策,以推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增强大国首都文化软实力。  “要以高度的历史担当,加强北京...

    时间:01-17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