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法治

广西:用最严密法治保护蓝天碧海青山绿水

2023-01-14 16:32:56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南宁1月14日电(陈秋霞)广西壮族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跃飞14日在南宁表示,过去五年,广西壮族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红树林资源保护条例、大气污染防治条例、土壤污染防治条例、水污染防治条例等6件生态环保方面法规,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蓝天碧海、青山绿水。

  当天,王跃飞在广西壮族自治区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代表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作工作报告。

  王跃飞介绍,广西人大开展漓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条例执法检查前期调研,结合重点督办有关漓江环境综合整治的建议,检查条例实施情况,推动漓江流域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生态环境持续向好、旅游品牌效应日益彰显。

桂林漓江风光。 唐艳兰 摄

  在开展涉大气、水、土壤、红树林等10多部法律法规和相关决定的执法检查中,广西人大以法律制度落实、法定职责履行、法律责任追究作为检查重点,对照法律条文逐条逐项检查,筑牢南方重要生态屏障。

  与此同时,广西人大持续开展广西环保世纪行宣传活动,助力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出台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条例,加快构建绿色低碳发展的法规制度,推动工业、农业、建筑等领域清洁低碳转型。

  广西人大常委会听取审议自治区政府年度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完成、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财政生态环保资金分配和使用、生态环境资源审判工作情况等报告,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推动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

  同时,广西人大常委会在计划、预决算审查等监督中高度关注绿色发展理念贯彻落实情况,在专题调研报告、审议意见中提出有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广西壮族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院长黄海龙在向大会作法院工作报告时亦表示:用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

  黄海龙介绍,广西法院出台服务保障厚植生态环境优势推动绿色发展13条措施,审结环境资源案件49473件、环境公益诉讼案件85件,判决生态修复金1.22亿元。广西法院建立漓江流域、北部湾海域生态环境司法保护联动机制,加强与广东、云南、贵州法院合作,汇聚生态环境保护合力。

  他说,广西法院在全区16个自然保护区或旅游景区设立巡回法庭,加强对桂林山水、北部湾红树林、左江花山岩画等自然名胜生态的司法保护。北海海事法院依法支持行政机关处罚非法捕捞珍稀贝类资源行为,维护海洋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入选全国法院生物多样性司法保护典型案例。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检察院检察长茅仲华在向大会作检察院工作报告时表示,广西检察机关助力美丽广西建设,出台加强生态环境司法保护、推动绿色发展等规范性文件,依法起诉破坏环境资源犯罪16309人,办理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领域公益诉讼12115件,督促治理被污染土地、林地、水域20.95万亩。

  茅仲华说,广西检察机关聚焦漓江全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加强执法司法联动,办理各类案件465件。防城港检察机关督促保护中国近危红树植物生存环境行政公益诉讼案,被最高检评为生物多样性保护公益诉讼典型案例。(完)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检察蓝”为自贸港贡献公益诉讼力量

      □ 本报记者 邢东伟 翟小功 文/图  在海南加快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的新征程中,有一股来自“检察蓝”的守护力量。从守护碧海蓝天,到“舌尖”“脚底”安全,在各项民生领域都可见海南检察机关公益诉讼的“身影”。  2022年1月至12月,海南检察机关排查确定公益诉讼案件线索143...

    时间:01-15
  • 数千人“想躺赚”被骗 看到“考证躺赚”别“上头”

      □ 本报记者  罗莎莎  □ 本报通讯员 夏丹 周荻淳  “轻松考证,免费挂靠,一年躺赚10万。”“拿下证书,就有了金饭碗。”以“考证躺赚”为噱头,杨某强、康某等人,参与发布各类办证、考证广告,夸大证书作用,诱骗多人购买培训业务。截至案发,案件涉案人员百余人,诈骗数千名被害人共计3000余万元。202...

    时间:01-15
  • 购房纠纷类型翻新 源头化解保障权益

      近年来,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领域各种新类型、新形态矛盾纠纷不断涌现。重庆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梳理辖区两级法院受理的相关案件发现,商品房销售合同纠纷逐渐从占绝对比例的购房者与开发商之间的“两金”争议(即逾期交房违约金和逾期办证违约金争议),转向补充协议条款效力认定、精装房质量异议、销售...

    时间:01-15
  • 仙女山法庭助力打造武隆旅游“金名片”

      □ 本报记者 战海峰 本报通讯员 王沛煜 文/图  旅游是重庆武隆的一张“金名片”,近年来,凭借着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优势,武隆吸引了国内外众多游客前来打卡,仅2022年夏季在仙女山避暑纳凉的游客就有近40万人,2023年元旦假期第一天就有2万余人前来赏雪滑雪。旅游旺了、游客多了,涉旅纠纷随之易发多发,...

    时间:01-15
  • 海淀公安立体防控守护百姓平安

      □ 本报记者 张雪泓 文/图  海淀区位于北京市西北部,是创业氛围浓郁的创新之地,也是首都“四个中心”功能的集中承载区,平安建设意义重大。  近年来,海淀警方突出实战化,探索构建现代科技驱动下的警务运行机制,夯实社会面立体防控,打造契合区情区位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为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海淀奠定...

    时间:01-15
  • 北京人民艺术剧院院长冯远征:促进数字与话剧完美融合

      促进数字与话剧完美融合【市政协委员、北京人民艺术剧院院长冯远征做客北青直播间】  昨日,市政协委员、北京人民艺术剧院院长冯远征做客北青直播间。他表示,三年来直播的经历,让他觉得数字和话剧完全可以完美融合。  冯远征指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实行“乙类乙管”措施后,演出市场的上座率恢复到...

    时间:01-15
  • 什么是疫后国际交往正确的打开方式

      向长河(国际问题学者)  1月9日下午,厦门航空MF833航班降落泰国曼谷素万那普国际机场。泰国副总理兼卫生部长阿努廷、旅游与体育部长皮帕、交通部长萨撒扬等泰方高级官员当天专程到机场迎接,打出“中泰一家亲”的标语,为中国优化调整疫情防控和出入境政策后首批抵泰旅客送上鲜花和纪念品。  泰...

    时间:01-15
  • 医用氧气需求缺口归零 北京多部门协同保障 供应能力扩大

      本报讯(记者 李佳)北京青年报记者从市药监局获悉,自1月7日起,北京医用氧气需求缺口归零。  去年12月集中暴发的新冠疫情,让各医疗机构医用氧气用量激增,出现了紧急缺口。2022年12月26日,北京中医医院的巡查人员发现供氧管道老化,难以满足大量供氧需求,医用氧气供应管线中的关键部件“汇流排”的表面...

    时间:01-15
  • 科学家发明锂电池正极材料制备新方法 可有效提升电池续航能力

      新华社北京1月14日电(记者魏梦佳、王琳琳)电池是新能源汽车和消费电子产品的“心脏”,续航极大程度影响着消费者的购买意愿。随着市场对续航要求的不断提升,高能量密度成为电池技术发展的主流趋势。科学家以锂电池正极材料为突破口,针对电池在高电压服役时容易出现的失效和燃爆等安全问题,发明了一...

    时间:01-15
  • 两会特邀代表看云南:对外开放带来更多机遇

      中新社昆明1月14日电 (陈静)14日,来自泰国、挪威、柬埔寨、加拿大等国家的侨领,作为云南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特邀代表参观了昆明规划馆、湿地公园等,赞叹云南生态环境优美的同时,也对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充满期待。  1月10日至15日,云南省两会在昆明召开。作为中国第五大侨乡...

    时间:01-15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