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法治

(新春走基层)川西高原乡村的三级健康“守护者”

2023-01-14 18:29:48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四川丹巴1月14日电 题:川西高原乡村的三级健康“守护者”

  记者 王鹏 吕杨 刘忠俊

  午后,川西高原的阳光带来暖意。一座嘉绒藏寨的院落里,几位藏族老人坐在沙发上,村医康色正给他们测血压和血糖。“血压还是有点高,要注意吃药哈!”她叮嘱道。忙碌过后,康色返回镇卫生院,将老人的最新情况录入系统。

  这是近日发生在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丹巴县革什扎镇卓斯尼村的一幕。随着中国疫情防控政策的优化调整,“保健康防重症”成为重点。春节“返乡潮”到来后,乡村疫情防控和医疗服务保障备受关注。在四川甘孜乡村,村镇县三级健康“守护者”层层守护着民众的生命健康。

革什扎镇中心卫生院药房里工作人员正在清点药品数量。 刘忠俊 摄

  位于高山峡谷中的革什扎镇下辖14个村,常住人口4200余人。近年当地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提高民众基本公共卫生知晓率,同时注重高血压、糖尿病等重点人群的门诊随访。其中,由镇中心卫生院管理的村医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疫情防控中,村医和镇卫生院是‘基本盘’。”革什扎镇中心卫生院院长董树香告诉记者,村医掌握了村子重点人群的数量和具体情况后,医疗服务更有针对性,“行动不便的患者给医生打电话,我们就会上门诊疗。”

  董树香说,目前卫生院共有6名医护人员,自去年12月下旬出现新冠患者,最初每天2、3例,到1月中旬攀升至30-40例,以60岁以上的老人居多。

  卫生院治疗室中,数十位藏族村民正坐在椅子上输液。48岁的卓斯尼村村民格绒初说,自己两天前出现发烧、腰痛、无力的症状,先是听医生的建议吃了药,最终还是决定输液治疗,“我家离卫生院很近,输了一小时液,舒服多了,(看病)还是很方便。”

  记者在门诊室看到,每一位患者的年龄、症状、用药均会被登记在系统中。而在药房里,布洛芬缓释胶囊等药品摆在药架上,供应充足。

革什扎镇中心卫生院院长董树香和同事接了村民电话后急忙提着药箱上门看病。 刘忠俊 摄

  “患者来了,我们先测体温和抗原,症状轻的开口服药,稍重的输液治疗,严重的及时转诊到县医院。”董树香说,目前卫生院能够应对每天30-40例新冠患者,“比较忙,经常顾不上吃饭,预计临近春节和春节后,患者会更多。”

  沿着峡谷中的柏油路乡道驱车前行,20分钟左右,记者从革什扎镇抵达丹巴县人民医院急诊科,这也是平时救护车转诊患者走的路线。急诊科走廊上,身着嘉绒藏族服饰的患者坐在椅子上,等待叫号后看诊或拍CT。

革什扎镇中心卫生院注射室里正在输液的老年村民。 刘忠俊 摄

  谈及如何及时转诊乡村严重的新冠患者,丹巴县人民医院业务院长彭崇勇说,患者或乡镇卫生院打120或急诊科值班电话后,医院会立即派出配备无创呼吸机、除颤仪等设备的救护车,“急诊科专门留了4个床位,对危重患者先治疗先抢救,抢救后分诊到住院部重症病房进一步治疗。”

  “(丹巴)县城这段时间是一个高峰期,新冠患者比较多,存在肺部感染的患者,我们打破科室限制,外科、妇产科都收治。”彭崇勇说,更加危重的患者,医院会通过绿色通道及时转诊至甘孜州人民医院。

丹巴县人民医院排队做CT的患者。 刘忠俊 摄

  春节临近,短期内农村返乡人员大量增加,新冠疫情传播风险也随之增加。董树香说,镇卫生院和村医正持续向民众进行宣传教育,呼吁少参加聚集性活动并做好个人防护,“我们(医护)春节期间不休息,在基层做好健康‘把关人’。”(完)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检察蓝”为自贸港贡献公益诉讼力量

      □ 本报记者 邢东伟 翟小功 文/图  在海南加快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的新征程中,有一股来自“检察蓝”的守护力量。从守护碧海蓝天,到“舌尖”“脚底”安全,在各项民生领域都可见海南检察机关公益诉讼的“身影”。  2022年1月至12月,海南检察机关排查确定公益诉讼案件线索143...

    时间:01-15
  • 数千人“想躺赚”被骗 看到“考证躺赚”别“上头”

      □ 本报记者  罗莎莎  □ 本报通讯员 夏丹 周荻淳  “轻松考证,免费挂靠,一年躺赚10万。”“拿下证书,就有了金饭碗。”以“考证躺赚”为噱头,杨某强、康某等人,参与发布各类办证、考证广告,夸大证书作用,诱骗多人购买培训业务。截至案发,案件涉案人员百余人,诈骗数千名被害人共计3000余万元。202...

    时间:01-15
  • 购房纠纷类型翻新 源头化解保障权益

      近年来,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领域各种新类型、新形态矛盾纠纷不断涌现。重庆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梳理辖区两级法院受理的相关案件发现,商品房销售合同纠纷逐渐从占绝对比例的购房者与开发商之间的“两金”争议(即逾期交房违约金和逾期办证违约金争议),转向补充协议条款效力认定、精装房质量异议、销售...

    时间:01-15
  • 仙女山法庭助力打造武隆旅游“金名片”

      □ 本报记者 战海峰 本报通讯员 王沛煜 文/图  旅游是重庆武隆的一张“金名片”,近年来,凭借着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优势,武隆吸引了国内外众多游客前来打卡,仅2022年夏季在仙女山避暑纳凉的游客就有近40万人,2023年元旦假期第一天就有2万余人前来赏雪滑雪。旅游旺了、游客多了,涉旅纠纷随之易发多发,...

    时间:01-15
  • 海淀公安立体防控守护百姓平安

      □ 本报记者 张雪泓 文/图  海淀区位于北京市西北部,是创业氛围浓郁的创新之地,也是首都“四个中心”功能的集中承载区,平安建设意义重大。  近年来,海淀警方突出实战化,探索构建现代科技驱动下的警务运行机制,夯实社会面立体防控,打造契合区情区位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为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海淀奠定...

    时间:01-15
  • 北京人民艺术剧院院长冯远征:促进数字与话剧完美融合

      促进数字与话剧完美融合【市政协委员、北京人民艺术剧院院长冯远征做客北青直播间】  昨日,市政协委员、北京人民艺术剧院院长冯远征做客北青直播间。他表示,三年来直播的经历,让他觉得数字和话剧完全可以完美融合。  冯远征指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实行“乙类乙管”措施后,演出市场的上座率恢复到...

    时间:01-15
  • 什么是疫后国际交往正确的打开方式

      向长河(国际问题学者)  1月9日下午,厦门航空MF833航班降落泰国曼谷素万那普国际机场。泰国副总理兼卫生部长阿努廷、旅游与体育部长皮帕、交通部长萨撒扬等泰方高级官员当天专程到机场迎接,打出“中泰一家亲”的标语,为中国优化调整疫情防控和出入境政策后首批抵泰旅客送上鲜花和纪念品。  泰...

    时间:01-15
  • 医用氧气需求缺口归零 北京多部门协同保障 供应能力扩大

      本报讯(记者 李佳)北京青年报记者从市药监局获悉,自1月7日起,北京医用氧气需求缺口归零。  去年12月集中暴发的新冠疫情,让各医疗机构医用氧气用量激增,出现了紧急缺口。2022年12月26日,北京中医医院的巡查人员发现供氧管道老化,难以满足大量供氧需求,医用氧气供应管线中的关键部件“汇流排”的表面...

    时间:01-15
  • 科学家发明锂电池正极材料制备新方法 可有效提升电池续航能力

      新华社北京1月14日电(记者魏梦佳、王琳琳)电池是新能源汽车和消费电子产品的“心脏”,续航极大程度影响着消费者的购买意愿。随着市场对续航要求的不断提升,高能量密度成为电池技术发展的主流趋势。科学家以锂电池正极材料为突破口,针对电池在高电压服役时容易出现的失效和燃爆等安全问题,发明了一...

    时间:01-15
  • 两会特邀代表看云南:对外开放带来更多机遇

      中新社昆明1月14日电 (陈静)14日,来自泰国、挪威、柬埔寨、加拿大等国家的侨领,作为云南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特邀代表参观了昆明规划馆、湿地公园等,赞叹云南生态环境优美的同时,也对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充满期待。  1月10日至15日,云南省两会在昆明召开。作为中国第五大侨乡...

    时间:01-15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