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法治

青年“直播带货”如何助农致富

2023-01-17 14:08:23

来源:中国青年报

  “城里肯定吃不到这么好吃的葡萄,在我们这儿却只能烂在地里。也试过电商销售,但还是卖不出去。”在北方某村庄,一名农户指着自家的葡萄园对中青报·中青网记者说。据记者观察,同样的情况也出现在全国多地的农户家中。

  而在贵州省榕江县,以年轻人为主的主播队伍日益壮大。该地农产品电商发展仅1年,线上线下销售额突破3亿元,孵化的1.2万余个短视频账号将全县农产品销售一空,日均发出的快递量是发展电商前的3倍。

  作为乡村振兴发展的新抓手、县域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农产品电商发展势头正盛。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实地采访发现,农产品“上网”成了普遍情况,一些乡村在电商的助力下,开出“致富花”。但不可回避的是,由于农产品产量的不稳定性、乡村物流成本高、各地农产品同质化、电商流量成本高企、信息数据不流通、乡村电商人才紧缺等问题的存在,导致了一些盲目跟风种植的农户面临亏损,成百上千斤的农产品“躺”在田地里无人问津,一些生鲜农产品电商平台也相继亏损倒闭。

  乡村振兴的过程中,乡村如何在年轻人的参与下更好地迈过数字化鸿沟?电商如何发挥好助农增收“新化肥”的功能?互联网企业应怎样借助先进数字技术为农产品电商赋能?

  农产品电商易沦为“资本游戏”

  “我这两年开店直播,钱没少花,粉丝也没见涨,店铺流量少得可怜。”前年村里组织了电商培训后,张力(化名)和其他村民一样也跟风做起了网店,“对于我们这样的普通农民来说,电商的成本实在太高了。加工、包装、物流、销售、运营等成本,比线下卖货翻了几番,销量不及以前的一半,村里大多数人没做多久就放弃了”。

  从记者走访的情况来看,一些农民和张力一样,认为农产品“滞销困境”并没有通过电商渠道得到有效解决,认为“没卖出去多少,也没挣到什么钱”的占多数。更有人表示,“农民的任务就是种好地,也只能种好地,而电商更像是‘资本游戏’,‘玩得转’的都是有钱人,而不是农民”。

  在南方某村庄,由于线上线下销量双双吃紧,一些农户急于学习互联网上“先进”的经验,跟风种植电商平台上销量居高的农产品,核心产业从种植甘蔗到柑橘,再到火龙果,却始终不得其道。

  助农平台北京家乡来客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李哲亚从事助农产业已有8年。在他看来,张力所提及的问题正是眼下阻碍农产品电商发展的两座大山——流量价格水涨船高,农产品却越卖越便宜;有品类无品牌,农产品无法实现差异化,失去溢价空间。

  “电商平台都在打价格战,要想有流量,农民就得降价,农产品利润被层层剥削。尤其是一些初级农产品的电商销售,不仅要解决流量问题,还得完成品牌注册、质检等流程,这对很多连智能手机都不会使用的农民来说太过专业。”李哲亚认为:“酒香也怕巷子深,电商的蓬勃发展让一些好产品走出深巷的同时,也让一些‘巷子’更深,挤压着传统农户的生存空间。”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一些乡镇政府用地方财政收购的方式为农户兜底,还聘请专业团队和专家指导,可仍改变不了农产品“砸在手里”的现状。更关键的是,农产品电商遇冷的乡村对年轻人的吸引力大打折扣,返乡创业者寥寥,不景气的产业将年轻人推向门外。

  贵州榕江:县域农产品电商发展新样板

  作为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贫困面最广、贫困程度最深的“两山”地区,2020年全面脱贫后,榕江将乡村振兴发展的动力着落于电商新媒体上。

  据榕江县委副书记、县长徐勃介绍,2021年起,榕江全面发展“新媒体+产业”助力乡村振兴,创建集人才培训基地、直播中心、文化学堂、产品车间、仓储物流为一体的新媒体助力乡村振兴文创产业园,引进家乡来客等40余家企业入驻园区。2022年,新媒体产业园获评贵州省创业孵化示范基地。

  榕江县因种植的蔬菜、水果含糖量高,素有“甜甜榕江”之称。为利用好这一天然的地理优势,榕江县邀请农业专家实地调研,指导农民种植各季节适宜种植的农作物,确保农产品在电商平台具备竞争优势。

  政府搭了台,还得有人来“唱戏”。榕江县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万人村寨代言人培育计划,在全县范围内推进直播扫盲式培训,培育带货团队超2200个,其中青年带货主播840余人,真正实现“手机成为新农具,数据成为新农资,直播成为新农活”。

  “全县发展电商前,我们家也跟风扩大了百香果种植规模,但线上线下销售渠道并未打开,亏损了几十万元。去年,在政府和电商公司助力下,我家的百香果还没采摘完,电商订单就源源不断,计划明年再扩大种植规模。”经“万人村寨代言人培育计划”培训,90后村干部吴帮云成为寨蒿镇晚寨侗寨的村寨代言人,她介绍:“除带货自家农产品外,还能帮忙销售其他乡镇的初级农产品和深加工农土特产品。”

  “知识普及是第一阶段,第二阶段是让农民在农产品电商中选择最合适的角色。比如,经过尝试,有人觉得自己更适合种植,有的更喜欢店铺运营,各司其职又形成合力。”李哲亚坦言,因看好榕江县“新媒体+产业”发展,2021年他带着家乡来客15名员工从北京入驻榕江,开展直播电商培训、农产品品牌化打造等工作

  “创建区域农产品品牌的本质逻辑是实现农产品增值、降低物流包装成本。榕江根据品质细分为精品款、流量爆款、尝鲜款,全县电商平台和主播合力营销‘榕江黄金百香果’县域品牌概念,电商订单量增加,才能吸引更多快递物流合作,从而跳出农产品物流速度慢、成本高的困境。”2022年,贵州大灰狼创客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负责人薛殿勇结束了在广州10年的电商生涯,带着20多名员工回到榕江创业。几个月的时间内,他带动了13名青年投身电商直播创业,还将产品供应链从广州搬回榕江,有效解决了榕江电商发展产品单一、定价过高、物流成本高企等难题。

  据榕江县副县长黄国锋介绍,随着“新媒体+产业”政策红利的释放,越来越多像薛殿勇一样的青年返乡创业。

  “丰收好物计划”:科技公益赋能农产品电商发展新样态

  “我在运营视频号的时候能发现,腾讯给我推送的客户非常精准,很多是对小米比较感兴趣的宝妈,所以销售的转化率也比较高。”来自山西临县吕梁的张晋保返乡当了村支书后,带动附近几个村一起种小米,打造了“碛口码头”品牌,但电商渠道销量迟迟不见涨,“在‘丰收好物计划’支持下,品牌提升带来订单量的增长,2022年的销售收入达到600万元,直接带动了600户农民增收53万元。”

  张晋保口中的“丰收好物计划”,是在农业农村部的指导下,由腾讯可持续社会价值事业部(SSV)、腾讯广告联合发起的助力农产品品牌数字化转型升级的专项公益助农计划。与传统农产品直播助销的“一次性帮扶”不同,“丰收好物计划”着眼于科技公益赋能农产品电商发展新样态,整合公域私域资源,创新农产品的品牌模式,帮助县域农产品在全场景链接海量互联网用户,为农产品品牌提供一条“私域粉丝可持续运营、内容可持续生产、团队可持续成长”的持续增长路径。

  在乌兰察布创业7年的柳树兴是“塞主粮”品牌创始人,也是“小镇创业家”的优秀代表,通过社群营销卖出燕麦,销售额高达2000万元。

  线下门店受疫情影响无法开门时,柳树兴建的发布产品信息的微信群成了救命稻草。正是前期对于私域客户的运营稳定了公司的发展,所以柳树兴对于数字化探索一直抱有信心。

  “丰收好物计划”提出的品牌成长全域经营模式,正好切中了柳树兴的难题——通过视频号、订阅号、视频号小店等数字化工具开展公域直播,继而将在公域进行商品交易的用户转化为农产品品牌的私域资产后,最终建立起品牌自有经营阵地,“一场主播在生产车间场景化直播的活动,3天时间能卖出100多万元”。

  2022年,“丰收好物计划”将重点放在培养人才上,通过“线上授课+一对一实践辅导”的授课模式,在县域内尝试跑出一条“有店好开、有人会用、有品亮眼”的基础链路。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姗姗 周围围 金卓 来源:中国青年报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江苏全省法院五年来审执结案件998.1万件 结案标的额达7.1万亿元

      中新网南京1月17日电 (记者 钟升)17日,在江苏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夏道虎作法院工作报告。报告显示,过去的五年,江苏全省法院共受理案件1021.8万件,审执结998.1万件,结案标的额7.1万亿元。  作为国内领先的经济大省,江苏省历来重视构建优良的营商环境。为贯彻...

    时间:01-17
  • 江苏司法系统“晒”5年成绩单 以司法力量保障社会的安定和谐

      中新网南京1月17日电 (记者 钟升)17日,在江苏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江苏省人民检察院一道亮出5年来的成绩单:2022年八类严重暴力犯罪受案数比2017年下降35.7%;为群众挽回电信网络诈骗损失6.9亿元;追诉“南医大女生被害案”等21起陈年命案,不让正义缺席。  5年来,...

    时间:01-17
  • 寒冬润春意 福建基层多举措精准关怀老年群体

      (新春走基层)寒冬润春意 福建基层多举措精准关怀老年群体  中新网宁德1月17日电 (叶茂 褚子强)“太感谢你们了,不用出门就帮我解决了买药难的问题,这下我就不用再担心了。”年近70岁的王奶奶如是说。  居住于福建省宁德市蕉城区七都镇西陂村的王奶奶,身体状况较差,行动不便,日常基本在家中度过,...

    时间:01-17
  • 方圆30公里仅27人 探访内蒙古首个戍边夫妻警务室

      (新春走基层)方圆30公里仅27人 探访内蒙古首个戍边夫妻警务室  中新网阿拉善1月17日电 题:方圆30公里仅27人 探访内蒙古首个戍边夫妻警务室  中新网记者张林虎  “都得收拾干净了,新年要有新气象。现在我们守边的条件越来越好,商店、卫生室、图书室、快递投放点,应有尽有,新的一年一定会更好。...

    时间:01-17
  • 首届青少年可持续发展教育国际论坛在北京举办

      中新网北京1月17日电 (记者 郑巧)为打造青少年发展跨行业、跨国别、跨文化交流互鉴平台,全面赋能青少年参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践行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首届青少年可持续发展教育国际论坛1月16日至17日在北京举办。  此次论坛由中国宋庆龄基金会指导,中国宋庆龄青少年科技文化交流中心、...

    时间:01-17
  • 兔年面塑“潮”起来 山西工美大师新作《卯年吉兔》迎新春

      中新网太原1月17日电 (记者 杨杰英)农历兔年将至,山西省工艺美术大师张国梁创作《卯年吉兔》系列作品迎新春。此系列作品以山西民间传统面塑文化中“欢鱼吉兔”的兔造型为原型进行创作,蕴藏深厚的民俗文化内涵,传承弘扬非遗的独特魅力。作品《卯年吉兔》。 受访者供图  张国梁表示,面兔作为山西...

    时间:01-17
  • 青岛市城阳区法院:对刘暖曦采取限制消费措施

      中新网1月17日电 据中国执行信息公开网显示,1月16日,青岛市城阳区人民法院向刘暖曦(原名刘鑫)发布限制消费令,对其采取限制消费措施。详情如下:中国执行信息公开网截图...

    时间:01-17
  • 28小时30分“临客” 旅客有序流动安全回家

      (新春走基层)28小时30分“临客” 旅客有序流动安全回家  中新网怀化1月17日电 (记者 殷立勤)1月16日,来自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春运工作专班数据显示,当日(春运第10天)全国铁路、公路、水路、民航共发送旅客4248万人次,环比增长3.3%,比2019年同期下降46.7%,比2022年同期增长48.6%。其中,全国铁路发送...

    时间:01-17
  • 吉林“地瓜妹”带领村民致富:让地瓜成为走俏年货

      (新春走基层)吉林“地瓜妹”带领村民致富:让地瓜成为走俏年货  中新网吉林1月17日电 (记者 苍雁 石洪宇)吉林蛟河农民孙宪翠从未在冬季这样忙碌过。除了要在直播平台推广家乡的地瓜,还要抽出时间接待登门拜访的乡亲。  乡亲们慕名而来,到她的农场考察地瓜种植项目。“咱家有红瓤、白瓤、黄瓤,...

    时间:01-17
  • 2022年中国侦破养老诈骗案件3.9万余起 追赃挽损300余亿元

      中新社北京1月17日电 (记者 郭超凯)2022年中国公安机关深入推进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切实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记者17日从中国公安部获悉,截至2022年12月底,公安机关共破案3.9万余起,打掉团伙4730余个,追赃挽损300余亿元(人民币,下同)。  公安部成立专项行动领导小组,组织多警种统筹推进打击整...

    时间:01-17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